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頁
高正站在火爐旁,那裡還有一把小椅子,他略顯笨重,要是坐在小椅子上,怕是都看不到有椅子了。
「首輔跟陛下可是有事要談,可要孤迴避?」
虞九舟明知故問,聽得一旁遲晚垂眸,嘴角微微勾起。
她第一次看到這樣的虞九舟,在父親面前的乖順,大臣面前的知禮得體,怪不得皇帝願意跟她聊政務呢。
高正還沒說話,皇帝冷聲道:「好一個文人之首的首輔大人,為了一個不忠不孝的逆子,就要撂挑子不幹了。」
虞九舟裝作驚訝的模樣,「父皇,首輔為國為民,何至於此。」
高正在皇帝發火的時候就跪在了地上,遲晚默默地往後退了一步,找了一個不顯眼的吃瓜位置。
這個時候也沒有人關注她,皇帝的聲音陰冷,「高正,這首輔你若不做,朕就誅你九族。」
皇帝怎麼還強制人家留下。
高正把頭埋得低低的,「高北望結黨營私,貪污受賄,罪臣教子無方,請陛下降罪。」
這會兒他已經完全不提請辭的事情了。
遲晚也弄明白了,高正的兒子高北望犯了事,還捅到了皇帝這裡,他想要用首輔之位,換取兒子活著。
可皇帝不肯,要他放棄自己的兒子,繼續做首輔,並且皇帝認為,高正居然用他給的官位找自己談條件,怪不得這麼生氣。
虞九舟立刻上前給皇帝順氣,緊接著怒斥高正,「放肆,君上恩寵,豈容你說不要就不要。」
「高正,你是堂堂首輔,陛下對你極盡恩寵,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你便是這樣回報陛下的?」
「臣罪該萬死。」高正連忙認錯。
可能是女兒幫自己罵過了,聖元帝的怒火平息了許多,「好了高正,回去吧。」
高正沒有達到目的不想回去,只把身子跪得更低了。
皇帝見此又要發火,遲晚猶豫著要不要偷偷出去,可又擔心皇帝殃及池魚,萬一責罰虞九舟怎麼辦,她只能繼續待著。
遲晚看向虞九舟,想要暗示一下接下來做什麼,哪知虞九舟給她使了個眼神。
幹嘛,這是要她說話?她說什麼啊。
遲晚大腦急速轉動,然後上前,「陛下,臣以為首輔年事已高,這個時候痛失兒子,恐在大悲之下傷及壽命,臣有本奏。」
她突然開口,所有人都懵了。
特別是虞九舟,給她使眼色讓她暫時離開御書房,怎麼這麼莽,就給皇帝建議了呢?
高正則在想,自己跟這位駙馬有什麼交情,她居然為自己說話。
而皇帝上下打量著她,對她有些滿意,本來他就不想對高正怎麼樣,只是需要一個台階,真是好駙馬。
皇帝心想:要是她能說出個所以然,朕大大有賞。
遲晚硬著頭皮上前,「陛下,高北望結黨,貪污可有證據?」
「結黨沒有,貪污有。」
是否結黨不過是皇帝一句話的事,說你是結黨就是結黨,說你是三兩好友相聚,那就是好友相聚。
所謂證據,全看皇帝要不要處理。
皇帝這樣說,遲晚就明白了他的意思,「陛下,高北望貪污受賄,臣以為,他貪了多少,就十倍還回,全充國庫,而其本人革職遣送回老家,終生不得回京,也省得首輔大人白髮人送黑髮人了。」
高正:「……」他兒子這次貪了數百萬兩,十倍就是數千萬兩。
大周每年的財政收入一千萬兩左右,要是他真能拿出來這麼多銀子,皇帝該怎麼想?
拿出這麼多銀子不是,不拿這麼多銀子,兒子就沒了。
虞九舟驚訝過後,接過遲晚的話道:「我大周一年財政收入不過千萬兩,數千萬兩銀子也太為難首輔了,父皇,臣覺得,看首輔誠意如何?」
聖元帝思索了一會兒,高正這個首輔沒有什麼改革的魄力,卻足夠聽話,他要是致仕,上位一個意氣風發的首輔可就不好了。
內閣權力逐漸增大,比大周初期不知道高了多少,這些權力都是皇帝的,現在到了就算皇帝數十年不上朝,大周依然能正常運轉的地步。
這就導致了官僚士紳瓜分大周,從財政收入逐年減少,官僚士紳家業逐步擴張就能看出來,大周已經到了不破不立的地步。
聖元帝跟官僚士紳鬥了一輩子,最後找到了一個聽話的首輔,自然不願意就這麼把人放走,可也要給朝堂諸臣,天下百姓一個交代。
遲晚的主意不錯,就是怕高家拿不出那麼多銀子,九舟的補充更有道理。
「既然公主駙馬都這麼說了,朕就給你一個機會,拙身,不要讓朕失望。」高正字拙身。
聖元帝給自己一個台階,就把事情這麼定下了。
聖元帝揮手讓三人出去,能明顯看出來,他精力不支,她們看在眼裡,卻不能說出來。
皇帝的身體狀況,只要他自己不願意說,誰都不能問,膽敢多問皇帝的事情,也要看看自己有幾個腦袋。
三人走出御書房,高正就朝她們行了一禮,「多謝殿下,駙馬相助。」
虞九舟聲音微冷,「首輔還是管好自家兒子吧,孤聞外界都稱他為小閣老?」
真當內閣是他家的,誰都能當閣老了。
虞九舟說完就走,完全不給高正解釋的機會。
要不是她在自己手背上擰了一下,遲晚就真以為虞九舟幫了人還什麼都不圖呢。
遲晚走到高正旁邊,低聲道:「首輔大人勿怪,殿下她嘴硬心軟,要不然也不會幫你說話。」
「駙馬說的是。」
高正盯著虞九舟的背影看了一會兒,心想:難道殿下有什麼地方要用到自己?
遲晚沖他點點頭,快步跟上虞九舟的腳步。
給皇帝請晚安,就該到正陽宮跟皇后請安了。
路上,虞九舟對春歸她們揮了揮手,她們自覺落後一段距離。
遲晚有些莫名其妙,疑惑道:「殿下,臣要不跟她們一起走?」
都落後了,她總不能沒點兒眼力見吧。
哪知虞九舟冷聲道:「你為何要幫高正。」
「嗯?」
遲晚呆了呆,「不是殿下給臣使的眼色嗎?」
虞九舟無語:「……」
遲晚想到兩人剛剛的配合,感嘆道:「殿下與臣還真是默契,這下首輔欠殿下一個大人情了。」
「你可知,高北望犯了什麼罪。」
虞九舟剛剛拿起奏摺看了,「皇城司遞上來的摺子,上面說,高北望結黨營私,貪污三百多萬兩銀子。」
「高正幾個職位的俸祿加在一起,一年是五百兩,前些年越國來犯,大周十萬軍與越國打了半年,也只花費了幾百萬兩白銀。」
「今年永嘉洪水,賑災撥款二十萬兩。」
虞九舟要爭皇位,可因此放過了一個人渣,她跟那些人又有什麼區別。
遲晚也是第一次聽到虞九舟說這麼多話,話多的她以為面前換了一個人。
所以對這些話,她在心裡逐字逐句地分析了,弄明白了虞九舟的意思,「殿下是覺得高北望該死?」
「難道他不該死?」
遲晚挑眉,「當然該死,可他爹也該死,饒了小的,已是把陛下對高正的情分用光了,沒了皇帝情分,首輔大人還能風光幾時。」
「至於高北望,一個作威作福習慣的人,怎麼會老實下來。」
在皇帝對一個人還有情分的時候,那個人犯了多大的錯,皇帝都會保住,誰要強迫皇帝殺殺人,那個人日後只會死得更慘。
遲晚接收到虞九舟的眼神,也是認真思考過的,不然她不會那麼容易上前。
剛剛御書房中瀰漫著危險的氣息,殺機四伏,不在心裡打好腹稿,她怎麼開口。
虞九舟知道遲晚說得對,她有過跟遲晚相同的想法,只是她不想讓高正小人,還居於大周首輔之位。
同時她心裡清楚,皇帝暫時不會允許高正致仕,遲晚的做法,能讓皇帝對她們的懂事感到欣慰,還能讓高正欠她們一個人情。
更重要的一點,經過今日,高正在皇帝面前,再無情分可言。
遲晚明明理解錯了她的意思,兩人卻打著配合,很默契的做成了一件事。
「遲晚,如果我們沒有到御書房,你知道高正如何逃過這一劫的嗎?」
虞九舟的話里透著一絲不高興,不高興不是對遲晚的,是對這些尸位素餐的官員。
特別是首輔高正,堂堂內閣首輔,做的都是齷齪事。
遲晚回憶起小說里的內容,高正後來投靠寶安王,正是寶安王派人更換死囚,把高北望給換了出來,後來他登基了,高北望才敢在明處行走。
她想到了,但沒有打算說,而是搖搖頭,「不知。」
「死牢換囚。」虞九舟只說這四個字。
遲晚的心臟撲通撲通地跳個不停,在這一刻她終於確認,虞九舟是重生的了。
「首輔跟陛下可是有事要談,可要孤迴避?」
虞九舟明知故問,聽得一旁遲晚垂眸,嘴角微微勾起。
她第一次看到這樣的虞九舟,在父親面前的乖順,大臣面前的知禮得體,怪不得皇帝願意跟她聊政務呢。
高正還沒說話,皇帝冷聲道:「好一個文人之首的首輔大人,為了一個不忠不孝的逆子,就要撂挑子不幹了。」
虞九舟裝作驚訝的模樣,「父皇,首輔為國為民,何至於此。」
高正在皇帝發火的時候就跪在了地上,遲晚默默地往後退了一步,找了一個不顯眼的吃瓜位置。
這個時候也沒有人關注她,皇帝的聲音陰冷,「高正,這首輔你若不做,朕就誅你九族。」
皇帝怎麼還強制人家留下。
高正把頭埋得低低的,「高北望結黨營私,貪污受賄,罪臣教子無方,請陛下降罪。」
這會兒他已經完全不提請辭的事情了。
遲晚也弄明白了,高正的兒子高北望犯了事,還捅到了皇帝這裡,他想要用首輔之位,換取兒子活著。
可皇帝不肯,要他放棄自己的兒子,繼續做首輔,並且皇帝認為,高正居然用他給的官位找自己談條件,怪不得這麼生氣。
虞九舟立刻上前給皇帝順氣,緊接著怒斥高正,「放肆,君上恩寵,豈容你說不要就不要。」
「高正,你是堂堂首輔,陛下對你極盡恩寵,雷霆雨露皆是君恩,你便是這樣回報陛下的?」
「臣罪該萬死。」高正連忙認錯。
可能是女兒幫自己罵過了,聖元帝的怒火平息了許多,「好了高正,回去吧。」
高正沒有達到目的不想回去,只把身子跪得更低了。
皇帝見此又要發火,遲晚猶豫著要不要偷偷出去,可又擔心皇帝殃及池魚,萬一責罰虞九舟怎麼辦,她只能繼續待著。
遲晚看向虞九舟,想要暗示一下接下來做什麼,哪知虞九舟給她使了個眼神。
幹嘛,這是要她說話?她說什麼啊。
遲晚大腦急速轉動,然後上前,「陛下,臣以為首輔年事已高,這個時候痛失兒子,恐在大悲之下傷及壽命,臣有本奏。」
她突然開口,所有人都懵了。
特別是虞九舟,給她使眼色讓她暫時離開御書房,怎麼這麼莽,就給皇帝建議了呢?
高正則在想,自己跟這位駙馬有什麼交情,她居然為自己說話。
而皇帝上下打量著她,對她有些滿意,本來他就不想對高正怎麼樣,只是需要一個台階,真是好駙馬。
皇帝心想:要是她能說出個所以然,朕大大有賞。
遲晚硬著頭皮上前,「陛下,高北望結黨,貪污可有證據?」
「結黨沒有,貪污有。」
是否結黨不過是皇帝一句話的事,說你是結黨就是結黨,說你是三兩好友相聚,那就是好友相聚。
所謂證據,全看皇帝要不要處理。
皇帝這樣說,遲晚就明白了他的意思,「陛下,高北望貪污受賄,臣以為,他貪了多少,就十倍還回,全充國庫,而其本人革職遣送回老家,終生不得回京,也省得首輔大人白髮人送黑髮人了。」
高正:「……」他兒子這次貪了數百萬兩,十倍就是數千萬兩。
大周每年的財政收入一千萬兩左右,要是他真能拿出來這麼多銀子,皇帝該怎麼想?
拿出這麼多銀子不是,不拿這麼多銀子,兒子就沒了。
虞九舟驚訝過後,接過遲晚的話道:「我大周一年財政收入不過千萬兩,數千萬兩銀子也太為難首輔了,父皇,臣覺得,看首輔誠意如何?」
聖元帝思索了一會兒,高正這個首輔沒有什麼改革的魄力,卻足夠聽話,他要是致仕,上位一個意氣風發的首輔可就不好了。
內閣權力逐漸增大,比大周初期不知道高了多少,這些權力都是皇帝的,現在到了就算皇帝數十年不上朝,大周依然能正常運轉的地步。
這就導致了官僚士紳瓜分大周,從財政收入逐年減少,官僚士紳家業逐步擴張就能看出來,大周已經到了不破不立的地步。
聖元帝跟官僚士紳鬥了一輩子,最後找到了一個聽話的首輔,自然不願意就這麼把人放走,可也要給朝堂諸臣,天下百姓一個交代。
遲晚的主意不錯,就是怕高家拿不出那麼多銀子,九舟的補充更有道理。
「既然公主駙馬都這麼說了,朕就給你一個機會,拙身,不要讓朕失望。」高正字拙身。
聖元帝給自己一個台階,就把事情這麼定下了。
聖元帝揮手讓三人出去,能明顯看出來,他精力不支,她們看在眼裡,卻不能說出來。
皇帝的身體狀況,只要他自己不願意說,誰都不能問,膽敢多問皇帝的事情,也要看看自己有幾個腦袋。
三人走出御書房,高正就朝她們行了一禮,「多謝殿下,駙馬相助。」
虞九舟聲音微冷,「首輔還是管好自家兒子吧,孤聞外界都稱他為小閣老?」
真當內閣是他家的,誰都能當閣老了。
虞九舟說完就走,完全不給高正解釋的機會。
要不是她在自己手背上擰了一下,遲晚就真以為虞九舟幫了人還什麼都不圖呢。
遲晚走到高正旁邊,低聲道:「首輔大人勿怪,殿下她嘴硬心軟,要不然也不會幫你說話。」
「駙馬說的是。」
高正盯著虞九舟的背影看了一會兒,心想:難道殿下有什麼地方要用到自己?
遲晚沖他點點頭,快步跟上虞九舟的腳步。
給皇帝請晚安,就該到正陽宮跟皇后請安了。
路上,虞九舟對春歸她們揮了揮手,她們自覺落後一段距離。
遲晚有些莫名其妙,疑惑道:「殿下,臣要不跟她們一起走?」
都落後了,她總不能沒點兒眼力見吧。
哪知虞九舟冷聲道:「你為何要幫高正。」
「嗯?」
遲晚呆了呆,「不是殿下給臣使的眼色嗎?」
虞九舟無語:「……」
遲晚想到兩人剛剛的配合,感嘆道:「殿下與臣還真是默契,這下首輔欠殿下一個大人情了。」
「你可知,高北望犯了什麼罪。」
虞九舟剛剛拿起奏摺看了,「皇城司遞上來的摺子,上面說,高北望結黨營私,貪污三百多萬兩銀子。」
「高正幾個職位的俸祿加在一起,一年是五百兩,前些年越國來犯,大周十萬軍與越國打了半年,也只花費了幾百萬兩白銀。」
「今年永嘉洪水,賑災撥款二十萬兩。」
虞九舟要爭皇位,可因此放過了一個人渣,她跟那些人又有什麼區別。
遲晚也是第一次聽到虞九舟說這麼多話,話多的她以為面前換了一個人。
所以對這些話,她在心裡逐字逐句地分析了,弄明白了虞九舟的意思,「殿下是覺得高北望該死?」
「難道他不該死?」
遲晚挑眉,「當然該死,可他爹也該死,饒了小的,已是把陛下對高正的情分用光了,沒了皇帝情分,首輔大人還能風光幾時。」
「至於高北望,一個作威作福習慣的人,怎麼會老實下來。」
在皇帝對一個人還有情分的時候,那個人犯了多大的錯,皇帝都會保住,誰要強迫皇帝殺殺人,那個人日後只會死得更慘。
遲晚接收到虞九舟的眼神,也是認真思考過的,不然她不會那麼容易上前。
剛剛御書房中瀰漫著危險的氣息,殺機四伏,不在心裡打好腹稿,她怎麼開口。
虞九舟知道遲晚說得對,她有過跟遲晚相同的想法,只是她不想讓高正小人,還居於大周首輔之位。
同時她心裡清楚,皇帝暫時不會允許高正致仕,遲晚的做法,能讓皇帝對她們的懂事感到欣慰,還能讓高正欠她們一個人情。
更重要的一點,經過今日,高正在皇帝面前,再無情分可言。
遲晚明明理解錯了她的意思,兩人卻打著配合,很默契的做成了一件事。
「遲晚,如果我們沒有到御書房,你知道高正如何逃過這一劫的嗎?」
虞九舟的話里透著一絲不高興,不高興不是對遲晚的,是對這些尸位素餐的官員。
特別是首輔高正,堂堂內閣首輔,做的都是齷齪事。
遲晚回憶起小說里的內容,高正後來投靠寶安王,正是寶安王派人更換死囚,把高北望給換了出來,後來他登基了,高北望才敢在明處行走。
她想到了,但沒有打算說,而是搖搖頭,「不知。」
「死牢換囚。」虞九舟只說這四個字。
遲晚的心臟撲通撲通地跳個不停,在這一刻她終於確認,虞九舟是重生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