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頁
趙佶大怒,責令蔡京領重兵圍剿。
蔡京調派十路節度使,由童貫率領,誓要奪回大名府。
從此,大名府成了梁山與趙宋朝廷兵鋒相接的主戰場,三月一大戰,每月一小戰。
宋江表面指揮若定,心下暗叫不妙,連發數十封書信向周邊東昌府、東平府、高唐州、青州等地求援。
奈何此時東平府鳳姐、東平府探春正忙著攻打滄州,唯有高唐州林沖、青州花榮分得出兵馬前來救援。
幸而宋兵積貧積弱,雖有幾員武將,可惜朝廷不停派下文官前來攪局。
大名府內盧俊義勇猛無雙,大名府外林沖、花榮不停派兵騷擾,又有尤三姐術法相助,大名府攻防戰拉鋸到次年清明。
清明節前,鳳姐、探春終於拿下了滄州,自此整個山東皆歸梁山所轄,朱仝回歸梁山好漢行列。
鳳姐、探春回兵救援大名府,將蔡京派出的十路節度使打得落花流水、大敗而回。
探春親筆寫檄文,登上大名府城頭宣讀,歷數趙佶十八條大罪,正式打出了反宋復周的名號。
宋江站在城下,聽得面如土色,知道從此徹底絕了詔安之路了。
鳳姐與尤氏姐妹相見,大大方方地拉著手道謝,笑道:「從此,咱們就是一家人了。」
尤二姐下意識地怕她,縮了一下,尤三姐將她護在身後,向鳳姐笑道:「只望二奶奶莫要背地裡害我們才好。」
鳳姐哈哈笑道:「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今日種種便如今日生。咱們現在是一條船上的人,是要同舟共濟的了。」
尤二姐見她如今說話出口成章,眉宇舒展,大開大合,與往常的凌厲強勢已非同一模樣,微微鬆了口氣。
鳳姐又拉著尤二姐向盧俊義笑道:「聽聞我這妹妹已與員外定親,員外可要善待我妹妹,若將來聽到她說一個不好,我可是要第一個不依的。」
盧俊義見她一出場,宋江都要矮下半截去,哪裡敢不應承。
鳳姐、探春留在大名府三日,熱熱鬧鬧為尤二姐、盧俊義成了親,才各自領兵回去。
徹底失了大名府、滄州,蔡京不敢隱瞞,只得向趙佶請罪。
恰逢此時,江南方臘,河北田虎,淮西王慶接連造反,北方金人虎視眈眈,屢次犯邊。
趙佶一心追求藝術,聽不得這些煩心事,將蔡京一頓臭罵,自顧自回宮練習瘦金體去了。
蔡京等人焦頭爛額,只能儘量掩蓋敗果,從大名府撤軍,繼續搜羅花石綱,哄趙佶歡喜。
探春建議眾人暫時不再主動出擊,降低賦稅,開墾農田,斬殺貪官污吏,抄沒家產分給貧窮百姓,全心穩定地方民心。
山東、大名府一帶大治,附近鄉民爭相投奔。
這一年中秋,鳳姐在滄州迎來了一位特別的客人。
王都管一路小跑著通報進來:「大官人,娘子,舅爺來了!」
鳳姐正與柴進、柴巧兒一處坐著喝茶,聞聽此言,立起眉毛道:「哪裡來的舅爺?」
王都管喜滋滋道:「是娘子在睦洲的兄弟,方家二舅來滄州探親,二郎方才在門外聽說,已經迎出去了。」
鳳姐登時省起,她在這個世界頂替的是方家小姐名頭,如今方家人找上門來,可不是要拆穿西洋鏡嘛!
她臉色發白,心下暗暗盤算殺人滅口的可能性,一邊起身按劍道:「方家舅爺帶來多少人?」
王都管道:「單人單馬。」
柴進站起身笑道:「自你十五歲嫁到滄州,已有近二十年未回過故鄉,我這做女婿的當真失禮至極,既是有內弟遠道而來,理當出去迎接。」
他率先走了出去,柴巧兒蹦蹦跳跳跟在身邊,一路嘻嘻笑道:「我長這麼大,還沒有見過舅舅呢!娘也不說帶我們回去探親。」
鳳姐心事重重跟在後面,二十年過去,許是那方家人已認不清自家女兒了吧。
剛走至二門外,已見柴世運拉著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說說笑笑走了進來。
那年輕人走至柴進面前,唱了個喏道:「龍眉鳳目,儀表不凡,定是柴氏嫡系龍子龍孫柴大官人了!」
柴世運笑道:「小舅舅,這位正是家父。」
年輕人一揖到地:「小可方傑,見過堂姐夫!」
柴進笑道:「你從睦洲來,泰山大人身體可好麼?」
方傑道:「伯父好得很,還挽得大弓騎得烈馬呢!」
他看見鳳姐,轉上來笑道:「姐姐,你出嫁時我才三歲,只記得走了很遠的路送親,姐姐想必也不記得我了吧?」
聽說他並不記得原來的方小姐,鳳姐鬆了口氣,熟練而親熱地笑道:「一轉眼,你也長成個大小伙子了,家裡人都好嗎?」
方傑道:「都很好,就是伯母她老人家太過想念姐姐,哭得眼睛有些不好了。」
鳳姐嘆道:「我嫁到這樣遠的地方,不能盡孝膝下,實在是對不起爹娘的養育之恩。」
方傑笑道:「伯母讓我們帶了許多家鄉風物,以慰姐姐的思鄉之苦呢!」
柴進道:「還有其他人嗎?」
方傑雙手一攤,笑道:「我們來一趟,總不能空手而來吧?大哥押著箱籠禮品走得慢,這會兒想是到了城外了。」
柴世運跳起身笑道:「原來還有一位舅舅,咱們快去迎接。」
方傑笑道:「我只是你的堂舅,走在後面的才是你的嫡親舅舅呢。」
他轉向鳳姐,低聲道:「聽說姐姐在娘家時,與大哥最親,出嫁那天大哥一步一步背出了二十里地,怎樣也捨不得讓姐姐上花轎,如今馬上要兄妹相見,沒準兒大哥正在偷偷哭鼻子呢。」
他言語調皮,鳳姐卻笑不出來。
方家大哥與方小姐自小親密,看來,這大哥是萬不能糊弄了!
她臉色煞白,勉強彎了彎唇角。
柴進引著眾人迎至門外,等了不多時,果然有位三十七、八歲的漢子,做商人打扮,領著裝滿貨物的車隊,轆轆而來。
方傑高興地招手喚道:「大哥,是這裡了!」
鳳姐心跳如雷,暗暗盤算是裝失憶,還是推說年紀大了形貌改變......
那漢子已翻身跳下馬,大步走了過來,看定鳳姐,虎目微微發紅,薄唇輕顫:「妹妹,好久不見。」
她預想的揭破身份並沒有出現,方家大哥雙眼滿含溫情,看鳳姐時仿佛還在看當年天真可愛的小妹子。
鳳姐心底陡然一酸,忍不住竟滴下淚來。
恍惚間,仿佛童年時代當真有這麼一位哥哥似的。
也許,這一世她並非頂替名分,也非借屍還魂,而是當真活過一世……
柴進招呼眾人進院,開設宴席,又遣人去請柴世安回來。
方家大哥拉著兩個外甥,滿意地連連點頭,向柴進笑道:「妹夫,你這些年幹得著實不錯,地盤也占得不小。」
柴進:「也?」
方家大哥笑道:「雖然比起我們在杭州打下的根基,還差著不少就是了。」
鳳姐心下驀然一動,方家,杭州?有個侄子叫方傑,難道這些方家人竟是……
她不動聲色,任憑柴進繼續發問:「如今杭州是方臘占據,難道......」
方家大哥一怔,隨即哈哈大笑道:「你與我妹妹成婚這麼多年,竟然不知道親岳丈的名諱嗎?」
他站起身,大咧咧介紹道:「家父如今統治八州二十五縣,正是永樂聖公上方諱臘是也。」
原來,方家的「方」竟是方臘的「方」!
在柴進、鳳姐等人震驚的目光中,方家大哥拉出一道金燦燦的聖旨,朗聲宣布道:
「此次父皇派我等隱名來到滄州,一則探望妹婿、外甥,二則賜封妹妹方鳳兒為金芝公主!」
第208章
自從與探春重逢後,鳳姐央著她寫了更詳細的《水滸全傳》,讀得滾瓜爛熟,自然知道梁山的最後一戰是攻方臘,並在該戰中失去了六十餘名梁山好漢。
他們在山東起事時,方臘在江南已成氣候,鳳姐曾不止一次想過要與方氏聯絡合作,萬沒想到那方臘竟是她名義上的親爹。
如今來到滄州的兩名方氏子弟,必是方臘的大太子方天定、侄子方傑。
原著中攻打方臘之戰中,柴進曾化名柯引,臥底方臘身邊,成為方臘女兒金芝公主的駙馬。
而照方天定方才宣讀的所謂聖旨來看,她王熙鳳已正式被賜封為金芝公主。
這一切,莫非冥冥之中自有天定嗎?
鳳姐抬頭,白雲幽幽,似在對她微微點頭,仿佛可看見林妹妹隱在雲後,調皮地一笑:「鳳姐姐,我這番安排你可滿意嗎?」
「滿意,如何不滿意。」鳳姐喃喃低語,唇角掛著淡淡的笑意。
方天定奇道:「妹妹,你在說什麼?」
鳳姐粲然一笑:「沒什麼,哥哥遠路而來辛苦了,請再飲一杯酒吧!」
她舉杯勸酒,心中卻開始飛速盤算這方天定來的目的,絕不單是為了敘兄妹之情。
蔡京調派十路節度使,由童貫率領,誓要奪回大名府。
從此,大名府成了梁山與趙宋朝廷兵鋒相接的主戰場,三月一大戰,每月一小戰。
宋江表面指揮若定,心下暗叫不妙,連發數十封書信向周邊東昌府、東平府、高唐州、青州等地求援。
奈何此時東平府鳳姐、東平府探春正忙著攻打滄州,唯有高唐州林沖、青州花榮分得出兵馬前來救援。
幸而宋兵積貧積弱,雖有幾員武將,可惜朝廷不停派下文官前來攪局。
大名府內盧俊義勇猛無雙,大名府外林沖、花榮不停派兵騷擾,又有尤三姐術法相助,大名府攻防戰拉鋸到次年清明。
清明節前,鳳姐、探春終於拿下了滄州,自此整個山東皆歸梁山所轄,朱仝回歸梁山好漢行列。
鳳姐、探春回兵救援大名府,將蔡京派出的十路節度使打得落花流水、大敗而回。
探春親筆寫檄文,登上大名府城頭宣讀,歷數趙佶十八條大罪,正式打出了反宋復周的名號。
宋江站在城下,聽得面如土色,知道從此徹底絕了詔安之路了。
鳳姐與尤氏姐妹相見,大大方方地拉著手道謝,笑道:「從此,咱們就是一家人了。」
尤二姐下意識地怕她,縮了一下,尤三姐將她護在身後,向鳳姐笑道:「只望二奶奶莫要背地裡害我們才好。」
鳳姐哈哈笑道:「昨日種種譬如昨日死,今日種種便如今日生。咱們現在是一條船上的人,是要同舟共濟的了。」
尤二姐見她如今說話出口成章,眉宇舒展,大開大合,與往常的凌厲強勢已非同一模樣,微微鬆了口氣。
鳳姐又拉著尤二姐向盧俊義笑道:「聽聞我這妹妹已與員外定親,員外可要善待我妹妹,若將來聽到她說一個不好,我可是要第一個不依的。」
盧俊義見她一出場,宋江都要矮下半截去,哪裡敢不應承。
鳳姐、探春留在大名府三日,熱熱鬧鬧為尤二姐、盧俊義成了親,才各自領兵回去。
徹底失了大名府、滄州,蔡京不敢隱瞞,只得向趙佶請罪。
恰逢此時,江南方臘,河北田虎,淮西王慶接連造反,北方金人虎視眈眈,屢次犯邊。
趙佶一心追求藝術,聽不得這些煩心事,將蔡京一頓臭罵,自顧自回宮練習瘦金體去了。
蔡京等人焦頭爛額,只能儘量掩蓋敗果,從大名府撤軍,繼續搜羅花石綱,哄趙佶歡喜。
探春建議眾人暫時不再主動出擊,降低賦稅,開墾農田,斬殺貪官污吏,抄沒家產分給貧窮百姓,全心穩定地方民心。
山東、大名府一帶大治,附近鄉民爭相投奔。
這一年中秋,鳳姐在滄州迎來了一位特別的客人。
王都管一路小跑著通報進來:「大官人,娘子,舅爺來了!」
鳳姐正與柴進、柴巧兒一處坐著喝茶,聞聽此言,立起眉毛道:「哪裡來的舅爺?」
王都管喜滋滋道:「是娘子在睦洲的兄弟,方家二舅來滄州探親,二郎方才在門外聽說,已經迎出去了。」
鳳姐登時省起,她在這個世界頂替的是方家小姐名頭,如今方家人找上門來,可不是要拆穿西洋鏡嘛!
她臉色發白,心下暗暗盤算殺人滅口的可能性,一邊起身按劍道:「方家舅爺帶來多少人?」
王都管道:「單人單馬。」
柴進站起身笑道:「自你十五歲嫁到滄州,已有近二十年未回過故鄉,我這做女婿的當真失禮至極,既是有內弟遠道而來,理當出去迎接。」
他率先走了出去,柴巧兒蹦蹦跳跳跟在身邊,一路嘻嘻笑道:「我長這麼大,還沒有見過舅舅呢!娘也不說帶我們回去探親。」
鳳姐心事重重跟在後面,二十年過去,許是那方家人已認不清自家女兒了吧。
剛走至二門外,已見柴世運拉著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說說笑笑走了進來。
那年輕人走至柴進面前,唱了個喏道:「龍眉鳳目,儀表不凡,定是柴氏嫡系龍子龍孫柴大官人了!」
柴世運笑道:「小舅舅,這位正是家父。」
年輕人一揖到地:「小可方傑,見過堂姐夫!」
柴進笑道:「你從睦洲來,泰山大人身體可好麼?」
方傑道:「伯父好得很,還挽得大弓騎得烈馬呢!」
他看見鳳姐,轉上來笑道:「姐姐,你出嫁時我才三歲,只記得走了很遠的路送親,姐姐想必也不記得我了吧?」
聽說他並不記得原來的方小姐,鳳姐鬆了口氣,熟練而親熱地笑道:「一轉眼,你也長成個大小伙子了,家裡人都好嗎?」
方傑道:「都很好,就是伯母她老人家太過想念姐姐,哭得眼睛有些不好了。」
鳳姐嘆道:「我嫁到這樣遠的地方,不能盡孝膝下,實在是對不起爹娘的養育之恩。」
方傑笑道:「伯母讓我們帶了許多家鄉風物,以慰姐姐的思鄉之苦呢!」
柴進道:「還有其他人嗎?」
方傑雙手一攤,笑道:「我們來一趟,總不能空手而來吧?大哥押著箱籠禮品走得慢,這會兒想是到了城外了。」
柴世運跳起身笑道:「原來還有一位舅舅,咱們快去迎接。」
方傑笑道:「我只是你的堂舅,走在後面的才是你的嫡親舅舅呢。」
他轉向鳳姐,低聲道:「聽說姐姐在娘家時,與大哥最親,出嫁那天大哥一步一步背出了二十里地,怎樣也捨不得讓姐姐上花轎,如今馬上要兄妹相見,沒準兒大哥正在偷偷哭鼻子呢。」
他言語調皮,鳳姐卻笑不出來。
方家大哥與方小姐自小親密,看來,這大哥是萬不能糊弄了!
她臉色煞白,勉強彎了彎唇角。
柴進引著眾人迎至門外,等了不多時,果然有位三十七、八歲的漢子,做商人打扮,領著裝滿貨物的車隊,轆轆而來。
方傑高興地招手喚道:「大哥,是這裡了!」
鳳姐心跳如雷,暗暗盤算是裝失憶,還是推說年紀大了形貌改變......
那漢子已翻身跳下馬,大步走了過來,看定鳳姐,虎目微微發紅,薄唇輕顫:「妹妹,好久不見。」
她預想的揭破身份並沒有出現,方家大哥雙眼滿含溫情,看鳳姐時仿佛還在看當年天真可愛的小妹子。
鳳姐心底陡然一酸,忍不住竟滴下淚來。
恍惚間,仿佛童年時代當真有這麼一位哥哥似的。
也許,這一世她並非頂替名分,也非借屍還魂,而是當真活過一世……
柴進招呼眾人進院,開設宴席,又遣人去請柴世安回來。
方家大哥拉著兩個外甥,滿意地連連點頭,向柴進笑道:「妹夫,你這些年幹得著實不錯,地盤也占得不小。」
柴進:「也?」
方家大哥笑道:「雖然比起我們在杭州打下的根基,還差著不少就是了。」
鳳姐心下驀然一動,方家,杭州?有個侄子叫方傑,難道這些方家人竟是……
她不動聲色,任憑柴進繼續發問:「如今杭州是方臘占據,難道......」
方家大哥一怔,隨即哈哈大笑道:「你與我妹妹成婚這麼多年,竟然不知道親岳丈的名諱嗎?」
他站起身,大咧咧介紹道:「家父如今統治八州二十五縣,正是永樂聖公上方諱臘是也。」
原來,方家的「方」竟是方臘的「方」!
在柴進、鳳姐等人震驚的目光中,方家大哥拉出一道金燦燦的聖旨,朗聲宣布道:
「此次父皇派我等隱名來到滄州,一則探望妹婿、外甥,二則賜封妹妹方鳳兒為金芝公主!」
第208章
自從與探春重逢後,鳳姐央著她寫了更詳細的《水滸全傳》,讀得滾瓜爛熟,自然知道梁山的最後一戰是攻方臘,並在該戰中失去了六十餘名梁山好漢。
他們在山東起事時,方臘在江南已成氣候,鳳姐曾不止一次想過要與方氏聯絡合作,萬沒想到那方臘竟是她名義上的親爹。
如今來到滄州的兩名方氏子弟,必是方臘的大太子方天定、侄子方傑。
原著中攻打方臘之戰中,柴進曾化名柯引,臥底方臘身邊,成為方臘女兒金芝公主的駙馬。
而照方天定方才宣讀的所謂聖旨來看,她王熙鳳已正式被賜封為金芝公主。
這一切,莫非冥冥之中自有天定嗎?
鳳姐抬頭,白雲幽幽,似在對她微微點頭,仿佛可看見林妹妹隱在雲後,調皮地一笑:「鳳姐姐,我這番安排你可滿意嗎?」
「滿意,如何不滿意。」鳳姐喃喃低語,唇角掛著淡淡的笑意。
方天定奇道:「妹妹,你在說什麼?」
鳳姐粲然一笑:「沒什麼,哥哥遠路而來辛苦了,請再飲一杯酒吧!」
她舉杯勸酒,心中卻開始飛速盤算這方天定來的目的,絕不單是為了敘兄妹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