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位能上史書的美人一身青衣,只是靜靜守在門前,便如玉樹瓊花,點亮了視線里所有色彩,灼若桃花,艷若朝霞。

  見嚴江過來,龍陽君也不說話,只是靜靜一拜。

  嚴江這才想起,好像答應了龍陽君勸慰大王,給這些魏國王公一點顏面。

  他給忘記了。

  都怪大王美色誤人!

  思及此,他毫無愧疚地將鍋甩開,溫柔上前:「魏王之事,有些反覆,不如入我房中詳談。」

  當年見到阿育王太子具那羅時,就已經覺得他應該是世上最美的美人了,沒想到還是我大種華人才輩出,竟有凌駕其上者。

  這等美人,不留一張戰國美人圖,簡直就是愧對自己的藝術專業啊!

  這等和藹的態度讓龍陽君一時受寵若驚,戒備立刻提到最高,小心地同意了。

  嚴江就很美滋滋,請他入座,又是倒茶又是問候,目光反覆凝視在對方無暇之顏上,說秦王對魏王殺使者之事非常不悅,不想放人。

  龍陽君眉心微蹙,禮貌地擺出擔心之色,說這如何是好?

  嚴江嘆息說大王素喜我畫圖,見美畫之後,必會心情大悅,只是如今靈感俱無,畫不出來啊。

  人在屋檐下,龍陽君於是又問如何才可有靈感?

  於是嚴江微笑著說只要以他為圖,為他繪畫一卷的便會有靈感。

  龍陽君自是應了。

  功成!

  嚴江已經思考這張畫要藏哪裡了,家有吃醋的主子,真是甜蜜的煩惱啊!

  第128章 砸缸

  魏地新得, 治理起來麻煩甚多,周圍未降城池需要討伐, 戶籍需要重編,官吏選派, 都是重中之重,但是這些在秦王政手中做起來都舉重若輕, 毫無難度。

  他可以輕易將手中的力量發揮出最大的效果,化危機為轉機,從無序的混亂中抓住最致命的要害。

  長安君之亂、嫪毐之亂最後都成為他剷除異己的理由。

  所以,秦國中的楚國勢力,也不會有一點例外。

  「……如今大秦已得四國之地,兵員盡駐四國, 大軍難動, 官吏稀缺, 王上, 此刻實不宜再動兵下荊楚。」昌平君跪在秦王坐下,泣血勸慰, 「楚地瘴疫甚多, 治下異族無數, 宛如泥潭, 若一個不甚,不僅拿不下楚地, 反而會給四國復國之機, 得不償失啊!」

  秦王低頭翻看著手中奏書, 飛快批閱,宛如小山的奏書在他手邊以肉眼可見的速度減少,仿佛半句也未聽進去。

  「吾在陳城接到密報,熊悍已經將命大將帶兵十萬,前來助魏,如今大王諸軍皆散落在外討伐魏人,有鴻溝相助,楚軍朝夕可至大梁,王上不如且先回到咸陽,以避楚軍鋒芒。」

  秦王終於給了他一點回應:「楚軍自何處來?」

  昌平君遲疑了一下,才道:「平輿城。」

  平輿在陳城南方百里之外,兵馬快則一天可至,聞此言,秦王終於抬起頭,他眸色極深,只是一眼,便已經讓昌平君汗如雨下。

  「平輿城離壽春甚遠,你在陳城稱王,竟與楚地邊軍如此熟悉,」秦王淡漠道,「想必是已得屈氏一族相助?」

  昌平君沉默了一下,半晌,方有些艱難地道:「這,只是屈氏出於血脈之情,憂吾遭兵災,方才提前通傳示警。」

  聞此言,秦王甚至懶得嗤笑,他淡定道:「趙高。」

  「臣在!」年輕的侍者立刻起書執筆。

  秦王政輕描淡寫地下令:「傳令王賁,即刻點兵五萬,出外黃,攻魯地。」

  「王上三思!」昌平君大驚,「那是太后故地。」

  外黃是魏國邊境,外黃東邊的淮北之地,是魯國舊地,更是天下有名的膏腴之地,它左接魏境,右連齊國,稅賦人口都遠勝淮南江北之地,是楚國精華重地,不容有失,這般一來,楚國上下必然全力保全國土,無心救魏。

  這手筆,這動作,辛辣又殘忍,半點不像個才親政數年的年輕君王。

  秦王政放下手中奏書,終於正視起這位曾經助他親政,為他拖延楚軍的丞相,薄唇輕啟,問出了最致命的問題:「丞相秦人也?楚人也?」

  你是秦人,還是楚人?

  昌平君倒吸了一口冷氣,炎炎夏日的天氣,他卻忍不住微微發抖,在秦王平靜的凝視中低下頭,叩拜中幾乎顫抖地道:「臣生於秦,長生秦,流秦王之血,飲咸陽之水,自秦人也。」

  「丞相既明此事,便無事矣。」秦王似乎對他的回答甚是滿意,「既如此,你此去於郢都,招攬楚地舊貴。」

  昌平君面色蒼白如紙,婉拒道:「可陳城之事未成,臣還相為王上分憂……」

  他已在陳城收攏不少楚地舊貴,項氏、屈氏都已向他示好,只要時間足夠,便能裂楚封王,如今若是離開,豈不功虧一簣?

  郢都在秦國治下已有近五十年,那裡又能有多少舊貴讓他招攬?

  秦王微微一笑,和藹無比地自案後起身,走到昌平君身前將他扶起,寬慰道:「大秦如今已無需楚王大旗,去郢都收攏楚地民心,亦是為寡人分憂。」

  看著秦王不容置疑的神色,昌平君心中冰涼刺骨,無比後悔當年初他上位,助他奪得大權。

  他是真的,要滅楚,不,他是真的,要滅六國,統天下。

  他深吸一口氣,最後努力道:「王上,太后身體有恙已久,如此大事,可否晚上一些時日……」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