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周作人把情況詳細解釋一番,氣憤地說:“北大學生一向無法無天,都是蔡孑民慣出來的。他們的思想行動永遠正確,別人都是錯誤的,誰跟他們想得不一樣,他們就要把誰打倒!全中國的學生,就北大那幫子最難伺候!”

  李石曾皺眉道:“要不我親自出面去勸勸?”

  “沒用的。”周作人苦惱道,“潤章(李書華)去勸過,毫無效果。至於石曾先生你,恐怕去了之後反而更難收拾,信不信他們當場把你打出去。”

  “哈哈哈哈。”李石曾不怒反笑,“這才是思想自由的學生,不受權威所脅迫。”

  周作人說:“極端的自由就是散漫,就是不守秩序,就是無組織、無政府主義!”

  然而,李石曾所追求的,正是“教育無政府主義”。

  他認為,如果讓政府插手教育,必然導致教育官僚化,教授們整天想的不是搞學術、搞教育,而是如何討好上級官僚和政府。最後導致學校也官僚化,學校成為小社會,學生們不認真讀書,反而沾染上滿身的世俗惡習。

  只有實現教育獨立,讓學者來管理國家教育,才能實現教育系統的學術性、純粹性和專業性。

  李石曾的這種想法也有道理,後世很多教授抄論文混資歷,真正專心搞學術的反而被壓制,正是教育官僚化的必然結果。

  但教育系統獨立於政府,就可以避免這些情況嗎?

  恐怕不會好到哪裡去,因為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掌握著權利的專家學者們,自然而然會官僚化,形成教育系統里的小朝廷。

  李石曾和周作人討論半天,也沒商量出個好結果,他們完全拿北大護校學生沒辦法。

  就在此時,秘書突然衝進來,高興得連門都沒敲,欣喜大喊道:“院長,何其鞏(北平市長)答應撥款了,每個月30萬元教育經費,由北平市政府財政承擔。”

  “真的?”

  李石曾猛然站起,然後哈哈大笑:“明誠真乃奇人也!”

  “關周赫煊什麼事?”周作人好奇地問。

  李石曾這才反應過來失言,他連忙說:“沒事,沒事,教育經費有著落了。”

  周作人建議道:“石曾先生,周赫煊在北大學生中很有威望,不如讓他勸勸學生們停止鬧事。”

  “再去麻煩他,恐怕不好吧。”李石曾有些心動。

  數日後,當周赫煊回到天津時,李石曾真的厚著臉皮上門求助。結果他連周家大門都進不去,只得到一個字的回覆——滾!

  第二百七十一章 川越

  周赫煊是真被氣到了,自己冒著得罪常凱申的危險,好不容易從閻老西那裡要來經費。回家屁股都還沒坐熱,李石曾居然又來求助,真把他當民國活雷鋒啊?

  至於周赫煊怎麼會知道李石曾的來意,那是因為李石曾提前寫了封信,把具體情況都講述一遍。信前兩天就寄到了,李石曾還說要當面拜訪,順便表達感激之意。

  “好啦,別生氣了。”張樂怡端著茶過來安慰道。

  周赫煊接過茶杯,無奈地搖頭:“那位李老先生毫無從政經驗,卻一當官就要搞改革,純粹就是把整個華北的老師和學生當試驗品。偏偏他還認為自己是對的,認為自己很高尚,連勸都沒法勸。”

  張樂怡說:“人各有志嘛。”

  周赫煊譏笑道:“就他這手段還搞改革?連一幫學生都應付不了。”

  張樂怡轉開話題道:“三弟遠南來信說,他聖誕節後只有不到三周的放假時間,沒法趕回來參加我們的婚禮。不過他有個學長要畢業回國,到時候會捎禮物回來。”

  說起婚禮,周赫煊就感到頭疼。

  張謀之非要在上海嫁女兒,為了方便邀請賓客,婚期訂在元旦節的第二天,婚宴什麼的至少得提前一個月開始張羅。

  張樂怡抱著一摞結婚請帖出來,說道:“我在南京和上海的朋友,都已經寫好請帖了。煊哥你要邀請哪些人?”

  “我想想啊。”周赫煊找來紙筆,一個個把名字記下。

  張學良、馮庸雖然遠在東北,不管他們能不能來,請帖是必須發出去的。還有北大、清華的一些老師,報社的一些同僚,以及文學研究會和新月社的朋友。再加上天津濟民會的青幫大佬,林林總總算下來,居然有40多個。

  等周赫煊把邀請名單列好,廖雅泉笑著走過來說:“樂怡姐姐,我來幫忙寫請帖吧。”

  “有勞了。”張樂怡微笑點頭。

  廖雅泉寫東西還是很快的,畢竟幫周赫煊抄了好幾十萬字的作品,速度早就練出來了。她一邊寫請帖,一邊留意周赫煊所邀請的人,結果發現並沒有什麼收穫。

  廖雅泉很苦惱,周赫煊現在出遠門都不帶她,待在天津又無法獲得重要情報。

  廖雅泉將情況報告接頭人,對方卻讓她不要焦急,只需慢慢潛伏即可。

  這種情況極為常見,日本派出的好多間諜,都是長期潛伏的。那些人在中國當醫生、當律師、當職員,甚至給政要做顧問,動輒就是一二十年的時間。

  甚至好多日本間諜在中國結婚生子,過著普通人的生活。他們除了暗中結交人脈、搜集情報外,跟平常百姓沒有任何不同,就連生活費都要自己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