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北新書局在歷史上可是多災多難啊,今年張作霖入京,北新書局因發行《語絲》雜誌被查封,不得不轉到上海去重開;1931年,又因經營銷售共黨地下書店出版物被國黨查封;1933年,再因出版物涉及宗教民族問題被查封。

  周赫煊之所以如此清楚,主要還是源於魯迅。魯迅先生一生只打了兩次官司,其中一次就是和學生李小峰對薄公堂,起因是北新書局拖欠大量版稅,而且在印數上做手腳漁利。

  李小峰此人,最開始屬於進步青年,後來就慢慢轉變為資本家。當然,也是個思想先進的資本家,否則就不會幫我黨賣地下刊物了。

  見周赫煊不表態,李小峰繼續說道:“我們北新書局,專門出版發行進步刊物。周先生的《大國崛起》,於國家民族都大有裨益,我們一定竭力推廣,讓更多中國人讀到此書!至於版稅,可以按25%來算,你看如何?”

  “我再考慮考慮。”周赫煊敷衍道,他可不想以後因稿費問題跟人打官司。

  李小峰還想勸說,突然敲門聲再響。

  “請進。”周赫煊道。

  房門推開後,進來個戴眼鏡的中年人,他笑著自我介紹:“周先生好,我是商務印書館秦裕民。”

  好嘛,又來一個,而且都是從上海那邊跑來的。

  看來《大國崛起》真的很受矚目,連續兩個上海的出版界人士登門拜訪。

  李小峰臉色有些難看,北新書局雖然發展很快,但也不能跟商務印書館比啊。

  第五十七章 進京

  《大國崛起》自連載以來,因其論著之系統性、全面性和條理性,深受民國知識分子推崇。雖然其中許多觀點頗有爭議,但大體上還是獲得認可的,周赫煊也被譽為“世界史學研究權威”。

  這個權威是大家公認的,並非無腦吹捧。

  縱觀西方史學研究的發展,大概經歷了四個階段:

  第一,古典史學。

  第二,中世紀史學。

  第三,文藝復興史學。

  第四,現代史學。

  現代史學興起於第一次世界大戰,學者們開始把經濟、社會、文化、人民群眾等因素也納入史學研究範疇。而在此之前,史學研究的對象一直是上層統治者和精英人物,以及他們的行為活動。

  也即是說,現代史學誕生至今不過十年時間。就連西方的史學家們,此時都還在逐步探索當中,現代史學理論還沒有發展完善。

  而中國的史學研究就更落後了。

  直到晚清時期,梁啓超才在日本學者的影響下,率先在中國提出新史學主張。這個所謂“新史學”,其實就是西方的“文藝復興史學”,提倡以發展、進步、理性和科學的角度研究歷史。

  大約四年前,梁啓超又發表了《中國歷史研究法》,中國史學界才終於步入“現代史學”階段。

  也即是說,現代史學在西方誕生不超過10年,在中國僅才4年時間。而《大國崛起》對於各國歷史的闡述,全都基於現代史學理論分析,如何不讓人驚艷?

  遠在西歐,當《大國崛起》的一篇篇文章傳過去,那邊的學者們如獲至寶,已然引發歐洲史學界轟動。只不過因為距離和通訊原因,中國學界並不清楚此事,否則周赫煊的名聲將大得嚇死人。

  法國著名歷史學家、年鑑學派(如今還未創立)的創始人呂西安·費弗爾,上個月就在講課時對學生說:“你們應該讀一讀《大國崛起》,那是世界史學研究的經典著作,學史的人絕對不能錯過。”

  英國著名學者、後世被譽為“近代最偉大歷史學家”的阿諾德·約瑟夫·湯因比,也在他正在創作的巨著《歷史研究》第一冊中寫道:“《大國崛起》給予我很多啟發,很難相信它出自一個中國學者之手,它對科技與文化的歷史論述令我深深著迷。”

  不管是法國的費弗爾,還是英國的湯因比,都是對現代史學發展做出傑出貢獻的學者。但他們此時雖然很有名氣,各自的經典著作卻還未誕生,可想而知如今的現代史學研究還多落後。

  周赫煊的《大國崛起》,就算放在世界範圍內,也屬於“現代史學”的奠基性作品之一。

  特別是中國的各大高校,學生們已把這一系列文章,視作認識世界的重要窗口。

  正因如此,才有那麼多出版社找上門來,希望能夠出版發行此書。除了北新書局和商務印書館,還有新中國印書館、開明書店、亞東圖書館、京華書局、現代書局……等等眾多出版社,都陸陸續續派人前來接洽。

  甚至連發行通俗讀物的勵力書局,也想攀關係(出版了《射鵰英雄傳》),希望周赫煊能把《大國崛起》的出版交給他們運作。

  周赫煊也不著急,整整拖了一周時間,才終於和商務印書館達成協議:《大國崛起》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發行,版稅40%,版權期限20年,海外版權不包括其中。

  ……

  轉眼進入七月,學生們已然放假,北平的許多老師紛紛南下,其中就包括魯迅先生。他們實在無法忍受張作霖的文化高壓統治,選擇在學期結束後,投奔更為開明的南方政府。

  沒錯,如今的國黨還屬於進步團體,深受廣大學者和知識分子贊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