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周赫煊仍舊不做回答,說道:“孑民先生,中央教育部對北大是個什麼態度?北大的師生常常跟我反映情況,說他們已經難以支撐了,希望教育部能夠安排校長。”

  蔡元培聽明白了周赫煊話里的意思,讓他加入中研院歷史所可以,但必須讓教育部任命北大校長以做交易。蔡元培搖頭嘆息道:“北大學生鬧得太離譜了,驅逐校長、自行復校,這些舉動讓中央教育部非常震怒。靜江、稚暉他們早就拍桌子放下狠話,說要好好的殺一殺北大學生的氣焰,讓他們知道厲害!”

  “知道厲害?”周赫煊哈哈大笑,隨即怒道,“教育乃國家百年大計,可以當成賭氣的兒戲嗎?學生們不懂事,難道他張靜江、吳稚輝一把年紀了也不懂事?簡直莫名其妙!鬧事的學生,該處理處理,北大的校務,該管理管理,任命校長,撥發經費,這才是政府應該做的事情!難道這點最基本的道理,整個教育部就沒人能想明白?”

  “咳。”蔡元培尷尬地咳嗽兩聲,“我會跟教育部溝通,爭取在新學期開學前任命校長。”

  周赫煊道:“我看兆賢先生(蔣夢麟)就很合適,他做了北大好幾年代理校長,跟北大師生有感情,也熟悉北大校務,而且在教育部人緣也不錯,可以協調各方矛盾。”

  蔡元培點頭說:“兆賢確實是最佳人選,但他目前在浙江高級中學當校長(浙工商前身),恐怕是走不開。”

  “浙高的校長誰都可以當,北大卻比較難搞。誰輕誰重,孑民先生應該分得清。”周赫煊道。

  蔡元培苦笑說:“那好吧,我明天就跑一趟南京,說服教育部任命兆賢做北大校長。”

  如果周赫煊不插手過問,蔣夢麟直到年底才被任命為北大校長(教育部派系鬥爭太惡劣,常凱申都看不下去了,親自任命的)。北大的校長職務空缺整整一年半,期間沒有任何教育撥款,北大能撐那麼久也實在難得。

  周赫煊投桃報李,說道:“既然如此,不管成與不成,我都答應加入中研院歷史所當副所長。”

  “那就這麼說定了!”蔡元培笑道。

  ……

  南京,憩廬。

  這棟常凱申的官邸,是半年前才建好的,以前常凱申住在三元巷口(很多資料顯示住在中山東路,其實並不準確)。

  首任南京市長劉紀文上任後,立即大刀闊斧的進行城市建設。他要修一條主幹道(中山大道),很多房子都要拆,於是不少人藉機抬高房價。劉紀文得知情況後,勒令所有政府官員不得在南京購置房產,因此得罪了許多人。

  常凱申在南京三元巷的官邸,也是兩年前修路時,被劉紀文給拆遷掉的。

  憩廬是座二層西式洋樓,外牆為紅色,坐南朝北。旁邊就是中央軍校(黃埔軍校已經停辦),一旦有什麼風吹草動,軍校的部隊和學生可以迅速支援。

  客廳牆上,懸掛著孫中山和常凱申的大幅合照。照片中,孫中山穿著中山服端坐,常凱申一身戎裝,佩戴長劍,立於孫中山身後。照片上方是孫中山的手書橫條:安危他日終須信,干苦來時要共嘗。

  此刻,常凱申、張靜江和蔡元培,正坐在客廳里喝咖啡,這咖啡是宋美齡親手磨製的。

  常凱申端著咖啡杯,攪動勺子道:“岳軍(張群)來電說,張學良的態度模稜兩可,一直含糊其辭。石曾先生也給我密電,說張學良很重視周赫煊的意見,想要說服張學良,必先說服周赫煊。”

  “周赫煊對張學良有那麼大的影響力?”張靜江驚訝道,他對此是不相信的。

  常凱申點頭道:“有這個可能,子增先生(吳鐵城)也在電報里說,張學良的幾位副官多次提起周赫煊,並言此人料事如神。當初的中東路事件,周赫煊給張學良寫了一封長信,把局勢分析得頭頭是道。東北軍被蘇聯打敗後,張學良也常常感嘆,後悔沒有聽周赫煊的建議。”

  蔡元培同樣很吃驚:“我一直以為,明誠只是個學者,沒想到如此受張學良重視。”

  如今的戰事對中央軍不利,馮玉祥的西北軍實在太猛了。孫良誠、吉鴻昌聯手把陳誠的精銳主力打得節節敗退,中央軍幾度被包圍,死傷慘重,若非陳誠部裝備優良,機槍火力熾盛,估計連突圍都做不到,只能是被全殲的下場。

  西北軍雖猛,奈何遇到豬隊友,兩翼的晉軍前進遲緩,根本不能配合進攻。

  當孫良誠、吉鴻昌乘勝追擊時,前敵總指揮鹿鍾麟要求晉軍配合,副總司令徐永昌是這樣說的:“我們的軍隊你還不知道嗎?叫他們守在一個地方,倒是有些辦法。要是叫他們一往直前的進攻,那就不能和西北軍相比了。”

  馮玉祥也是無奈啊,他的手下個個能打,部隊戰鬥力遠超晉軍。卻不得不尊閻錫山為盟主,帶著閻錫山手下的糟糕軍隊一起打仗,關鍵時候還特麼帶不動。

  就在五月底的時候,西北軍猛將鄭大章率騎兵夜襲歸德機場,燒毀飛機十二架,俘虜機師和地勤人員五十餘名,完成任務後安然撤走。鄭大章當時不知道常凱申就在附近車站,否則他把常凱申也一起俘虜了,剩下的都不叫個事兒。

  常凱申差點被嚇尿,連忙撤回前線總司令部,在戰事陷入僵局後又回到南京,因為南京這邊有人在秘密搞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