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頁
寧離瞥過去一眼,不置可否。
張鶴鄰賠笑道:「便是不為了您著想,也要為了您腹中的小世子著想哪……」
寧離心道聒噪,但也沒想教這奴婢更加憂心。
伸手要去取案上那碗冷了的,忙不疊被張鶴鄰攔下,連連道:「怎麼能喝冷的!」他手腳麻利得很,不多時,就送了一碗熱騰騰的來。
湯匙攪過湯藥,那味道苦得很,寧離半點也不喜歡。剛剛舀了一勺,湊到唇邊,忽然間凝神。
張鶴鄰不知他為何如此:「世子?可是太燙了……」
不是。
寧離輕輕地搖了搖頭。
他忽然間側眸,彷佛透過幽深殿宇,看向了夜空中不可知的某一處一雙眼眸清亮如洗。
下一刻,手掌一翻,仰頭將那湯藥一飲而盡。
手指垂落,掠過小腹,寧離傾首,輕柔吻過裴昭眉心,爾後霍然起身。
走。
和我一起去看看,這遠道而來的客人。
。
寧離走到殿中,遙首對著黑暗處,忽然輕輕開口:「聶統領,我將此殿託付給你了。」
暗中悄寂無聲。
他也並未再等待回答,徑直出了大殿。但見殿前一人雙臂緊繃,劍將出鞘,赫然是蓄勢待發的姿態。
寧離順著陵光的目光望去。
院中那棵常青的柏樹之下,不知何時出現了一比特青道袍的道士,衣帶當風,峻拔有若海上仙人。
仙人側首而來,目光湛然:「我曾想過『山河永固,天地皆春』在誰手中,原來是你。」
第118章 朱蕉 李觀海真真正正動了殺心
118.
寒風冷冽,夜色蕭蕭,遠處的硝煙與火光俱淡去,禁宮深處的這一處院落,竟然是平靜而寧和的。
只聽那道士徐徐開口:「蕭九齡被引去了鐵勒,薛定襄統領武威衛無暇他顧,五慚去了妙香佛國講經……剩下一個陳則淵,一心效忠上皇。」
「建鄴城的入微就那麼幾個,我還道誰會掌管這宮城大陣,竟然是你。」
「寧世子。」那道士緩緩道,「令尊可安好?」
那天地極清、極靜,於是道士低沉聲音,便清清楚楚的傳入了眾人耳朵。
他明明是平平無奇的問候,周身也並無甚氣勢,然而一字一字,彷佛卻帶著極重的壓迫,無形中令人幾乎直不起身。
陵光身形微晃,彷佛一把弓被拉到了極致,「鏘啷」一聲便要折斷。卻在那千鈞一髮的時刻,驀地被一隻手掌住。
那隻手柔韌、修長,顏色瑩白,月色下泛著如玉一樣的光,無論如何看都纖纖柔弱而不禁風。
卻奇異的將那捲發胡人的身形穩住,回手將他按到了殿內。
那隻手的主人上前一步。
寧離瞳眸平靜,如若未覺:「李島主識得我阿耶?」
李觀海神情淡淡:「我那不成器的徒兒飛來青鳥,說你不過『通幽』,如今看來,大錯特錯。寧復還一代梟雄,怎麼可能生出個苗而不秀的孩子?」
他入建鄴前,心中也曾生出過些許疑惑。
那宮城的大陣,皇帝身邊最後一道屏障,究竟會是誰?
將大雍的諸位歷歷數過,只覺得並不曾有一個合適。更何況,便是有入微境守在宮城,那又如何?
修者第四境,已經是一方巨擘,在尋常人眼中已經是呼風喚雨的人物。可入微之上,還有一境,名為「無妄」。
數十年前,李觀海便已經是無妄境修為。
那時厲觀瀾尚不曾遠道建鄴,波羅覺慧在佛會上被打落,僧仲虔亦不曾還俗,更遑論後來大非川上驚鴻一現的東君……
他曾是天下間唯一一位無妄。
唯一一位武道巔峰的強者。
應邀而來,建鄴城中,有誰堪為他敵手?
即便眼前那少年郎君的修為不止通幽。
即便銀硃衣袍下,身軀迎他威勢,不避不退,不讓不拒,朱蕉一般挺拔修長。
也不過入微而已。
若非在此時刻,便是在此時刻,他尚也要贊一句,初生牛犢,膽性上佳,不懼虎炁[qì]。
卻見寧離輕輕一哂,神色仍是從容:「李島主過譽。」
到了他這個年紀,見得青年俊彥,多有欣賞之意。
李觀海偶爾也會升起惜才之心。
他座下唯一拿得出手那徒弟,時家大郎,比眼前這少年,亦是遠遠不及。
李觀海道:「你現在退下,我不為難你。」
寧離神情平靜而淡然,彷佛並不曾領會他話語中的好意,說:「李島主現在離開,我也只當沒見過青鳥,今夜亦不曾見島主來過。」
卻是鸚鵡學舌一般,將那話語還回。
李觀海並未動怒,廣袖當風,淡然道:「你是寧復還獨子。你可想清楚,你是寧離,還是沙州寧氏的世子?」
在這一方小院之中,攔在這式干殿前,拱衛著君王的少年郎。
是寧離?
還是沙州寧氏一脈的繼承人?
李觀海認為,寧離應該想得明白。他自退沙州去,海闊天高,何必摻和建鄴這一灘渾水?
若他執迷不悟,便要直面一位大宗師的怒火。
沙州連入微境也無,被武道巔峰強者標記為敵人,如何又能承受得住?
寧離說:「我姓『寧』,單名一個『離』字。」
李觀海輕輕地嘆了一口氣。
以名相稱,那便是要擯除血脈、地位、出身,單單以血|肉之軀,將他阻攔了。
他目光微落,隔著數丈距離,落在少年腰間繫著的螭龍玉佩上,龍有四爪,乃是天子之飾。
西渡至中洲之後,李觀海並不是徑直趕到宮城,他亦在建鄴停留一日,亦因此聽說過些巷陌傳聞。他原以為那只是上皇放著的風言風語,可是此刻掠過少年平靜的瞳眸,他終於知曉,那傳言非虛。
他目光越過寧離,落到身後那座巍峨的大殿上,除卻寧離與他身後那胡人侍衛,此間再無聲息。
李觀海忽然說:「『鏡照幽冥』的反噬,想來並不好受罷?」
寧離眸光閃爍,剎那間面色微微一變。
李觀海將他神情盡數捕捉,輕輕一哂。周流六虛,他如何察覺不出,殿內正有一道氣息,昏迷不醒,十分微弱。
他道:「陛下也算得是個人物,稚子之身,竟然也還能修習成『鏡照幽冥』。只是我若是他,當日便不會留解支林性命,斬草除根,以免生出了禍患。」
在見到寧離以前,李觀海一度以為那是裴昭最大的底牌。
天子久病,誰也想不到,他竟然是一位入微境的高手。
誰料上皇將解支林劫了去,於是那秘密就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底牌也再不能上桌。
若今日自己不曾西渡,若裴昭依舊清醒,以他天子之尊、暗藏入微修為,陳則淵、解支林如何能敵?說不得上皇籌謀,便會功虧一簣。
但他已親身至建鄴。
李觀海道:「寧離,今日便教你一個乖,這世間真正強大的,只有絕對的力量。」
思量籌謀,不過雕蟲小技。
無妄境在此,便是最大的陽謀。
。
夜色並不深濃,那天邊竟然是微微泛著藍的,彷佛海水搖盪,掀起蔚藍水光。
雲層屏蔽了天邊的月亮,微風吹淡了遠處的火光。
這一處的天地,彷佛與外界相隔絕,誰也看不到其內的光景,誰也不知禁宮深處的驚心動魄。
劍氣無形縱橫,那少年舉了根烏黑的枯木阻擋。不知是何等古怪兵器,似黑炭似火棍,卻在電光石火間,攔下了每一道嘶嘯的劍意。
他的身形動得極快,彷佛天羅漫步,踩月踏星,連環間招招接下,信手施為。
若非額前滲出的一滴冷汗,幾乎要讓人以為,不費吹灰之力。
可李觀海看見了。
他聽到了略略急促的低喘,比先前的沉定沉著快了一分。
李觀 海識得他的劍法,並不是寧氏家傳中的任何一種。
極為普通的劍招,平平常常,或許走在大街上,隨便哪一處武堂,都能見到人使出。
可其中有一種陌生而又熟悉的、令人厭惡的意味。
李觀海隨手一指,殿邊的水缸驟然爆裂,萬千水珠如白雨跳船,卻聽「錚錚」聲響,被劍光潑過,不得近一步,於那階前濕漉成一線。
他眯起了眼睛:「你去過夔州。」
寧離道:「是。」
於是李觀海明白了,他知道了眼前少年敢攔在自己身前的倚仗。
那也教他一聲嗤笑,眼眸中泛起了一絲森然。那簡直半點不似方才仙風道骨的高人神態,隱約間竟有一絲癲狂。
「你想倚仗誰……厲觀瀾?還是東君?」
「可惜,他們都救不得你。」
他竟然忘了,元熙十九年,寧復還曾與厲觀瀾有一面之緣。
好一個《春歸建初》,好一個少年相交。
張鶴鄰賠笑道:「便是不為了您著想,也要為了您腹中的小世子著想哪……」
寧離心道聒噪,但也沒想教這奴婢更加憂心。
伸手要去取案上那碗冷了的,忙不疊被張鶴鄰攔下,連連道:「怎麼能喝冷的!」他手腳麻利得很,不多時,就送了一碗熱騰騰的來。
湯匙攪過湯藥,那味道苦得很,寧離半點也不喜歡。剛剛舀了一勺,湊到唇邊,忽然間凝神。
張鶴鄰不知他為何如此:「世子?可是太燙了……」
不是。
寧離輕輕地搖了搖頭。
他忽然間側眸,彷佛透過幽深殿宇,看向了夜空中不可知的某一處一雙眼眸清亮如洗。
下一刻,手掌一翻,仰頭將那湯藥一飲而盡。
手指垂落,掠過小腹,寧離傾首,輕柔吻過裴昭眉心,爾後霍然起身。
走。
和我一起去看看,這遠道而來的客人。
。
寧離走到殿中,遙首對著黑暗處,忽然輕輕開口:「聶統領,我將此殿託付給你了。」
暗中悄寂無聲。
他也並未再等待回答,徑直出了大殿。但見殿前一人雙臂緊繃,劍將出鞘,赫然是蓄勢待發的姿態。
寧離順著陵光的目光望去。
院中那棵常青的柏樹之下,不知何時出現了一比特青道袍的道士,衣帶當風,峻拔有若海上仙人。
仙人側首而來,目光湛然:「我曾想過『山河永固,天地皆春』在誰手中,原來是你。」
第118章 朱蕉 李觀海真真正正動了殺心
118.
寒風冷冽,夜色蕭蕭,遠處的硝煙與火光俱淡去,禁宮深處的這一處院落,竟然是平靜而寧和的。
只聽那道士徐徐開口:「蕭九齡被引去了鐵勒,薛定襄統領武威衛無暇他顧,五慚去了妙香佛國講經……剩下一個陳則淵,一心效忠上皇。」
「建鄴城的入微就那麼幾個,我還道誰會掌管這宮城大陣,竟然是你。」
「寧世子。」那道士緩緩道,「令尊可安好?」
那天地極清、極靜,於是道士低沉聲音,便清清楚楚的傳入了眾人耳朵。
他明明是平平無奇的問候,周身也並無甚氣勢,然而一字一字,彷佛卻帶著極重的壓迫,無形中令人幾乎直不起身。
陵光身形微晃,彷佛一把弓被拉到了極致,「鏘啷」一聲便要折斷。卻在那千鈞一髮的時刻,驀地被一隻手掌住。
那隻手柔韌、修長,顏色瑩白,月色下泛著如玉一樣的光,無論如何看都纖纖柔弱而不禁風。
卻奇異的將那捲發胡人的身形穩住,回手將他按到了殿內。
那隻手的主人上前一步。
寧離瞳眸平靜,如若未覺:「李島主識得我阿耶?」
李觀海神情淡淡:「我那不成器的徒兒飛來青鳥,說你不過『通幽』,如今看來,大錯特錯。寧復還一代梟雄,怎麼可能生出個苗而不秀的孩子?」
他入建鄴前,心中也曾生出過些許疑惑。
那宮城的大陣,皇帝身邊最後一道屏障,究竟會是誰?
將大雍的諸位歷歷數過,只覺得並不曾有一個合適。更何況,便是有入微境守在宮城,那又如何?
修者第四境,已經是一方巨擘,在尋常人眼中已經是呼風喚雨的人物。可入微之上,還有一境,名為「無妄」。
數十年前,李觀海便已經是無妄境修為。
那時厲觀瀾尚不曾遠道建鄴,波羅覺慧在佛會上被打落,僧仲虔亦不曾還俗,更遑論後來大非川上驚鴻一現的東君……
他曾是天下間唯一一位無妄。
唯一一位武道巔峰的強者。
應邀而來,建鄴城中,有誰堪為他敵手?
即便眼前那少年郎君的修為不止通幽。
即便銀硃衣袍下,身軀迎他威勢,不避不退,不讓不拒,朱蕉一般挺拔修長。
也不過入微而已。
若非在此時刻,便是在此時刻,他尚也要贊一句,初生牛犢,膽性上佳,不懼虎炁[qì]。
卻見寧離輕輕一哂,神色仍是從容:「李島主過譽。」
到了他這個年紀,見得青年俊彥,多有欣賞之意。
李觀海偶爾也會升起惜才之心。
他座下唯一拿得出手那徒弟,時家大郎,比眼前這少年,亦是遠遠不及。
李觀海道:「你現在退下,我不為難你。」
寧離神情平靜而淡然,彷佛並不曾領會他話語中的好意,說:「李島主現在離開,我也只當沒見過青鳥,今夜亦不曾見島主來過。」
卻是鸚鵡學舌一般,將那話語還回。
李觀海並未動怒,廣袖當風,淡然道:「你是寧復還獨子。你可想清楚,你是寧離,還是沙州寧氏的世子?」
在這一方小院之中,攔在這式干殿前,拱衛著君王的少年郎。
是寧離?
還是沙州寧氏一脈的繼承人?
李觀海認為,寧離應該想得明白。他自退沙州去,海闊天高,何必摻和建鄴這一灘渾水?
若他執迷不悟,便要直面一位大宗師的怒火。
沙州連入微境也無,被武道巔峰強者標記為敵人,如何又能承受得住?
寧離說:「我姓『寧』,單名一個『離』字。」
李觀海輕輕地嘆了一口氣。
以名相稱,那便是要擯除血脈、地位、出身,單單以血|肉之軀,將他阻攔了。
他目光微落,隔著數丈距離,落在少年腰間繫著的螭龍玉佩上,龍有四爪,乃是天子之飾。
西渡至中洲之後,李觀海並不是徑直趕到宮城,他亦在建鄴停留一日,亦因此聽說過些巷陌傳聞。他原以為那只是上皇放著的風言風語,可是此刻掠過少年平靜的瞳眸,他終於知曉,那傳言非虛。
他目光越過寧離,落到身後那座巍峨的大殿上,除卻寧離與他身後那胡人侍衛,此間再無聲息。
李觀海忽然說:「『鏡照幽冥』的反噬,想來並不好受罷?」
寧離眸光閃爍,剎那間面色微微一變。
李觀海將他神情盡數捕捉,輕輕一哂。周流六虛,他如何察覺不出,殿內正有一道氣息,昏迷不醒,十分微弱。
他道:「陛下也算得是個人物,稚子之身,竟然也還能修習成『鏡照幽冥』。只是我若是他,當日便不會留解支林性命,斬草除根,以免生出了禍患。」
在見到寧離以前,李觀海一度以為那是裴昭最大的底牌。
天子久病,誰也想不到,他竟然是一位入微境的高手。
誰料上皇將解支林劫了去,於是那秘密就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底牌也再不能上桌。
若今日自己不曾西渡,若裴昭依舊清醒,以他天子之尊、暗藏入微修為,陳則淵、解支林如何能敵?說不得上皇籌謀,便會功虧一簣。
但他已親身至建鄴。
李觀海道:「寧離,今日便教你一個乖,這世間真正強大的,只有絕對的力量。」
思量籌謀,不過雕蟲小技。
無妄境在此,便是最大的陽謀。
。
夜色並不深濃,那天邊竟然是微微泛著藍的,彷佛海水搖盪,掀起蔚藍水光。
雲層屏蔽了天邊的月亮,微風吹淡了遠處的火光。
這一處的天地,彷佛與外界相隔絕,誰也看不到其內的光景,誰也不知禁宮深處的驚心動魄。
劍氣無形縱橫,那少年舉了根烏黑的枯木阻擋。不知是何等古怪兵器,似黑炭似火棍,卻在電光石火間,攔下了每一道嘶嘯的劍意。
他的身形動得極快,彷佛天羅漫步,踩月踏星,連環間招招接下,信手施為。
若非額前滲出的一滴冷汗,幾乎要讓人以為,不費吹灰之力。
可李觀海看見了。
他聽到了略略急促的低喘,比先前的沉定沉著快了一分。
李觀 海識得他的劍法,並不是寧氏家傳中的任何一種。
極為普通的劍招,平平常常,或許走在大街上,隨便哪一處武堂,都能見到人使出。
可其中有一種陌生而又熟悉的、令人厭惡的意味。
李觀海隨手一指,殿邊的水缸驟然爆裂,萬千水珠如白雨跳船,卻聽「錚錚」聲響,被劍光潑過,不得近一步,於那階前濕漉成一線。
他眯起了眼睛:「你去過夔州。」
寧離道:「是。」
於是李觀海明白了,他知道了眼前少年敢攔在自己身前的倚仗。
那也教他一聲嗤笑,眼眸中泛起了一絲森然。那簡直半點不似方才仙風道骨的高人神態,隱約間竟有一絲癲狂。
「你想倚仗誰……厲觀瀾?還是東君?」
「可惜,他們都救不得你。」
他竟然忘了,元熙十九年,寧復還曾與厲觀瀾有一面之緣。
好一個《春歸建初》,好一個少年相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