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秦王眉心微蹙,秦法苛民馭民之術極多,但說出來,阿江必定不喜。

  「在相遇陛下之前,我曾見一國,歷血火重生,繁華昌盛,萬民富饒,治下皆衣食無憂,」嚴江輕聲道,「如此,君為民父,百姓擁戴,所治之下,幼有所長、壯有所用、老有所終。」

  秦王政神色嚴肅,認真思考數息,突然發現,這難度,可比滅六國大得多了。

  嚴江微微一笑,道:「王上,這方是萬世功業,否則便是滅了六國,縱是將來亦會為六國所滅,難以萬世不滅。」

  秦王政神色一動:「如此麼?」

  為六國所滅,這便是,阿江總讓他愛民的因由?

  阿江並非為那些卑賤黎民,只是,為了他?

  一時間,秦王感覺如鮮花芳草,在心中盛放舒展,無法自抑。

  嚴江一怔,覺得可能被秦王覺察到了什麼。

  秦王微微一笑,伸手把阿江咚在老虎身上:「既如此,當如你所願,寡人愛天下子民,亦如愛你一般。」

  嚴江怔住了。

  「那阿江,你呢?」秦王好整以暇地凝視他,微笑道。

  「我?」

  「對,寡人允諾了,阿江要如何報之?」秦王笑意盎然,眉梢眼角,都寫滿了勝券在握。

  那是嚴江第一次見他笑得如此放肆恣意,或是風華太盛,一時迷了他眼,丟了心。

  -

  次日,上到朝臣,下到宮宦,幾乎所以和秦王有過接觸的人,幾乎都能感覺到他的愉悅快意。

  蒙恬為此悄悄問了弟弟,陛下遇到了什麼好事,滅趙時也沒見他這麼得意過。

  蒙毅敢說嗎?顯然是不敢的。

  而這時一個消息傳來,讓他急忙告別兄長,前去王上處報信。

  於是正在批閱的奏書的秦王就收到了「嚴江一早帶著花花就走了,別說調料補給,連鳥兒都沒帶」的消息。

  秦王知此事後,並不生氣,只是吩咐蒙毅不必理會此事,他自有主張。

  蒙毅低頭應是,退出門外。

  秦王政微微一笑,放下奏書,寫了一張紙條,立刻換號帶紙條追了上去。

  心中甚是可惜。

  若非是在野外,昨天,他差點就得手了。

  都怪那隻傻虎,有人看到有什麼關係,突然爬起來便罷了,還把阿江的頭撞到石頭上,生生擾了他的好事。

  那些待衛也皆是蠢物,竟讓人隨意靠近。

  貓頭贏一邊可惜著,一邊落到阿江肩膀上,熟練一栽,被接住,然後便看到嚴江有些羞惱的神情。

  陛下將紙條給他。

  字條上寫著寡人都於你眼前繞柱負劍,如今偶出小錯,不過兩情悅,有何可惱?

  陛下隨後被丟了出去。

  「我這趟去魏國玩耍,你就別來了。」嚴江冷淡道。

  大老虎一爪跨過鳥兒,回頭瞥它眼,甩了甩尾巴,深藏功與名。

  陛下在地上悲傷泣血地叫著。

  過了一會,嚴江冷漠地回來,將鳥兒提走了。

  ……

  咸陽宮中,英武王者睜開眼眸,輕笑出聲。

  他已經知道,該如何勾住阿江了。

  第105章 野史

  嚴江這次出秦, 沒有走熟悉的函谷關,而是走了咸陽南方的武關。

  武關在歷史上只出名過一次, 那就是劉邦是先從這裡攻入咸陽,讓子嬰秦三世不得不投降稱王。

  原本這裡也是秦國的重點要塞, 奈何五十年前,秦將白起一波王者操作, 把楚國打得遷都,而楚國當時最富饒的洞庭雲夢一帶,武關從秦國邊塞變成了做為秦國中心城塞,自然就無先前的緊張了。

  南陽之地的郡守是在滅韓之行中立下大功的騰,這位已經是郡守騰了。

  嚴江一路從武關經過,發現小麥的觸角並沒有伸展到這裡, 南郡之地, 是種水稻的。

  棉花也過不來, 因為這裡的水稻是可以達到兩熟, 還比麥飯好吃。

  入侵物種在這裡爆炸的,是辣椒和甘蔗。

  如今中原氣候濕潤炎熱, 雲夢大澤尚在, 從武關過去的, 湖北地如今的氣候與雨水都與後世的湖南地類似。

  大約是對濕潤地區的本能抵抗, 他帶來的辣椒種子不過四五年的時間,卻已經在遙遠的南陽郡廣泛種植起來, 幾乎家家戶戶門口都有掛, 甚至嚴江還看到一個坐在門口無聊, 就著干辣椒一口一口啃掉的老頭,讓他壓力巨大。

  汝水河邊還種起的長長一片甘蔗田,宛如一片片小樹林,鐵犁也大多變成了曲犁,南陽郡農耕發達,甚至不輸給開過鄭國渠的關中,只是地廣人稀,開墾的土地還不夠多而已。

  初時,嚴江還疑惑,為何這裡人煙如少,直到路過一處村落時,見到一處葬禮。

  入葬的男子瘦小單薄,枯瘦如柴,只是腹部大如滿月,高高隆起,顯得詭異而慘烈。

  而村里許多人皆有此病,身形瘦小,肝脾腫大。

  嚴江只看了第一眼,就知道這是血吸蟲病。

  兩千年後,這種病在國內已經很少見了,他有一次去洞庭君山遊玩時,正好遇到一隻掃鏍隊,他們帶著手套穿著膠靴,把沿途河岸淺灘的小螺掃得乾淨。

  但在南亞東南亞的很多地方,血吸蟲依然是非常頑固的一種傳染病,他們團隊在拍蘇門達臘虎時就有人不慎中招,進了醫院,而除了西藥,當地治療吸血蟲,最簡單有效果的辦法是用吃南瓜子和吐酒石。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