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頁
他話鋒一轉,向吳用道:「我聽聞河北玉麒麟聲名遠播,武藝高強,何不招他上山共聚大事?」
吳用撫須笑道:「哥哥有此心,盡可著落在吳用身上便是。」
攻破青州後,宋江留下花榮、秦明、魯智深、武松、楊志、孔明、孔亮、李忠、周通在此鎮守,除了桃花山、二龍山、白虎山本就有的千餘小嘍囉外,另留下樑山兩千軍馬。
臨行前,宋江囑咐花榮等人:「我們走後,你們要約束手下人,與民休養生息。只有比那些貪官污吏做得好一百倍,才能得人心保城池,且記且記。」
花榮等人齊聲答應。
在高唐州、東昌州時,花榮已見識過探春的治理手段。
送走梁山人馬後,他召集留守眾人商議。
眾人皆推花榮暫代知府,總領青州;秦明暫代知州,總領軍事;魯智深、武松、楊志擔任團練使,帶兵巡視地方,收服附近縣鎮,抵禦官兵圍剿。
李忠、周通負責開倉放糧、獎勵農耕,減免稅收勞役、穩定人心;孔明、孔亮則負責籠絡當地大戶,維護開明仁善的,抄沒口碑惡劣的。
花榮展開手腕,復用平日口碑尚可的地方官吏,收服地方軍隊,慢慢穩定青州民心。
青州城牆上,梁山泊替天行道的杏黃旗迎風招展。
消息傳回朝廷,徽宗大怒,對著蔡京、高俅一陣喝罵,讓他們三個月之內收服青州。
高俅只得使出渾身解數,數次派重兵圍剿。
青州城牆都被打破了十餘次,花榮一邊勉力維持,一邊派人向外求援。
梁山宋江派了呼延灼、徐寧、凌振,帶著連環馬、鉤鐮槍、火炮全力支援。
高唐州林沖派了孫立、孫新、解珍、解寶,分出一千軍馬前往。
東昌州探春是第一個接到花榮求救信的,她當即發信給鳳姐,鳳姐親自帶領柴世運、柴世安兄弟,盡出多年經營的私兵。
三路援軍趕到,與花榮裡應外合,將圍剿官兵打得落花流水。
高俅見機不妙,親提三十萬大軍趕到附近的東平府,戰況又拉鋸了三個多月。
鳳姐甘冒大險,帶著柴世安扮做一對文弱書生,混入東平府,當街發難,險些砍去高俅半截身子,然後趁亂鑽入人群,扯去外衫,借著裡面的女子衣衫脫身。
高俅吃了驚嚇,大病一場,退回東京養病。
鳳姐留柴世安在青州輔佐花榮,她另率領眾人,占據沿途州縣,將青州與東昌州打通,花榮、探春互為掎角之勢,攻守相助,穩定下來。
鳳姐改做男裝,以柴進名義在青州、東昌州、高唐州三座城池間遊走,廣施仁義,收攏人心。
宋江聽說,心下雖有不滿,也不好表現出來。
花榮、呼延灼、林沖、徐寧、孫立等人皆是軍官出身,處理起地方政務還算遊刃有餘。
但多數梁山好漢常年混跡於草莽,一言不合就要提刀殺人,眾人一方面要平定地方,一方面要管束兄弟,一個個焦頭爛額。
因見急需用人,魯智深主動請命獨上少華山,欲要說服史進等少華山人馬來投。
奈何史進替玉嬌枝父女抱打不平,已遭華州賀太守捉了,身陷華州大牢。
為救史進,宋江聚集梁山剩餘好漢,依著吳用主意騙取宿太尉的金鈴吊掛,賺開了華州。
此地著實偏遠,宋江等人便只搶了錢糧,沿途散於百姓,大大揚了梁山威名,為梁山增加了史進、朱武、陳達、楊春四位頭領。
山寨上留守的晁蓋等人也沒閒著,四處出擊,將梁山周邊縣鎮全數收入囊中。
段景柱帶來曾頭市劫走照夜玉獅子馬的消息,可惜眾好漢皆忙得不可開交,誰也顧不上為一匹馬去打曾頭市。
隨後,宋江帶領少華山一眾人馬要去收服芒碭山。
出發前,宋江接到探春的書信,知道芒碭山有位法師樊瑞,便又回身請了軍師公孫勝,一發攻陷芒碭山,得了樊瑞、項充、李袞等人。
歷來守業遠比創業難,宋江雖一日不歇地收攏好漢,卻也跟不上鳳姐、探春、花榮、林沖等人攻城拔寨的速度。
梁山兄弟流水般地派出去,攻下的城池仍處處急需人手。
宋江知會晁蓋,將拉攏盧俊義落草當即提上日程。
晁蓋聽說這位盧員外棍棒天下無雙的名號,也大是贊成。
吳用設下計謀,派戴宗知會給探春、鳳姐等人知道。
探春心知盧俊義是一把利器,雖覺手段不夠光明磊落,也只能默許。
鳳姐寫信催吳用儘早施行,她則開始準備軍馬,打算趁機攻取大名府。
仍如書中一般,吳用扮作算命先生,在盧俊義家中寫下反詩,將他騙到梁山上,鼓動盧家管家李固舉報主人謀反。
李固心思歹毒,不僅向官府告發盧俊義謀反,又占了主人的娘子賈氏,甚至還買通刺配路上的押送公人,要取盧俊義性命。
探春遠在東昌州,良心不安,每日掐指計算為盧俊義劫法場的時間,生怕誤了盧員外的性命。
誰知過了書中時間節點,盧俊義竟在刺配路途失蹤了,連帶燕青也沒了蹤影。
探春派楊雄、石秀沿路查找數日,依然是一無所獲,便讓這二人暫且放下軍務,專心尋找盧俊義、燕青二人。
這一日正午,楊雄、石秀二人走至一處山林,遙遙瞧見樹木掩映著一座莊院。
二人口渴,便要上門討口水喝。
誰知那莊院看著不過數里,走起來卻幾乎耗了半日。
夕陽落下,天色昏暗,兩人才到達莊院正門。
石秀上前打門,一邊高聲叫道:「可有人在家嗎?過路人討口水喝。」
半晌,大門吱呀打開,一個俊俏伶俐的小丫鬟探頭出來,將石秀上下一遍,問道:「你誰呀?做什麼在此吵嚷!」
石秀拱手笑道:「我與哥哥是做小買賣的貨郎,路上走岔了路,又累又渴,想在貴莊討碗水喝。」
楊雄在後道:「莊裡如果方便,給我們做頓飯吃,我們兄弟願意十倍付錢。」
那丫鬟掩口笑道:「我們又不是飯店,便是出一百倍的錢,也沒人有這個功夫!」
院內有人喚道:「芳官,什麼事兒?」
那叫芳官的小丫鬟回身笑道:「三姐,兩個高大漢子,一個提著棍棒,一個挎著腰刀,要向我們討飯吃哩!」
那三姐道:「我們這裡都是女人,不方便留男客,打發他們別處討去吧!」
石秀聽得她們自說出都是女人的話來,心下疑惑:這樣一個荒僻地方,這樣一座大莊院,住著一群女子,竟然還大咧咧地說出來,也不怕過路人心生歹意,當真古怪。
他是個謹慎的人,當即後退一步,道:「既然不方便,我們兄弟別處去就是了。只是還要向姑娘打聽個人,可見到兩個漢子從此路過?」
「見過呀!」那芳官嘻嘻笑道,「還見得真真的呢。」
楊雄大喜,忙上前道:「那兩個漢子在哪兒?」
芳官伸出一根蔥白的手指,指向前方樹林。
楊雄、石秀二人還當有了盧俊義、燕青蹤跡,面上都現出喜色,目光跟著那手指望向樹林。
卻見芳官手指兜了個圈,一點點划過樹林,溪水,石橋,最終復指著石秀的鼻子,嘻嘻笑道:「那兩個漢子非是遠在天邊,可不就近在眼前嗎?」
說罷,她彎腰大笑,聲如銀鈴,花枝亂顫。
楊雄大怒,拔出腰刀叫道:「我們客氣問話,你這小丫頭卻如何消遣我等?真當我兄弟不殺女人嗎?!」
那芳官不避不懼,雙手一攤,淡淡道:「消遣你們怎了?也不瞧瞧這裡是什麼地方,竟敢這般大呼小叫,舞刀弄棒的!」
第200章
那芳官說話這般刻薄,楊雄再也忍受不住,揮刀就斬。
他本意是要削去這小丫頭一片髮髻,給她點兒教訓,手腕卻被石秀抓住。
石秀將他拉得後退一步,淡然道:「這麼個荒僻地方,想來也不會有人知道外面的消息。哥哥,咱們無須和這鄉野村姑多費口舌。」
「誰是鄉野村姑?」芳官年少氣盛,吃不得一點兒激將法,當即跳腳道:
「不就是兩個男人嗎?我們莊裡幾天前剛好救回來兩個,一個高一個矮,一個帥一個俊,一個穿著囚衣,一個拿著小弩箭......」
石秀與楊雄對視一眼,踏破鐵鞋無覓處,盧俊義、燕青果然在這裡了。
那芳官話如流水,一心要證明自己不是無知的村姑,卻聽門內有人道:「芳官,讓你打發客人,怎的把底細都透漏了?」
芳官這才驚覺,忙捂住嘴,搖頭不言。
一位紅衫女子走出門來,只看得石秀、楊雄一眼,便換了笑容道:「敢問二位可是從梁山泊來的?」
楊雄、石秀二人定睛望去,但見那女子柳眉籠翠霧,檀口點丹砂,容貌明艷,身段風流。
吳用撫須笑道:「哥哥有此心,盡可著落在吳用身上便是。」
攻破青州後,宋江留下花榮、秦明、魯智深、武松、楊志、孔明、孔亮、李忠、周通在此鎮守,除了桃花山、二龍山、白虎山本就有的千餘小嘍囉外,另留下樑山兩千軍馬。
臨行前,宋江囑咐花榮等人:「我們走後,你們要約束手下人,與民休養生息。只有比那些貪官污吏做得好一百倍,才能得人心保城池,且記且記。」
花榮等人齊聲答應。
在高唐州、東昌州時,花榮已見識過探春的治理手段。
送走梁山人馬後,他召集留守眾人商議。
眾人皆推花榮暫代知府,總領青州;秦明暫代知州,總領軍事;魯智深、武松、楊志擔任團練使,帶兵巡視地方,收服附近縣鎮,抵禦官兵圍剿。
李忠、周通負責開倉放糧、獎勵農耕,減免稅收勞役、穩定人心;孔明、孔亮則負責籠絡當地大戶,維護開明仁善的,抄沒口碑惡劣的。
花榮展開手腕,復用平日口碑尚可的地方官吏,收服地方軍隊,慢慢穩定青州民心。
青州城牆上,梁山泊替天行道的杏黃旗迎風招展。
消息傳回朝廷,徽宗大怒,對著蔡京、高俅一陣喝罵,讓他們三個月之內收服青州。
高俅只得使出渾身解數,數次派重兵圍剿。
青州城牆都被打破了十餘次,花榮一邊勉力維持,一邊派人向外求援。
梁山宋江派了呼延灼、徐寧、凌振,帶著連環馬、鉤鐮槍、火炮全力支援。
高唐州林沖派了孫立、孫新、解珍、解寶,分出一千軍馬前往。
東昌州探春是第一個接到花榮求救信的,她當即發信給鳳姐,鳳姐親自帶領柴世運、柴世安兄弟,盡出多年經營的私兵。
三路援軍趕到,與花榮裡應外合,將圍剿官兵打得落花流水。
高俅見機不妙,親提三十萬大軍趕到附近的東平府,戰況又拉鋸了三個多月。
鳳姐甘冒大險,帶著柴世安扮做一對文弱書生,混入東平府,當街發難,險些砍去高俅半截身子,然後趁亂鑽入人群,扯去外衫,借著裡面的女子衣衫脫身。
高俅吃了驚嚇,大病一場,退回東京養病。
鳳姐留柴世安在青州輔佐花榮,她另率領眾人,占據沿途州縣,將青州與東昌州打通,花榮、探春互為掎角之勢,攻守相助,穩定下來。
鳳姐改做男裝,以柴進名義在青州、東昌州、高唐州三座城池間遊走,廣施仁義,收攏人心。
宋江聽說,心下雖有不滿,也不好表現出來。
花榮、呼延灼、林沖、徐寧、孫立等人皆是軍官出身,處理起地方政務還算遊刃有餘。
但多數梁山好漢常年混跡於草莽,一言不合就要提刀殺人,眾人一方面要平定地方,一方面要管束兄弟,一個個焦頭爛額。
因見急需用人,魯智深主動請命獨上少華山,欲要說服史進等少華山人馬來投。
奈何史進替玉嬌枝父女抱打不平,已遭華州賀太守捉了,身陷華州大牢。
為救史進,宋江聚集梁山剩餘好漢,依著吳用主意騙取宿太尉的金鈴吊掛,賺開了華州。
此地著實偏遠,宋江等人便只搶了錢糧,沿途散於百姓,大大揚了梁山威名,為梁山增加了史進、朱武、陳達、楊春四位頭領。
山寨上留守的晁蓋等人也沒閒著,四處出擊,將梁山周邊縣鎮全數收入囊中。
段景柱帶來曾頭市劫走照夜玉獅子馬的消息,可惜眾好漢皆忙得不可開交,誰也顧不上為一匹馬去打曾頭市。
隨後,宋江帶領少華山一眾人馬要去收服芒碭山。
出發前,宋江接到探春的書信,知道芒碭山有位法師樊瑞,便又回身請了軍師公孫勝,一發攻陷芒碭山,得了樊瑞、項充、李袞等人。
歷來守業遠比創業難,宋江雖一日不歇地收攏好漢,卻也跟不上鳳姐、探春、花榮、林沖等人攻城拔寨的速度。
梁山兄弟流水般地派出去,攻下的城池仍處處急需人手。
宋江知會晁蓋,將拉攏盧俊義落草當即提上日程。
晁蓋聽說這位盧員外棍棒天下無雙的名號,也大是贊成。
吳用設下計謀,派戴宗知會給探春、鳳姐等人知道。
探春心知盧俊義是一把利器,雖覺手段不夠光明磊落,也只能默許。
鳳姐寫信催吳用儘早施行,她則開始準備軍馬,打算趁機攻取大名府。
仍如書中一般,吳用扮作算命先生,在盧俊義家中寫下反詩,將他騙到梁山上,鼓動盧家管家李固舉報主人謀反。
李固心思歹毒,不僅向官府告發盧俊義謀反,又占了主人的娘子賈氏,甚至還買通刺配路上的押送公人,要取盧俊義性命。
探春遠在東昌州,良心不安,每日掐指計算為盧俊義劫法場的時間,生怕誤了盧員外的性命。
誰知過了書中時間節點,盧俊義竟在刺配路途失蹤了,連帶燕青也沒了蹤影。
探春派楊雄、石秀沿路查找數日,依然是一無所獲,便讓這二人暫且放下軍務,專心尋找盧俊義、燕青二人。
這一日正午,楊雄、石秀二人走至一處山林,遙遙瞧見樹木掩映著一座莊院。
二人口渴,便要上門討口水喝。
誰知那莊院看著不過數里,走起來卻幾乎耗了半日。
夕陽落下,天色昏暗,兩人才到達莊院正門。
石秀上前打門,一邊高聲叫道:「可有人在家嗎?過路人討口水喝。」
半晌,大門吱呀打開,一個俊俏伶俐的小丫鬟探頭出來,將石秀上下一遍,問道:「你誰呀?做什麼在此吵嚷!」
石秀拱手笑道:「我與哥哥是做小買賣的貨郎,路上走岔了路,又累又渴,想在貴莊討碗水喝。」
楊雄在後道:「莊裡如果方便,給我們做頓飯吃,我們兄弟願意十倍付錢。」
那丫鬟掩口笑道:「我們又不是飯店,便是出一百倍的錢,也沒人有這個功夫!」
院內有人喚道:「芳官,什麼事兒?」
那叫芳官的小丫鬟回身笑道:「三姐,兩個高大漢子,一個提著棍棒,一個挎著腰刀,要向我們討飯吃哩!」
那三姐道:「我們這裡都是女人,不方便留男客,打發他們別處討去吧!」
石秀聽得她們自說出都是女人的話來,心下疑惑:這樣一個荒僻地方,這樣一座大莊院,住著一群女子,竟然還大咧咧地說出來,也不怕過路人心生歹意,當真古怪。
他是個謹慎的人,當即後退一步,道:「既然不方便,我們兄弟別處去就是了。只是還要向姑娘打聽個人,可見到兩個漢子從此路過?」
「見過呀!」那芳官嘻嘻笑道,「還見得真真的呢。」
楊雄大喜,忙上前道:「那兩個漢子在哪兒?」
芳官伸出一根蔥白的手指,指向前方樹林。
楊雄、石秀二人還當有了盧俊義、燕青蹤跡,面上都現出喜色,目光跟著那手指望向樹林。
卻見芳官手指兜了個圈,一點點划過樹林,溪水,石橋,最終復指著石秀的鼻子,嘻嘻笑道:「那兩個漢子非是遠在天邊,可不就近在眼前嗎?」
說罷,她彎腰大笑,聲如銀鈴,花枝亂顫。
楊雄大怒,拔出腰刀叫道:「我們客氣問話,你這小丫頭卻如何消遣我等?真當我兄弟不殺女人嗎?!」
那芳官不避不懼,雙手一攤,淡淡道:「消遣你們怎了?也不瞧瞧這裡是什麼地方,竟敢這般大呼小叫,舞刀弄棒的!」
第200章
那芳官說話這般刻薄,楊雄再也忍受不住,揮刀就斬。
他本意是要削去這小丫頭一片髮髻,給她點兒教訓,手腕卻被石秀抓住。
石秀將他拉得後退一步,淡然道:「這麼個荒僻地方,想來也不會有人知道外面的消息。哥哥,咱們無須和這鄉野村姑多費口舌。」
「誰是鄉野村姑?」芳官年少氣盛,吃不得一點兒激將法,當即跳腳道:
「不就是兩個男人嗎?我們莊裡幾天前剛好救回來兩個,一個高一個矮,一個帥一個俊,一個穿著囚衣,一個拿著小弩箭......」
石秀與楊雄對視一眼,踏破鐵鞋無覓處,盧俊義、燕青果然在這裡了。
那芳官話如流水,一心要證明自己不是無知的村姑,卻聽門內有人道:「芳官,讓你打發客人,怎的把底細都透漏了?」
芳官這才驚覺,忙捂住嘴,搖頭不言。
一位紅衫女子走出門來,只看得石秀、楊雄一眼,便換了笑容道:「敢問二位可是從梁山泊來的?」
楊雄、石秀二人定睛望去,但見那女子柳眉籠翠霧,檀口點丹砂,容貌明艷,身段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