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趙淩那是讓太后賜字的狀元。

  不是攀附權貴,是在皇帝各種表達自己想給趙淩賜字,公開說趙淩是自己的學生後,趙淩還堅持讓太后給自己賜字。

  其實趙家的男人們都沒有那種男尊女卑的想法。

  她很高興能夠嫁進趙家,也希望有一天她的女兒能夠有比自己更加廣袤的天地,或許真的能夠成為一名官員。

  趙淩聽著點點頭:「姑姑一個人帶著孩子不容易,現在住哪兒?」

  「就住在學堂里。」她的手指透過辦公室的琉璃窗往後指,「後頭那一棟樓教的和弘瑞學堂一樣的課程,再往後院牆有一道門,過去就是學校的家屬院。」

  趙淩問:「安全方面有什麼措施?」

  提起這個羊氏有點愁:「我們這裡是女子學堂,應該是要請女護院的,只是太難請了,現在只能讓衙役多過來巡邏。」

  趙淩說道:「我讓梓萱給找幾個合適的過來。」

  羊氏當然知道梓萱。

  她在神都的時候,也跟著梓萱練過一些強身健體的功法,但是:「這麼厲害的女師傅還有?」

  梓萱這麼厲害,那是曾經太后身邊的人啊。

  像這樣的厲害姑娘,她們一個小小的女子學堂也能有嗎?還能有幾個?

  「像梓萱這麼厲害的應該不多,不過當個護院應該也不用那麼厲害,可以過來當個武先生,教孩子們鍛鍊身體。」不管幹什麼,身體好才是一切的前提。

  羊氏頓時鄭重謝過:「多謝四弟。」

  「咱們一家人,三嫂跟我謝什麼?您有什麼困難直接跟我說就行。」

  時間差不多了,羊氏帶著趙淩和竇榮去大教室。

  女子學堂里,正經學四書五經的學生不多,一個大教室坐了學生和老師還顯得空落落的。

  竇榮跟老師們一起坐在後排,聽趙淩上課。

  這些幾歲十幾歲的小姑娘們見趙淩這麼一位翩翩公子來給她們上課,剛開始還紅了臉,等正式開始上課,她們立刻就聽入了迷,覺得平時一些晦澀難懂的地方一下就聽明白了,還十分生動有趣。

  趙淩平時給自己的學生們講課,如今換了一批學生,講課內容雖然不一樣,但四書五經的內容他是從小學到大的。

  這些學生們的程度普遍比較低,難度只在怎麼講得深入淺出。

  對於趙淩這樣把學問吃透的人來說,這點難度也約等於無。

  本來說上一堂課,結果趙淩連著上了三天。

  三天後,趙淩得回吳州了。

  最後一堂課下課,薛夫人叫住他,問:「趙侍郎,男子學習四書五經能科舉入仕,女子讀這些真的有用嗎?」

  趙淩笑笑:「要是不介意在寧州和吳州當官的話,很快就可以同樣參加考試。寧吳正值用人之際,各方麵條件可以放寬一些。只是女子要和男子同朝為官,可能要承受一些多餘的閒言碎語,也得更加注重自身安全。」

  薛夫人一聽頓時激動地說不出話來,深呼吸了好幾口氣,才能成言:「多謝趙侍郎。」

  多餘的感激,她一個字都說不出來,腦子裡感覺像是炸開了煙花,高興又想流淚。

  趙淩說道:「等我回吳州後稍作安排,再來信給學堂,到時候可以組織感興趣的學生們來寧州和吳州參觀。」

  竇榮已經等在了一旁,招呼趙淩:「水靈,走了。」

  趙淩跟薛夫人和其他人道別,坐上馬車離開。

  竇榮剛才沒聽到,好奇問他:「你跟薛夫人說什麼了?我看她眼眶都紅了。」

  趙淩就把剛才說的話給竇榮小聲說了一遍。

  竇榮想了想:「暫時只在寧州和吳州的話,問題不大。反正對朝廷中很多人來說,海州都算得上是蠻夷之地了,更何況是寧吳,讓女子當官也算不得什麼。真有來當官的女子,安全方面的問題倒是不大,能夠現在送女子學這些的,家裡肯定不差錢請幾個護衛。學堂也可以多教授一些武功。閒言碎語的沒法避免,那些嘴碎的人,不管男女老少都能碎嘴子。實在不像樣的,增設一條律法,抓住了直接當眾掌嘴。考試時候的貢院得分開……」

  趙淩聽他一條條講,暗搓搓想,這要是在他上輩子,竇榮肯定得勸他姨父姨母離婚。

  姜姨母是旺夫,但顧姨父是衰妻。

  比起當皇后,姜姨母其實更願意成為馳騁疆場保家衛國開疆拓土的將軍。

  有些人就是不能想,趙淩剛想到皇后娘娘,就在碼頭看到了皇后的身影,並且沒有看到皇帝。

  啊這……真離了?

  第162章

  離是不可能離的, 鬧彆扭倒是真的。

  路上閒著也是閒著,又不是在皇宮,皇后娘娘就跟他們簡單說了說自己獨自出現在寧吳的原因:「你們姨父事情忙, 我沒什麼事情, 就先出來了。瑞瑞不是要去南洋?那邊路我熟, 正好我帶你們去。」

  意思就是皇后娘娘懶得待在皇宮裡母儀天下, 直接就撂挑子走人, 探索自己的星辰大海了。

  再說,什麼叫對南洋的路熟?

  上次皇后也就是沿著寧吳的海岸線轉了一圈而已, 並沒有到真正的南洋。

  她也就去了一次,能怎麼熟?

  能熟過竇榮這個天天穿梭在寧吳各大水系之間的水軍頭頭?

  簡簡單單一句話, 裡面的水分可海了去了。

  但皇后這麼說了,作為小輩還是得聽的。

  話是這麼說, 也不能說走就走。

  南方雖然沒有北方的嚴寒,但颱風明顯又多又強。

  吳州新城沿海, 他們剛到的時候, 剛剛經歷一場颱風。

  不少人在路上清掃刮落的樹枝和雜物。

  有不少人在撿椰子。

  其它水果可能被風吹爛了,椰子這種個頭大且殼硬的問題不大。

  也有倒霉的被椰子砸到的。

  路上行人看到他們,還熱情招呼:「皇后娘娘,趙侍郎, 竇都督, 快去海邊撿海貨,好多!」

  皇后熱情回應:「好!」

  然後她還真去了。

  劇烈的颱風會把海里的生物吹到海邊,退潮的時候大量留在海上, 成為老百姓們的補給。

  如果不撿拾,要麼漲潮的時候被帶走,要麼就是太陽一出來被曬臭。

  這是大自然的饋贈。

  趙淩把皇后趕海的畫面給畫了下來, 在寄回神都還是自己留著之間,選擇了自己留著。

  這些海貨老百姓們除了留著自己吃,一部分還可以直接賣給加工這些海貨的作坊。

  最新鮮的還是直接現撿現吃。

  這次的颱風不大,造成的損失也不大。

  水泥房屋帶來了安全。

  吳州城在建造之初,就開始在迎風面建造大量的水泥建築。

  沿海的漁民村落確保每個村子都能有一座水泥建造的,能夠應對颱風的建築,確保可以在颱風來臨的時候,儘可能保護村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缺少砂石沒有關係,本地漁村有大量堅硬的生蚝殼可以代替,壘出來的牆也非常堅固。

  這些海貨原本在當地非常不值錢,小孩子會去撿一些來餵雞餵鴨。

  但自從有了可以遠銷內陸的航線,有了加工作坊,這些東西就成了可以換成錢的資源。

  錢可以用來買大虞產的大量精美的瓷器等生活用品。

  當然餵養家禽也很不錯,吃著海鮮長大的雞鴨,下的蛋又大又香。

  這些家禽以及蛋類,不需要運往太遠的地方,本地市場就能消耗個七七八八。

  老百姓不關心當家的姓顧還是姓別的,自己生活質量提升肉眼可見。

  處理完颱風的損失,趙淩就寫信給女子學堂。

  沒過多久,羊氏就帶著十二名學生到達吳州。

  皇后對女子學堂的師生們很感興趣,特意讓趙淩把人安排在翠宮居住,甚至還陪同一起參觀遊玩了半天時間,和學生們聊天,談論了她們未來的志向。

  「現在想不明白也沒關係,有多少人十幾歲的時候就知道自己將來要幹什麼呢?」皇后很容易就能看出姑娘們眼底的迷茫,「我十幾歲的時候也不知道將來要當皇后。」

  姑娘們全都笑了起來,神態輕鬆了許多。

  皇后笑道:「不管什麼時候,學習總是不會錯的。掌握了知識,就是掌握了能力,機會到來的時候,你們才有能力去把握住。相夫教子是不錯,但我們可以做的事情遠大於相夫教子。你們這一步跨出去了,就給後來的女子們踩出去了一條新的路。哪怕走不遠,只能走出去一個腳印,後來的人順著也能走出去更遠。」

  這些姑娘們或許還意識不到,如今擺在她們面前的是多麼珍貴的機會。

  如果當年她也有這樣的機會,她才不當皇后呢。

  皇后娘娘接見完了年輕的女學生們,假裝沒看到竇榮和趙淩的愁眉苦臉。

  自從皇后丟下顧潥自己跑了,顧潥肯定不能責怪自己皇后,就每天一封密信罵竇榮和趙淩,怪他們拐走皇后,兩個逆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