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秦王唇角微彎,平靜道:「太后既嫁秦室,便是秦人。」

  昌平君艱難地謝恩退出,出門之時,幾乎被門檻絆倒,還是蒙毅好心扶了一把,才沒讓他斯文掃地。

  低聲道了聲謝,昌平君勉強定了定神,正了衣冠,匆匆回到自己的軍隊,一名身才高在威猛的軍士立刻迎來:「君上,事情如何了?」

  「進去說。」他揮了揮手,讓侍衛在周圍戒備,帶上這位軍士走上馬車。

  入車廂後,他才低聲將秦王的安排說出來,不由嘆息道:「秦王將我調於郢都,是不願我在咸陽與太后聯絡楚臣,想是還是顧念舊情,我這就修書一封告知華陽太后,待太后親自出面,退兵之事,或尚有一線生機。」

  楚國在秦為官者甚多,其中李斯才華最高,尤其得秦王看重,他與現任丞相王綰等關係甚好,從此處入手,或可一試。

  「多謝君上相助楚地。」那軍士感謝道。

  「何必如此,」昌平君爽朗一笑,「我雖在秦國長成,但也是楚王嫡系,若非楚國強盛,如何能在秦得受重用?份內之事。」

  沒有楚王之血,他只是一個普通的秦國公主之子,他能在秦王為相,能在楚地稱王,被舊貴禮遇,都只因為他的父親是楚考烈王!

  「君上義舉,項燕佩服!」

  兩人於是禮貌地互吹一番,那名為項燕的軍士才怒罵一聲:「楚何其大,趙政小兒也不怕噎死,君上去郢都,吾不便相送,我項氏正封魯地,秦軍若攻楚,需得立時回去,便試試那王賁厲害。」

  「理當如此。」

  -

  嚴江住的小院,是軍卒倉促所建,狹小悶熱,堪稱陋室。

  但這樣的環境裡,美人靜跪於案前,素手調杯,眉目微斂,便能將畫面美感生生提出十個檔次。

  碳筆輕輕擦過細麻布,安靜的室內只有微弱的筆畫聲。

  這是嚴江親自去魏國的戰利品庫里翻找出來的細麻布,魏地織造業發達,這細麻質地緊密,紋理清晰,成色極好,比輕薄的帛畫更好保存。

  嚴江先畫了幾張姿態不同的線稿,然後才選了最喜歡的造型,開始深入。

  龍陽君畢竟不是專業模特,一動不動兩個時辰,早已跪得腿麻。

  甚至覺得這也真的可以算是一種酷刑了。

  「嚴子如此喜圖,倒是可去楚地一走。」龍陽君試圖把他的注意力轉開。

  「哦?」嚴江微微一笑,「楚國喜圖?」

  「何止喜圖,」龍陽君事魏王久,自然知道該怎麼有求於人,「楚國上下皆好美器、美圖,更喜於帛上、器上、牆上做圖,楚漆更是名傳六國,有紅、黃、藍、青、灰、金、銀、黑、白九色,稱九色漆。當年郢都之器每年入魏之時,魏國上下皆喜購之。」

  說到這龍陽君微微嘆息:「可惜白起拔楚國郢都,其後,楚王漆室、蠶室皆毀,後來更是三遷都城,至今未能恢復元氣,工匠流離,調漆匠人存世無幾矣。」

  嚴江立刻心痛起來,天啊,楚國的藝術居然這麼發達,居然在戰亂中淪落了,這要等過幾日秦軍再一路打過去,怕是就要失傳了。

  思及此,他細細問起了楚地藝術品類,試圖挽救,腦中想到的卻是後世湖博里展出的各種戰國精品,而龍陽君對這些也甚是精通,慶幸終於將自己從人偶的境遇□□。

  他一邊說起身動了動,心中略有些自得,好奇去走去看嚴子所畫,尋思著嚴子畢竟出生貧寒,見識到底差了些,這炭筆之畫怎麼能與筆墨漆畫屏風相提並……

  嚴江正將碳畫上的眼珠勾出高光,他沒有橡皮,但問題不大,有石膏膩子代替白色高光,勉強能達到要求。

  他因為沒有顏料,所以他只能畫成黑白色,但他的基礎非常棒,空間光影,人物細節都非常還原,仿佛置身另外一俱世界,畫中人平淡的一個回眸,隔著畫布,幽幽地凝視著你。

  從只有線條的簡筆畫突然變成了真實物體,這衝擊有點太大了些。

  龍陽君的聲音嘎然而止,凝視圖畫數息後,仿佛不敢置信:「這,是我?」

  他見過銅鏡、水面,卻第一次看得如此清晰地知曉,自己在別人眼中到底是何等模樣。

  得到肯定答覆後,他忍不住摸了自己的面頰,然後飛快坐回案前,擺出自己最優美的模樣,任嚴江怎麼旁敲側擊楚圖的細節,都被敷衍了過去,反而好奇地問起能不能畫兩張,他想自己留一張。

  這要求不過分,嚴江同意了。

  不過這畫還需要再深入細節,嚴江和他熱情地交流著可能需要三五天才能畫完,龍陽君也一口答應每天都來和他交流藝術。

  嚴江當然好啊好啊,又可以看美人又可以記錄歷史,這世上還有更美好的事情麼?

  就在這時,院外喧鬧的聲音一瞬間變得安靜下來。

  嚴江熟練無比地將未完成的畫拿起,左右一看,壓在榻下,然後優雅跪坐在龍陽君身前,與他探討楚國風土人情。

  肯定是秦王政來了,那些士卒在跪拜,不然不會一點聲音都無。

  果然,沒有通傳,而秦王一身便服,悠然而入,看著嚴江與人說得火熱,坐到身邊,將他倒好冰水飲盡,這才道:「欲知楚國美器何須問他。」

  「不問他,難道問你麼?」嚴江輕笑道,「你何時注意這些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