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聶耳抱拳道:“周先生,既然有貴客來訪,那我就先走了。”

  “慢走,我送你。”周赫煊笑道。

  周赫煊剛把聶耳送出客廳,就跟徐申如、陸小曼兩人撞見。

  陸小曼焦急地說:“明誠,志摩不見了!”

  徐申如也搶著說道:“志摩留了一封信,裡面提到佛家偈語,似乎有可能是要出家。”

  “出家?”

  周赫煊頓時有些心虛,徐志摩很可能是看了他帶回來那本《自由史觀》,才突然產生出家的念頭。現在人家的老爹和老婆找上門來,周赫煊難免有那麼一丁點罪惡感。

  陸小曼說:“是啊,我已經打電話問了朋友,都說沒有看到志摩。他有沒有來過你這裡?”

  “志摩昨天下午來過,說是要借一千塊給你辦畫展,但他吃過晚飯以後就走了。”周赫煊如實說。

  一聽又是跟陸小曼有關,徐申如忍不住瞪了兒媳一眼,然後說:“我派人到上海的各大寺廟都問了,也沒人見過志摩。明誠,你是志摩的朋友,你覺得他有可能去哪兒?”

  周赫煊苦笑:“我怎麼猜得到。”

  徐申如似乎瞬間矮了一截,他垂頭喪氣地說:“志摩若真的出家當和尚,徐家可怎麼辦啊!”

  可憐徐老爺子辛苦奔波大半輩子,闖出豐厚的家業,膝下卻只有徐志摩這一個獨子。徐志摩為了陸小曼而跟家族鬧翻,徐申如都還能咬牙接受,覺得兒子總有一天會幡然醒悟。

  結果呢,徐志摩不但悟了,而且是大徹大悟,直接跑去當和尚!

  “伯父,你先不要著急,最要緊的是把人找到。”周赫煊安慰道。

  徐申如萬分後悔地說:“我當初就不該給他改名,叫什麼志摩啊,現在一語成讖,他還真就去出家了!”

  周赫煊想了想說:“這樣吧,我去請杜月笙、黃金榮和張嘯林幫忙,他們是地頭蛇,找人應該比較容易。伯父呢,你去請商會的同仁幫忙,大家分頭行事。”

  “好好好。”徐申如連連點頭,“我再讓報紙登尋人啟事,只要誰能提供確切消息,就給他5萬元。如果能把人帶回來,就給他10萬元!”

  這是壕無人性啊!

  十萬大洋,老蔣懸賞捉拿紅軍高級將領,最高也才開出這個價碼——順便一提,王亞樵此時已經被通緝,坐船逃到了香港,常凱申捉拿王亞樵的懸賞是100萬。

  周赫煊立即打電話請杜月笙、黃金榮、張嘯林三位大佬吃飯,私人掏錢給了5000元活動經費。他們立即派出小弟到處找人,再加上徐申如的登報懸賞,一時間整個上海都在尋找徐志摩。

  上海各大報紙紛紛對此進行報導,“徐志摩出家事件”立即成為街知巷聞的話題,上海文壇也聞風而動,熱熱鬧鬧的寫文章加入大討論。

  一些人把徐志摩跟李叔同做比較,因為這兩位都是著名文人出家。

  一些人幸災樂禍,認為徐志摩是咎由自取,當初就不該拋妻棄子。

  一些人把火力對準陸小曼和翁瑞午,覺得是這對狗男女逼得徐志摩了無生趣,於是才選擇剃度出家。

  事件從上海迅速傳播到全國,成為六月份最熱門的話題,居然再度掀起一股“徐志摩熱”,好多青年都連忙去買徐志摩的作品拜讀。

  財帛動人心,徐申如發出登報懸賞以後,每天都要收到無數的消息。有人看到徐志摩在徐家匯現身,有人看到徐志摩登船去了日本,有人看到徐志摩坐火車前往蘇州,有人看到徐志摩南下前往福建……

  消息太多,等於沒有消息,根本沒法辨別哪些是真話,哪些是假話。

  徐志摩徹底失蹤了。

  陸小曼像變了個人,也不參加沙龍聚會了,也不去舞廳跳舞了,整天就窩在家裡抽鴉片。

  讓徐申如感到憤怒的是,翁瑞午居然還敢上門勾搭他兒媳,他直接花錢找人將翁瑞午亂棍打出,又跟陸小曼大吵了一架。

  這家人的破事,周赫煊實在懶得摻和,他連忙躲到百代唱片公司錄歌去了。

  第五百九十三章 全新版本

  百代唱片公司。

  周赫煊走進錄音棚時,裡面的伴奏樂隊和伴唱團早就到齊了。

  聶耳熱情地介紹說:“周先生,這些都是英租界工部局交響樂隊的朋友,總指揮陳烈先生,大提琴手張簧先生,鼓手江濤先生,長號手譚光友先生……”

  “你好!”

  “你好!”

  周赫煊走過去逐一握手,雖然是英租界工部局交響樂隊,但成員全部由華人組成,其中樂隊總指揮是個菲律賓華僑。

  跟伴奏樂隊寒暄了幾句,聶耳又介紹說:“周先生,這是兒童伴唱團的領唱周璇小妹妹,這些是英租界工部局兒童合唱團的小朋友。”

  “小妹妹你好。”周赫煊笑道。

  “周先生好。”周璇仰頭望著周赫煊,眼神好奇中又帶著點崇拜。

  眼前的小姑娘周璇,就是那個“金嗓子”周璇,只不過此時還不滿14歲。而其他合唱團的小傢伙,年齡大約在10歲到13歲之間,都穿著整齊的樂隊服。

  聶耳拿著歌曲全譜說道:“周先生,開頭這段你來唱。到了‘九一八,九一八’這句,由周璇小妹妹領唱,‘從那個悲慘的時候’則改為小朋友們合唱。咱們先不正式錄音,你跟樂隊、伴唱團先排練磨合一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