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頁
見著雲飛有些面生,才反應過來這馬車中是一直在皇帝身邊的雲鶴,也是難得能在路上堵著人,但人病了,總不能為了交際給自己過些病氣吧。
端午之後的常朝本該提到卯時進行,但皇帝體恤百官,這次依舊是辰時進行,只下次,改成卯時。
那便是常朝沒有推遲,已經下朝了?可為何還有官員的馬車正往宮中去。
如此反常行徑,雲鶴第一反應便定是出事了,事還出得不小。
他本在病中,昨日已托四哥往翰林學士院去向蔡翰林告假,但今日已回到東京,想弄清發生了何事,他還是去看看吧。
正巧,一輛馬車正擦邊駛過,雲飛伸手去攔了,是王家的馬車,對面將帘子掀起來,雲鶴露面,朝著打簾的人點頭,他算是小輩,拱了拱手,「世兄。」王渙一副勞累模樣,「七郎?怎麼在這,沒去學士院當值?」
雲鶴見他模樣,疑惑:「昨日休沐,又在病中,不曾踏進學士院一步。世兄這是發生什麼事了?」
王渙露出』你竟不知『的模樣,道:「大伯父可曾給你寫信?」提起家父,雲鶴意識道,莫不是西邊戰況出了問題。
雲鶴輕輕搖頭,總不能說因為昨日不在府上所以不知有無書信寄到,王渙以為雲家大伯父的書信來得慢些,道:「急腳遞是昨兒夜裡到的,說,西線的軍情危急,前軍戰敗,西線被圍困,糧草不足。」
「我父親?」
「不是大伯父的問題,大伯父正沉疴難起。」
雲鶴臉色驚變——父親正病重,難怪近月余未收到父親寄來的家書。
「家父病中,那是誰領的本戰?」
「主將是鄜延路都監折木,已被俘虜,急遞中說是輕敵冒進,」王渙嘆了口氣,望向西邊,許是舉著帘子有些累了,他換了手,「你可知我家那不懂事的二郎也在那邊?外翁昨夜便和其他樞臣去了政事堂,後又去了樞密院,徹夜未歸。」
他兩的車占了大道,雲鶴率先下了車,讓阿清將車移開,陡然一受風,他又咳嗽起來,牽動著五臟六腑一般翻江倒海,引得王渙扶著他往街邊檐下去,這個時辰,商家正陸陸續續開門,見著這兩馬車擋在門口想著讓移開,但見著是官人家的,又默默縮了回去。王渙輕輕幫雲鶴順氣,指揮著自家的車往空巷子那邊挪,阿清跟著將車移過去。
王渙拉著雲鶴慢慢往小巷口移去,雲鶴止住了咳,王渙勸道:「七郎還是告個假,想來蔡翰林也能理解。」
雲鶴不答反問:「陛下可知道西線失利了?幾位宰執商量著可調了糧草?」
「陛下知道了,陛下精力不濟,只吩咐讓兩府三司共同商議了就是,所以現在是戶部調了,三司但不多,」王渙眼中露出沉痛神色來,目光轉向雲鶴,「翁翁又脫帽請求致仕了。」
「又是王世翁脫帽,上回也是,這回也是,」雲鶴垂下長睫,也沉沉嘆了一口氣,好半晌才問:「樞密院的人呢?范樞相沒說話?」
「范相公也爭取了,是戶部三司沒錢,陛下也心情不好,哎。」
「戶部沒錢?我......」雲鶴激動之餘,一抬手,卻碰到腰間的佩玉,繩一斷,砸到了地上,玉質堅潤,鏘然摔下,摔在二人心尖上,雲鶴他不理那佩玉碎片,左右環顧,見沒人經過,他沉默了片刻,見王渙望著他意在等他下言,他咬牙:「先前睦洲剿匪所獲,還有那轉運使加安撫使被抄家變賣,那麼多銀錢,到哪兒去了?」
王渙只聽聞過,說李暘從睦洲回來帶了不少銀錢送進國庫。
卻是第一次從相熟之人嘴裡得到佐證。
他壓低了聲音,問:「多少?」
雲鶴比了個數。
王渙深吸一口氣,似是沒想到這數,眼都睜大了不少,「如此之多?」
雲鶴頷首。
二人一時無言。
「那戶部不是搪塞之語?我
得去同翁翁說說,再找他們論論。「說完,王渙做出要走的架勢來。
「世兄,」雲鶴拉住他,附在他耳邊說,「世翁知,你我也知,究竟是進了誰的私囊。」
王渙氣憤地一甩袖子。
雲鶴見狀,問:「世兄今日不去衙門值房?」
「祖父尚在政事堂同他們僵持不下,犯了咳疾,我告了會兒假,回去拿。」說完,他像是才注意到雲鶴一身常服,「沒想到遇見了七郎你,怎麼?七郎你沒穿官服呢?」
雲鶴也沒刨根問他,區區一治咳疾的藥罷了,怎麼還得他親自回去拿?
他笑笑:「不瞞世兄,出城辦了些事,才趕回來。」
二人對視一笑,各自歇了糾察對方話中原委的心思。
雲鶴忡忡鬱郁踏進學士院。
蔡學士抬起頭看見他那一臉疲憊病容,停下手中的筆,關切問道:「少寧怎麼來了?不是病了麼,勾稽郎來替你告了病假,老夫也批了,算在正經告假文書中,」他又低下頭去舔墨,在紙上書著什麼,「雖是少年,但帶病上值可不行,恐傷了正氣,快回去歇著,明日再來當值。」
雲鶴抬手向他行了禮,「學士。」
蔡昳驚訝于雲鶴還有話想同他說,他倆平日裡也就是見面他點頭雲鶴行禮的關係,很少有過單獨交流,二人也難得碰面,皇帝日夜都讓他候在值房,但若是細細論起來,他是建德三十五年科考主考,雲鶴算是他提拔上去的,芝蘭玉樹少年,別的不說,進了這清且貴的翰林學士院的,蔡昳都當做是自己人,將來的宰輔苗子。
於是他擱下筆,身子往前傾了,問道:「少寧可是還有何事要同老夫講?」
「聽聞,」雲鶴話沒說完。
陳讀匆忙趕進來,問門外小黃門,道:「雲翰林可在?」
雲鶴適時住了嘴。
蔡昳用眼神示意他進值房,雲鶴點頭,迅速抬腳而去。
陳讀由小黃門引進來時,蔡昳站起身道:「都知。」
陳讀回來個禮,「學士,陛下於垂拱殿召見您和雲翰林。」
雲鶴適時從耳房走出來,皇帝不知道他告假,那就是蔡昳替自己瞞下了,他得記他一個好,於是朝著陳讀行了個禮問,「都知可知,何事?」
陳讀見雲鶴面色不好,上前來探問:「哎呦,翰林這是怎麼了?」
「陛下詔令下得急,老臣也不知道是何事。」
雲鶴輕輕搖頭,示意自己沒事,「多謝都知關心。」
蔡昳將那張紙壓進案上一本書中,道:「那便請吧。」
三人一起往垂拱殿去,
及到垂拱殿外時,見著緊閉著的大門,雲鶴心中暗道不妙。
隱隱約約還能聽見裡面的爭吵之聲。
雲鶴與蔡昳對視,心下瞭然,兩府三司六部九卿恐怕都在裡面。
陳讀輕推了門,碎步跑到皇帝身邊耳語,「陛下,老臣將學士與翰林都請進來了。」
「請進來吧。」皇帝說話聲音不大,卻將正在爭吵的臣下們止住了,一瞬鴉雀無聲起來。
眾人往門口看去,就見著兩個不該出現在這兒的人出現了,不知道皇帝葫蘆里賣的是什麼藥,眾人都有些懵。
蔡昳與雲鶴進來行了趨禮,皇帝讓他二人自行尋個座坐下。
二人也不知皇帝究竟為何意,賣的是什麼關子,雲鶴心中卻敲起來響鼓,總不會是爭吵的西線作戰失利一事吧。
小黃門依言又搬來兩根矮凳,二人入座後,殿內眾人依舊處於緘默之中,雲鶴輕撩起眼皮,去瞧對面三叔父與王世翁的臉色,都不太好看。
皇帝背靠在紅漆鎏金鑲嵌雕龍靠背椅上,手握兩顆碩大東珠,發出咕嘰咕嘰聲音,在偌大空寂的殿內竟能被坐於下方的雲鶴等人聽見,又聽他嗤鼻一笑,環視一圈,最終定格在蕭術身上,問:「眾卿怎麼都不說話了,原來翰林學士院竟然有如此大威力,竟能讓朕的能言善辯的臣子沉默無言。」
王至一咬牙,站起身來,往殿中心一跪,還好回了暖,地板不似冬春那般冰涼,他將黑紗展腳幞頭取下:「陛下,觥飯不及壺飧啊!延州乃關中之項背,失延州則關中震動。當務之急,臣懇請陛下能從內帑庫中撥款買糧往西線送去,且,推行屯田制與建堡寨迫在眉睫,朝中需多撥錢糧過去才行。」
雲鶴心中一跳,來了。
卻沒想到蕭術也站起身慢悠悠跪在王至左邊。
王至見蕭術過來,警惕地瞄著他。
蕭術道:「陛下,臣等先前已議定,延州此次失利,乃鄜延路都監折木輕敵冒進,窮寇莫追的道理都不懂,至於糧草,臣等也已議定,不知夏卿還在胡攪蠻纏些什麼。」
「臣以為,當今急事,便是保住國本,早立東宮。」
第167章
此話一出,雲鶴算是明了,先前的爭吵已不再是西線糧草一事,只是學士院清貴讀書人來了,王至脫帽下跪,是想要皇帝給個交代,俗話就是把皇帝架了起來,讓皇帝下不了台,讓他寵信的自己作何感想?<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端午之後的常朝本該提到卯時進行,但皇帝體恤百官,這次依舊是辰時進行,只下次,改成卯時。
那便是常朝沒有推遲,已經下朝了?可為何還有官員的馬車正往宮中去。
如此反常行徑,雲鶴第一反應便定是出事了,事還出得不小。
他本在病中,昨日已托四哥往翰林學士院去向蔡翰林告假,但今日已回到東京,想弄清發生了何事,他還是去看看吧。
正巧,一輛馬車正擦邊駛過,雲飛伸手去攔了,是王家的馬車,對面將帘子掀起來,雲鶴露面,朝著打簾的人點頭,他算是小輩,拱了拱手,「世兄。」王渙一副勞累模樣,「七郎?怎麼在這,沒去學士院當值?」
雲鶴見他模樣,疑惑:「昨日休沐,又在病中,不曾踏進學士院一步。世兄這是發生什麼事了?」
王渙露出』你竟不知『的模樣,道:「大伯父可曾給你寫信?」提起家父,雲鶴意識道,莫不是西邊戰況出了問題。
雲鶴輕輕搖頭,總不能說因為昨日不在府上所以不知有無書信寄到,王渙以為雲家大伯父的書信來得慢些,道:「急腳遞是昨兒夜裡到的,說,西線的軍情危急,前軍戰敗,西線被圍困,糧草不足。」
「我父親?」
「不是大伯父的問題,大伯父正沉疴難起。」
雲鶴臉色驚變——父親正病重,難怪近月余未收到父親寄來的家書。
「家父病中,那是誰領的本戰?」
「主將是鄜延路都監折木,已被俘虜,急遞中說是輕敵冒進,」王渙嘆了口氣,望向西邊,許是舉著帘子有些累了,他換了手,「你可知我家那不懂事的二郎也在那邊?外翁昨夜便和其他樞臣去了政事堂,後又去了樞密院,徹夜未歸。」
他兩的車占了大道,雲鶴率先下了車,讓阿清將車移開,陡然一受風,他又咳嗽起來,牽動著五臟六腑一般翻江倒海,引得王渙扶著他往街邊檐下去,這個時辰,商家正陸陸續續開門,見著這兩馬車擋在門口想著讓移開,但見著是官人家的,又默默縮了回去。王渙輕輕幫雲鶴順氣,指揮著自家的車往空巷子那邊挪,阿清跟著將車移過去。
王渙拉著雲鶴慢慢往小巷口移去,雲鶴止住了咳,王渙勸道:「七郎還是告個假,想來蔡翰林也能理解。」
雲鶴不答反問:「陛下可知道西線失利了?幾位宰執商量著可調了糧草?」
「陛下知道了,陛下精力不濟,只吩咐讓兩府三司共同商議了就是,所以現在是戶部調了,三司但不多,」王渙眼中露出沉痛神色來,目光轉向雲鶴,「翁翁又脫帽請求致仕了。」
「又是王世翁脫帽,上回也是,這回也是,」雲鶴垂下長睫,也沉沉嘆了一口氣,好半晌才問:「樞密院的人呢?范樞相沒說話?」
「范相公也爭取了,是戶部三司沒錢,陛下也心情不好,哎。」
「戶部沒錢?我......」雲鶴激動之餘,一抬手,卻碰到腰間的佩玉,繩一斷,砸到了地上,玉質堅潤,鏘然摔下,摔在二人心尖上,雲鶴他不理那佩玉碎片,左右環顧,見沒人經過,他沉默了片刻,見王渙望著他意在等他下言,他咬牙:「先前睦洲剿匪所獲,還有那轉運使加安撫使被抄家變賣,那麼多銀錢,到哪兒去了?」
王渙只聽聞過,說李暘從睦洲回來帶了不少銀錢送進國庫。
卻是第一次從相熟之人嘴裡得到佐證。
他壓低了聲音,問:「多少?」
雲鶴比了個數。
王渙深吸一口氣,似是沒想到這數,眼都睜大了不少,「如此之多?」
雲鶴頷首。
二人一時無言。
「那戶部不是搪塞之語?我
得去同翁翁說說,再找他們論論。「說完,王渙做出要走的架勢來。
「世兄,」雲鶴拉住他,附在他耳邊說,「世翁知,你我也知,究竟是進了誰的私囊。」
王渙氣憤地一甩袖子。
雲鶴見狀,問:「世兄今日不去衙門值房?」
「祖父尚在政事堂同他們僵持不下,犯了咳疾,我告了會兒假,回去拿。」說完,他像是才注意到雲鶴一身常服,「沒想到遇見了七郎你,怎麼?七郎你沒穿官服呢?」
雲鶴也沒刨根問他,區區一治咳疾的藥罷了,怎麼還得他親自回去拿?
他笑笑:「不瞞世兄,出城辦了些事,才趕回來。」
二人對視一笑,各自歇了糾察對方話中原委的心思。
雲鶴忡忡鬱郁踏進學士院。
蔡學士抬起頭看見他那一臉疲憊病容,停下手中的筆,關切問道:「少寧怎麼來了?不是病了麼,勾稽郎來替你告了病假,老夫也批了,算在正經告假文書中,」他又低下頭去舔墨,在紙上書著什麼,「雖是少年,但帶病上值可不行,恐傷了正氣,快回去歇著,明日再來當值。」
雲鶴抬手向他行了禮,「學士。」
蔡昳驚訝于雲鶴還有話想同他說,他倆平日裡也就是見面他點頭雲鶴行禮的關係,很少有過單獨交流,二人也難得碰面,皇帝日夜都讓他候在值房,但若是細細論起來,他是建德三十五年科考主考,雲鶴算是他提拔上去的,芝蘭玉樹少年,別的不說,進了這清且貴的翰林學士院的,蔡昳都當做是自己人,將來的宰輔苗子。
於是他擱下筆,身子往前傾了,問道:「少寧可是還有何事要同老夫講?」
「聽聞,」雲鶴話沒說完。
陳讀匆忙趕進來,問門外小黃門,道:「雲翰林可在?」
雲鶴適時住了嘴。
蔡昳用眼神示意他進值房,雲鶴點頭,迅速抬腳而去。
陳讀由小黃門引進來時,蔡昳站起身道:「都知。」
陳讀回來個禮,「學士,陛下於垂拱殿召見您和雲翰林。」
雲鶴適時從耳房走出來,皇帝不知道他告假,那就是蔡昳替自己瞞下了,他得記他一個好,於是朝著陳讀行了個禮問,「都知可知,何事?」
陳讀見雲鶴面色不好,上前來探問:「哎呦,翰林這是怎麼了?」
「陛下詔令下得急,老臣也不知道是何事。」
雲鶴輕輕搖頭,示意自己沒事,「多謝都知關心。」
蔡昳將那張紙壓進案上一本書中,道:「那便請吧。」
三人一起往垂拱殿去,
及到垂拱殿外時,見著緊閉著的大門,雲鶴心中暗道不妙。
隱隱約約還能聽見裡面的爭吵之聲。
雲鶴與蔡昳對視,心下瞭然,兩府三司六部九卿恐怕都在裡面。
陳讀輕推了門,碎步跑到皇帝身邊耳語,「陛下,老臣將學士與翰林都請進來了。」
「請進來吧。」皇帝說話聲音不大,卻將正在爭吵的臣下們止住了,一瞬鴉雀無聲起來。
眾人往門口看去,就見著兩個不該出現在這兒的人出現了,不知道皇帝葫蘆里賣的是什麼藥,眾人都有些懵。
蔡昳與雲鶴進來行了趨禮,皇帝讓他二人自行尋個座坐下。
二人也不知皇帝究竟為何意,賣的是什麼關子,雲鶴心中卻敲起來響鼓,總不會是爭吵的西線作戰失利一事吧。
小黃門依言又搬來兩根矮凳,二人入座後,殿內眾人依舊處於緘默之中,雲鶴輕撩起眼皮,去瞧對面三叔父與王世翁的臉色,都不太好看。
皇帝背靠在紅漆鎏金鑲嵌雕龍靠背椅上,手握兩顆碩大東珠,發出咕嘰咕嘰聲音,在偌大空寂的殿內竟能被坐於下方的雲鶴等人聽見,又聽他嗤鼻一笑,環視一圈,最終定格在蕭術身上,問:「眾卿怎麼都不說話了,原來翰林學士院竟然有如此大威力,竟能讓朕的能言善辯的臣子沉默無言。」
王至一咬牙,站起身來,往殿中心一跪,還好回了暖,地板不似冬春那般冰涼,他將黑紗展腳幞頭取下:「陛下,觥飯不及壺飧啊!延州乃關中之項背,失延州則關中震動。當務之急,臣懇請陛下能從內帑庫中撥款買糧往西線送去,且,推行屯田制與建堡寨迫在眉睫,朝中需多撥錢糧過去才行。」
雲鶴心中一跳,來了。
卻沒想到蕭術也站起身慢悠悠跪在王至左邊。
王至見蕭術過來,警惕地瞄著他。
蕭術道:「陛下,臣等先前已議定,延州此次失利,乃鄜延路都監折木輕敵冒進,窮寇莫追的道理都不懂,至於糧草,臣等也已議定,不知夏卿還在胡攪蠻纏些什麼。」
「臣以為,當今急事,便是保住國本,早立東宮。」
第167章
此話一出,雲鶴算是明了,先前的爭吵已不再是西線糧草一事,只是學士院清貴讀書人來了,王至脫帽下跪,是想要皇帝給個交代,俗話就是把皇帝架了起來,讓皇帝下不了台,讓他寵信的自己作何感想?<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