第9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恩,這位國王陛下,死後被選入國際網球名人堂。

  最先頒發的是物理學獎,接著是化學獎和醫學獎。至於文學獎,可能因為不重要,或者是最重要,被安排在最後一個頒獎。

  霍爾斯陶穆一臉嚴肅地走上去,說道:“尊敬的國王和王后陛下,尊敬的諾貝爾獎得主們,女士們,先生們。周赫煊是一位詩人,他的小說猶如詩歌,摒棄了傳統的筆法,勾勒出中國的社會畫卷。他用犀利幽默的筆觸,諷刺人性荒謬,抨擊政治偽善。他通過構建荒誕的世界,揭露了人類生存狀態中最黑暗的一面,以神話和傳說的方式賦予強烈象徵以及形象。在他的《神女》當中,一切都是顛倒的……周赫煊作品的文學表達,已經超越了當下的眾聲喧譁。周赫煊先生,瑞典文學院祝賀你,請從尊敬的國王手中,接過1935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在眾人的掌聲中,周赫煊被護士攙扶著上台領獎。已經披上皮大衣的三位外交官,激動吶喊著,不由站起來瘋狂鼓掌。

  第七百零五章 領獎致辭

  皇家音樂廳的工作人員,端來了一把椅子,並將麥克風的高度降下來。

  周赫煊被攙扶著坐下,掃了一眼觀眾席的1000多人,用英語說道:“尊敬的瑞典文學院各位院士,尊敬的國王和王后陛下,女士們,先生們:我來自中國,一個被稱為‘瓷器’的國度。我今天想說的,也跟這個有關。接下來,我的致辭分為兩段。前面一段使用中文,是對我的同胞們說的,在座諸位不需要理解,也不用找誰來翻譯。謝謝!”

  王念祖、呂兆新和孫方三個外交官,仰著脖子豎著耳朵,此刻聽到這段話,突然心中生出些快意來。

  他們擁有著高學歷、高智商,這樣的人往往自視甚高,夢想著干一番大事業。但他們卻沒有任何靠山和背景,被政府打發到瑞典這個鳥不拉屎的地方,被嘲笑、被忽視、被遺忘,曾經的萬丈雄心已經在北歐的風雪中凍得一片冰涼。

  今天,終於有個中國人,站在台上說他要講中國話。

  周赫煊的語氣很平淡,沒啥囂張和霸氣,但聽在三位外交官的耳朵里,卻震若洪鐘大呂。

  周赫煊的中國話來了,他面容嚴肅道:

  “我仔細數了一下,此刻坐在皇家音樂廳里的朋友大概有1500人,而亞洲黃種人面孔的不足100。包括我在內,中國人頂多有20個。我希望下面所說的這段話,能夠傳到國內,讓更多的同胞聽到。”

  “從鴉片戰爭到甲午戰爭,再到九一八和一二八,中國一再受到列強欺凌,國事衰頹,國土淪喪,似乎已落入萬劫不復的境地。賠款,割地,割地,賠款,一個個喪權辱國的條約詮釋著中國的近現代歷史。日本人又來了,奪取中國五分之一的土地,我們感到恐慌,甚至有主和派高唱投降論調。這似乎是一個懦弱不堪的中國。”

  “但我看到的,卻是一個振奮不息的中國,因為我們從未停下追趕的腳步!”

  “西方經歷了思想啟蒙運動,才從中世紀的黑暗裡走出,從此科學文化日新月異,西方文明因此而崛起。思想很重要,高於並引導了政治、文化和科學。為什麼我說中國一直在發展進步,因為中國人的思想正在快速轉換。”

  “鴉片戰爭後,國人開始睜眼看世界。魏源先生編撰了《海國圖志》,從此國人走出融入世界的第一步。《海國圖志》這本書對日本明治維新起到巨大影響,日本人認為它是‘不龜手之藥’,而中國人也開始‘師夷長技以自強’之路。”

  “接下來是嚴復先生,他的《天演論》帶來進化論思想,告訴我們落後就要挨打。他翻譯《國富論》,讓我們知道一國之強弱,不僅要看國土和軍隊,還要看勞動力、技術和財富。”

  “中華民族歷來就是善於學習的民族,吃一塹,長一智,這是老祖宗們留下的智慧。甲午戰敗,舉國震驚,保皇黨追求君主立憲,革命黨追求民主建國。不管是康有為、梁啓超,還是孫中山、黃興,且不論他們的道德與能力,對中國而言,他們都是先賢,引導國人追求更加先進的政體與社會。”

  “巴黎和會是又一個轉折點,它更加深遠的影響,是催熟了五四新文化運動。在我看來,五四運動就是屬於中國的啟蒙運動,他很大程度上解放了國人思想。從鴉片戰爭到五四時期,中國已經基本完成了思想啟蒙。”

  “近代中國,就像一個意識混亂、身體虛弱的病人。現在,我們的精神已經好轉了,意識已經清楚了,只剩下身體還未恢復。我們仍在努力,努力藉助西方的科學和文化來進補,把中國的身體養好,養得更強壯。”

  “我始終相信,總有一天,中國會成為思想健康、體格強壯的巨人。”

  “而今天,東邊有個叫日本的矮個子,他準備趁著中國虛弱來趁火打劫。不要慌,不要妥協,不要投降,我們的身體雖然衰弱,但我們必須咬牙堅持。抄起棍子,拿起鋤頭,只要把這個強盜從家裡趕出去,我們就能迎來新生。若是連反抗都不敢,那中國永遠不能得到營養補充,永遠要虛弱下去,淪為別人的奴隸!”

  “此刻我很自豪,不是因為拿到了諾貝爾獎。而是我的小說,我的詩歌,能夠喚起一些國人的精神,讓他們的思想更清楚一些。文學似乎毫無意義,但對於中國來說,它彌足珍貴。我們這一代作者,肩負著思想啟蒙的使命。我們的身體還很虛弱,但精神不能屈服,意志必須堅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