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秦皇》作者:九州月下【完結+番外】

  文案

  嚴江穿到了地獄模式。

  身穿!秦朝!遠在伊朗!

  這是要他重走絲綢路麼?

  算了,走就走吧,棉花苜蓿葡萄甘蔗都帶回去,哦,還有胡椒!

  路上居然還有一隻超可愛的貓——貓頭鷹?

  但為什麼它那麼霸道,硬要買汗血馬烏茲鋼就算了,還不許他養老虎,真想棄養啊……

  ——

  秦王政五年,隕星現,墜咸陽,其色如血、形如鳳,內吏拾之獻予秦王。

  十八歲的秦王自此每晚入夢,皆能化身為梟,遨遊天際,然幾日過後,所夢之梟便因不會捕獵而餓暈,落入人手……

  -

  帶老虎回國的野外攝影師在秦朝搞風搞雨的日子。

  註:

  1、主角開局回國,路上的日子都在回憶里。

  2、同人YY文,主角金手指很大,本故事純屬虛構,請勿代入現實。

  3、主角的表述會用「我」「你」「公子」而不是「吾」「汝」「貴人」,畢竟不是真寫古文,請大家諒解。

  內容標籤: 強強 穿越時空 種田文

  搜索關鍵字:主角:嚴江,陛下(嬴政) ┃ 配角:李信蒙恬李斯 ┃ 其它:

  作品簡評:

  野外攝影師嚴江穿越到公元前242年,養著裏海虎在伊朗站穩腳跟後,便回到故鄉中國,路途中遇到了一隻貓頭鷹,他帶著寵物一路坎坷回到秦國,才知道這貓頭鷹還有另外的身份——它是晚上入夢後的秦王贏政。他們一路相互影響,收集絲路的種子與知識,帶回秦國,從此嚴江見諸子百家爭鳴,見證秦王橫掃六合,一統天下。這是個種田基建的強秦故事,從嚴江的經歷側面展現了秦國律法風俗,更從秦王親政到統一天下的間隔中,詳細介紹了秦王的早年經歷與戰國末年的風雨硝煙,書寫六國的衰落與反抗,還有秦國統一的必然,作者以幽默的筆調書寫了那段複雜的歷史,極具備年代感,帶讀者走入秦皇光輝璀璨的一生。

  ==================

  第1章 仁政

  長城風沙,秦關漫漫。

  甘肅臨洮,秦稱狄道,至秦獻公即位之時,滅西戎部狄族,立狄道關,乃大秦西方邊境之極。秦昭王時,又於此地立隴西郡,狄道縣自此為隴西郡城,為大秦抵禦月氏、烏孫等西戎羌族前線。

  然自商君變法後,獎勵耕戰,殺一敵既可得一爵,重賞出勇夫,邊境守軍無事也想生非,月氏烏孫東胡匈奴等皆在秦軍手上吃過無數苦頭,大多繞過黃河去騷擾趙地,狄道的烽火早已平息了數十年,如今已是異族前來通商的大城。

  一日過盡,已是閉城時刻,明月初升,寒風吹起,守城門的士兵傳染般打起哈欠,十分睏倦,只有一名伍長還在厲聲催促月氏胡人商隊的財物快點通過,城門將關,秦法嚴厲,這支商隊再不快點,便只能在城外過夜了,到時被大蟲叼去也怪不得他了。

  要不是這些商隊帶來皮毛干肉美玉馬匹,帶走鹽綢漆器,是本郡的主要財源,馬虎不得,他早就把人關在關外,早些回去喝口熱湯了。

  正想走神想著回鄉時要帶些皮毛回家,伍長卻突然聽見一名士卒大聲驚呼,惹得人群一陣喧囂,說是有生人來到,正回頭呵斥,映入眼帘的情景卻讓他忍不住吸了口冷氣。

  他雖是小卒,但服役數年,算也見過世面,但卻是真真第一次見到如此神駿的天馬。

  只見那馬渾身金黃,身高體長,頭寬頸細,駝著數百斤貨物依然步伐輕盈,體態昂揚,讓人望之傾心,恨不得上前去捏住那牽馬青年的肩膀用力搖晃,或是一個悶棍讓他清醒一點。如此寶馬!怎麼可以用運貨,簡直是暴殄天物,該誅三族!

  那青年卻是微微一笑,他眉眼清秀好看,望著關口的眼眸都是滿滿的笑意,伸手推了推馬背上的一個皮兜,輕聲道:「小陛,我們到家了。」

  一隻貓頭鷹懶懶地從口袋裡爬出,在月光下越發犀利的眼神帶著輕蔑,漫不經心地落到那「隴西」兩字上。

  仿佛被強光照到,它整隻鳥都僵硬了。

  然後啪嘰地一聲摔到地上。

  「怎地這麼不小心,」青年輕笑著把貓頭鷹抱起來,「別怕,這就是大秦國,我們以後要生活的地方了。」

  揉捏著仿佛從幻夢中驚醒的貓主子,他上前走向那名領頭士伍,用才學不久的生疏的秦話詢問這裡收不收汗血寶馬。

  伍長有些恍惚了:「收,怎麼不收。」

  ……

  嚴江受到了此地守將的召見。

  按理,一名賣馬的胡商在強秦軍士面前可說是無足輕重,但奈何這馬太優秀貴重了,嚴江清楚地記得在百年之後,漢武帝耗費十萬大軍,兩度出兵,行軍四千餘公里,就為了得到汗血馬。

  大月氏盤踞秦國以西,壟斷商路,嚴江能從那裡帶出如此好馬,如果能更多些,便是大妙了。

  守將名曰李珵,四十許人,滿臉風霜,對著馬匹愛不釋手,心思卻十分縝密,言談之間,皆在詢問西域諸國之事,嚴江也不隱瞞,細細說了去,並提起想入秦之事。

  「江精通邊塞之語,又有才學,何處不能安身?你一心入秦,不知有何原由?」李珵一摸鬍鬚,感覺事情並不簡單。

  「將軍有所不知,江父母本是北地郡人,數十年前為東胡人擄去為奴,輾轉西域,流落大宛國,因一手巫祝游醫之術為國主所用,這才脫了奴籍,雖心念故土,奈何年事以高,路途遙遠,只能命小子將血脈歸國,成其心愿,還望將軍體諒。」嚴江一臉悲悽,看得他身邊的貓頭鷹一臉冷漠。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