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嚴江則抽空悄悄將王繞柱的圖畫了出來,然後覺得一張不能表達他的激動,又多畫了一張王負劍,發現兩張也能表現這樣的名場面,於是乾脆畫了一套連環畫,但畫一多就好藏——這東西是不能讓秦王發現的,所以他思來想去,以不習慣跪坐為名,做了一套家具。

  他當然是不會做木工的,但這無所謂,他有墨家這個科學團體,有他們在,大部分發明都沒什麼難度!

  於是在提供圖紙後,很快他就收穫了金絲楠木家具一套,包括沙發、椅子、圓桌、書桌、床等器物,還用竹子做了床板,墊上棉絮……然後就把圖紙藏在了楠木的木腿里。

  這東西防腐防蛀又隔絕空氣,用來保存私圖再合適不過了。

  一套符合人體力學的桌椅對生活的改變有多大,現代人是很難想像的,然而嚴江第一個沒想到的,就是秦王政居然以阿江所居甚是舒適為由,賴在他的房中不走了。

  嚴江不得不讓墨家快點再打一套,給王上送去。

  並且,他委婉地提醒大王:「此物是臣下私居所制,於禮不合,使用起來,甚是不雅。」

  現在這個時代的人是沒有內褲的,褲子是兩條類似長襪的服飾,下體都用系在腰上的長布條遮蓋大腿至膝部,所以叫做蔽膝,坐凳子時,就很容易走光,顯得無禮,荊軻倒地後對著秦王張腿坐罵,差不多和現代豎起中指是一個意思。

  秦王政當時正霸占著一方書桌,批閱書簡,聞言只是抬頭一笑,幽幽道:「阿江的你善於縫衣,為何不將你穿之『褲』,也制予寡人一穿?」

  我還給你縫褲子,你又不是我老婆,憑什麼啊?

  嚴江肅然道:「王上有後宮三千,日夜排隊求於相見,哪需臣下操心衣飾。」

  「哪有三千,不過三五人罷了。」說到後宮,秦王政微微皺眉,將奏疏放下,坐到嚴江身邊,似有不悅,「六國後宮,寡人可是一個未納。」

  按例,攻破敵國後,王宮貴女,都是秦王戰例品,都應充於後宮,或者賞於將領,但秦王政卻並沒有如此,所以如今的秦國後宮,只有華陽太后挑來的幾位楚國之女——這是做為當年華陽太后支持他繼位的回報。

  說到這,似有煩惱,秦王道:「華陽太后最近數次見多,皆有讓寡人修德之意,與你當年所提之說,倒甚是相合。」

  當年嚴江說過,想滅六國,就得消除六國在秦的勢力,而處理長安君和呂不韋之時,就相當於把韓趙兩國在秦的宗室拔除,如今三年連滅韓趙兩國,這速度放在以前多少年,都是絕無僅有——以前大家都是一口一口的吃別人,現在你一口就吞下兩,也不怕撐死?

  一時間,諸國驚懼,楚國新王更是派了華陽夫人的親眷來秦國遊說,想要秦國暫緩吞併六國步伐,安心消化勿要再動干戈;與此同時,楚王悍更是起兵合縱,想要聯絡魏國自保。

  「王上的意思呢?」嚴江順著他說下去。

  「自是不得,當年齊滅燕、燕滅齊、皆因六國相助而復國,若不能一次滅其六國,必死灰復燃爾。」秦王政能一統天下,自然知道自己該怎麼做。

  田單復國,燕昭復國,皆全非一己之能,還因其它六國不願意讓看他國獨大。

  華陽夫人是楚國人,又是秦王和異人的恩人,她的話,秦王在三年前還是要聽的。

  不過這兩三年時間,秦王根基已穩,華陽夫人的勢力已經沒辦法左右他的決定了,於是很多事情不再給她面子。

  甚至因為昌平君最近要求主和的話太多,秦王乾脆打發他去楚國邊境稱王,一是可以牽制楚王悍;二是給楚系勢力一個警告,若是再鬧,就別怪我無情,統統滾回楚國去!

  滅六國是他人生版圖中不可缺少之事,既然留在秦國,便要認清自己的位置,不應再做幻想!

  嚴江給他倒了杯茶,皺眉勸道:「華陽老太后屹立三朝不倒,還是小心為上,便是真要滅楚,還是等她老人家百年之後罷。」

  華陽夫人以一女子之身,在秦兩度行君王廢立之事,雖無子亦成大事,肯定不會那麼輕易服輸。

  「統一大業,豈能因一人而改,」秦王政皺眉道,「若她命好,在寡人滅楚前升仙,便無事;若定要起意存楚……便只能困她一年半載,以待事成。」

  沒有華陽夫人,父王便不可能繼承大位,自己平定長安君與呂不韋,也不會那麼輕易。

  嚴江有心說你如今後宮子嗣皆為楚人,還是小心為上,但這話就顯得太挑撥了,於是將話題略過,提起另外一事:「李斯上書召士,咸陽學宮諸多士子都給我遞書,你願是不願?」

  咸陽學宮目前盤踞了大量有學之士,不過咸陽消費挺高的,而目前外國士子想在秦國為官,靠的還是還是靠的相互推薦,如李斯就是靠的呂不韋當跳板,搭上秦王的船之後,就果斷甩了前任呂不韋。

  「愛卿之意呢?」秦王起先只是隨口一問,但看阿江認真思考的俊俏模樣,便忍不住昏庸起來,「若有賢士,薦來就是。」

  阿江的眼光,他是極相信的,推薦多少都沒問題,有問題也一定是因為蒙蔽了阿江,拖出打死就是。

  「我想,大王若遇難事,不妨寫為題目,讓士子們各寫文章上交,若有言之有物者,收入朝中任用,如何?」嚴江沒提科舉這茬,因為就目前而言,科舉是不成熟的,極易被世家把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