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隨你罷。」嚴江淡淡道,「從今日起,我便是你新主公,可知否?」

  劉季看了一眼老虎,又看了一眼嚴江,終是嘆息道:「你方殺我主公,若事於你,豈非陷吾不義也……」

  「花花,吃了他。」嚴江淡淡道。

  花花一愣,虎臉茫然,主人讓它吃人?沒搞錯吧?

  劉季立刻道:「但先前主公惹事在前,並非無過,劉季願跟隨主公左右,以償前主公冒犯之過,還望先生莫要牽連前主公妻小。」

  嚴江微笑:「既如此,坐吧。」

  陛下卻非常不悅,問嚴江為什麼一定要留下這個傢伙。

  「因為,有備無患啊。」嚴江擼著愛鳥,目光幽深,讓陛下忍不住抱緊自己。

  帶著劉邦,去見沛縣的豪傑就顯得不突兀,再者,他剛剛想起來,張耳和陳余——好像都是將來滅秦後的分封的諸王,自己一個不小心,居然已經殺了兩個未來王了!

  衝動是魔鬼啊,現在嘛,他暫時不想再集郵。

  第112章 綠了

  在嚴江帶著優旃與劉季兩僕從, 一路悠哉向著東方遠行時,北方的燕國, 已經是另外一番天地。

  在刺秦之事失敗的消息傳到邊境時,王賁便二話不說, 將駐軍北移,如釘子一般插在軍都徑, 至此,代王趙嘉想要與燕國聯合,要麼得翻越數千米的太行山,要麼就得繞到數百里開外的飛狐徑。

  但後者早已不是趙國故地,秦國的軍隊隨時戒備,準備從那裡攻入代地。

  燕王喜與太子丹父子抱頭痛哭數日後, 燕王喜沒有對自己的戰鬥力抱一點期待, 幾乎是迫不及待地開始沿著渤海灣向遼東半島撤退。

  雖然遼東苦寒, 但是那裡至少有陰山阻隔, 不像薊都周圍,連個高點的山坡都尋不得, 秦國打來, 妥妥就是送的。

  「父王, 我們已經答應了代國使者……」太子丹還是有些遲疑, 「如果按那李左車所言,我燕國與代國聯軍, 又有韓地策應, 你再派使者去再說服魏國, 再起東方合縱攻秦之策,一但趙國光復,則燕國之危解矣。」

  只要趙國擋著,秦國的第一大敵,就永遠不會變。

  燕王喜渾濁的眼眸看著兒子,終是重重地嘆了一口氣,仿佛瞬間蒼老一百歲,拖著沉重的步子,轉身離開,說自己去向先祖懺悔,兒你不必跟來。

  太子丹一時手足無措,不知哪裡出了問題。

  -

  「你一點也不擔心陳余所言麼?」馬車上,劉季終是掩蓋不住心中困惑,好奇地問出來,「當年燕國、齊國皆被滅,但終是成功復國,你身為秦國次卿,怎還有空四處遊歷?」

  「不是我看不起六國,合縱這事,從來就沒成功過。」嚴江輕蔑一笑,隨口解釋道,「當年長平戰後,邯鄲被圍,趙國生死一線,六國救趙合縱,雖然成攻打退秦國,但沒有想過一鼓作氣攻入秦國,魏楚轉頭便去滅掉衛國、魯國,退兵而走。韓趙兩國瘁不及防,被秦軍反擊,兩軍共十三萬人被秦所滅,灰頭土臉退回本國。」

  「這、這是為何?」劉季根本想不到還會這樣,「信、信陵君呢,他怎麼不阻止?」

  「信陵君當時切符救趙之事暴露,軍心不穩,魏王要撤兵,他能說什麼話?」嚴江微微一笑,「再者說,趙韓損失慘重,正合魏信陵君之意,豈不見十年後,趙國略微回復元氣,便又攻下魏國數城?」

  「竟是如此……」年輕的劉季一時神色複雜。

  「更何況,後來,蒙驁拿下魏國一城,魏王就急招信陵君歸國,五國大軍再度合縱,結果呢?」嚴江輕笑一聲,「六國打到函谷關後,誰都不想直攻堅城,於是魏國轉頭就攻韓國管地。」

  韓國多不經打啊,當時就嗷嗷叫了,魏國與楚國又為魯國的地皮打起來,趙國見打不過去,轉頭找了燕國的麻煩……

  再後來龐煖合縱,從北方繞過函谷關,都打到了咸陽周圍了,六國大軍都在函谷關周圍喊六六六,沒有一個派兵去幫忙的,不但幫忙,魏國和楚國則又在外邊打了起來。

  「所以,如今局勢緊張至此,若再有人想要合縱……」在一邊趕車的優旃在若有所思道,「那必是不安好心?」

  「不錯,」嚴江表揚道,「那個代國使者李左車,先是慫恿韓地舊貴謀反,又想要魏國牽制,必然也去找了燕國,想讓燕國去當這肉盾,便看燕王是否答應了,若是答應,於秦國倒是天大的好事。」

  燕國一但執意和秦國硬槓,他家陛下估計快樂地飯都要多吃一碗——就燕國那堪比義大利面的戰鬥力,秦軍估計及滅完了燕國回家時,還趕得上秋播。

  「所以,那代國是以四國做靶,自己尋機復國——」劉季瞬間想通,覺得這些當官的心一個比一個髒。

  嚴江微微一笑,算是贊成他的說法。

  六國合縱,那是從來就沒合起來過,就好像後世抗戰時的兩黨合作,屬於被命運強行捏到一起,誰不是臉上笑嘻嘻,外敵一退,立刻翻臉。

  「那六國就無法可行了麼?」劉季神色失望,他如今還是輕俠的身份,對揚名立萬還是很有想法的。

  嚴江笑而不語,同時也有些感慨,當年自己下手那麼重,李左車居然還能活下來,倒是個有福氣的。

  代國現在最想的事情,應是救出李牧才是。

  只不過,這種事情是不可能的,在秦國那種去哪都需要驗傳的地方,趙國出再多的勇士,也只是白送的,李牧在秦王手裡,更像一個魚餌,用來做安撫趙地民心的幌子——連秦國大敵李牧我王都以禮相待,你們只要不鬧事,就沒有危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