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是要大規模牽連啊。

  嚴江吹著枕頭風,悠悠道:「阿政你最近很飄啊,這些都是六國名士,你撈一把自是爽了,然必似六國舊貴不安,引人心動盪,得不償失啊。」

  秦皇略抬起下巴,神情淡然:「朕既能安天下六國,又豈會懼庶民動盪?」

  嚴江輕咬著他耳廓,柔聲道:「我家阿政千古一帝,自不懼些許非議,只是周平王東遷至今四百載有餘,天下諸國動盪,如今阿政你平天下安寧,千頭萬緒,何必多找麻煩。」

  酥麻的氣息從耳尖蔓延,秦皇心神略有不寧,幽幽道:「此事若不嚴懲,方士們必然還會哄騙權貴,如此一來,後患更重。」

  秦皇受法家思想影響甚重,行事當然也都照這些準則來。

  嚴江微微皺眉,思索片刻,才緩緩道:「此等方士,膽敢欺君,若一殺了之,未免太便宜爾等,不如發配修築宮室陵墓,一世勞苦,無大功不得脫罪。」

  秦皇何等敏銳,一眼就看穿他以退為進的用心,再看對方眸光溫柔,神態之中儘是笑意,並不為自己的想法做為掩飾模樣,便心中一暖。

  「既如此,便依你。」畢竟是小事,既然能讓阿江滿意,秦皇便不做堅持,只是在榻上支著頭,凝視著自家正卿,悠然道,「日前,有儒生上書議封禪望祭山川之事,朕欲東遊諸郡,阿江意欲何為?」

  嚴江眉頭微微皺起:「阿政你不是去歲才去了隴西諸郡麼?」

  帝王東遊不是說說而已,說擾民都是輕的,其勞民傷財不輸大建宮室,建奇觀至少有個東西在,如今旅遊那真的自打罪受啊。

  但這話秦皇便不愛聽了,伸手一勾,不悅道:「以朕之功業,豈能不封禪天地?」

  說著,將準備好的奏書抽出,遞給嚴江。

  嚴江於是翻看了這齊地儒生們的高見。

  這書的寫得花團錦簇,內容卻很簡單,這上書者非常懂秦皇喜好啊,他就說封是祭天,禪是祭地,把舜和禹兩位扯出來當例子,說這兩位當年都是巡查山川,祭祀天地,然後巡視四方,所以請秦皇也祭祀天地,巡視治下四方。而他們覺得,如今天下泰山最高,所以去泰山祭祀,離上天最近,最能受於天命也,您這是做下了重整乾坤的偉大功業,不去報告一下太說不過去了,人生都不完美了。

  嚴江看了一眼署名,果然是淳于越那老頭。

  「別的就不說了,阿政你又不是沒上過天,」嚴江溫柔道,「泰山是不是最高,你心裡沒點數麼?」

  秦皇眉頭瞬間便皺了起來,思索片刻,才緩緩道:「去不周山祭天,也未嘗不可……只是須得興兵滅月氏與西域諸國,方可行也。」

  滅個月氏國,一年足夠了,至於西域樓蘭那些小國——非是秦王輕敵,那依託綠洲生存,最大不過萬戶的小國,只要糧草足夠,絕非秦軍一合之敵。

  若是占了,一兩年去也可以。

  他甚至開始略美滋滋地盤算,如果滅月氏應該出兵多少,按阿江一路回來記錄的見聞,月氏戶數不過三萬,河西走廊地勢狹長,有控弦之士四萬餘人,若是自隴西而出,可起兵馬三十萬,直搗王庭,能將大秦之土開拓兩千里之遙。

  若能占據河西,則對匈奴有包抄之勢,到時可再東南兩路發兵,取下匈奴之患……

  思及此,他坐起身看著榻後繡著山海圖的屏風,拖起疲憊的阿江,一番指點江山,把自己的想法合盤托出,然後略一抬首,等著阿江夸自己英明。

  嚴江聞言,被噎得幾乎窒息,後悔死當年路過帕米爾高原時給陛下說這就是不周山你一外國鳥能飛過這裡是賺到了這事,半晌,他才柔聲道:「陛下,所謂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不周者,不全也,封天之事,豈可去不全之地?」

  秦王覺得有到道理,便言道:「此言甚是,那便改名不周為周山!」

  他身為大秦之主,改個古地名於他來說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

  完蛋了,這要怎麼搞?

  嚴江幾乎要絕望了,勉強勸說道:「月氏有控弦之士數萬,大秦鐵騎雖強,但多北上防守九原雲中,豈能輕易動之,不如我與你先去泰山封禪,再做計較。」

  打草原和打中原是兩回事,阿政清醒一點!

  「如此亦要,然西域之事,需準備著。」秦王一眼看穿了阿江的擔憂,雖然被拒,卻又略自得,他家阿江總是要憂心他治政太苛,慮他民心不得——真是甜蜜的煩惱啊。

  嚴江皺眉正想反駁,卻被秦王在唇上輕輕一按,止住他的勸慰,便聽後者淡然道:「久戰傷民,非吾不知,然大秦軍制已有百年,改之變之,亦需時日。」

  秦國的軍功制度在運行時能掩蓋很多問題,比如無盡的徵發徭役、比如重稅、比如禁商、比如仆奴不足……可一但停下來,各種問題便接蹱而至,如今的秦國老兵,需要秦王兌換他們在征伐六國時立下的軍功。

  但開墾土地並不是直接挖田便可,將土地種熟、牛羊農具,可都不是不是靠權力可以憑空變出來,這些都需要時日。

  很多大功之臣,徒有大量土地,卻無足夠奴僕耕作;又有許多隻得一傾地的低爵之士,還得排隊等著新土地開墾。

  他已命關中刑徒開墾渭南之地,而原本用做金人的天下鋒鏑,都已經被少府溶鑄成農具,而剩下的一未能下發的獎勵,還需要更多的征伐來消耗,好在,如今的秦國內庫充盈,經得起征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