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
她剛剛看到,遲晚把酒杯放在鼻尖聞了一下,眼睛猛地一亮,然後就開始喝了起來,像是貪吃的小貓,一杯兩杯三杯地喝個不停。
然後遲晚的掌心就冒起了水汽,一邊喝酒一邊用內力排出酒氣的,恐怕是不多。
有點兒好笑,又有點兒可愛。
虞九舟正用餘光打量著貪酒的遲晚,就聽她開口問自己。
這段時間兩人沒少未卜先知,有些事情是瞞不住的,她也沒想著要瞞遲晚。
不是她覺得遲晚肯定不會背叛自己,而是她知道,只要她想,遲晚就死定了。
如今的遲晚得罪了太多人,殺了遲晚再甩鍋到別人的頭上,她能輕而易舉地做到。
所以她不害怕遲晚說出去,如果她說出去,就是明目張胆的背叛,對待背叛自己的人,她從來不會手軟。
當然,虞九舟不希望遲晚背叛自己,她希望兩人能好好地相處一輩子,君臣相得,史書有名。
「信國公想讓自己的坤澤女兒做寶安王的正妃。」
否則以現在的局勢,穎王的贏面更大,按照勝率來分的話,穎王勝率最少七成,寶安王恐怕三成都不到。
不一樣的是,穎王有正妃了,寶安王沒有正妃,要是寶安王上位,信國公府就是名正言順的外戚,就會超越徐家,成為大周第一國公府。
要知道信國公府不是世襲罔替的,而是世襲降等,三代以後降低爵位,最後泯然於眾人。
大周有三種爵位承襲方式,世襲罔替,世襲降等,身死除爵。
並且信國公府已經三代,下一代就要降國公為侯爵了。
信國公想要保持國公府依然是國公府,就得擁有從龍之功。
大周除了太祖太宗所封的世襲爵位,剩下的爵位都是逐漸變小的,信國公也想要世襲爵位。
與寶安王聯姻,支持寶安王,成功成為外戚,得到世襲的國公爵位。
大周世襲罔替的爵位很少,遲家算是一個,世襲降等的也不算多,大部分的爵位只是終身爵位,擁有爵位的當家人死後,這個家就沒有了爵位,身死除爵,不得承繼。
像遲晚的爵位不一樣,她是世襲降等的爵位,等於是她連帶著自己的女兒孫女都能承襲伯爵位。
世襲罔替的爵位可不好得,要麼是戰功赫赫,不得不封世襲罔替的爵位,要麼就是救駕,從龍之功。
信國公恐怕盤算很久了,遲遲不定是因為,寶安王在二王面前實在是沒有什麼名頭,現下中山王成了逆王,穎王看似風光,實則如烈火烹油,一不小心就要毀家滅族。
以信國公對當今陛下的了解,他絕不允許朝堂上有一個能被大半官員擁護的人。
而寶安王巡鹽大功,進入了陛下視線,信國公覺得,比起穎王,還是寶安王的機會更大些,加上他手握的十萬軍隊,未必不能跟穎王一爭。
對信國公的想法,虞九舟猜得八九不離十,在她的提醒下,遲晚也猜到了。
奪嫡,處處是爭鬥,處處是陷阱。
「殿下一會兒可參賽?」
聽到遲晚的問題,虞九舟笑了,「孤上場就沒人能贏了。」
遲晚以為虞九舟是自信自己的實力,哪知虞九舟說的是,沒有裁判敢讓她這個長公主輸。
不過,都是「實力」,誰說權力就不是實力了呢?
遲晚好奇地看向虞九舟,「殿下會蹴鞠投壺?」
她知道虞九舟偶爾會作詩,算不上名垂千古的那種詩,卻也是上等了。
蹴鞠投壺她還真的不知道,在她看來,虞九舟還挺虛弱的。
哪知虞九舟輕哼一聲,「孤當然會。」
她小時候蹴鞠玩得很好,可惜母后不讓,知道她組建了蹴鞠隊,還親自下場,罰她抄了很久的書,那之後她就沒有蹴鞠過了。
投壺小時候倒是經常玩,但也是躲起來的玩的,但比蹴鞠好藏,母后也沒有發現過。
可人家問坤澤問的是要用什麼才藝參賽,評錦花翹楚,遲晚怕是第一個問一個坤澤女子,會不會蹴鞠投壺的了。
這都是先入為主,憑什麼坤澤女子就不能蹴鞠投壺了,當初坤澤也是可以參加蹴鞠投壺的比賽的。
遲晚給人一種所有人都平等的感覺,她不會覺得乾元高貴,更不會覺得坤澤低下,只不過相比於坤澤男子,遲晚更希望坤澤女子* 出頭。
對遲晚來說,大家都是女人,女人幫助女人是應該的。
可這個世界上的女子乾元,也跟男子乾元一樣吃人,她討厭這種社會風氣。
在她那個世界,參加中醫義診的時候,老人家的面前排滿了人就算了,年輕男中醫面前也有人,就她身邊沒人,要知道在場的很多人都曾是她的手下敗將。
她知道這種感覺,更不會做這種事情了。
只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大周的春日宴開始分席,男女乾元坤澤不同席,項目不是所有人都能參加,還要分開。
這一次,虞九舟又恢復了春日宴一初的模樣,所有人都坐在一起,參加同一個項目。
並且她早就讓人把規則傳了出去,她知道,參加蹴鞠的坤澤女子不會太多,但是自己不參加那是人家自己的事情,不能是別人不讓參加。
憑什麼坤澤就不能參加蹴鞠了,當年打馬球,坤澤女子獲得了馬球魁首。
比氣馬球,蹴鞠更受百姓歡迎,不是說馬球不好,畢竟蹴鞠起源於更早期,兩者的區別是,馬球需要騎馬,蹴鞠只要球踢得好就行了。
對普通百姓來說,馬球還需要有馬,蹴鞠需要的錢少,像盛京那邊冰上蹴鞠很火爆。
但很多勛貴人家喜歡舉辦馬球會,邀請各方前來,在勛貴世家,馬球會算是一場大型的社交運動。
最主要的是,馬球需要的時間也很久,春日宴的時間平均下來有限。
遲晚難免在想,虞九舟騎馬擊球的時候,會有多帥氣。
「殿下,改日一起騎馬如何?」
不打馬球,也能一起騎馬踏青嘛,朋友之間約著出去吃喝玩樂實屬正常。
虞九舟抬眸,嘴角帶著一絲不明顯的笑意,「孤才不去。」
「哼,小氣。」遲晚氣呼呼地悶了一口甜酒,看得虞九舟的笑意都明顯了起來。
然後就聽禮部官員道:「請諸位作詩詞,署名遞上,由翰林院諸位評判,陛下,皇后娘娘,長公主殿下,以及宗室二位王駕覆審。」
諸位?所有人都能作詩,而非只局限於乾元?
許多同家人來赴宴的男娘女娘眼睛都亮了,別管是武將還是文官,沒有人會不讓自家孩子念書的,只要有那個條件,不管是乾元坤澤都要念書。
坤澤是不用做官,可卻要明理,沒有人願意讓家裡的孩子是個文盲,況且嫁娶規則是高嫁低娶。
有的時候結了一門好親事,是要惠及家族的,若是家中繼嗣無能,還要靠姐姐妹妹提攜一把呢。
所以有能力的家庭都會一視同仁的培養,但是有些小官家庭,手裡的資源只能培養一個,那就會緊著繼嗣培養。
能參加皇宮舉辦春日宴的家庭,那都不是尋常人家,識字念書很正常,作詩也不難,難的是在詩詞一道獲得詩魁。
遲晚歪頭詢問,「殿下要作詩嗎?」
「你作。」
「啊?」
遲晚驚了,為什麼要她作詩,她字是不錯,作詩可就難了。
但既然殿下說了,她就試試?
於是遲晚提筆在紙上寫——春日宴,致秦國長公主殿下。
虞九舟看了一眼,她只是在拒絕遲晚提議自己作詩這件事,並不是讓遲晚作詩。
可遲晚竟然還在上面寫這首詩是給她的,如果這首詩成品不好,她該怎麼隱瞞,還是幫遲晚潤色一下?
從來沒有聽說過遲晚會寫詩,不得不說,她的心裡還是有點兒期待的。
只見遲晚落筆——春雨剛過天初晴,梅花仍在雪未融。
嗯……虞九舟心中默評:一般。
風戲百花痴意起,雲霧共舞慕思長。
虞九舟評:還行。
下一句:情牽已深依九州,志攬青雲衛家鄉。
虞九舟臉紅:到底是九州還是九舟。
若是遲晚回答,定然會說:殿下也知諧音梗?
最後一句:青史留名功成時,與卿把盞醉此生。
遲晚知道自己寫的爛,但該寫的都寫出來了,什麼春雨剛過,梅花仍在,還是風戲百花,雲霧共舞,那都是湊數的,後面兩句才是重點。
情系「九州」,其實是「九舟」,諧音梗一變,再展現一把咱不是鹹魚,咱也是有志向的。
最後結尾,不管是什麼志向,最後還是更想跟長公主殿下共此生。
遲晚把甜酒倒入杯中,朝著虞九舟舉杯。
只覺得此乃人生幸事,喝著甜酒調戲長公主,怎麼不算快樂呢。
虞九舟滿心的羞意,什麼呀,把這首詩交上去,跟當眾秀恩愛有什麼區別,當真是羞人。
然後遲晚的掌心就冒起了水汽,一邊喝酒一邊用內力排出酒氣的,恐怕是不多。
有點兒好笑,又有點兒可愛。
虞九舟正用餘光打量著貪酒的遲晚,就聽她開口問自己。
這段時間兩人沒少未卜先知,有些事情是瞞不住的,她也沒想著要瞞遲晚。
不是她覺得遲晚肯定不會背叛自己,而是她知道,只要她想,遲晚就死定了。
如今的遲晚得罪了太多人,殺了遲晚再甩鍋到別人的頭上,她能輕而易舉地做到。
所以她不害怕遲晚說出去,如果她說出去,就是明目張胆的背叛,對待背叛自己的人,她從來不會手軟。
當然,虞九舟不希望遲晚背叛自己,她希望兩人能好好地相處一輩子,君臣相得,史書有名。
「信國公想讓自己的坤澤女兒做寶安王的正妃。」
否則以現在的局勢,穎王的贏面更大,按照勝率來分的話,穎王勝率最少七成,寶安王恐怕三成都不到。
不一樣的是,穎王有正妃了,寶安王沒有正妃,要是寶安王上位,信國公府就是名正言順的外戚,就會超越徐家,成為大周第一國公府。
要知道信國公府不是世襲罔替的,而是世襲降等,三代以後降低爵位,最後泯然於眾人。
大周有三種爵位承襲方式,世襲罔替,世襲降等,身死除爵。
並且信國公府已經三代,下一代就要降國公為侯爵了。
信國公想要保持國公府依然是國公府,就得擁有從龍之功。
大周除了太祖太宗所封的世襲爵位,剩下的爵位都是逐漸變小的,信國公也想要世襲爵位。
與寶安王聯姻,支持寶安王,成功成為外戚,得到世襲的國公爵位。
大周世襲罔替的爵位很少,遲家算是一個,世襲降等的也不算多,大部分的爵位只是終身爵位,擁有爵位的當家人死後,這個家就沒有了爵位,身死除爵,不得承繼。
像遲晚的爵位不一樣,她是世襲降等的爵位,等於是她連帶著自己的女兒孫女都能承襲伯爵位。
世襲罔替的爵位可不好得,要麼是戰功赫赫,不得不封世襲罔替的爵位,要麼就是救駕,從龍之功。
信國公恐怕盤算很久了,遲遲不定是因為,寶安王在二王面前實在是沒有什麼名頭,現下中山王成了逆王,穎王看似風光,實則如烈火烹油,一不小心就要毀家滅族。
以信國公對當今陛下的了解,他絕不允許朝堂上有一個能被大半官員擁護的人。
而寶安王巡鹽大功,進入了陛下視線,信國公覺得,比起穎王,還是寶安王的機會更大些,加上他手握的十萬軍隊,未必不能跟穎王一爭。
對信國公的想法,虞九舟猜得八九不離十,在她的提醒下,遲晚也猜到了。
奪嫡,處處是爭鬥,處處是陷阱。
「殿下一會兒可參賽?」
聽到遲晚的問題,虞九舟笑了,「孤上場就沒人能贏了。」
遲晚以為虞九舟是自信自己的實力,哪知虞九舟說的是,沒有裁判敢讓她這個長公主輸。
不過,都是「實力」,誰說權力就不是實力了呢?
遲晚好奇地看向虞九舟,「殿下會蹴鞠投壺?」
她知道虞九舟偶爾會作詩,算不上名垂千古的那種詩,卻也是上等了。
蹴鞠投壺她還真的不知道,在她看來,虞九舟還挺虛弱的。
哪知虞九舟輕哼一聲,「孤當然會。」
她小時候蹴鞠玩得很好,可惜母后不讓,知道她組建了蹴鞠隊,還親自下場,罰她抄了很久的書,那之後她就沒有蹴鞠過了。
投壺小時候倒是經常玩,但也是躲起來的玩的,但比蹴鞠好藏,母后也沒有發現過。
可人家問坤澤問的是要用什麼才藝參賽,評錦花翹楚,遲晚怕是第一個問一個坤澤女子,會不會蹴鞠投壺的了。
這都是先入為主,憑什麼坤澤女子就不能蹴鞠投壺了,當初坤澤也是可以參加蹴鞠投壺的比賽的。
遲晚給人一種所有人都平等的感覺,她不會覺得乾元高貴,更不會覺得坤澤低下,只不過相比於坤澤男子,遲晚更希望坤澤女子* 出頭。
對遲晚來說,大家都是女人,女人幫助女人是應該的。
可這個世界上的女子乾元,也跟男子乾元一樣吃人,她討厭這種社會風氣。
在她那個世界,參加中醫義診的時候,老人家的面前排滿了人就算了,年輕男中醫面前也有人,就她身邊沒人,要知道在場的很多人都曾是她的手下敗將。
她知道這種感覺,更不會做這種事情了。
只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大周的春日宴開始分席,男女乾元坤澤不同席,項目不是所有人都能參加,還要分開。
這一次,虞九舟又恢復了春日宴一初的模樣,所有人都坐在一起,參加同一個項目。
並且她早就讓人把規則傳了出去,她知道,參加蹴鞠的坤澤女子不會太多,但是自己不參加那是人家自己的事情,不能是別人不讓參加。
憑什麼坤澤就不能參加蹴鞠了,當年打馬球,坤澤女子獲得了馬球魁首。
比氣馬球,蹴鞠更受百姓歡迎,不是說馬球不好,畢竟蹴鞠起源於更早期,兩者的區別是,馬球需要騎馬,蹴鞠只要球踢得好就行了。
對普通百姓來說,馬球還需要有馬,蹴鞠需要的錢少,像盛京那邊冰上蹴鞠很火爆。
但很多勛貴人家喜歡舉辦馬球會,邀請各方前來,在勛貴世家,馬球會算是一場大型的社交運動。
最主要的是,馬球需要的時間也很久,春日宴的時間平均下來有限。
遲晚難免在想,虞九舟騎馬擊球的時候,會有多帥氣。
「殿下,改日一起騎馬如何?」
不打馬球,也能一起騎馬踏青嘛,朋友之間約著出去吃喝玩樂實屬正常。
虞九舟抬眸,嘴角帶著一絲不明顯的笑意,「孤才不去。」
「哼,小氣。」遲晚氣呼呼地悶了一口甜酒,看得虞九舟的笑意都明顯了起來。
然後就聽禮部官員道:「請諸位作詩詞,署名遞上,由翰林院諸位評判,陛下,皇后娘娘,長公主殿下,以及宗室二位王駕覆審。」
諸位?所有人都能作詩,而非只局限於乾元?
許多同家人來赴宴的男娘女娘眼睛都亮了,別管是武將還是文官,沒有人會不讓自家孩子念書的,只要有那個條件,不管是乾元坤澤都要念書。
坤澤是不用做官,可卻要明理,沒有人願意讓家裡的孩子是個文盲,況且嫁娶規則是高嫁低娶。
有的時候結了一門好親事,是要惠及家族的,若是家中繼嗣無能,還要靠姐姐妹妹提攜一把呢。
所以有能力的家庭都會一視同仁的培養,但是有些小官家庭,手裡的資源只能培養一個,那就會緊著繼嗣培養。
能參加皇宮舉辦春日宴的家庭,那都不是尋常人家,識字念書很正常,作詩也不難,難的是在詩詞一道獲得詩魁。
遲晚歪頭詢問,「殿下要作詩嗎?」
「你作。」
「啊?」
遲晚驚了,為什麼要她作詩,她字是不錯,作詩可就難了。
但既然殿下說了,她就試試?
於是遲晚提筆在紙上寫——春日宴,致秦國長公主殿下。
虞九舟看了一眼,她只是在拒絕遲晚提議自己作詩這件事,並不是讓遲晚作詩。
可遲晚竟然還在上面寫這首詩是給她的,如果這首詩成品不好,她該怎麼隱瞞,還是幫遲晚潤色一下?
從來沒有聽說過遲晚會寫詩,不得不說,她的心裡還是有點兒期待的。
只見遲晚落筆——春雨剛過天初晴,梅花仍在雪未融。
嗯……虞九舟心中默評:一般。
風戲百花痴意起,雲霧共舞慕思長。
虞九舟評:還行。
下一句:情牽已深依九州,志攬青雲衛家鄉。
虞九舟臉紅:到底是九州還是九舟。
若是遲晚回答,定然會說:殿下也知諧音梗?
最後一句:青史留名功成時,與卿把盞醉此生。
遲晚知道自己寫的爛,但該寫的都寫出來了,什麼春雨剛過,梅花仍在,還是風戲百花,雲霧共舞,那都是湊數的,後面兩句才是重點。
情系「九州」,其實是「九舟」,諧音梗一變,再展現一把咱不是鹹魚,咱也是有志向的。
最後結尾,不管是什麼志向,最後還是更想跟長公主殿下共此生。
遲晚把甜酒倒入杯中,朝著虞九舟舉杯。
只覺得此乃人生幸事,喝著甜酒調戲長公主,怎麼不算快樂呢。
虞九舟滿心的羞意,什麼呀,把這首詩交上去,跟當眾秀恩愛有什麼區別,當真是羞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