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上啊,」秦王這句有畫蛇添足之嫌,嚴江何等敏銳,瞬間便想通因果,眉眼間一時便有了些許笑意,「我家鄉有言,假睡旁人難喚醒,此言便贈於您了。」

  空氣瞬間又陷入安靜,雙方四目相對,凝視數秒,竟同時失笑。

  「嚴卿果真不同。」秦王略有深意地說了一句,不再停留,他還有兩車竹簡未批,諸事煩多,呆上一刻已經是不易。

  嚴江看他離去,起身相送,只是莫名覺得有點不對。

  他認識秦王才多久,居然生不起戒備,先前的舉動還是衝動了些,下次可得謹慎。

  -

  剩下幾日,嚴江決定為自己的教育打出了第一炮。

  太久沒搞事了,手特別癢。

  他準備制經。

  制經就是把各種典籍用石碑刻出,然後供人參閱,當然,這種辦法耗費非常大,因為一個小小的失誤就會損失整個石碑,需要重來,他小時在川地博物館時就聽說石經的大名,那位可是刻了一百三十多年才刻一千多部,他卻不需如此。

  直接用反文把經刻上陶土燒制,鑲嵌在石牆上,刷上一層墨,貼紙就可以印出經文。

  在這年代,這種就是很恐怖的大殺器了,只要典籍夠多,有的是人萬里前來抄錄,混個什麼「經公」的名聲絕無問題,再講幾天學,多的是人前來投靠求學。

  這就是宣傳的力量,到時再搞個什麼考試,前幾名供應紙筆什麼的——嘖,想想就有點小激動呢。

  嚴江以前見過刻書的辦法,用混了油脂的墨將文字寫在紙上,然後貼在木頭上,將紙用水刷掉,油脂字便剩下來貼在木板上,然後拿刀順著反字刻出就是木范,有了木范按壓文字,燒陶范就非常快了。

  當然,這事要秦王支持。

  他找過去時,秦王正在應付十個組團來為太后求情的,正冷漠地下令要將他們丟長釘上錘死,然後掛上城牆風乾。

  嚴江立刻表示等下,我有事和你商量,然後便把自己的計劃講給予他聽。

  秦王對這個想法讚嘆不已,立刻允許,順便指著台下二人道:「此二人為御史,掌管典籍,可讓其詢問。」

  於是這十條命便留了下來,嚴江頗有買一送十之、得了大禮包感,立刻跪謝了秦王,帶著人離開。

  二位御史對他十分感謝,但又和其它人聯合,又反覆洗腦他去勸大王,大意是秦王囚母的事情真的不好聽啊,最近東方六國都派人前來置酒,恭賀大王親政,可一來咸陽就見城闕下死屍,驚得大跳,問其原故後,莫不嘆息私議秦王之不孝也,等他們走了,秦王暴虐之名就要傳及天下了,可等不得啊!大神,幫幫忙,你說服了他,我們都會感激你的。

  而且你的計劃我們都會支持的,你要多少經我都派人給你找,一定要勸勸大王鴨!

  嚴江被念得頭腦轟鳴,一時都有點明白秦王為什麼想殺人了,為脫身立刻點頭表示一定會盡力,為了讓他們相信,還轉身就回到王殿。

  秦王正在翻越書簡,見他回來毫不意外,只是略彎唇角,瞭然道:「來勸寡人?」

  「差不多了,既然都是用來立威,王上也可以混個賢名,善於納諫,何樂不為。」嚴江是怕了,這一次來十個,你也真下得了手,差不多得了。

  「那便說服寡人。」秦王安慰道,「便是說得不好,寡人也不會將你置於城牆之上。」

  「那我真要感謝王上了……」嚴江感覺秦王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但又沒辦法,便只能滿嘴跑火車,說天下尊秦不光是因為秦軍太強大,也因為你賢名善納諫,所以忠臣烈士都來到您身邊,但如果名聲不好,夏桀殺龍逢,商紂戮比干,都惹了大麻煩,您至少把表面功夫作到,里子比面子實惠,而且你把母親放出來,名聲和面子都有了,反正雍都和咸陽哪裡不是關,差不多得了。

  秦王一邊聽一邊批改書簡,仿佛把他的話當成音樂背景,速度都快了很多。

  嚴江說得口乾舌燥,終於停下來時,突聽秦王清朗嘆聲:「先生之話,關於我大秦存亡,寡人茅塞頓開,安敢不聽,傳喻——」

  旁邊的侍者立刻沾墨寫喻。嚴江頭皮一陣發麻,感覺到好像哪裡不對。

  「闕下死屍,即刻安葬,令親衛前去迎太后歸咸陽,到時寡人出城相迎,」秦王慨然道,「先生點醒寡人,進諫有功,封上卿,任太傅,傳喻全國。」

  我艹!

  嚴江瞬間反應過來,他被套路了。

  上卿是什麼職位?那是三公九卿一級的,雖然是個虛階,但今天這消息傳出去,他就別想再和秦國甩清關係了。

  難怪這些天一直沒給他安排職位,原來是在這等著他。

  「卿有大功,勞苦功高,就不必謝恩了。」秦王微笑補刀。

  「……」

  -

  嚴江一路我艹地回了住處,他需要冷靜了一下。

  等晚上陛下醒來時,還和它講起這秦王真是太狡猾了,比以前看到的所有帝王都陰險毒辣,但在誹謗之餘,他又有些欽佩,說這種套路都讓人生不起氣來。

  而且眼光精準,既會立威又會收場,於王權之道堪稱收放自如,這簡直是天生的帝王,這就算了,還特別勤奮,簡直不給別的國主活路!

  這手段,這心機,果然有千古一帝的風範,不服不行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