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
府尹彎著腰,臉上神情變幻,我猜測他應該是已經懂了,輕輕撣去他肩膀的灰塵。
「把背挺直了,免得到了神武營,叫人小瞧了去。」
他登時一個哆嗦,腰往前一抬,露出來圓滾滾的半張肚皮,將官服都撐得繃緊了——
罷了。
太陽有些大,我遮了一下額頭,問他:「那個林承之,是個什麼樣的人物?」
這人作的詞賦我父王已經驗過,才學必然不假,他在殿試上拍的馬屁,打抱不平寫的一首諷詞,通通都教他名聲大振——
很難說是不是他故意為之。
這種人要麼是真真正正不懼威權,赤子報國之心,要麼就是懂得鑽研,且心眼極小。
我猜應當是後者。
一個人才氣高,往往就容易孤,眼裡只放得下自己,容不下別人,他剛剛入朝為官,就敢招惹神武營的人,不給魏闔這個大將軍面子,可見已經傲氣到了什麼地步。
我平生最怕的就是這種人。
遇事認理不認人,腦筋死,做事情不願意見好就收,站了一點理,就要把其餘人都趕盡殺絕。
「林修撰倒是好說話,下官說要先稟告王爺,再看這件事要怎麼辦,他也答應了,願意回去等消息。下官只通知他來,箇中周旋的種種細節,都沒有跟他說,他也沒有多問。」
「他說過想要這案子有什麼結果嗎?」
「沒說。」府尹斟酌片刻,道,「下官猜測林修撰也不希望這件事鬧大,畢竟那首詞鬧出來的動靜,大都是旁人瞎起鬨——要不是巡城司上報,誰能想到有這種發展?他過來報案,也許只是想要這件事儘快有個結果。」
「此人隨便寫的幾個字,鬧出來滿城風雨,給你添這許多麻煩,你對他印象倒好。」
府尹停了一腳。
「查案當中,莫掉了防心,他與我二人可不是一條船上的。此人之前不來衙門,等到康王領旨來查,這事雖然沒有結果,但聖上早有了偏向,他這時鑽出來,討到的都是好處。」
府尹臉上一驚,慌慌張張追上來,「下官明白。下官一定謹言慎行。」
走了又一刻鐘,我遙遙看見一個穿著官服的人影,長身玉立,就在衙門門口的位置。日頭大,照得他半張臉亮得驚人。
好像天上劈下一道驚雷。我站在原地,動不了分毫。
第8章
天邊浮雲被風吹動,陽光落至飛檐斗拱,垂灑衙前一縷,穿著深藍色官服的青年獨自站在那一抹明亮之中,似乎察覺到有人在看,頭望我這邊轉了一點。
「殿下?」
我轉過頭,見那府尹小心翼翼地仰頭看我。
我稍稍定了定心神,問他:「這便是林承之?」話一出口,不覺有一些發啞。
府尹點了點頭,「正是。」
我二人走近過去,府尹張口跟林承之介紹我的身份。林承之彎腰跟我請了一禮,道:「見過晉王殿下。」
「此案本是我五弟康王來審,不過他感染了風寒,正在家裡歇息,一時半會好不了了。案情什麼的,你直管跟本王交代便是。」
林承之點頭稱是。
「行了,這兒距離神武營還有一段距離,等捕快到齊,咱們路上說。」
府尹單獨來找我,有些話想保密,沒捕快跟來,但去神武營押解人,我三人是不夠的。他讓我二人先在外面等,自己去了裡面找捕快。
我和林承之就這麼站在府衙外面,看著他的身影消失,好一會兒都沒出來。
「太陽大,林修撰可往前面站一點,免得被曬到。」
我突然這麼說,林承之稍稍愣了一下,遲疑片刻,腳往前挪了一點,人站在了屋檐下邊,「多謝殿下提醒。」
話音剛落,府尹便提著衣擺從裡面小跑出來,身後跟著兩個人高馬大的捕快,腰間別著佩刀,一左一右追著,叮鈴哐啷地響。
這兩個捕快看上去比尋常的捕快威武許多,皮膚黝黑,身材壯實,在門口一站,陽光都給擋了大半。可見府尹找人也花了些心思,有要拿人那味。
只盼今日一切順利。別多生周折。
衙門出來的一段路,行人多,我不大好開口,等走了一段距離,到空曠一點的巷子裡面,我方才開始詢問案情。
「下官那位被撞的朋友叫吉慶聲,馬兒踢到了腿,從他身上踩過去,當天晚上送到醫館,腿已經折了,身上也擦破了些皮。後來養了半個月,跟幾位當時一同進京的考生一起返鄉了。」
「他臥床期間,下官去看過。據他們說,那撞人的兵來自神武營,臉頰上有一道刀疤,刀疤起於左眉的眉頭,從鼻樑橫過,一直延伸到臉頰。身材不算高,嘴唇厚,眼睛不大,是個寬方臉。撞人的那天是晚上,他們幾個人為此事吵了一架,近距離看過,都記得清楚。」
「聽他們說,那個兵急著要走,是要送什麼信件。」
時間,地點,人,來歷身份,林承之都交代了,長相說得具體,晚上從城外回來也是個關鍵的信息。
「徐大人,都記下了嗎?」
徐能——也就是府尹,點頭道:「下官都記下了。」他轉過頭,對著身後兩個捕快,吩咐等會進了神武營,留心這樣長相的人,一旦發現,立刻匯報。
路有一些遠,這些細枝末節審問完,還有好長的時間要打發,我便繼續聊著:「這件事情你且放心,皇上下了旨,一定要神武營給個交代,本王和徐大人,無論如何都是站在你這邊的。」
這個兵夜晚從城外回來,獨自駕馬,光這些特徵,魏闔想必早知道闖禍的人是誰,這麼久了都不吭一聲,擺明了是不願意交人。
林承之走在我的左手邊,徐能走在我的右手邊。林承之微微垂著頭,還沒有什麼反應,徐能就先轉臉過來看我,臉色有些繽紛,看不出來是個什麼表情,不過也很快附和著我道:「下官全聽晉王殿下的安排,一定為林修撰主持公道。」
林承之抬起頭來,語氣恭敬:「多謝晉王殿下,多謝徐大人費心。為下官和幾位友人的區區小事,殿下和徐大人專程跑一趟,下官不勝惶恐。」
「林修撰以筆代矛,卸了神武營的威風,本王很是欽佩。朝中若多一些如林修撰這般直言敢諫的人,想必我朝的吏治必然煥然一新啊。」
此言既出,空氣靜了一下。
一會兒,林承之又朝我拱手,道:「下官不勝惶恐。」
我於是便不再說了。
我不講話,他們兩個也不開口,就這麼一直沉默到神武營門口。一群當兵的在那裡值守,見了我們幾個,主動過來問是做什麼人,我簡單講了情況,這個兵便說讓我們在外面先等著,要先去問問。
我幾個在外面曬了快一刻鐘,那個傳話的兵總算回來了,一同來的還有魏闔,在最前面走著。他皮膚黑,身材不算高,甚至可以說有一些五短,跟身後那些個兵比起來矮了一大截——
不過據某些相書說,這樣的人反而是當將軍的相。
人雖然矮,氣勢倒還在哪裡,走起路來一點也不拖泥帶水,感覺只是尋常走著,怎麼很快就到了眼前。
「不知殿下前來,末將有失遠迎,還請殿下恕罪。」他抱拳請禮,說著說著不知道怎麼就「咚」的一聲單膝跪在了地上,林承之和徐能都有些驚到,頻頻向我看來。
我心道這魏闔小心眼子真多,上前立刻將他扶了起來:「魏將軍客氣客氣。只要你立刻將那個撞了人的兵交出來,本王便免了你的失禮之罪。」
眾目睽睽他行這樣大禮,明顯就是在暗示本王在這裡欺負人,故意給他們神武營找事。
魏闔麵皮一抽,大概沒想到我真這麼蹬鼻子上臉,從地上站了起來,還是那副謙卑的模樣,人從中間的位置讓開,側過身子伸手往營內指了指:「這兒人多口雜,殿下先往裡面請,容末將將情況細細跟殿下說。」
我一行五人就這麼進了神武營,那裡面的士兵好不威風,一個個站得筆挺,莊嚴肅穆極了,魏闔一路上也不發話,就帶著我們幾個這樣繞,把府尹挺直的腰杆繞著漸漸彎了下去——
尤其是經過比武場的時候,一群人舞刀弄槍,鏘鏘作響,叫他嚇得不輕。
繞了大概一刻鐘,終於停在了一處帳篷前,門帘一掀,除了那兩個捕快,我幾個人都鑽了進去。坐下之後,魏闔便開始講話。
「殿下、徐大人,二位過來拿人,可知道那人長相,末將叫人去尋。」他話是對著我和徐能講的,眼神卻看向林承之,裡面複雜得很。
他真有尋人的想法早就抓了過來,哪裡需要這些彎彎繞繞,說不定在帳中坐半天等他回來,報說根本沒有此人。
「魏將軍,說句不好聽的話,這滿城百姓都說你神武營的不是,本王奉命來查,你也是個涉案之人,箇中案情,在上公堂對簿之前,本王和徐大人是不能跟你敞開講的。」
「把背挺直了,免得到了神武營,叫人小瞧了去。」
他登時一個哆嗦,腰往前一抬,露出來圓滾滾的半張肚皮,將官服都撐得繃緊了——
罷了。
太陽有些大,我遮了一下額頭,問他:「那個林承之,是個什麼樣的人物?」
這人作的詞賦我父王已經驗過,才學必然不假,他在殿試上拍的馬屁,打抱不平寫的一首諷詞,通通都教他名聲大振——
很難說是不是他故意為之。
這種人要麼是真真正正不懼威權,赤子報國之心,要麼就是懂得鑽研,且心眼極小。
我猜應當是後者。
一個人才氣高,往往就容易孤,眼裡只放得下自己,容不下別人,他剛剛入朝為官,就敢招惹神武營的人,不給魏闔這個大將軍面子,可見已經傲氣到了什麼地步。
我平生最怕的就是這種人。
遇事認理不認人,腦筋死,做事情不願意見好就收,站了一點理,就要把其餘人都趕盡殺絕。
「林修撰倒是好說話,下官說要先稟告王爺,再看這件事要怎麼辦,他也答應了,願意回去等消息。下官只通知他來,箇中周旋的種種細節,都沒有跟他說,他也沒有多問。」
「他說過想要這案子有什麼結果嗎?」
「沒說。」府尹斟酌片刻,道,「下官猜測林修撰也不希望這件事鬧大,畢竟那首詞鬧出來的動靜,大都是旁人瞎起鬨——要不是巡城司上報,誰能想到有這種發展?他過來報案,也許只是想要這件事儘快有個結果。」
「此人隨便寫的幾個字,鬧出來滿城風雨,給你添這許多麻煩,你對他印象倒好。」
府尹停了一腳。
「查案當中,莫掉了防心,他與我二人可不是一條船上的。此人之前不來衙門,等到康王領旨來查,這事雖然沒有結果,但聖上早有了偏向,他這時鑽出來,討到的都是好處。」
府尹臉上一驚,慌慌張張追上來,「下官明白。下官一定謹言慎行。」
走了又一刻鐘,我遙遙看見一個穿著官服的人影,長身玉立,就在衙門門口的位置。日頭大,照得他半張臉亮得驚人。
好像天上劈下一道驚雷。我站在原地,動不了分毫。
第8章
天邊浮雲被風吹動,陽光落至飛檐斗拱,垂灑衙前一縷,穿著深藍色官服的青年獨自站在那一抹明亮之中,似乎察覺到有人在看,頭望我這邊轉了一點。
「殿下?」
我轉過頭,見那府尹小心翼翼地仰頭看我。
我稍稍定了定心神,問他:「這便是林承之?」話一出口,不覺有一些發啞。
府尹點了點頭,「正是。」
我二人走近過去,府尹張口跟林承之介紹我的身份。林承之彎腰跟我請了一禮,道:「見過晉王殿下。」
「此案本是我五弟康王來審,不過他感染了風寒,正在家裡歇息,一時半會好不了了。案情什麼的,你直管跟本王交代便是。」
林承之點頭稱是。
「行了,這兒距離神武營還有一段距離,等捕快到齊,咱們路上說。」
府尹單獨來找我,有些話想保密,沒捕快跟來,但去神武營押解人,我三人是不夠的。他讓我二人先在外面等,自己去了裡面找捕快。
我和林承之就這麼站在府衙外面,看著他的身影消失,好一會兒都沒出來。
「太陽大,林修撰可往前面站一點,免得被曬到。」
我突然這麼說,林承之稍稍愣了一下,遲疑片刻,腳往前挪了一點,人站在了屋檐下邊,「多謝殿下提醒。」
話音剛落,府尹便提著衣擺從裡面小跑出來,身後跟著兩個人高馬大的捕快,腰間別著佩刀,一左一右追著,叮鈴哐啷地響。
這兩個捕快看上去比尋常的捕快威武許多,皮膚黝黑,身材壯實,在門口一站,陽光都給擋了大半。可見府尹找人也花了些心思,有要拿人那味。
只盼今日一切順利。別多生周折。
衙門出來的一段路,行人多,我不大好開口,等走了一段距離,到空曠一點的巷子裡面,我方才開始詢問案情。
「下官那位被撞的朋友叫吉慶聲,馬兒踢到了腿,從他身上踩過去,當天晚上送到醫館,腿已經折了,身上也擦破了些皮。後來養了半個月,跟幾位當時一同進京的考生一起返鄉了。」
「他臥床期間,下官去看過。據他們說,那撞人的兵來自神武營,臉頰上有一道刀疤,刀疤起於左眉的眉頭,從鼻樑橫過,一直延伸到臉頰。身材不算高,嘴唇厚,眼睛不大,是個寬方臉。撞人的那天是晚上,他們幾個人為此事吵了一架,近距離看過,都記得清楚。」
「聽他們說,那個兵急著要走,是要送什麼信件。」
時間,地點,人,來歷身份,林承之都交代了,長相說得具體,晚上從城外回來也是個關鍵的信息。
「徐大人,都記下了嗎?」
徐能——也就是府尹,點頭道:「下官都記下了。」他轉過頭,對著身後兩個捕快,吩咐等會進了神武營,留心這樣長相的人,一旦發現,立刻匯報。
路有一些遠,這些細枝末節審問完,還有好長的時間要打發,我便繼續聊著:「這件事情你且放心,皇上下了旨,一定要神武營給個交代,本王和徐大人,無論如何都是站在你這邊的。」
這個兵夜晚從城外回來,獨自駕馬,光這些特徵,魏闔想必早知道闖禍的人是誰,這麼久了都不吭一聲,擺明了是不願意交人。
林承之走在我的左手邊,徐能走在我的右手邊。林承之微微垂著頭,還沒有什麼反應,徐能就先轉臉過來看我,臉色有些繽紛,看不出來是個什麼表情,不過也很快附和著我道:「下官全聽晉王殿下的安排,一定為林修撰主持公道。」
林承之抬起頭來,語氣恭敬:「多謝晉王殿下,多謝徐大人費心。為下官和幾位友人的區區小事,殿下和徐大人專程跑一趟,下官不勝惶恐。」
「林修撰以筆代矛,卸了神武營的威風,本王很是欽佩。朝中若多一些如林修撰這般直言敢諫的人,想必我朝的吏治必然煥然一新啊。」
此言既出,空氣靜了一下。
一會兒,林承之又朝我拱手,道:「下官不勝惶恐。」
我於是便不再說了。
我不講話,他們兩個也不開口,就這麼一直沉默到神武營門口。一群當兵的在那裡值守,見了我們幾個,主動過來問是做什麼人,我簡單講了情況,這個兵便說讓我們在外面先等著,要先去問問。
我幾個在外面曬了快一刻鐘,那個傳話的兵總算回來了,一同來的還有魏闔,在最前面走著。他皮膚黑,身材不算高,甚至可以說有一些五短,跟身後那些個兵比起來矮了一大截——
不過據某些相書說,這樣的人反而是當將軍的相。
人雖然矮,氣勢倒還在哪裡,走起路來一點也不拖泥帶水,感覺只是尋常走著,怎麼很快就到了眼前。
「不知殿下前來,末將有失遠迎,還請殿下恕罪。」他抱拳請禮,說著說著不知道怎麼就「咚」的一聲單膝跪在了地上,林承之和徐能都有些驚到,頻頻向我看來。
我心道這魏闔小心眼子真多,上前立刻將他扶了起來:「魏將軍客氣客氣。只要你立刻將那個撞了人的兵交出來,本王便免了你的失禮之罪。」
眾目睽睽他行這樣大禮,明顯就是在暗示本王在這裡欺負人,故意給他們神武營找事。
魏闔麵皮一抽,大概沒想到我真這麼蹬鼻子上臉,從地上站了起來,還是那副謙卑的模樣,人從中間的位置讓開,側過身子伸手往營內指了指:「這兒人多口雜,殿下先往裡面請,容末將將情況細細跟殿下說。」
我一行五人就這麼進了神武營,那裡面的士兵好不威風,一個個站得筆挺,莊嚴肅穆極了,魏闔一路上也不發話,就帶著我們幾個這樣繞,把府尹挺直的腰杆繞著漸漸彎了下去——
尤其是經過比武場的時候,一群人舞刀弄槍,鏘鏘作響,叫他嚇得不輕。
繞了大概一刻鐘,終於停在了一處帳篷前,門帘一掀,除了那兩個捕快,我幾個人都鑽了進去。坐下之後,魏闔便開始講話。
「殿下、徐大人,二位過來拿人,可知道那人長相,末將叫人去尋。」他話是對著我和徐能講的,眼神卻看向林承之,裡面複雜得很。
他真有尋人的想法早就抓了過來,哪裡需要這些彎彎繞繞,說不定在帳中坐半天等他回來,報說根本沒有此人。
「魏將軍,說句不好聽的話,這滿城百姓都說你神武營的不是,本王奉命來查,你也是個涉案之人,箇中案情,在上公堂對簿之前,本王和徐大人是不能跟你敞開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