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秦皇只是淡定地道那你定不要讓朕失望才是。

  徐福只能帶著感動離開咸陽, 奔赴趙地, 秦皇甚至沒有讓他收拾東西過個夜再走。

  嚴江當天在忙秦皇宮殿的選址, 等忙完時, 就聽說太醫徐福不知為何惡了陛下,被打發去趙國救災的事情。

  他一時心中暗笑,回頭隨口問他怎麼想到派醫官。

  秦皇當然就回答是為了讓阿江的放心。

  嚴江於是便不再追問徐福的事,和秦皇說起了新宮殿的選址。

  他選的是咸陽旁邊的龍首原。

  上次的騙了圖紙的秦皇在睡了兩晚外間書榻後,絕口不提全建之話,而是把圖紙中最喜歡的套找出來,交給嚴江細畫。

  秦皇選宮殿圖是大明宮,這座後世的繁華宮廷和阿房宮的遺址一樣,都坐落於龍首原上,風格也秦喜用的高台建築類似,面積抵得過四五個紫禁城。

  秦皇在立朝大典後,整個咸陽的官吏暴增,各個官署人滿為患,沒辦法,國土面積一大,行政人員必然增加。

  所以秦皇準備在咸陽城外興一座大宮廷,既要滿足行政需求,也要滿足面子需求。

  嚴江這次把草圖擴大,給畫了很多局部圖,後世大明宮早就焚毀,留下的復原圖參差不齊,嚴江當然沒那麼多煩惱,怎麼雄偉怎麼好看怎麼來——甚至出了一些遊戲裡的場景圖。

  當然,這些都是問過相里雲,超過如今建築水平的建築,都被他修改過一次。

  秦皇觀圖後,越看越滿意,尤其是正殿充分利用地形,居高臨下,威嚴壯觀,視野遼闊,充滿了強秦威嚴霸道的氣勢,他甚至已經開始盤算要徵發多少民工來修築大殿。

  嚴江見他滿意,心裡也很滿意,既然要修,那就一步到位,免得他把六國宮室都在咸陽城邊修一圈,然後再連個什麼通道後又想修個阿房宮。

  秦皇拿著畫卷,在廳堂里踱了數步,抬頭道:「宣將作少府。」

  將作少府相里雲早就等著了,很快進來,和秦皇交待了需要徵發多少民夫,以及花費多少錢財才能建築這宮室,並且保證少府的資金足夠,完全沒有問題。

  嚴江則在一邊補充道:「這次不是大災麼,可以征些民夫過來修宮室,家裡給些糧食做安家費,也免得生事。」

  秦皇略一思索,淡然道:「這倒不必,燕趙之地甚遠,來去皆耗費糧草,不如就地徵用,修築弛道。」

  嚴江微微皺眉:「這是要同時修築宮室與馳道?」

  感覺到愛妻不悅,秦皇冰冷的目光立刻落到相里雲身上。

  相里雲暗自叫苦,立刻道:「正卿不必擔憂,少府富有六國之財,山川之利,且滅六國時刑徒眾多,又無修城之險,正是當用之時,便是那些刑徒,亦願早日服役歸去。」

  嚴江一想也是,秦國的服刑期是按工作日算的,比如服一月城旦勞役,卻只修了半個月城牆就修完了,那對不起,你得去下個城市再修半個月,沒有減免和四捨五入一說。滅六國時很多官吏、軍官、戰俘都成為秦皇的財產,早點幹完對他們也有好處。

  這個問題就這樣揭過去。

  秦皇又問起了工期:「成宮入室需幾載?」

  相里雲恭敬道:「皇上放心,若無意外,一年之內,新宮便可修築完畢。」

  嚴江頓時驚了,這種四個紫禁城大小的宮殿怎麼可能一年完成,頓時憂心道:「辨材需三年,還是不要太趕……」

  古代的宮廷對材料要求非常嚴格,一般的木頭都需要的放上幾年,木材內部應力釋放,更不用說砌石做台基都是需要很長時間,還有磚瓦的燒制……

  相里雲微微一笑,道:「正卿安心,樓台之築多是先備於料,自己臨江宮築成後,大秦雖再無宮室,王上卻每年命吾等將用料優先備著……」

  嚴江猛然轉頭,就見秦皇神色淡然,但那眉宇間的得意之色卻怎麼都掩蓋不住,仿佛在說,這點小事,不堪一提。

  「既如此,我便方心了。」所有的擔心全被按住,嚴江也找不出什麼意見,只能點頭。

  相里雲於是很有眼色地退下去了。

  秦皇一派泰然自若,等著阿江來夸。

  嚴江已經誇得詞窮了,只能輕哼一聲:「算你厲害。」

  秦皇顯然不對這種誇獎滿意,坐在案前,悠然道:「朕欲巡視隴西,北地,順河水而下,阿江而願同往?」

  已經去過的地方嚴江興趣不大:「我帶陛下去過了。」

  「你何時帶朕去過?」秦皇坐在他身邊,勾起唇角,「阿江且莫厚此薄彼才是。」

  嚴江終於反應過來如今的秦皇也被臣下們改稱陛下了,一時臉色微紅,笑著在桌案上撐起頭:「陛下可還記得當年起名之時,我最給你初起的什麼?」

  當時將水裡的陛下撈起,濕噠噠的鳥兒露出兩條大長腿,非常狼狽,但還是很萌啊。

  「長長,」秦皇幽幽道:「你若想在榻上叫叫,倒也無妨。」

  嚴江頓時閉嘴。

  「那便說定了,阿江陪我巡遊北地。」秦皇愉悅地做下決定。

  「阿政不怕我悄悄走了?」嚴江微微一笑,「隴西北地與草原相接……」

  秦皇略有無奈地勾起唇角,嘆息道:「誰讓朕喜歡你呢,早去早回便是。」

  「去出不重要,」嚴江略有憂愁道,「如今六國未安,你若遠出,路上難免會給六國餘孽可乘之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