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張大姑聽了這話,只能滿臉尷尬的笑笑,道:「好孩子,你放心,倒是看不出你這麼命苦!我若是找到了,定然第一個告訴你……」

  張大姑又草草給滿滿介紹了應該到哪裡買什麼後,便推辭家中有事離開了。

  滿滿上各個市場轉悠了一番,又各自買了一套決定明日一早早起來買菜,畢竟此時已是午後,這時候賣的菜都是被別人挑剩下的,甚至有的還是隔夜的,都不太新鮮了。

  回家之前,還有一件重要的事——買炊具。

  廚子得了好的廚具,如同魚兒得了水,若是廚具不稱心,便難以發揮出食物最純美的風味。一個好的廚子,不僅通曉各味食材的性質,也對各類炊具了如指掌。

  滿滿搓了搓手,挑炊具無非兩個要點——一聽二看,除此之外,若是有一些不影響使用的小瑕疵,便是滿滿舌燦蓮花的時候。

  「掌柜的,你這鐵鍋是泉州海鐵吧?」滿滿敲了敲鍋,聲音先清後濁,餘音如同蜂鳴不絕,她又看顏色,鍋底可見猝火時留下的波浪紋樣,波紋密而均勻,這樣的紋樣的鍋,燒火時受熱均勻,是一口好鍋。

  掌柜抬了抬眼,打量著滿滿。這小娘子竟然是個行家?

  「小娘子若是喜歡,一百文帶走吧。」

  滿滿皺了皺眉:「如今做鍋都用信州精鐵,您這鍋呀,行情早就不好啦!」

  掌柜剛想反駁,卻見小娘子指了指一旁的杉木蒸籠。她特意掰開最底層榫卯,用手壓了壓,試了試承重。而後拿起湘竹食盒,對著日頭細看,竹節處帶著經冬的淡淡霜色,這是老竹才有的滄桑印記,可以接頭出有些不連貫。

  「老闆,您看這食盒,唬得住旁人,可騙不了我的眼睛!用不了多久就斷了!」

  「誒,你這小娘子,空口無憑便說我東西不好……」

  見老闆臉紅氣急,滿滿忙笑道:「哎喲,您別急!我挑挑揀揀,自然是因為我要買許多呀!您今日可是賺大發啦!」

  小娘子又眨眨眼睛:「況且,我也不是空口無憑,坊間流傳的「百工鑒」,您可聽過?」

  這一招,可是把掌柜唬住了,說實話,這鋪子原是家裡老父的,他才接手沒幾年,實在是摸不著頭腦,進貨時也是小心謹慎,生怕被糊弄。於是搖了搖頭,靜靜地看著滿滿。

  「這器物無非就五條,陶器講究音清如磬,鐵器則紋密似浪,竹器氣節含霜,木器榫卯結實,銅器則水過無痕。您看看您這的東西,質量算不上上乘,不如便宜些賣我,我多買些回去?」

  見滿滿說的頭頭是道,況且天色已晚,他也快要收攤,掌柜連忙擺擺手:「罷了,進價上每件賺你兩文錢,夠實惠了罷?」

  最終滿滿買了鐵鍋一口,杉木蒸籠七層,越窯陶瓮十二口,湘竹食盒二十屜,銅柄廚刀四把,桑木砧板一塊,雙耳銅釜一台,青瓷蓮花盞三十客,帶槽沿醃菜罈一壇,錫制調味匙全套,粗製筷子三十副,並上一輛三番降價買下的二手小板車。零零總總,花去三百文。

  滿滿推著小板車往家中走,今日離家一天,只留爹娘在家中,此刻想來不免有些愧疚。順路去獅子巷茶米鋪買了兩斗太湖粳米,又簡單買了一些食材,打算回家給爹娘做一頓好吃的。

  遙遙站在家門口,卻看見蘭嫂子站在門口,和幾位婦人聊的正開心,她遠遠聽見蘭嫂子的聲音傳來:

  「對呀,我家閨女是宮裡出來的,那樣貌身段沒得說!下廚呀?哎喲,我一個做娘的都自愧不如!等我家滿滿回來了,都來我家吃晚飯,還請各位多多走動!」

  蘭嫂子身材矮胖卻富態,紅紅的臉蛋照在夕陽里,一副驕傲的神情。

  滿滿無奈地笑了笑,叫道:「娘!我回來了!」

  滿滿和各位鄰居打了招呼,原來是隔壁店名叫「李太丞家」(一個小醫館)的李嫂子,還有招牌是「鮮明花肆」的吳嫂子,「裝塑佛像」的張嫂子。

  幾個嫂子拉著滿滿看了又看,沒有不滿意的。甚至取笑她年歲幾何,可婚配否。

  「我們這條街,都是些醫館,花肆,成衣鋪子,如今袁小娘子來了,從今以後可是有口福了!」

  寒暄片刻,各自散去。滿滿進屋一看,爹娘已經把屋子打掃得乾乾淨淨。

  「娘,我爹呢?」

  「你爹呀,他閒不住,來的路上看見一家私塾正缺教書先生,你爹今天下午收拾好便去打聽了,這會該回來了。」

  滿滿聽了,心裡暗想:原來爹娘何須她擔心,這才幾個時辰,都各自混的風生水起!只能笑著搖了搖頭,遞過去幾匹在路上買的緞子:「娘,這是現下時興的緞子,您看看喜不喜歡,若是喜歡,留下做件新衣裳。」

  蘭嫂子接過去,摸了又摸看了又看,只覺得女兒長大了,懂事了,心裡想著,給自己和滿滿各做一件。

  「娘,現在來了臨安,你若是閒不住,便出去轉轉,我現在攢了不少錢,你呢,只管舒舒服服地坐著就好,若是有了興致,和你剛認識的嫂子們一起轉轉也不錯。」

  蘭嫂子摸了摸滿滿的頭:「娘知道,不過,你這店剛開起來,我給你打打下手,和你待在一塊,娘心裡就開心!」

  二人相視一笑,外面傳來人聲,出門一看,原來是做木工的老丈帶著新家具來了。

  第4章 三道小菜山家三脆,椿根餛飩,松黃餅……

  滿滿忙去屋裡沏了茶,給幫忙運過來的幾位閒漢各送了一杯。小娘子笑語盈盈,幾位也樂呵呵的接過。滿滿付了每人十文工錢。蘭嫂子和老丈幫著滿滿一起把家具都歸置好。不一會兒,小鋪子就煥然一新了。

  一樓原先就是鋪的青磚,現如今放上了四張鋥亮的石料木桌。滿滿一拍腦袋,徑直跑到隔壁鮮明花肆,買了八盆大小不一的盆景。四張桌子形狀不一,大小也不一,各居一角,便自成一方風景。長而方的桌子最大,故而莊重得體,一旁放置一個大而長的花盆,其中用幾塊灰色的太湖石掩去土色,栽上南天竹,清雅又古韻。另一旁是一張小圓桌,則在桌上置一鈞窯花口瓶,其中插上應季鮮花,粉白相接,好不迤邐,旁邊又放一架子,架子上置一盆花,花枝斜倚旁出,自有一番美感。

  這兩個小隔間都用竹簾隔開,各有情致,竹簾上又掛字

  畫,更添文氣。

  隔間之外的空地,則齊齊整整放上兩張大長桌,每桌可圍坐十二人,則做平常接待之用。

  最後一張桌子是矮腳長桌,桌腳做成幾字形,更有一番雅致,滿滿把盆景在一樓放好,又把長桌至於二樓,打算改日再進行布置。

  這一趟下來,滿滿已經花出去五十貫,即便她絞盡腦汁,花錢也花的摳摳搜搜,但還是把自己這些年的打拼全部投資進去,只留下來袁家二老的棺材本。滿滿只能扶額感嘆,在京城活下來當真是不容易!

  趁著這功夫,蘭嫂子已經幫滿滿把鍋碗瓢盆洗淨。袁大哥也回來了,三人在桌上坐定,只等滿滿開飯。

  在回來的路上,滿滿便決定好了今晚的飯菜。臨安城乃行在之地,各色美食琳琅滿目,應有盡有,她一個小小食肆,如何做出自己的特色招攬顧客?滿滿出身御膳房,精通皇家各色美食,甚至知曉每一道菜背後的故事,但作為一個平頭百姓,卻很難有機會品嘗。本朝人信奉「食不厭精,膾不厭細」,這些皇家美食,其中一些,無非是烹飪難度大,但食材確實季節中應季的野味,至於難度嘛,對於滿滿來說,早已不在話下!

  她的第一步,便是抓住這些普通百姓對皇家美食的好奇,繼而抓住他們的胃!

  今日先找回手感,三道小菜:山家三脆,椿根餛飩,松黃餅。

  滿滿先往盆中放入五兩麵粉,三兩松花粉,七錢蜂蜜,糅合均勻後放在一旁發酵。

  春天是吃筍子的季節。灶台便開在院子裡,從一樓的鋪子裡略略抬頭,便可看見灶台前挽起袖子的滿滿。手起刀落間,筍子已被切成條狀,放入陶罐中,加入三錢粗鹽,一把松針,武火滾水,大勺起落間焯水三十息。又在枸杞頭中撒入細鹽,輕輕揉搓,定住味道,依舊武火滾水焯十息,又從井中打一盆涼水,冰鎮定色。最後拿出一把干香蕈,隔水蒸煮。這便是山家三脆中的三味了。

  趁著這個功夫,滿滿一道手把醬汁調好備用。豆豉舂碎,取汁二匙作底味,蝦子醬油半匙、鎮江米醋一匙增鮮,嫩薑芽切米粒大,木臼輕搗出汁添上辛香,最後胡麻油五滴使得醬汁潤口。待香蕈蒸好,用醬汁拌勻三味,此菜就做完了。

  春日也是吃春的季節,此時香椿芽長至「一葉一心」,此時苦辛平衡,過老則澀,過早則寡淡。時人常說:「木中陽精,春先百草而發。」

  此時,放在一旁的麵團已被醒發好,滿滿抓緊手頭功夫,將椿芽切碎,又滴入茶籽油鎖色。

  宋人上至皇親國戚,下至平頭百姓,都奉羊肉唯尊,卻貶豬肉葷腥。所以羊肉價格幾乎被炒到八百文一斤,對滿滿這樣的小百姓來說太過奢侈。不過,若是精心挑選,特法烹製,豬肉也不錯。<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yanqing/17_b/bjZcx.html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