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
天,真的塌了啊!
眾臣被驚得直接忘了今日到底是為何而來,見眾人竊竊私語,盛世輕咳一聲轉移話題:
「章惠太子嫡孫為帝,你們可服?」
還不待眾人表態,無數穿著鎧甲手持兵器的士兵從殿門口魚貫而入,將一干人等圍在中間,對著盛世單膝跪地抱拳行禮。
「聽憑主上吩咐!」
齊刷刷的聲音,震在所有人的心頭,仿佛只要盛世一聲令下,在場的所有人都得血濺當場。
長安站在盛世身後,保持他一貫的作風威脅道:「順者昌,逆者亡。」
眾人一驚,直想給剛剛的自己一個耳光,讓你心疼十一殿下,合該心疼心疼自己的小命才是。
眼見這些人被嚇得膽顫,盛世掃了一眼長安,假意責怪道:「別總是打打殺殺的。」
說著他面帶微笑看著眾人,「諸位,新帝即位,去舊迎新,正是用人之際,大家可要好好想想。」
眾人剛要放下的心,再次提了起來。這簡直就是指著他們鼻子在說識時務者為俊傑。
這位盛先生並不像他之前表現出來的那麼人畜無害啊!
也對,能管住隨時發瘋發癲的十一皇子的人,能是善茬?
眾人被嚇得囁囁不敢言的時候,盛世牽著傅永嘉的手,走到人群最後,對著人群最後一個人拱手行禮。
「老太師。」
他行完禮又看了眼傅永嘉,小孩也懂事,立即學著他的樣子,對著李老太師行禮。
李老太師也沒托大,笑著與盛世回禮,隨後隨著盛世緩步走到人群最前方,轉身看向驚疑不定的朝臣。
李老太師作為兩朝元老,也是建元帝的老師,當他站在盛世與群臣之間時,便擺明了自己的立場。
有了他老人家帶頭,其他人也很快思量起來。
現在這個結果,分明是對雙方都能接受的,若他們不能順著梯子下,很可能就要被十一殿下「逆者亡」了。
很快大家就站了隊,連發動大家來鬧事的張大人都在沉默片刻後,同意了年僅七歲的傅永嘉為帝。
眼見自己的任務要失敗,莊承榮思考著要不假意同意,日後在找機會,卻沒料到他還未來得及站隊,就被長安下令給抓了。
當貪贓枉法的帽子扣下來,他便知道傅長安是要自己的命,情急之下他突然從靴子裡拔出一柄短刀,對著眼前的人便刺了過去。
莊承榮拔刀的時候,長安並未驚慌,但他沒料到莊承榮攻擊的並不是自己。
莊承榮面目猙獰,傅長安是練家子他不可能殺得了,所以他一開始的目標就不是傅長安。
只要這小孩死了,傅長安的傀儡便沒了,那三皇子就還有機會。
盛世也沒料到莊承榮會對小孩子下手,他沒有東西抵擋,只能旋身將小孩抱在懷裡,莊承榮那一刀便刺在了他的右臂上。
見盛世受傷,長安立即紅了眼,反手一刀,剛剛還活著的莊承榮,轉瞬便沒了氣息。
盛世單手捂住傷口,剛想說「我沒事」,下一瞬就天旋地轉落在了一個人的懷裡。
而那人冰冷的聲音也在他的頭頂響起。
「同謀者,一個不留!」
第93章
丁石一揮手, 就要動手,盛世見狀連忙道:「不要傷及無辜。」
李老太師可是他請過來的。
丁石立即抱拳:「是,主上!」
差點被人用刀抵住脖子的眾人狠狠鬆了一口氣, 他們並不知道是因為李老太師的關係,才免於一難, 只在心裡道:
還是盛先生理智,手段也溫和。
另一邊,長安吩咐人去喊太醫後,便寸步不離盛世作用, 生怕再生事端自己來不及救人。
有了盛世的吩咐,丁石他們動手的時候便溫和了許多。
眾人被莊承榮滾落的人頭嚇得驚魂不定, 差點以為自己要血濺當場, 但見盛世一句話就安撫了暴怒的長安,又慢慢放下了心,並在心裡重新估量了一下這位盛先生在十一殿下心裡的重量。
很快太醫們便氣喘吁吁跑了進來, 腳步剛停便被長安一個眼風掃過,嚇得跪在地上。
這眼神他們可太熟了。
尤其是地上滾落的人頭,和一地的鮮血。
被嚇到的太醫腦中開始自動播放。
——你們若是治不好,全都去陪葬!
——他要是有事,你們全都去陪葬!
——XXXX,全都去陪葬!
起承轉合,都是陪葬。
作為太醫院的領頭,醫正壯著膽問道:「不知傷者在何處?」
剛剛去叫他們的人說得十萬火急,像是他們晚一步,受傷的人都得歸西,他哪敢有半點耽擱。耽擱一下,死的不僅是受傷的人, 還有他們啊。
但他看了一圈,也沒看到有人傷得快不行了。要說最嚴重的,只有地上身首異處的人。但都那樣了,別說他只是一名醫者,就算大羅神仙來了,也沒辦法將頭給縫上啊。
醫正剛說完,長安再次扔了一個眼刀,語氣相當不善,「你眼睛是用來吃飯的嗎?」
盛世有點頭疼,他指了指自己已經用布條簡單包紮的傷口。
「是我。」
醫正一愣,隨即在心中大大地鬆了一口氣。
看樣子,他們所有太醫的命都保住了。
他畢恭畢敬上前,從醫藥箱子取出剪刀,將之前包紮的綁帶和傷口附近的衣服剪去。
包紮的綁帶布料精美,一看就非富即貴,醫正垂眸幹活,掃到一旁長安的衣服前擺。
十一殿下居然撕了自己的衣服,幫這人包紮,而且觀十一殿下如此緊張,看來這人身份不簡單啊!
醫正一邊在心中估量著盛世的身份,一邊將傷口露出來,打算重新上藥包紮。
然而當他看到傷口時,動作明顯停頓了一下。
長安頓時更緊張了,「傷口有毒?」
他再次看向人群當中,聲音冷如冰渣,「莊承榮的同黨,凌遲處死!」
剛剛放心下來的人,被他這一眼嚇得立即噤了聲,老老實實接受丁石等人的盤問。
醫正連忙道:「沒有沒有,傷口呈紅色,並未中毒。」
長安聞言皺了眉,「那你剛剛那表情什麼意思?」
醫正有苦難言。
他一開始被催命般地喊來,以為傷者垂死,後來見傷者好好地坐著,便以為即便不危急性命,至少傷得也挺重,卻沒料到居然是如此情形。
傷口雖然很長,卻很淺,這會兒已經不再流血。
盛世也有些無奈。
他這人比較惜命,在來京都之前特意給自己穿了自製的細甲。
莊承榮刺過來的時候,剛巧扎到了他的細甲,刀刃一滑便劃破了他上臂處的衣服,留下了一條三寸多長的傷口。
這傷口看著嚇人,卻並不嚴重。長安關心則亂,並未注意到傷口的嚴重程度。
他們這邊在包紮傷口的時候,丁石那邊也已經盤問結束。
領頭的張大人坦言莊承榮確實找過他,且他今日是抱著必死的心入宮的,但現在十一殿下改變主意,願意擁章惠太子嫡孫為帝,那他便沒有意見了。
除了張大人外,還有三個人也是與莊承榮談過後,打算今日以死相逼的,而除了這些人外,還從兩人身上搜出了匕首。這兩人便是打算藏著人群里伺機刺殺長安的。
李老太師坐在盛世令人給他搬來的椅子上,看著丁石他們盤問,待到最後犯事的人被帶走,他理了理衣擺站起來道:
「昔年孝宗皇帝確實答應過文帝要將皇位傳給章惠太子這一脈,但那時說的是秦王這一支,後來因秦王年過三十依舊無嗣,群臣為了社稷著想,這才提議廢傅煥太子之位封其為秦王。」
李老太師便是當年提議廢傅煥太子之位的人之一。如今他站出來同意擁傅煥之子即位,不止是在場的這些人,即便是昭告天下,天下人也能信服。
尤其是他提到了孝宗皇帝的廟號,要知道當初取這個「孝」字,最大的原因便是孝宗皇帝曾真的兌現了對文帝的承諾,立了傅煥為太子。
不管傅煥是因為什麼沒有子嗣,他在太子之位上一待就待了三十年之久是不爭的事實。明面上,孝宗無可指責。
有了李老太師在,傅永嘉即位便成了板上釘釘,同時大家也都知曉,小皇帝年幼,真正的大權其實掌握在輔政大臣的手裡。
好在大家都是聰明人,十一皇子解了京都之圍,不僅救了大家還趕走了戎人,且現在又讓出了帝位,若是再不給人家一個攝政王的位置,那大家都別活了。
但當李老太師說要封長安為攝政王,代替君主處理國政時,卻被長安給拒了。
眾臣再次麻了。他們實在想不通十一皇子到底是什麼腦迴路。
好在李老太師是個人精,轉而提了另一個建議。
「不若由陛下封十一殿下為晉王,封盛先生為寧國公並授太師之職,兼輔政大臣。方瞻援京有功,恢復其忠平侯的爵位,封鎮西大將軍……」
眾臣被驚得直接忘了今日到底是為何而來,見眾人竊竊私語,盛世輕咳一聲轉移話題:
「章惠太子嫡孫為帝,你們可服?」
還不待眾人表態,無數穿著鎧甲手持兵器的士兵從殿門口魚貫而入,將一干人等圍在中間,對著盛世單膝跪地抱拳行禮。
「聽憑主上吩咐!」
齊刷刷的聲音,震在所有人的心頭,仿佛只要盛世一聲令下,在場的所有人都得血濺當場。
長安站在盛世身後,保持他一貫的作風威脅道:「順者昌,逆者亡。」
眾人一驚,直想給剛剛的自己一個耳光,讓你心疼十一殿下,合該心疼心疼自己的小命才是。
眼見這些人被嚇得膽顫,盛世掃了一眼長安,假意責怪道:「別總是打打殺殺的。」
說著他面帶微笑看著眾人,「諸位,新帝即位,去舊迎新,正是用人之際,大家可要好好想想。」
眾人剛要放下的心,再次提了起來。這簡直就是指著他們鼻子在說識時務者為俊傑。
這位盛先生並不像他之前表現出來的那麼人畜無害啊!
也對,能管住隨時發瘋發癲的十一皇子的人,能是善茬?
眾人被嚇得囁囁不敢言的時候,盛世牽著傅永嘉的手,走到人群最後,對著人群最後一個人拱手行禮。
「老太師。」
他行完禮又看了眼傅永嘉,小孩也懂事,立即學著他的樣子,對著李老太師行禮。
李老太師也沒托大,笑著與盛世回禮,隨後隨著盛世緩步走到人群最前方,轉身看向驚疑不定的朝臣。
李老太師作為兩朝元老,也是建元帝的老師,當他站在盛世與群臣之間時,便擺明了自己的立場。
有了他老人家帶頭,其他人也很快思量起來。
現在這個結果,分明是對雙方都能接受的,若他們不能順著梯子下,很可能就要被十一殿下「逆者亡」了。
很快大家就站了隊,連發動大家來鬧事的張大人都在沉默片刻後,同意了年僅七歲的傅永嘉為帝。
眼見自己的任務要失敗,莊承榮思考著要不假意同意,日後在找機會,卻沒料到他還未來得及站隊,就被長安下令給抓了。
當貪贓枉法的帽子扣下來,他便知道傅長安是要自己的命,情急之下他突然從靴子裡拔出一柄短刀,對著眼前的人便刺了過去。
莊承榮拔刀的時候,長安並未驚慌,但他沒料到莊承榮攻擊的並不是自己。
莊承榮面目猙獰,傅長安是練家子他不可能殺得了,所以他一開始的目標就不是傅長安。
只要這小孩死了,傅長安的傀儡便沒了,那三皇子就還有機會。
盛世也沒料到莊承榮會對小孩子下手,他沒有東西抵擋,只能旋身將小孩抱在懷裡,莊承榮那一刀便刺在了他的右臂上。
見盛世受傷,長安立即紅了眼,反手一刀,剛剛還活著的莊承榮,轉瞬便沒了氣息。
盛世單手捂住傷口,剛想說「我沒事」,下一瞬就天旋地轉落在了一個人的懷裡。
而那人冰冷的聲音也在他的頭頂響起。
「同謀者,一個不留!」
第93章
丁石一揮手, 就要動手,盛世見狀連忙道:「不要傷及無辜。」
李老太師可是他請過來的。
丁石立即抱拳:「是,主上!」
差點被人用刀抵住脖子的眾人狠狠鬆了一口氣, 他們並不知道是因為李老太師的關係,才免於一難, 只在心裡道:
還是盛先生理智,手段也溫和。
另一邊,長安吩咐人去喊太醫後,便寸步不離盛世作用, 生怕再生事端自己來不及救人。
有了盛世的吩咐,丁石他們動手的時候便溫和了許多。
眾人被莊承榮滾落的人頭嚇得驚魂不定, 差點以為自己要血濺當場, 但見盛世一句話就安撫了暴怒的長安,又慢慢放下了心,並在心裡重新估量了一下這位盛先生在十一殿下心裡的重量。
很快太醫們便氣喘吁吁跑了進來, 腳步剛停便被長安一個眼風掃過,嚇得跪在地上。
這眼神他們可太熟了。
尤其是地上滾落的人頭,和一地的鮮血。
被嚇到的太醫腦中開始自動播放。
——你們若是治不好,全都去陪葬!
——他要是有事,你們全都去陪葬!
——XXXX,全都去陪葬!
起承轉合,都是陪葬。
作為太醫院的領頭,醫正壯著膽問道:「不知傷者在何處?」
剛剛去叫他們的人說得十萬火急,像是他們晚一步,受傷的人都得歸西,他哪敢有半點耽擱。耽擱一下,死的不僅是受傷的人, 還有他們啊。
但他看了一圈,也沒看到有人傷得快不行了。要說最嚴重的,只有地上身首異處的人。但都那樣了,別說他只是一名醫者,就算大羅神仙來了,也沒辦法將頭給縫上啊。
醫正剛說完,長安再次扔了一個眼刀,語氣相當不善,「你眼睛是用來吃飯的嗎?」
盛世有點頭疼,他指了指自己已經用布條簡單包紮的傷口。
「是我。」
醫正一愣,隨即在心中大大地鬆了一口氣。
看樣子,他們所有太醫的命都保住了。
他畢恭畢敬上前,從醫藥箱子取出剪刀,將之前包紮的綁帶和傷口附近的衣服剪去。
包紮的綁帶布料精美,一看就非富即貴,醫正垂眸幹活,掃到一旁長安的衣服前擺。
十一殿下居然撕了自己的衣服,幫這人包紮,而且觀十一殿下如此緊張,看來這人身份不簡單啊!
醫正一邊在心中估量著盛世的身份,一邊將傷口露出來,打算重新上藥包紮。
然而當他看到傷口時,動作明顯停頓了一下。
長安頓時更緊張了,「傷口有毒?」
他再次看向人群當中,聲音冷如冰渣,「莊承榮的同黨,凌遲處死!」
剛剛放心下來的人,被他這一眼嚇得立即噤了聲,老老實實接受丁石等人的盤問。
醫正連忙道:「沒有沒有,傷口呈紅色,並未中毒。」
長安聞言皺了眉,「那你剛剛那表情什麼意思?」
醫正有苦難言。
他一開始被催命般地喊來,以為傷者垂死,後來見傷者好好地坐著,便以為即便不危急性命,至少傷得也挺重,卻沒料到居然是如此情形。
傷口雖然很長,卻很淺,這會兒已經不再流血。
盛世也有些無奈。
他這人比較惜命,在來京都之前特意給自己穿了自製的細甲。
莊承榮刺過來的時候,剛巧扎到了他的細甲,刀刃一滑便劃破了他上臂處的衣服,留下了一條三寸多長的傷口。
這傷口看著嚇人,卻並不嚴重。長安關心則亂,並未注意到傷口的嚴重程度。
他們這邊在包紮傷口的時候,丁石那邊也已經盤問結束。
領頭的張大人坦言莊承榮確實找過他,且他今日是抱著必死的心入宮的,但現在十一殿下改變主意,願意擁章惠太子嫡孫為帝,那他便沒有意見了。
除了張大人外,還有三個人也是與莊承榮談過後,打算今日以死相逼的,而除了這些人外,還從兩人身上搜出了匕首。這兩人便是打算藏著人群里伺機刺殺長安的。
李老太師坐在盛世令人給他搬來的椅子上,看著丁石他們盤問,待到最後犯事的人被帶走,他理了理衣擺站起來道:
「昔年孝宗皇帝確實答應過文帝要將皇位傳給章惠太子這一脈,但那時說的是秦王這一支,後來因秦王年過三十依舊無嗣,群臣為了社稷著想,這才提議廢傅煥太子之位封其為秦王。」
李老太師便是當年提議廢傅煥太子之位的人之一。如今他站出來同意擁傅煥之子即位,不止是在場的這些人,即便是昭告天下,天下人也能信服。
尤其是他提到了孝宗皇帝的廟號,要知道當初取這個「孝」字,最大的原因便是孝宗皇帝曾真的兌現了對文帝的承諾,立了傅煥為太子。
不管傅煥是因為什麼沒有子嗣,他在太子之位上一待就待了三十年之久是不爭的事實。明面上,孝宗無可指責。
有了李老太師在,傅永嘉即位便成了板上釘釘,同時大家也都知曉,小皇帝年幼,真正的大權其實掌握在輔政大臣的手裡。
好在大家都是聰明人,十一皇子解了京都之圍,不僅救了大家還趕走了戎人,且現在又讓出了帝位,若是再不給人家一個攝政王的位置,那大家都別活了。
但當李老太師說要封長安為攝政王,代替君主處理國政時,卻被長安給拒了。
眾臣再次麻了。他們實在想不通十一皇子到底是什麼腦迴路。
好在李老太師是個人精,轉而提了另一個建議。
「不若由陛下封十一殿下為晉王,封盛先生為寧國公並授太師之職,兼輔政大臣。方瞻援京有功,恢復其忠平侯的爵位,封鎮西大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