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頁
眼前人才多大?
寧王世子去歲年末才入京,與時家那位二郎同時。依循大雍舊例,他不過將將滿十七而已。
十七歲的入微,假以時日,前途不可限量。今日既然交惡[wù],絕不能放虎歸山,否則來日定成大患。
「是你自尋死路。」李觀海森冷道,「我原本想饒你一命,但我現在改變了主意。」
今夜第一次,他真真正正的動了殺心。
螭龍玉佩迎著水光蕩漾,四隻龍爪熠熠生輝。他確然不會動金殿內的天子,但是並不包括殿外的其他人。
很好。
便由他來,做這令有情人天壤相隔的惡人。
第119章 蘆花 長太息兮將上,心低徊兮顧懷
119.
漏聲冷,宮闕寒,秣陵枝頭,月明千里。
那殺意最初時只是一根尖尖的針,細若牛毛,隨時隨地都可能沉在濤濤大海里,消失不在。
可是其中攜裹的氣勢,並不柔弱,也不輕微,反而是聚攏著水花浪濤漸成龍捲之勢。無形劍氣恣肆縱橫,在那階前彷佛欲要將人吞噬的海上龍捲,傾盆而下。
那威勢較之先前盛了何止是數百倍!
無妄與入微,原本就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境界。
若有人敢伸手阻攔這一劍,那無異於是螳臂當車,會被捲入海中,撕碎成無數碎片。
那片狂暴奔涌的風暴海里,寧離竟然並不曾抬頭,千鈞一髮的剎那,右手狠狠按向地面。
——錚!
裂石碎玉般的聲響,他手中烏黑的火棍被陡然插入了磚石,那一剎彷佛支撐起一道無形的屏障,於玉階之上,將潑天劍氣盡數阻攔在外。
李觀海眸光微微一凝。
道袍袖中彷佛灌著呼嘯的海風,明明是站在天地方圓的廣場前,卻如同置身於孤兀峭拔的礁石之上。
他目光垂下,落在玉階裂隙處,那一根枯黑焦烏的火棍上。
他沒想到寧離竟然能夠抵擋下來這一劍。
亦或是心有所料,是以自己此劍未曾奏效,竟然也並不奇怪,反而有種理應如此之感。
他承認眼前少年是皇帝的最大底牌。
換了蕭九齡、薛定襄……那些個尋常入微境來,恐怕在他手上都走不過一招。
而這少年儘管臉色煞白一片,金紙也似,可確然將他攔住。
他聽見寧離低低的喘了一口氣。
顫抖而又嘶啞的,無可錯認的,帶著滾燙的血腥氣。
李觀海冷冷道:「你在等什麼?」
救兵?援軍?還是想恢復些氣力?
他居高臨下,俯視那身半跪的如血紅衣:「你為何不發動『山河永固,天地皆春』?」
縱然寧離確然天姿超絕,縱然他此時修為毫無疑問可為年輕一代翹楚,說出去只怕是震驚九州,可他終究缺了一樣東西:
——時間。
若再有十年,勝負不知是誰手,可他偏偏晚生了十年!
僅以一身真氣相抗,絕不可能是自己的對手。可寧離明明掌握了破局的武器,卻從始至終不曾使用。
李觀海正應該趁此時將他絞殺,然而腦海中卻不期然的生出一縷疑慮,與內心深處那抹始終存在的忌憚,混雜在一處。
寧離手中那根看似平平無奇的火棍,似黑炭似枯木,來回格擋下自己無數殺氣劍意,那絕不是凡夫俗子所能掌控的兵器。
錚鳴聲猶在耳邊。
李觀海不是那等庸俗無知的世人,他自然在踏入建鄴前,就已經知曉宮城下埋藏的大陣,絕非話本所說的傳聞。
以入微之境,發動「山河永固,天地皆春」,那足以給自己帶來堪稱是棘手的麻煩。
可寧離不知出於何種想法,至今不曾發動。
皇帝不可能不將這陣法託付給可靠之人,身家性命盡繫於一處。
但倘若,出了意外呢?
沉吟不過是一瞬,李觀海道:「我明白了。」
他目光掠過了玉階、迴廊、朱牆、宮闕,淡淡的說:「寧離,你恐怕也沒想到,你並非裴氏皇族血脈,掌控不了這陣法罷?」
大陣唯有武者才能發動。
顯而易見,元熙帝駕崩後,陣眼鑰匙不知為何不曾交給上皇,而是落入了裴昭手中。李觀海曾經有幾分不解,在此刻終於明白。
上皇根本就不曾弄明白,縱然他身份確然尊貴,到底只是一介凡人。建鄴的那些個入微,武威衛與奉辰衛的兩位,都無可能,更不要說是眼前的寧離。
真正能夠掌控陣法的,唯有裴昭一人。
但恐怕連他自己都不曾想到罷?
受了鏡照幽冥反噬,昏迷不醒,陰差陽錯以至於當下。若他此刻清醒,說不得李觀海還有幾分忌憚。
玉階上的喘|息從急促逐漸變得平緩,然而其中的血腥氣越發的腥甜灼燙。
——殺了他。
一個聲音在李觀海心中鼓譟。
白帝城不可再有第三位大宗師。
他不僅要殺人,還要誅心。
「可笑。」李觀海憐憫道,「你那將陣眼鑰匙交到你手上時,可曾告訴你,這根本只是個擺設……還騙的你如此死心塌地?」
。
建鄴城上空,天穹幽藍,愈近北面宮城,那天色便愈發幽深。
猶如海上潮生,上下宇宙,四面八方,皆是迴環層疊的浪潮,彷佛置身在茫茫滄海之上。
那是唯有大宗師才能引動的天地異象。
禁宮之中,血流成河的長階上,無數禁衛、兵士抬頭。
楊青鯉剎那間色變:「不好!」
他是識得其中關竅厲害的,這海上潮生的意象代表了誰?唯有蓬壺的那一位!
然而無窮的威壓覆蓋于禁宮深處,彷佛一個封閉的戰場,教在外眾人竟然不能夠進一步。
一時間,耳側只聽得癲狂大笑。
解支林貌若瘋癲:「如何?薛定襄,你以為這旁人手段如何!」
原來這就是他口中所說的上皇后手。
怨毒的神情愈發扭曲。
「薛定襄,我奈何你們不得,但李島主自然奈何得了!」
無妄境大宗師隱隱約間默認的一道約束,並不插手王朝內部爭端。恐怕沒人能想到,上皇居然能夠將他從海外請來罷!
火光中,薛定襄的神情並非驚訝、退縮,那竟然是微微有些古怪的複雜。
他遙遙的望著天際,並不曾回頭,目光有些晦暗,終又化成坦然。
一聲語調沉毅:「難道大雍的無妄,就只有他一位?」
。
楊青鯉微微一怔,電光火石間明白,心中遽震。
一側,坑窪磚石間,解支林面上的表情頓時間凝固。他不可置信的望著薛定襄,幾乎以為是自己聽錯。
靈台氣海彷佛再一次被扎穿,回到那個蘆花蕭瑟的冬夜。
萬無一失的刺殺失了手,甚至連自己也險些被一劍扎穿。
那樣輝煌而盛大的劍意。
解支林喉嚨間又濺出血氣,混雜著嘶啞的氣音:
「東君。」
。
他怎麼忘了?
繼而解支林想起一件舊事,那位當年橫空出世,就是在大非川上攔住了陳兵的波羅覺慧,替剛剛登基的雍帝解了燃眉之急。
原來從一開始,東君就帶著極為強烈的入世之心。
他必然會向著當今天子。
解支林怨毒道:「皇帝許了什麼代價……請東君出手?」
並不曾有人理會。
反而是薛定襄的面色,愈發凝重。
他吩咐數句,武威衛點頭稱是,有條不紊。身形乍動,翕忽間穿過宮道、廣場,來到了帝王寢宮之前。
愈近那威壓便愈盛,此刻經不能上前半步。
幽藍的水色彷佛結成了一座牢籠。
薛定襄忽然咬牙,反手拔劍劈下,那一招簡直用盡了渾身真氣,卻被震得噔噔踉蹌數步。
他臉色難看極了。
身後楊青鯉匆匆趕來,見此情狀,好話寬慰道:「既然阿離……寧離他是東君,同為無妄,想必能與李觀海旗鼓相當,薛統領不必如此憂心。」
孰料薛定襄的面色更難看了一分,啞聲道:「那不一樣。」
「哪裡不一樣?」
他曾看不上這少年世子,以為寧離心性、實力俱不佳,後來知道是自己大錯特錯,現下卻希望自己錯得更加離譜。
薛定襄啞聲道:「你以為他入京時修為為什麼只有『觀照』?後來進階也那麼容易,輕輕鬆鬆到了『通幽』?因為他其實已經反生重修!一身修為俱廢了,就算重入了『入微』,想要進入『無妄』,那還要得幾時?」
何況寧離的那個身體……
進補的湯藥天天當著喝呢!
有孕之身,直面李觀海威壓,他怎麼受得住?!
。
楊青鯉剎那間一呆,從腳底冒出了一股寒氣。
遠在敘州他都聽說過。
寧王世子去歲年末才入京,與時家那位二郎同時。依循大雍舊例,他不過將將滿十七而已。
十七歲的入微,假以時日,前途不可限量。今日既然交惡[wù],絕不能放虎歸山,否則來日定成大患。
「是你自尋死路。」李觀海森冷道,「我原本想饒你一命,但我現在改變了主意。」
今夜第一次,他真真正正的動了殺心。
螭龍玉佩迎著水光蕩漾,四隻龍爪熠熠生輝。他確然不會動金殿內的天子,但是並不包括殿外的其他人。
很好。
便由他來,做這令有情人天壤相隔的惡人。
第119章 蘆花 長太息兮將上,心低徊兮顧懷
119.
漏聲冷,宮闕寒,秣陵枝頭,月明千里。
那殺意最初時只是一根尖尖的針,細若牛毛,隨時隨地都可能沉在濤濤大海里,消失不在。
可是其中攜裹的氣勢,並不柔弱,也不輕微,反而是聚攏著水花浪濤漸成龍捲之勢。無形劍氣恣肆縱橫,在那階前彷佛欲要將人吞噬的海上龍捲,傾盆而下。
那威勢較之先前盛了何止是數百倍!
無妄與入微,原本就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境界。
若有人敢伸手阻攔這一劍,那無異於是螳臂當車,會被捲入海中,撕碎成無數碎片。
那片狂暴奔涌的風暴海里,寧離竟然並不曾抬頭,千鈞一髮的剎那,右手狠狠按向地面。
——錚!
裂石碎玉般的聲響,他手中烏黑的火棍被陡然插入了磚石,那一剎彷佛支撐起一道無形的屏障,於玉階之上,將潑天劍氣盡數阻攔在外。
李觀海眸光微微一凝。
道袍袖中彷佛灌著呼嘯的海風,明明是站在天地方圓的廣場前,卻如同置身於孤兀峭拔的礁石之上。
他目光垂下,落在玉階裂隙處,那一根枯黑焦烏的火棍上。
他沒想到寧離竟然能夠抵擋下來這一劍。
亦或是心有所料,是以自己此劍未曾奏效,竟然也並不奇怪,反而有種理應如此之感。
他承認眼前少年是皇帝的最大底牌。
換了蕭九齡、薛定襄……那些個尋常入微境來,恐怕在他手上都走不過一招。
而這少年儘管臉色煞白一片,金紙也似,可確然將他攔住。
他聽見寧離低低的喘了一口氣。
顫抖而又嘶啞的,無可錯認的,帶著滾燙的血腥氣。
李觀海冷冷道:「你在等什麼?」
救兵?援軍?還是想恢復些氣力?
他居高臨下,俯視那身半跪的如血紅衣:「你為何不發動『山河永固,天地皆春』?」
縱然寧離確然天姿超絕,縱然他此時修為毫無疑問可為年輕一代翹楚,說出去只怕是震驚九州,可他終究缺了一樣東西:
——時間。
若再有十年,勝負不知是誰手,可他偏偏晚生了十年!
僅以一身真氣相抗,絕不可能是自己的對手。可寧離明明掌握了破局的武器,卻從始至終不曾使用。
李觀海正應該趁此時將他絞殺,然而腦海中卻不期然的生出一縷疑慮,與內心深處那抹始終存在的忌憚,混雜在一處。
寧離手中那根看似平平無奇的火棍,似黑炭似枯木,來回格擋下自己無數殺氣劍意,那絕不是凡夫俗子所能掌控的兵器。
錚鳴聲猶在耳邊。
李觀海不是那等庸俗無知的世人,他自然在踏入建鄴前,就已經知曉宮城下埋藏的大陣,絕非話本所說的傳聞。
以入微之境,發動「山河永固,天地皆春」,那足以給自己帶來堪稱是棘手的麻煩。
可寧離不知出於何種想法,至今不曾發動。
皇帝不可能不將這陣法託付給可靠之人,身家性命盡繫於一處。
但倘若,出了意外呢?
沉吟不過是一瞬,李觀海道:「我明白了。」
他目光掠過了玉階、迴廊、朱牆、宮闕,淡淡的說:「寧離,你恐怕也沒想到,你並非裴氏皇族血脈,掌控不了這陣法罷?」
大陣唯有武者才能發動。
顯而易見,元熙帝駕崩後,陣眼鑰匙不知為何不曾交給上皇,而是落入了裴昭手中。李觀海曾經有幾分不解,在此刻終於明白。
上皇根本就不曾弄明白,縱然他身份確然尊貴,到底只是一介凡人。建鄴的那些個入微,武威衛與奉辰衛的兩位,都無可能,更不要說是眼前的寧離。
真正能夠掌控陣法的,唯有裴昭一人。
但恐怕連他自己都不曾想到罷?
受了鏡照幽冥反噬,昏迷不醒,陰差陽錯以至於當下。若他此刻清醒,說不得李觀海還有幾分忌憚。
玉階上的喘|息從急促逐漸變得平緩,然而其中的血腥氣越發的腥甜灼燙。
——殺了他。
一個聲音在李觀海心中鼓譟。
白帝城不可再有第三位大宗師。
他不僅要殺人,還要誅心。
「可笑。」李觀海憐憫道,「你那將陣眼鑰匙交到你手上時,可曾告訴你,這根本只是個擺設……還騙的你如此死心塌地?」
。
建鄴城上空,天穹幽藍,愈近北面宮城,那天色便愈發幽深。
猶如海上潮生,上下宇宙,四面八方,皆是迴環層疊的浪潮,彷佛置身在茫茫滄海之上。
那是唯有大宗師才能引動的天地異象。
禁宮之中,血流成河的長階上,無數禁衛、兵士抬頭。
楊青鯉剎那間色變:「不好!」
他是識得其中關竅厲害的,這海上潮生的意象代表了誰?唯有蓬壺的那一位!
然而無窮的威壓覆蓋于禁宮深處,彷佛一個封閉的戰場,教在外眾人竟然不能夠進一步。
一時間,耳側只聽得癲狂大笑。
解支林貌若瘋癲:「如何?薛定襄,你以為這旁人手段如何!」
原來這就是他口中所說的上皇后手。
怨毒的神情愈發扭曲。
「薛定襄,我奈何你們不得,但李島主自然奈何得了!」
無妄境大宗師隱隱約間默認的一道約束,並不插手王朝內部爭端。恐怕沒人能想到,上皇居然能夠將他從海外請來罷!
火光中,薛定襄的神情並非驚訝、退縮,那竟然是微微有些古怪的複雜。
他遙遙的望著天際,並不曾回頭,目光有些晦暗,終又化成坦然。
一聲語調沉毅:「難道大雍的無妄,就只有他一位?」
。
楊青鯉微微一怔,電光火石間明白,心中遽震。
一側,坑窪磚石間,解支林面上的表情頓時間凝固。他不可置信的望著薛定襄,幾乎以為是自己聽錯。
靈台氣海彷佛再一次被扎穿,回到那個蘆花蕭瑟的冬夜。
萬無一失的刺殺失了手,甚至連自己也險些被一劍扎穿。
那樣輝煌而盛大的劍意。
解支林喉嚨間又濺出血氣,混雜著嘶啞的氣音:
「東君。」
。
他怎麼忘了?
繼而解支林想起一件舊事,那位當年橫空出世,就是在大非川上攔住了陳兵的波羅覺慧,替剛剛登基的雍帝解了燃眉之急。
原來從一開始,東君就帶著極為強烈的入世之心。
他必然會向著當今天子。
解支林怨毒道:「皇帝許了什麼代價……請東君出手?」
並不曾有人理會。
反而是薛定襄的面色,愈發凝重。
他吩咐數句,武威衛點頭稱是,有條不紊。身形乍動,翕忽間穿過宮道、廣場,來到了帝王寢宮之前。
愈近那威壓便愈盛,此刻經不能上前半步。
幽藍的水色彷佛結成了一座牢籠。
薛定襄忽然咬牙,反手拔劍劈下,那一招簡直用盡了渾身真氣,卻被震得噔噔踉蹌數步。
他臉色難看極了。
身後楊青鯉匆匆趕來,見此情狀,好話寬慰道:「既然阿離……寧離他是東君,同為無妄,想必能與李觀海旗鼓相當,薛統領不必如此憂心。」
孰料薛定襄的面色更難看了一分,啞聲道:「那不一樣。」
「哪裡不一樣?」
他曾看不上這少年世子,以為寧離心性、實力俱不佳,後來知道是自己大錯特錯,現下卻希望自己錯得更加離譜。
薛定襄啞聲道:「你以為他入京時修為為什麼只有『觀照』?後來進階也那麼容易,輕輕鬆鬆到了『通幽』?因為他其實已經反生重修!一身修為俱廢了,就算重入了『入微』,想要進入『無妄』,那還要得幾時?」
何況寧離的那個身體……
進補的湯藥天天當著喝呢!
有孕之身,直面李觀海威壓,他怎麼受得住?!
。
楊青鯉剎那間一呆,從腳底冒出了一股寒氣。
遠在敘州他都聽說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