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於是李信讓他們換上燕軍的衣服,帶上一月的糧食,進入陰山山脈,打算奇襲遼東燕王喜部——這群拖家帶口的,到現在一半路都沒有走到,這是燕軍的所有主力,那遼東的燕王處,必然空虛。

  正是他可以大有作為的時候。

  於是他繞了一個大遠路,進入千里陰山,這時候在阿江那裡學來的野外知識就超級有用了,找路找水,李信甚至有一種如魚得水的感覺,就是這裡的大貓太不可愛了,長得比花花大就算了,還比花花凶得多,他的三千士兵一個不小心就被叼走了一兩個,讓李信不得不下令士卒方便都要組隊,絕不能單人出行。

  在小心翼翼地翻山越嶺,不敢有絲毫風吹草動大部隊的潛行後,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李信千里奔襲,成功帶著近三千士卒走出陰山,一路來到遼河附近。

  而這時他發現,燕地子民正在渡過遼河的一條支流,船隻稀少,渡河極慢,但大部分主力都在河對岸防備,預防秦軍突襲。

  李信從容地從遠方渡過了遼河,然後穿著品如的衣服,用自己這些日子學的幾句燕地語,在晚上冒充被秦軍襲擊的殘餘燕軍,帶著一百多人,來到燕王喜所在的遼東襄平城下,說有是秦軍部隊已渡過遼河,他有重大軍情匯報。

  守城的士卒不敢大意,立即放下吊籃,將李信拉上城牆。

  李信一上城,便如猛虎出籠,飛快殺死周圍數個士卒,並且以迅雷之勢,斬開了牆上吊索,讓士卒飛快攀爬上這座只有五米高城牆的城池,占領城門。

  遼東的燕軍哪見過這種打法,城門失守,三千大軍如入無人之地,直殺往燕王喜宮闕。

  一個時辰的功夫,老朽淒涼的燕王被李信生擒。

  燕國這個有八百年歷史的國度,就此終結。

  李信的膽量也在一夜之間傳遍大江南北,連秦王看了過程,也不得不嘆息他的膽大包天。

  俘虜燕王后,李信帶著燕國宗室東南而下,路過那條燕民還未渡完的遼河之時,垂老的燕王卻是嚎啕大哭,捶胸頓足,在河邊不能自己。

  李信帶著嘲諷的笑意,正想問你這老頭現在在才嚎是不是晚了些。

  卻聽旁邊有燕民悲聲同哭。

  一時間,哭聲蔓延,宛如天地同悲,李信提起一名燕國禮官,問何故也?

  禮官哭道太子丹當日收到父王書信,讓他自盡獻首之時,太子卻是仰天大笑,笑樊期獻首,荊軻隕命,如今能同步英烈後塵,真乃天道召彰,自得死矣。

  語罷,太子單長吟:蒼天憐兮,道不孤也,不見國亡兮,亦好死也——

  及於河邊,披髮掩面,拔劍自刎,血染長河。

  「太子何,太子河!」有燕民大悲呼。

  李信輕輕念著「蒼天憐,道不孤,不見亡國,亦算好死」,冷笑一聲:「不過自欺欺人罷了,死在亡國之前,就是見不到亡國了麼?」

  「此河,以後想是要叫太子河了。」李信莫名也沒有先前的興奮,「走吧,回營,為諸將士請功!」

  他策馬奔騰之餘,竟也生了一絲無敵之感,也不是可是錯覺。

  ……

  沛縣,本屬宋國,但在五十年前,因為一隻鳥引發的血案里,宋國被齊滅掉了。

  那年,宋國都城的一個雞窩裡,孵出一隻老鷹,這種鳥生錯蛋的情況,在現代最多也就上個熱搜,但在當時被宋國的祭司當成祥瑞,占卜出的結果是,弱生強,這卦上上籤啊,我宋國當是要暴兵了!

  宋國君主大約是得了老年痴呆的病症——覺得可以玩一把大的,於是他自稱天子不說,還大興兵「東敗齊,取五城;南敗楚,取地三百里;西敗魏軍」,向六國宣戰。

  齊國連合大家,一口氣吃了宋國,占了宋地,沛縣自此歸了齊國。

  但這痴呆仿佛會傳染一樣,齊王占了宋地後,也學著宋王一樣發了瘋,四面宣戰滅燕攻趙伐魏,若來了諸國連軍攻齊,齊國也瞬間GG。

  於是沛縣就歸了楚國,齊國後來雖然成功復國,但就此悟了佛了,不占地不出兵,乖巧地宛如兔子,而諸國被秦國打得嗷嗷叫時,還在一邊鼓掌,楚魏被秦國欺負的哭,一時也沒空咬兔子,是以,靠著齊國的沛縣,也就此安穩了數十年,無兵無災。

  這小縣民風淳樸,土地肥沃,靠著淮河支流,河運發達,人來人往間,宛如世外桃園。

  嚴江走了一會,發現劉季居然還跟著他,於是問他還有什麼事?

  劉季厚著臉皮,問我跟你那麼久,是否該有些酬勞呢,畢竟我出門混那麼久,空手回鄉,也是很沒有面子的。

  嚴江想了想,拿了幾塊紅糖,做為他的酬勞。

  劉季欣喜之餘,喝水不忘挖井人,贊道:「先生,您雖狠辣了些,但真是個好人。」

  嚴江猛然收好人卡一張,皮笑肉不笑地扯了下嘴角:「哦,那你這是,捨不得我了?」

  劉季立刻道:「我離家甚久,想念父母的緊,先去見了二老再說罷,告辭!」

  說完,他立刻走了,還走得非常快。

  嚴江輕哼一聲,抬頭看一處書院,上書《馬氏書院》,一時好奇,便走了進去。

  講學者一位遲暮老人,他眉毛潔白,垂出長長一條,滿臉皺紋,目光卻滿是清澈,正教導著一群總角童子,講的是開蒙之學,吐詞清晰,思維敏捷,趣味橫生,讓嚴江不自覺聽得入了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