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周赫煊搖頭苦笑:“我倒無所謂,恐怕胡適知道後會暴跳如雷。”

  “先斬後奏,只能這樣了。”楊杏佛說,“我跟胡適之是多年好友,以他的脾氣,肯定不同意我們的做法。”

  周赫煊提醒道:“此事不管成與不成,宏甫兄你都萬分危險。我希望你能去海外避避風頭,過個一年半載再回國,否則老蔣肯定要對你下手。”

  楊杏佛一口拒絕:“明誠兄,多謝你的好意。但此時正值國難當頭之際,民權同盟又是新創,正需要我從中聯絡奔走。我若一走,民權同盟的諸多事務都要停頓下來,我豈能因一己之私而置國家人民利益不顧?”

  “可你要是遭到當局毒手,民權同盟一樣完蛋啊!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宏甫兄請三思。”周赫煊繼續勸道。

  “不用再勸了,我意已決。”楊杏佛擺手說。

  “唉!”周赫煊只能一聲長嘆。

  老蔣鐵了心要殺的人,除非逃到國外或軍閥地盤,否則哪有倖免的可能?

  躲到租界都沒屁用,歷史上的楊杏佛,就是在上海法租界被暗殺的,而且是戴笠親自策劃布置。

  楊杏佛見周赫煊那副悲切的樣子,反而笑著安慰道:“明誠兄,生死自有天命,只要死得其所即可,切莫做女兒態。再說了,老蔣還不一定敢殺我呢,好歹我楊銓也曾是中山先生的秘書。”

  周赫煊苦笑著說:“那我就不再多嘴了,走,咱們找志摩喝酒去了!”

  徐志摩的交遊非常廣闊,不管是軍閥、政客、學者、企業家……似乎他都有認識的朋友。比如楊杏佛就是徐志摩的摯友,歷史上,徐志摩空難逝世前留下的最後筆墨,都是寫給楊杏佛的便條,被視為“徐志摩致友人絕筆”。

  兩人結伴來到北大附近的街道,徐志摩現在就住那兒,他已經從胡適家裡搬出來了。

  這是一棟三層高的小樓,雜居著十幾戶租客。徐志摩雖然日子過得緊巴巴,但還是租下了三間房,一間書房、一間臥室、一間會客廳。

  “志摩,喝酒去也!”楊杏佛敲門高喊。

  徐志摩開門一看,頓時喜道:“宏甫,明誠,你們怎麼結伴來了?”

  周赫煊抓著他袖子就往外拉:“快把門鎖了,一起喝酒。”

  “你們稍等,我去拿鑰匙。”徐志摩欣喜地跑回房間。

  三人在附近找了家小餐館,點了幾樣家常小菜,便喝酒閒聊起來。

  周赫煊順口問道:“你跟小曼還好吧?”

  徐志摩勉強笑道:“她還是不答應來北平生活,我只有每個月回去兩三趟。唉,等把這個學期教完,我打算辭職回上海,畢竟夫妻之間不好長久分居。”

  “當斷就斷吧。”周赫煊勸道,他這次回國,在上海時可是聽到關於陸小曼許多不好的傳言。

  徐志摩笑笑不說話,他已經被陸小曼套牢了,實在無法做出離婚的決定。

  周赫煊也不好再勸,轉而說起長城抗戰。楊杏佛對此義憤填膺,大罵常凱申不分輕重,居然對日寇的大舉進攻不管不顧。

  順便一提,此時常凱申正在全力“剿匪”,一個兵都沒有派來北邊幫忙。直到日寇都占領了熱河的省會常德,礙於全國喧囂的輿論,常凱申才調了三個師去長城抗日,其中一個師還是中原大戰前整合雜牌部隊而成,雖然編制最齊整,但武器裝備卻比較落後。

  楊杏佛罵了一通,再喝下幾杯酒,便開始有些上頭了。不過他自制力很好,到了微醉狀態堅決不肯再飲,直說明天還有正事要辦。

  楊杏佛的正事是什麼?

  當然是跟中央政府唱對台戲,而且動作非常快。

  隔日,一封揭露監獄黑幕的英文信件,就在報紙上被披露,甚至作為民權同盟的宣傳資料廣為散發。

  這封信,多半是那天探視監獄時,地下黨偷偷塞給楊杏佛的。也不知他們用了什麼方法,周赫煊當時居然沒有發現,或許是最後握手時給的吧。

  在孫夫人、魯迅等人的刻意推動下,整個左聯和許多媒體都幫忙宣傳,甚至捅到了世界各國的報紙上,一時間鬧得輿論譁然。

  “豈有此理,豈有此理!”

  胡適還是從報紙上得知此事,然後立刻給楊杏佛打電話,把這位老朋友大罵一通。他仔細回想整個事件的經過,立即明白自己被坑了——北平分會成立當天就去監獄探視,第二天披露監獄黑幕的英文信就被公開,說不是事先策劃好的,誰信啊?

  胡適感到最憤怒的,是他根本不知道有什麼英文信,從頭到尾都被蒙在鼓裡。而楊杏佛等人,還在宣傳的時候用了他胡適的名號,口口聲聲說胡適是監獄黑幕的見證者。

  老子真是大傻瓜!

  胡適覺得自己的智商被侮辱了。

  天可憐見,他探視監獄的當天,就給王卓然提了建議,要求改善犯人的生活條件。王卓然還給他回了信,說已經告之張學良商辦,希望他的建議能夠全部實現。

  可結果呢,僅僅三天後,他就收到孫夫人的秘書史沫特萊的快信,還附帶有一份《北平軍分會反省院政治犯控訴書》,並要求立即無條件釋放一切政治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