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小冬,你跟周先生是朋友?”余叔岩好奇地問。

  孟小冬含羞一笑,沒有作答。

  周赫煊說:“小冬是我的妻子。”

  余叔岩恍然大悟,隨即笑道:“恭喜恭喜,二位真是郎才女貌。”

  周赫煊沒有直接說明來意,而是發出邀請道:“余老闆是京劇理論大師,我在天津有份報紙叫《大眾》副刊,其中有一版專門刊登戲劇內容。如果有可能的話,希望能夠刊登余老闆的文章。”

  “好說,好說。”余叔岩滿口答應。

  余叔岩因為身體健康原因,已經告別舞台兩三年了,整天在家潛心研究京劇理論,涉及音韻、樂器等各個方面。他不僅被公認為當世京劇老生第一人,也隱隱有京劇理論首席大師的地位。

  30年代後,幾乎所有的京劇老生派別,都受到余叔岩的理論影響,從而或多或少的進行改革發展。

  如果能長期向余叔岩邀稿,這對《大眾》副刊也是有很大好處的。

  兩人都絕口不提拜師的事情,東拉西扯地閒聊,漸漸談到梅蘭芳在美國的演出。

  余叔岩問:“聽說鶴鳴兄在美國演出很成功?”

  “何止是成功。”周赫煊笑道,“梅老闆在美國已經炙手可熱,近10所美國大學邀請他講學,還有幾所大學聘請他當榮譽教授。”

  余叔岩驚訝道:“美國觀眾能聽懂京劇嗎?”

  周赫煊解釋道:“剛開始的時候,台上一邊演出,台下一邊打出英文翻譯紙牌。後來覺得效果不太好,就改成了演出前用英語講述大致劇情,等觀眾了解這個故事背景後,梅老闆再登台演出。”

  余叔岩點頭說:“這是個好辦法。”

  周赫煊笑道:“梅老闆還根據美國觀眾的口味,對京劇的各個細節做了改動,這樣更能被美國觀眾接受。”

  “入鄉隨俗,這也是極好的。”余叔岩贊道。

  周赫煊說:“美國的報紙已經把京劇夸上天了,梅老闆每到一個城市,都有戲迷提前為他籌集演出資金。”

  余叔岩多少有些羨慕,他說:“鶴鳴是為京劇傳播做了大好事啊,有可能的話,我也要組織一次美國演出。”

  周赫煊笑道:“到時候我可以幫忙聯絡。”

  “多謝周先生好意。”余叔岩抱拳道。

  二人又閒聊一陣,周赫煊終於說:“余老闆,小冬非常仰慕您,一直想拜入門牆學習技藝,還請考慮考慮。”

  “這個嘛……”余叔岩有些為難,他並不想收女弟子。

  孟小冬直接起身跪下:“還請余師父傳授技藝。”

  “快快請起。”余叔岩連忙攙扶,他抹不開周赫煊的面子,苦笑道,“我答應你便是,別跪了。”

  “謝師父!”孟小冬大喜。

  余叔岩頭疼不已,他很少收徒弟,更別說女徒弟了。而且這個女徒弟還有丈夫,不能像常規那樣住在家裡教學,只能隔三差五地跑來一趟。

  既然答應收徒,那就必須為徒弟負責,余叔岩決定改天請幾個朋友,把這個拜師禮給辦了。

  中午留在余家吃了頓飯,孟小冬高高興興地隨周赫煊離開。她是個極好學的女子,這幾年一直在跟名師、名票切磋交流,現在又拜當世老生第一人為師,心裡已經樂開了花。

  兩人坐黃包車前往東四三條胡同,孟小冬一路上嘰嘰喳喳說個不停,甚至計劃以後每個星期來北平住兩天,好方便她跟隨余叔岩學唱戲。

  黃包車在東四三條胡同停下,25號和26號院都被孟家買下了,一大家子住著極為熱鬧。

  就在周赫煊準備下車時,突然又駛來三輛黃包車。

  “敏彤妹妹,你不是在天津準備結婚嗎?怎麼又回北平了?”孟小冬驚喜地說。

  王敏彤眼睛有些紅腫,看樣子像是哭紅的,她悲戚地說:“我的婚約已經解除了,男方有些不檢點。”

  孟小冬不好再問,氣氛顯得頗為尷尬。

  周赫煊倒是想起前些天的天津大新聞,一位愛新覺羅氏子孫跟唱戲的有染,最後鬧到了家裡,當眾撒潑出盡洋相。

  這個王敏彤,多半就是因此解除婚約的。

  第三百六十二章 我愛這土地

  王敏彤,本名完顏立童記,在後世網絡上被稱為“最美清朝格格”。

  周赫煊對於她的了解只有兩點:

  第一,偽滿洲國建立後,由於“皇帝”溥儀無法生育,因此日本人想讓溥儀的兄弟溥傑娶日本妻子,好生下帶有日本血統的“太子”,便於關東軍對偽滿洲國的控制。溥儀急忙招來親信商議應對辦法,決定搶先給溥傑找一個滿族妻子,最終人選確定為王敏彤。

  第二,王敏彤與溥傑的婚約遭到日本人破壞,一直孤身獨處活到新中國。這時王敏彤都快50歲了,突然瘋狂倒追溥儀,在溥儀多番表示拒絕後,王敏彤居然找醫院給她開“處女證明”。

  “小冬姐姐,這位先生是?”王敏彤好奇地看著周赫煊。

  孟小冬介紹道:“這是我丈夫周赫煊。”

  王敏彤面色微變,輕輕地皺起眉頭,似乎對周赫煊有些不滿。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