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頁
卻勾到了他的指骨,鐵鉗一樣。
她覆著他的五指,稍用力試圖將它挪開。
他的手指巋然不動,倒像是自己抓著他的手按在那裡。
他的目光因為這個動作又抬起來。
夜色中雙目再次相交,言子邑不由皺眉,乾脆把手又落下來。
胡卿言漸漸釋力,看著從指縫中的鼓起隨著縱開的五指軟和下去。
他退開一步,她仍舊在階上,像有些俯視著他。
眼前是她平端的雙肩,挺立的脖頸和隨著呼吸自然起伏的前胸,在暗夜裡顯得尤為清晰,無遮無擋,像一種月藍布料的色澤。
像一種景。
胡卿言此時才在院中仰頭。
恰巧是一輪圓月。
「穿好。」
胡卿言背手在身後的同時,雙唇翕合——
吐出兩個字。
這兩個字的提醒
——像無數的尷尬一瞬間從頭頂百會穴搶著灌注進來。
繁複的衣物聚在腰間。
像思緒一樣顯得冗雜。
言子邑的手指有些難以指揮,顯得笨拙。
胡卿言此時盯著她的眼神卻異常專注。
像審查某種精密構件的運轉一樣。
沒穿衣服時的「義勇」在穿衣服的過程中縮了回去。
不想和這樣的目光相接,她垂頭,在腰帶接近縛好的時候——
聽見面前的人開口:
「我猜猜,是因為,我對李通涯動刑了?」
他雙唇翕合,幅度不大,但聲音是清楚的。
這突兀的一句話。
在這個節骨眼上,講的是感情。
言子邑並非不敏感。
胡卿言勾起了一抹笑,語態同那日在王府中問她「是否有些天真」相類:
「論酷厲,靳則聿的手條或許比我還要狠辣。」
「我知道。」
緩了一口氣:
「但是胡帥,你猜錯了。」
這是當日院裡同樣的答話。
胡卿言沒問「為什麼」。
投過來的目光卻是逼著她要講明白。
言子邑一時不知為什麼,大概是衣服穿好了,重獲的安全感讓她有了抒發欲:
「胡卿言。」
言子邑喊了他的名字,她手指撫著廊柱,拇指觸著木頭的質感:
「我有段日子因為皇后的宴,總往佛寺跑,對著佛祖菩薩,我也有我的恐懼和疑惑,你們都是要打打殺殺的人,於我接收的一些觀念不合,但我也不是聖母,既然都已經來到這裡,參與其中,不能說『既要,又要』,也理解有時為了顧全大局,因時制宜,難免有些殺戮。所以關於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生存問題,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要是因為個人喜怒,要打要殺,恕我不能接受,你刑罰李指揮,屬於前者,但你那日要殺青蓮這些人是怎麼回事?別告訴我你只是嚇嚇她——那日你是動了殺心的。」
胡卿言聽這一段的時候,一直是垂目階前。
目光左右微動。
言子邑發現這個是他的習慣。
並非毫無目的的亂睃。
應該都是在思考什麼,因為只有這樣的時候,他臉上是全然不掛笑的。
他的肩背一直是緊的,隔了許久,才慢慢地松下去。
院中的草木似乎都在伏聽這一刻的寧靜——
顯得輕敏。
「……紅蓮。」
他開口有些滯澀。
乍聽他吐出這兩個字,言子邑顯得有些愕然,今夜才想起的名字,胡卿言此刻說出來——
像是有讀心術一般,碰巧又吻合。
這樣的反應被胡卿言
所捕捉實在太小兒科了。
「我沒碰過她。」
緊跟而來的是一句解釋——
明白他是誤會了,但言子邑此刻卻沒有反駁。
「當時那個情形,我若同她在你面前爭辯這個,不是讓你看笑話麼?」
他的解釋迅速而又簡潔。
但胡卿言想說的顯然不是這個主題,他稍鎖了眉頭,回憶道:
「我本想安排把她妥送回洛城,她卻執意不肯。一來說她對你已心灰意冷,二來因為她比旁人聰明,知道了三皇子在洛城出事的始末,怕被你爹滅口,所以不敢回去。」
胡卿言接著說:
「我也是聽她所述,才知那日三皇子進了洛城之後,早早便亮明了身份。當晚便在洛城言府擺酒,宴請三皇子與一同而來的卞將軍。驃騎將軍還請三皇子上坐,三皇子席間提及你母親以姿容聞世,驃騎將軍想他既是陛下愛子,又有這般膽識,便以姜、鄧是世婚為由,請你母親以親長之禮陪侍,沒想到這個皇子酒酣之後竟要你母親把盞,驃騎將軍覺得辱其太甚,並不言語,但因陛下當時已在平城稱王,你母親為息事寧人,便主動為其把盞,沒想到他執住你母親的手按住酒壺不放。此時院外一箭入內,從其脖根穿過,所以,——人是你大哥言泉殺的。」
言子邑聽得人一陣冷一陣熱。
胡卿言向來有敘述天分,懂得怎麼做減法來擴展人的想像,雖然敘述永遠難以精準,但是一團團模糊的影像從她的腦海里飄過,這簡短的描述末尾,言子邑似乎看見了表面沉冷,內心一腔血勇,護母心切的大哥立在院中持弓的樣子。
「你爹見事情不可收拾,要保全其子,尋人攛掇你大伯,將射殺皇子的罪名扣在我身上,你大伯雖平時暴虐,但他見我時,只說『保全言家一脈』,我就納悶……」
「本是無心便罷了,陛下性子,但凡知道此事,必要殺你言府一子,或是……」
胡卿言抬眼,望著她。
轉身。
靜立的背影仿佛是立在末梢上。
「至於紅蓮,要殺要留……你自己看著辦吧。」
直覺和預感讓這個背影掛上了滄桑,滄桑里期待一點新鮮。
他似乎在等著什麼。
言子邑垂頭,卻終究沒有回應。
……
秦霈忠在京里關了那麼多日,又跟著一路行軍,實在疲憊得很。陛下雖然將他們送了出來,但此舉更像一樁交易,像是拿邢昭三萬兵馬不屯於京師來換的,程閬持重而顧大局,李通涯自不必說,耿耿忠心,京中皆知,相形之下他秦霈忠卻是無甚功績。王爺自是體恤,要他們留在京郊休整,尤其是李通涯,留下了軍中最好的大夫,格外照拂。
但霈忠聽到胡卿言帶著王妃走的消息,卻是執意要跟過來。他在人情世故的小節上格外心細,接著王妃的兩個丫頭,安排一輛馬車,親自揀了兵和馬夫,吩咐了不宜太過勞頓,讓兩個姑娘徐行在後,與他們相隔大約三四日的路程。
他心底一直有個感覺——
他胡卿言會因為王妃不對他用刑,王妃在胡卿言手裡出不了事,但這個話和他純粹是為了王妃而來一樣,雖都是見底的坦蕩,但也因為太觸底,未同王爺明言,只自薦——
凡京中出去的官,他泰半都打過交道,或可一用。
原本想著到了南都會有些熟面孔,但卻不然。
這個南都的都統雖沒打過交道,卻也是聽聞的。
尤其是他同王爺、邢昭的關係。
來的時候想到的是原來的城門指揮使費晟。
這個「官長」曾在暗地裡給他使了不少絆子。
費晟後來出了事,下了獄,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獄裡看他,給他帶些吃食、酒肉——
想到這裡不免一笑,這事現在想想難免做得不夠厚道,但在人情上,給自己使過絆子又撕破臉的官長,是人都是心裡的一道坎,不「衣錦還鄉」耀武揚威一番,或發點宣言,總是一口氣憋在心裡。
他一直以為這個戴都統是個魯將軍。
見他打頭從城下領著幾個人過來,這幾步路態、官派,便知絕非一般人。
倒有些肅然起來。
轉念一想——
若他沒些路數,王爺如何能夠跟他幾年!
正覺得自己在知人識事上還需歷練——
見此人的目光向遠方一投,像是看往邢昭勒馬的方向。
邢昭這小子帶著三萬人壓後,一路奔襲,絲毫不顯半分疲憊,他和胡卿言手底下各自親領的八千人,陛下言之為「我朝最驍勇力戰之士」,可見一般。
今日也匯整到此,卻不肯上前來,只遙遙一立。
那戴都統後面跟著的文官武將倒也有不少,待走攏到一起,王爺和戴都統都沒有說話,照尊卑,應是他戴厲寒暄,或是來人引薦他身後跟著的這班人。這一陣安靜來得突然,霈忠和荀衡伴王爺左右,他們兩人身上的「職官」如今都像懸浮在一根線上,若有似無,是沒什麼著落的。荀衡更是一身便衣,佛青厚長袍,繫著石青的腰帶,他著青著到京城盡皆仿效,一身儒雅氣質,悠悠幾步,隨在王爺後側,那都統身後的一班人也不免留意了他。
其中有一人,四十來歲,唯有他一人面上一直持著笑,像一個擅長太極功夫的官場老手:<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6_b/bjZkI.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她覆著他的五指,稍用力試圖將它挪開。
他的手指巋然不動,倒像是自己抓著他的手按在那裡。
他的目光因為這個動作又抬起來。
夜色中雙目再次相交,言子邑不由皺眉,乾脆把手又落下來。
胡卿言漸漸釋力,看著從指縫中的鼓起隨著縱開的五指軟和下去。
他退開一步,她仍舊在階上,像有些俯視著他。
眼前是她平端的雙肩,挺立的脖頸和隨著呼吸自然起伏的前胸,在暗夜裡顯得尤為清晰,無遮無擋,像一種月藍布料的色澤。
像一種景。
胡卿言此時才在院中仰頭。
恰巧是一輪圓月。
「穿好。」
胡卿言背手在身後的同時,雙唇翕合——
吐出兩個字。
這兩個字的提醒
——像無數的尷尬一瞬間從頭頂百會穴搶著灌注進來。
繁複的衣物聚在腰間。
像思緒一樣顯得冗雜。
言子邑的手指有些難以指揮,顯得笨拙。
胡卿言此時盯著她的眼神卻異常專注。
像審查某種精密構件的運轉一樣。
沒穿衣服時的「義勇」在穿衣服的過程中縮了回去。
不想和這樣的目光相接,她垂頭,在腰帶接近縛好的時候——
聽見面前的人開口:
「我猜猜,是因為,我對李通涯動刑了?」
他雙唇翕合,幅度不大,但聲音是清楚的。
這突兀的一句話。
在這個節骨眼上,講的是感情。
言子邑並非不敏感。
胡卿言勾起了一抹笑,語態同那日在王府中問她「是否有些天真」相類:
「論酷厲,靳則聿的手條或許比我還要狠辣。」
「我知道。」
緩了一口氣:
「但是胡帥,你猜錯了。」
這是當日院裡同樣的答話。
胡卿言沒問「為什麼」。
投過來的目光卻是逼著她要講明白。
言子邑一時不知為什麼,大概是衣服穿好了,重獲的安全感讓她有了抒發欲:
「胡卿言。」
言子邑喊了他的名字,她手指撫著廊柱,拇指觸著木頭的質感:
「我有段日子因為皇后的宴,總往佛寺跑,對著佛祖菩薩,我也有我的恐懼和疑惑,你們都是要打打殺殺的人,於我接收的一些觀念不合,但我也不是聖母,既然都已經來到這裡,參與其中,不能說『既要,又要』,也理解有時為了顧全大局,因時制宜,難免有些殺戮。所以關於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生存問題,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要是因為個人喜怒,要打要殺,恕我不能接受,你刑罰李指揮,屬於前者,但你那日要殺青蓮這些人是怎麼回事?別告訴我你只是嚇嚇她——那日你是動了殺心的。」
胡卿言聽這一段的時候,一直是垂目階前。
目光左右微動。
言子邑發現這個是他的習慣。
並非毫無目的的亂睃。
應該都是在思考什麼,因為只有這樣的時候,他臉上是全然不掛笑的。
他的肩背一直是緊的,隔了許久,才慢慢地松下去。
院中的草木似乎都在伏聽這一刻的寧靜——
顯得輕敏。
「……紅蓮。」
他開口有些滯澀。
乍聽他吐出這兩個字,言子邑顯得有些愕然,今夜才想起的名字,胡卿言此刻說出來——
像是有讀心術一般,碰巧又吻合。
這樣的反應被胡卿言
所捕捉實在太小兒科了。
「我沒碰過她。」
緊跟而來的是一句解釋——
明白他是誤會了,但言子邑此刻卻沒有反駁。
「當時那個情形,我若同她在你面前爭辯這個,不是讓你看笑話麼?」
他的解釋迅速而又簡潔。
但胡卿言想說的顯然不是這個主題,他稍鎖了眉頭,回憶道:
「我本想安排把她妥送回洛城,她卻執意不肯。一來說她對你已心灰意冷,二來因為她比旁人聰明,知道了三皇子在洛城出事的始末,怕被你爹滅口,所以不敢回去。」
胡卿言接著說:
「我也是聽她所述,才知那日三皇子進了洛城之後,早早便亮明了身份。當晚便在洛城言府擺酒,宴請三皇子與一同而來的卞將軍。驃騎將軍還請三皇子上坐,三皇子席間提及你母親以姿容聞世,驃騎將軍想他既是陛下愛子,又有這般膽識,便以姜、鄧是世婚為由,請你母親以親長之禮陪侍,沒想到這個皇子酒酣之後竟要你母親把盞,驃騎將軍覺得辱其太甚,並不言語,但因陛下當時已在平城稱王,你母親為息事寧人,便主動為其把盞,沒想到他執住你母親的手按住酒壺不放。此時院外一箭入內,從其脖根穿過,所以,——人是你大哥言泉殺的。」
言子邑聽得人一陣冷一陣熱。
胡卿言向來有敘述天分,懂得怎麼做減法來擴展人的想像,雖然敘述永遠難以精準,但是一團團模糊的影像從她的腦海里飄過,這簡短的描述末尾,言子邑似乎看見了表面沉冷,內心一腔血勇,護母心切的大哥立在院中持弓的樣子。
「你爹見事情不可收拾,要保全其子,尋人攛掇你大伯,將射殺皇子的罪名扣在我身上,你大伯雖平時暴虐,但他見我時,只說『保全言家一脈』,我就納悶……」
「本是無心便罷了,陛下性子,但凡知道此事,必要殺你言府一子,或是……」
胡卿言抬眼,望著她。
轉身。
靜立的背影仿佛是立在末梢上。
「至於紅蓮,要殺要留……你自己看著辦吧。」
直覺和預感讓這個背影掛上了滄桑,滄桑里期待一點新鮮。
他似乎在等著什麼。
言子邑垂頭,卻終究沒有回應。
……
秦霈忠在京里關了那麼多日,又跟著一路行軍,實在疲憊得很。陛下雖然將他們送了出來,但此舉更像一樁交易,像是拿邢昭三萬兵馬不屯於京師來換的,程閬持重而顧大局,李通涯自不必說,耿耿忠心,京中皆知,相形之下他秦霈忠卻是無甚功績。王爺自是體恤,要他們留在京郊休整,尤其是李通涯,留下了軍中最好的大夫,格外照拂。
但霈忠聽到胡卿言帶著王妃走的消息,卻是執意要跟過來。他在人情世故的小節上格外心細,接著王妃的兩個丫頭,安排一輛馬車,親自揀了兵和馬夫,吩咐了不宜太過勞頓,讓兩個姑娘徐行在後,與他們相隔大約三四日的路程。
他心底一直有個感覺——
他胡卿言會因為王妃不對他用刑,王妃在胡卿言手裡出不了事,但這個話和他純粹是為了王妃而來一樣,雖都是見底的坦蕩,但也因為太觸底,未同王爺明言,只自薦——
凡京中出去的官,他泰半都打過交道,或可一用。
原本想著到了南都會有些熟面孔,但卻不然。
這個南都的都統雖沒打過交道,卻也是聽聞的。
尤其是他同王爺、邢昭的關係。
來的時候想到的是原來的城門指揮使費晟。
這個「官長」曾在暗地裡給他使了不少絆子。
費晟後來出了事,下了獄,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獄裡看他,給他帶些吃食、酒肉——
想到這裡不免一笑,這事現在想想難免做得不夠厚道,但在人情上,給自己使過絆子又撕破臉的官長,是人都是心裡的一道坎,不「衣錦還鄉」耀武揚威一番,或發點宣言,總是一口氣憋在心裡。
他一直以為這個戴都統是個魯將軍。
見他打頭從城下領著幾個人過來,這幾步路態、官派,便知絕非一般人。
倒有些肅然起來。
轉念一想——
若他沒些路數,王爺如何能夠跟他幾年!
正覺得自己在知人識事上還需歷練——
見此人的目光向遠方一投,像是看往邢昭勒馬的方向。
邢昭這小子帶著三萬人壓後,一路奔襲,絲毫不顯半分疲憊,他和胡卿言手底下各自親領的八千人,陛下言之為「我朝最驍勇力戰之士」,可見一般。
今日也匯整到此,卻不肯上前來,只遙遙一立。
那戴都統後面跟著的文官武將倒也有不少,待走攏到一起,王爺和戴都統都沒有說話,照尊卑,應是他戴厲寒暄,或是來人引薦他身後跟著的這班人。這一陣安靜來得突然,霈忠和荀衡伴王爺左右,他們兩人身上的「職官」如今都像懸浮在一根線上,若有似無,是沒什麼著落的。荀衡更是一身便衣,佛青厚長袍,繫著石青的腰帶,他著青著到京城盡皆仿效,一身儒雅氣質,悠悠幾步,隨在王爺後側,那都統身後的一班人也不免留意了他。
其中有一人,四十來歲,唯有他一人面上一直持著笑,像一個擅長太極功夫的官場老手:<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26_b/bjZkI.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