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頁
竇榮其實對此不痛不癢。
小老頭只能在神都跳腳,還能真殺到吳州來?
真殺過來了,又能拿他怎麼樣?
瞧瞧,這信都是攢一堆一起收到的。
從神都到吳州,遠著呢。
蒸汽船也不是每天都發,跑馬更慢。
他還勸明顯看上去壓力很大的趙淩:「讀那麼多書,天高皇帝遠還不知道?我姨父那個人你還不知道?他就是隨口說說,反正你幹什麼,他都只會說好好好。」
竇榮經常在背後蛐蛐他姨父,趙淩其實也沒少蛐蛐。
他壓力大的原因不在於顧潥這些罵他們的信,而是他準備啟用女官的事情,完全是自作主張:「我瞧著陛下要不了多久就會過來,到時候我就慘了。」
他本來想著自己先斬後奏,等被發現的時候木已成舟,還能怎麼樣?
他把信一丟,跳起來就撲到竇榮身上,埋胸哀嚎:「啊——我明明算得好好的。」
他是算準了自己起碼有一年的空間,如果順利的話,甚至能有三年。
寧吳的政務相對獨立,絕大部分事情他自己就能說了算。
這些未來的女官大都來自於本地勢力,或者跟本地勢力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作為既得利益者,這些勢力絕對不至於自己去捅破這層窗戶紙,現在的交通和通訊條件也註定了沒這個能力去捅。
官員名單確實得上交給朝廷報備,但誰會特意在名字後面寫個性別?
趙淩不會。
啥名字一看就是女的?
很多地方都有給小時候身體不好的男孩子取個女名好養活的習俗,朝中不僅有叫「XX美」的,還有叫「XX娘」、「XX妹」的呢,一點都不稀奇。
而且像這種特招的地方官,能有多大概率到神都去?
很有可能一輩子在寧吳工作。
再說了,不出意外的話,他未來幾十年時間都會在吏部,還能有啥他搞不定的?
等這些姑娘們做出了實實在在的政績,他就更有話說了。
現在他好好一個溫水煮青蛙計劃,很有可能半路夭折。
皇后對女官的事情樂見其成沒錯,但皇后只是皇后,皇后的權力並沒有大到能夠左右皇帝。
甚至在女子為官的這件事情上,顧潥可能還是持贊同態度。
作為上位者,他願意更多的人來分散權力,方便他的統治。
但作為如今享受權力的男性官員群體,被觸及到自身利益後,會罵的話可髒了,牝雞司晨都算是好的。
趙淩焦躁:「真怕大殿上每天都有人撞柱子。」
竇榮不以為意,抱著他拍拍背:「他們愛撞不撞。你要是擔心他們撞死,就給大殿柱子上裹一層杜仲膠。」
趙淩以為竇榮只是把他以前的玩笑話重提,沒想到竇榮還真的把這個提議正正經經寫了一封奏摺送到了神都。
為了這個事情,田公公特意寫了信過來,描述了一下翰林院裡的幾個大人明明氣得手抖,卻不敢壓竇榮的奏摺,還得畢恭畢敬呈給皇帝的情景。
趙淩收到信的時候,颱風季已經結束了。
下南洋的船隊準備好,趙淩馬不停蹄就跟著皇后開溜了:「再不走,我爹都得親自過來打人。」豆豆真是啥都敢寫。
竇榮不怕:「大不了我們蹲屋頂唄。」反正他老丈人就那點武力值。
皇后聽著竇榮的話都想打人:「你小子,小時候打少了。以前挺聽話一個孩子,怎麼心越來越野?」
果然放出去沒人管就無法無天了。
竇榮回頭看了一眼姨母,什麼話都沒說,又仿佛什麼話都說了。
皇后:「……」要不是竇榮在開船,她高低得把臭小子摁著抽一頓。
船隊總共就十艘船,規模其實不算大。
但十艘三千噸級的蒸汽船一同駛離港口,已經足以讓吳州城萬人空巷,紛紛到碼頭來圍觀。
大船能夠攜帶的補給多,更加適應長途航行。
於是等顧朻趕過來的時候,皇后他們早就不知道跑哪兒去了。
沒錯,這次來的是太子,不是皇帝。
寧吳本地當然很高興。
先是太后和皇帝皇后在寧吳長住,現在又來了太子和太子妃,這說明什麼?
說明中央對寧吳的重視啊!
寧州和吳州的本地官員更是立馬拜見太子。
顧朻在裡面還發現了好幾個熟面孔,都是曾經的「赫赫有名」的犯官,沒想到還真的通過這樣的形式起復了。
當然,他們彼此都知道,這些犯官哪怕重新當上了官員,這輩子乃至於未來的兩代或者三代,都必須紮根在寧吳這片土地上。
剛開始他們做出的只是一個兩害相較取其輕的選擇,但現在伴隨著寧吳發展越來越好,他們覺得把家族紮根在這個「毒瘴之地」也沒什麼不好。
第163章
趙淩他們這一走, 就是半年。
他的目的是找橡膠樹,然而並沒有找到,只找到了榴槤。
萬萬沒想到會通過這種形式, 獲得榴槤自由。
現在的榴槤很多還是原生種, 並沒有被馴化, 口感也沒趙淩記憶中那麼好, 但吃起來也很不錯。
趙淩讓常娘子給他做榴槤千層、榴槤冰淇淋、榴槤酥、榴槤糖、榴槤各種各樣。
竇榮本來對榴槤沒什麼惡感, 但趙淩這麼個吃法,搞得他以為自己天天抱著個榴槤在睡覺。
嗯, 夢到自己在被榴槤親。
還挺甜。
趙淩吃榴槤吃到流鼻血才算消停。
顧朻看著趙淩坐在自己下首,用帕子捂著鼻子, 都不知道說什麼好:「跟伽羅濕陀螺國建立邦交,不會就是為了榴槤吧?」
「對啊。」趙淩理所當然, 「榴槤不好吃嗎?」
顧朻實在不愛吃榴槤,偏偏他的妻子兒子都挺喜歡的, 還抱在手上的小女兒也能吃上一兩口。
他也不管榴槤好不好吃這個蘿蔔青菜各有所愛的問題, 準備提桶跑路:「你回來了就把這兒的事情接手過去,我得回去了。」
趙淩還在想伽羅濕陀螺國這個音譯名字太拗口,正式文書上最好換個好聽又好記的意譯名字,聽顧朻這麼說, 十分詫異:「神都有陛下在呢, 你回去幹嘛?」
顧朻沒好氣:「我回去登基去。」
寧吳的開發程度遠比他預想中要低得多,在一張白紙上作畫簡單,也繁雜。
本地官員數量少, 經驗不足,能得用的幾乎都是當初發配到寧吳的犯官,還得防著他們繼續幹壞事, 顧朻又是非常認真負責的性子,代班的這半年來,把兒子都給自己抓來幹活。
真的,他在神都,都沒那麼多事情。
趙淩一聽就愣住了,湊到顧朻身邊,眼睛亮晶晶的:「朻朻哥,你終於要造反了?」
顧朻抬手就要打人,奈何他一激動就控制不好自己的手腳,明明照著趙淩的胳膊上去的手,一巴掌歪到了桌角上,直接把桌角拍出……沒拍出什麼來。
他只是氣急,沒想打死趙淩。
「父皇要退位當太上皇,我得回去繼位!」
趙淩聽著明顯帶著情緒的解釋,不是很相信:「真的假的?陛下這種……心繫家國的人,怎麼放心得下?」
「怎麼不放心?」顧朻看著趙淩,還是覺得手痒痒的想打人,「他覺得待在你身邊更開心。」
自己親爹更喜歡別人家的孩子,生氣!
趙淩「噫」了一聲:「你都三十多的人了,還做出這幅樣子來。」
顧朻冷哼:「那你都馬上二十七的人了,不也還跟個小孩子似的?我家輪……穩穩都比你穩重。」
都怪趙淩和竇榮一口一個顧輪胎,把他都給帶偏了。
他真怕等自己兒子繼位了,趙淩和竇榮這兩個三朝元老當場就得祭天。
「在外人面前裝一裝得了。」趙淩不以為意,「你什麼時候回去?要我們陪你一起回去撐場子嗎?」
「我有我父皇給我撐場子,用不著你們。」還撐場子?顧朻放下手上處理政務的筆,一看面前的文件更加糟心了。
他本來就是給趙淩和竇榮代班,現在兩個人都回來了,為什麼這些事情還是他在做?
「你還是以前在梁州軍營里的時候最好。」那時候他天天給趙淩講課布置功課,做不好就罵趙淩,趙淩還會哭唧唧,多乖一小孩兒。
怎麼現在就這麼沒臉沒皮了呢?
跟竇榮待久了?
趙淩聽他一說梁州軍營就搓搓手:「那時候我還搗騰火藥呢。」
對,差點忘記了,他可以搗騰石油。
水泥鋪路還是太慢了,等他把瀝青搞出來,到時候先把全國的國道搞出來。
哦,也不一定要他親自搞。
國子監的工學院裡現在應該有許多人了,讓他們研究去,石油的副產品可多了,說不定有生之年還能看到的確良。
他想起自己身上一直掛著的工部郎中的官職,覺得自己應該做點事情,就跟顧朻說:「我寫封信,你幫我帶回去交給我娘。」
小老頭只能在神都跳腳,還能真殺到吳州來?
真殺過來了,又能拿他怎麼樣?
瞧瞧,這信都是攢一堆一起收到的。
從神都到吳州,遠著呢。
蒸汽船也不是每天都發,跑馬更慢。
他還勸明顯看上去壓力很大的趙淩:「讀那麼多書,天高皇帝遠還不知道?我姨父那個人你還不知道?他就是隨口說說,反正你幹什麼,他都只會說好好好。」
竇榮經常在背後蛐蛐他姨父,趙淩其實也沒少蛐蛐。
他壓力大的原因不在於顧潥這些罵他們的信,而是他準備啟用女官的事情,完全是自作主張:「我瞧著陛下要不了多久就會過來,到時候我就慘了。」
他本來想著自己先斬後奏,等被發現的時候木已成舟,還能怎麼樣?
他把信一丟,跳起來就撲到竇榮身上,埋胸哀嚎:「啊——我明明算得好好的。」
他是算準了自己起碼有一年的空間,如果順利的話,甚至能有三年。
寧吳的政務相對獨立,絕大部分事情他自己就能說了算。
這些未來的女官大都來自於本地勢力,或者跟本地勢力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作為既得利益者,這些勢力絕對不至於自己去捅破這層窗戶紙,現在的交通和通訊條件也註定了沒這個能力去捅。
官員名單確實得上交給朝廷報備,但誰會特意在名字後面寫個性別?
趙淩不會。
啥名字一看就是女的?
很多地方都有給小時候身體不好的男孩子取個女名好養活的習俗,朝中不僅有叫「XX美」的,還有叫「XX娘」、「XX妹」的呢,一點都不稀奇。
而且像這種特招的地方官,能有多大概率到神都去?
很有可能一輩子在寧吳工作。
再說了,不出意外的話,他未來幾十年時間都會在吏部,還能有啥他搞不定的?
等這些姑娘們做出了實實在在的政績,他就更有話說了。
現在他好好一個溫水煮青蛙計劃,很有可能半路夭折。
皇后對女官的事情樂見其成沒錯,但皇后只是皇后,皇后的權力並沒有大到能夠左右皇帝。
甚至在女子為官的這件事情上,顧潥可能還是持贊同態度。
作為上位者,他願意更多的人來分散權力,方便他的統治。
但作為如今享受權力的男性官員群體,被觸及到自身利益後,會罵的話可髒了,牝雞司晨都算是好的。
趙淩焦躁:「真怕大殿上每天都有人撞柱子。」
竇榮不以為意,抱著他拍拍背:「他們愛撞不撞。你要是擔心他們撞死,就給大殿柱子上裹一層杜仲膠。」
趙淩以為竇榮只是把他以前的玩笑話重提,沒想到竇榮還真的把這個提議正正經經寫了一封奏摺送到了神都。
為了這個事情,田公公特意寫了信過來,描述了一下翰林院裡的幾個大人明明氣得手抖,卻不敢壓竇榮的奏摺,還得畢恭畢敬呈給皇帝的情景。
趙淩收到信的時候,颱風季已經結束了。
下南洋的船隊準備好,趙淩馬不停蹄就跟著皇后開溜了:「再不走,我爹都得親自過來打人。」豆豆真是啥都敢寫。
竇榮不怕:「大不了我們蹲屋頂唄。」反正他老丈人就那點武力值。
皇后聽著竇榮的話都想打人:「你小子,小時候打少了。以前挺聽話一個孩子,怎麼心越來越野?」
果然放出去沒人管就無法無天了。
竇榮回頭看了一眼姨母,什麼話都沒說,又仿佛什麼話都說了。
皇后:「……」要不是竇榮在開船,她高低得把臭小子摁著抽一頓。
船隊總共就十艘船,規模其實不算大。
但十艘三千噸級的蒸汽船一同駛離港口,已經足以讓吳州城萬人空巷,紛紛到碼頭來圍觀。
大船能夠攜帶的補給多,更加適應長途航行。
於是等顧朻趕過來的時候,皇后他們早就不知道跑哪兒去了。
沒錯,這次來的是太子,不是皇帝。
寧吳本地當然很高興。
先是太后和皇帝皇后在寧吳長住,現在又來了太子和太子妃,這說明什麼?
說明中央對寧吳的重視啊!
寧州和吳州的本地官員更是立馬拜見太子。
顧朻在裡面還發現了好幾個熟面孔,都是曾經的「赫赫有名」的犯官,沒想到還真的通過這樣的形式起復了。
當然,他們彼此都知道,這些犯官哪怕重新當上了官員,這輩子乃至於未來的兩代或者三代,都必須紮根在寧吳這片土地上。
剛開始他們做出的只是一個兩害相較取其輕的選擇,但現在伴隨著寧吳發展越來越好,他們覺得把家族紮根在這個「毒瘴之地」也沒什麼不好。
第163章
趙淩他們這一走, 就是半年。
他的目的是找橡膠樹,然而並沒有找到,只找到了榴槤。
萬萬沒想到會通過這種形式, 獲得榴槤自由。
現在的榴槤很多還是原生種, 並沒有被馴化, 口感也沒趙淩記憶中那麼好, 但吃起來也很不錯。
趙淩讓常娘子給他做榴槤千層、榴槤冰淇淋、榴槤酥、榴槤糖、榴槤各種各樣。
竇榮本來對榴槤沒什麼惡感, 但趙淩這麼個吃法,搞得他以為自己天天抱著個榴槤在睡覺。
嗯, 夢到自己在被榴槤親。
還挺甜。
趙淩吃榴槤吃到流鼻血才算消停。
顧朻看著趙淩坐在自己下首,用帕子捂著鼻子, 都不知道說什麼好:「跟伽羅濕陀螺國建立邦交,不會就是為了榴槤吧?」
「對啊。」趙淩理所當然, 「榴槤不好吃嗎?」
顧朻實在不愛吃榴槤,偏偏他的妻子兒子都挺喜歡的, 還抱在手上的小女兒也能吃上一兩口。
他也不管榴槤好不好吃這個蘿蔔青菜各有所愛的問題, 準備提桶跑路:「你回來了就把這兒的事情接手過去,我得回去了。」
趙淩還在想伽羅濕陀螺國這個音譯名字太拗口,正式文書上最好換個好聽又好記的意譯名字,聽顧朻這麼說, 十分詫異:「神都有陛下在呢, 你回去幹嘛?」
顧朻沒好氣:「我回去登基去。」
寧吳的開發程度遠比他預想中要低得多,在一張白紙上作畫簡單,也繁雜。
本地官員數量少, 經驗不足,能得用的幾乎都是當初發配到寧吳的犯官,還得防著他們繼續幹壞事, 顧朻又是非常認真負責的性子,代班的這半年來,把兒子都給自己抓來幹活。
真的,他在神都,都沒那麼多事情。
趙淩一聽就愣住了,湊到顧朻身邊,眼睛亮晶晶的:「朻朻哥,你終於要造反了?」
顧朻抬手就要打人,奈何他一激動就控制不好自己的手腳,明明照著趙淩的胳膊上去的手,一巴掌歪到了桌角上,直接把桌角拍出……沒拍出什麼來。
他只是氣急,沒想打死趙淩。
「父皇要退位當太上皇,我得回去繼位!」
趙淩聽著明顯帶著情緒的解釋,不是很相信:「真的假的?陛下這種……心繫家國的人,怎麼放心得下?」
「怎麼不放心?」顧朻看著趙淩,還是覺得手痒痒的想打人,「他覺得待在你身邊更開心。」
自己親爹更喜歡別人家的孩子,生氣!
趙淩「噫」了一聲:「你都三十多的人了,還做出這幅樣子來。」
顧朻冷哼:「那你都馬上二十七的人了,不也還跟個小孩子似的?我家輪……穩穩都比你穩重。」
都怪趙淩和竇榮一口一個顧輪胎,把他都給帶偏了。
他真怕等自己兒子繼位了,趙淩和竇榮這兩個三朝元老當場就得祭天。
「在外人面前裝一裝得了。」趙淩不以為意,「你什麼時候回去?要我們陪你一起回去撐場子嗎?」
「我有我父皇給我撐場子,用不著你們。」還撐場子?顧朻放下手上處理政務的筆,一看面前的文件更加糟心了。
他本來就是給趙淩和竇榮代班,現在兩個人都回來了,為什麼這些事情還是他在做?
「你還是以前在梁州軍營里的時候最好。」那時候他天天給趙淩講課布置功課,做不好就罵趙淩,趙淩還會哭唧唧,多乖一小孩兒。
怎麼現在就這麼沒臉沒皮了呢?
跟竇榮待久了?
趙淩聽他一說梁州軍營就搓搓手:「那時候我還搗騰火藥呢。」
對,差點忘記了,他可以搗騰石油。
水泥鋪路還是太慢了,等他把瀝青搞出來,到時候先把全國的國道搞出來。
哦,也不一定要他親自搞。
國子監的工學院裡現在應該有許多人了,讓他們研究去,石油的副產品可多了,說不定有生之年還能看到的確良。
他想起自己身上一直掛著的工部郎中的官職,覺得自己應該做點事情,就跟顧朻說:「我寫封信,你幫我帶回去交給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