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頁
裴家兩個鄰居,左邊是胡歡喜夫妻,右邊是賀夫子。他們與賀夫子的院子中間還有一道小門,想找賀夫子時,都不用走大門。
賀夫子很滿意裴清策這個弟子,他都不用多費心點撥,裴清策就能明白他話中之意。
偶爾,沈寶惜也會跟著一起去,順便給賀夫子帶好吃的點心。
值得一提的是,賀夫子出遠門,身邊帶的人不多,夫妻倆沒帶廚子。沈大海知道後,讓自家的廚子給二人也準備飯菜,他們都來自淮安府,口味差不多。
賀夫子一開始還拒絕,到京城用了三個廚子都不合口味後,便依了沈大海。
這日,裴清策先去找了賀夫子,沈寶惜閒著無事,拎了食盒過去……她有想做生意,京城的外地客商也多,只是許多原料不齊,得從外地運來。
沈寶惜到時,剛好看到賀夫人在院子裡煮茶。
賀夫人看沈寶惜,就像是看自家晚輩,笑眯眯道:「都在書房說話,你去吧。」
沈寶惜拿著食盒到門口,就聽到賀夫子的聲音:「你的文章火候是夠了,但科舉之事,越往上考就越難。這到了京城,你若是想順利踏入仕途,還是得有個領路人。」
賀夫子嘆口氣:「近幾次的殿試一甲,不光文章寫得好,還有皇上信任的臣子舉薦,二者缺一不可。」
言下之意,光會寫文章,即便能中,也絕對不會是前排。
「什麼寒門貴子,不存在的。」賀夫子直言,「出身普通的進士想要出頭,必須得有貴人扶持,否則,就是擠進去了,也只能看著身邊的人越爬越高。清策啊,世道如此,你得認!」
裴清策剛要開口,察覺到門口有影子:「誰?」
沈寶惜敲敲門:「是我!」
裴清策急忙去開門:「惜兒?」他看見了她手裡的食盒,伸手接過,「外頭冷,快進來。」
沈寶惜緩步踏入。
接下來,賀夫子開始說古,說的都是些名人傳記,還全都是那種出身不好後來身居高位的,意在激勵裴清策。
裴清策和沈寶惜一起往回走時,沈寶惜低聲到:「我知道趙尚書的人來找你的事。」
趙氏的
父親多年前就是戶部尚書,如今還是尚書,但身兼多職,是皇上的肱股之臣,不說一手遮天,絕對算得上是皇上信任的臣子之一。
人家先拋出了橄欖枝,裴清策若是不接著,那是不識好歹。但裴清策為了母親,並不打算接受趙尚書的扶持。
有舍才有得。
當年趙尚書扶持顧勝,顧勝得了名利和權勢,可從此以後就成了趙尚書的人。這麼多年了,顧勝但凡一回京,都知道他是趙尚書一系。
裴清策搖頭:「我不考慮。無欲就無求,大不了落到尾巴上,只要能榜上有名,到時咱們不留在京城,找個山清水秀的小縣,京城是繁華,但小縣也有小地方的好處。你不嫌棄我就行。」
「怎會?」沈寶惜笑了,「你已經很厲害了。」
她是真的這麼想。
謝承志年紀輕輕走到今日,是因為他有一些別人看不見的積累,蔣三公子和吳家兄弟那是家族底蘊深,只有裴清策是真正靠自己。
裴清策被她誇得耳朵通紅:「比我厲害的人多多了。」
「但我嫁給了你啊。」沈寶惜微微仰著下巴,「許多人都說我眼光好。你覺得呢?」
裴清策煞有介事點頭:「眼光是不錯!」
二人對視,都愉悅地笑出聲來。
*
轉眼就要過年,沈大海的動作很快,真的在南門外買下了一個莊子。
這莊子上有一半的地方用來種各種瓜果蔬菜,另一半就是雅致的院落和賞景的園子。
這種莊子一般有價無市,一出來就會被人搶走。沈大海是運氣好,剛好有人要賣莊子,又剛好他一副財大氣粗的模樣鎮住了中人。
因此,莊子一到中人手中,中人就想到了他。
「年前搬家,我們去莊子上過年吧。」沈大海提議,「到時候帶上賀夫子一起。」
第73章 苗頭賀夫子年紀大了,自然也……
賀夫子年紀大了,自然也希望住得寬敞點。得了沈大海的提議,立刻就答應了下來。
那是自家買下的莊子,沈大海找人看了日子,得知翌日宜搬家,於是,回來後就讓人收拾行李。
搬家得快!
把賀夫子搶到家裡,回頭女婿請教學問就不用跑遠了。不然,住在莊子上,回城一趟得花費一天時間。
城裡有許多有名的大儒,舉子們是拿著文章到處求問。
賀夫子在淮安府名聲很大,可到了京城,他只是一個外地人,有點名聲也僅限於淮安府的學子之中流傳,他來京城的日子不久,又沒去紅山書院做夫子,請教他的人不多。
但淮安府幾位學子還是常常來找他,很快,眾人就發現賀夫子搬家了。
一問才知,搬去了郊外的莊子上過年。至于歸期,過完年可能會回,也可能不回。
沈大海買的那個莊子在紅山書院的山腳,裡面有好多個小院子。他特意給賀夫子留了一個,日後賀夫子在紅山書院教書,也可以回來住。
莊子上地方寬敞,臨近過年,裴清策也不如先前那麼緊繃了,特意抽出時間帶著沈寶惜出門看雪。
下雪了,遠處白雪皚皚,景致真的很好。
胡歡喜夫妻倆厚著臉皮湊上來一起過年,主要也是方便吳明行請教學問。
吳明知三天兩頭就會找賀夫子,聽說人搬去了郊外,他只覺得天都塌了。
他還可以追去郊外租宅子,可靠近紅山書院的地方租金很高,手頭的積蓄不允許他如此任性。
吳夫人看到兒子垂頭喪氣回來,道:「你倒是精神一點啊,看著就蔫兮兮的,像什麼樣子?你是二十歲不到的舉人,日後前途無量。」
她想到自己剛剛打聽到的事,神秘兮兮靠近兒子,「我都聽說了,一甲進士和二甲的頭幾名,除了本身要會寫文章,還要有皇上信任的官員傾力舉薦。」
事關前程,吳明知這次沒有皺眉:「我們剛到京城,上哪兒認識官員去?往官員家中投文章行不行?其他人都是怎麼得到舉薦的?」
他對此次會試抱有很大的期待,很想一舉考中。不想再回淮安府了……手頭的銀子不夠多,若是落榜,又找不到人資助自己,他只能回淮安府,三年以後再來。
趕路真的很辛苦,還隨時提著一顆心,吳明知不想再受一遍罪。
「不行!」吳夫人一口否決,「這京城的舉子何其多?外頭街上隨便抓一個都是,那些人也是削尖了腦袋往官員府邸里鑽,投文章的比比皆是,你即便是投了,文章能不能被大人看見都難說。」
她眼睛亮亮,「最好是做那些官員的女婿,就像是當初的顧勝……顧勝在京城可是個名人,他當年就是靠娶了趙尚書的女兒以後才一路青雲之上。」
吳明知啞然:「您讓我想一想。」
吳夫人聽到這話,頓時不高興了:「你是不是還惦記著那個姓沈的?她根本就幫不上你太多的忙,最多就是讓你不過苦日子,仕途上拿銀子開路,不被查出來還好,但凡被查,送銀子的和收銀子的都逃不掉,全部都要被清算!」
吳明知煩透了母親所謂的為他好:「照你這麼說,我爹只是七品小官,缺的是顧夫人那樣的妻子?」
這話簡直誅心。
吳夫人就是因為夫妻關係不睦才跑了出來,偶爾想起吳大人身邊那些美人她還要哭一場,外人笑話她,都會讓她很難受。如今連兒子都來扎她的心。
「明知!」
吳明知揉了揉眉心:「娘,對不住,我出去走。」
他飛快逃了。
吳夫人難受歸難受,卻不會怨恨兒子,這是她此生驕傲。她絕對不允許兒子自暴自棄。於是,她拿著手頭僅剩不多的積蓄去了城裡那些官家女眷經常轉悠的茶樓酒樓和鋪子。
*
莊子上的日子很是悠哉。
賀夫子的客人比沈家的客人要多,沈大海怕賀夫子不自在,給他們換了一個院子。
院子不大,一道門通莊子裡,一道門通往莊子的院牆。
若有人來拜訪,可以不用入沈家莊子,直接就能進賀夫子的院落。
讀書人很是懂禮,若是入賀家莊子,不管想拜訪誰,按規矩都得見過莊子的主人才不算失禮。
沈大海是個商人,雖說大多數讀書人謙虛有禮,卻也有小部分自視甚高地看不起商人,他們言語之間客氣,但神情和語氣會下意識流露出不屑和輕視之意。
世道如此,沈大海不會怪他們無理,商戶人家本來就該被人看不起嘛!只不過他也沒有興致讓一堆客人到家裡來嫌棄自己。
這日,謝承志到了。
何萍兒跟著他一起來,謝承志去賀夫子的院落,何萍兒則是找到莊子裡來探望沈寶惜。<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賀夫子很滿意裴清策這個弟子,他都不用多費心點撥,裴清策就能明白他話中之意。
偶爾,沈寶惜也會跟著一起去,順便給賀夫子帶好吃的點心。
值得一提的是,賀夫子出遠門,身邊帶的人不多,夫妻倆沒帶廚子。沈大海知道後,讓自家的廚子給二人也準備飯菜,他們都來自淮安府,口味差不多。
賀夫子一開始還拒絕,到京城用了三個廚子都不合口味後,便依了沈大海。
這日,裴清策先去找了賀夫子,沈寶惜閒著無事,拎了食盒過去……她有想做生意,京城的外地客商也多,只是許多原料不齊,得從外地運來。
沈寶惜到時,剛好看到賀夫人在院子裡煮茶。
賀夫人看沈寶惜,就像是看自家晚輩,笑眯眯道:「都在書房說話,你去吧。」
沈寶惜拿著食盒到門口,就聽到賀夫子的聲音:「你的文章火候是夠了,但科舉之事,越往上考就越難。這到了京城,你若是想順利踏入仕途,還是得有個領路人。」
賀夫子嘆口氣:「近幾次的殿試一甲,不光文章寫得好,還有皇上信任的臣子舉薦,二者缺一不可。」
言下之意,光會寫文章,即便能中,也絕對不會是前排。
「什麼寒門貴子,不存在的。」賀夫子直言,「出身普通的進士想要出頭,必須得有貴人扶持,否則,就是擠進去了,也只能看著身邊的人越爬越高。清策啊,世道如此,你得認!」
裴清策剛要開口,察覺到門口有影子:「誰?」
沈寶惜敲敲門:「是我!」
裴清策急忙去開門:「惜兒?」他看見了她手裡的食盒,伸手接過,「外頭冷,快進來。」
沈寶惜緩步踏入。
接下來,賀夫子開始說古,說的都是些名人傳記,還全都是那種出身不好後來身居高位的,意在激勵裴清策。
裴清策和沈寶惜一起往回走時,沈寶惜低聲到:「我知道趙尚書的人來找你的事。」
趙氏的
父親多年前就是戶部尚書,如今還是尚書,但身兼多職,是皇上的肱股之臣,不說一手遮天,絕對算得上是皇上信任的臣子之一。
人家先拋出了橄欖枝,裴清策若是不接著,那是不識好歹。但裴清策為了母親,並不打算接受趙尚書的扶持。
有舍才有得。
當年趙尚書扶持顧勝,顧勝得了名利和權勢,可從此以後就成了趙尚書的人。這麼多年了,顧勝但凡一回京,都知道他是趙尚書一系。
裴清策搖頭:「我不考慮。無欲就無求,大不了落到尾巴上,只要能榜上有名,到時咱們不留在京城,找個山清水秀的小縣,京城是繁華,但小縣也有小地方的好處。你不嫌棄我就行。」
「怎會?」沈寶惜笑了,「你已經很厲害了。」
她是真的這麼想。
謝承志年紀輕輕走到今日,是因為他有一些別人看不見的積累,蔣三公子和吳家兄弟那是家族底蘊深,只有裴清策是真正靠自己。
裴清策被她誇得耳朵通紅:「比我厲害的人多多了。」
「但我嫁給了你啊。」沈寶惜微微仰著下巴,「許多人都說我眼光好。你覺得呢?」
裴清策煞有介事點頭:「眼光是不錯!」
二人對視,都愉悅地笑出聲來。
*
轉眼就要過年,沈大海的動作很快,真的在南門外買下了一個莊子。
這莊子上有一半的地方用來種各種瓜果蔬菜,另一半就是雅致的院落和賞景的園子。
這種莊子一般有價無市,一出來就會被人搶走。沈大海是運氣好,剛好有人要賣莊子,又剛好他一副財大氣粗的模樣鎮住了中人。
因此,莊子一到中人手中,中人就想到了他。
「年前搬家,我們去莊子上過年吧。」沈大海提議,「到時候帶上賀夫子一起。」
第73章 苗頭賀夫子年紀大了,自然也……
賀夫子年紀大了,自然也希望住得寬敞點。得了沈大海的提議,立刻就答應了下來。
那是自家買下的莊子,沈大海找人看了日子,得知翌日宜搬家,於是,回來後就讓人收拾行李。
搬家得快!
把賀夫子搶到家裡,回頭女婿請教學問就不用跑遠了。不然,住在莊子上,回城一趟得花費一天時間。
城裡有許多有名的大儒,舉子們是拿著文章到處求問。
賀夫子在淮安府名聲很大,可到了京城,他只是一個外地人,有點名聲也僅限於淮安府的學子之中流傳,他來京城的日子不久,又沒去紅山書院做夫子,請教他的人不多。
但淮安府幾位學子還是常常來找他,很快,眾人就發現賀夫子搬家了。
一問才知,搬去了郊外的莊子上過年。至于歸期,過完年可能會回,也可能不回。
沈大海買的那個莊子在紅山書院的山腳,裡面有好多個小院子。他特意給賀夫子留了一個,日後賀夫子在紅山書院教書,也可以回來住。
莊子上地方寬敞,臨近過年,裴清策也不如先前那麼緊繃了,特意抽出時間帶著沈寶惜出門看雪。
下雪了,遠處白雪皚皚,景致真的很好。
胡歡喜夫妻倆厚著臉皮湊上來一起過年,主要也是方便吳明行請教學問。
吳明知三天兩頭就會找賀夫子,聽說人搬去了郊外,他只覺得天都塌了。
他還可以追去郊外租宅子,可靠近紅山書院的地方租金很高,手頭的積蓄不允許他如此任性。
吳夫人看到兒子垂頭喪氣回來,道:「你倒是精神一點啊,看著就蔫兮兮的,像什麼樣子?你是二十歲不到的舉人,日後前途無量。」
她想到自己剛剛打聽到的事,神秘兮兮靠近兒子,「我都聽說了,一甲進士和二甲的頭幾名,除了本身要會寫文章,還要有皇上信任的官員傾力舉薦。」
事關前程,吳明知這次沒有皺眉:「我們剛到京城,上哪兒認識官員去?往官員家中投文章行不行?其他人都是怎麼得到舉薦的?」
他對此次會試抱有很大的期待,很想一舉考中。不想再回淮安府了……手頭的銀子不夠多,若是落榜,又找不到人資助自己,他只能回淮安府,三年以後再來。
趕路真的很辛苦,還隨時提著一顆心,吳明知不想再受一遍罪。
「不行!」吳夫人一口否決,「這京城的舉子何其多?外頭街上隨便抓一個都是,那些人也是削尖了腦袋往官員府邸里鑽,投文章的比比皆是,你即便是投了,文章能不能被大人看見都難說。」
她眼睛亮亮,「最好是做那些官員的女婿,就像是當初的顧勝……顧勝在京城可是個名人,他當年就是靠娶了趙尚書的女兒以後才一路青雲之上。」
吳明知啞然:「您讓我想一想。」
吳夫人聽到這話,頓時不高興了:「你是不是還惦記著那個姓沈的?她根本就幫不上你太多的忙,最多就是讓你不過苦日子,仕途上拿銀子開路,不被查出來還好,但凡被查,送銀子的和收銀子的都逃不掉,全部都要被清算!」
吳明知煩透了母親所謂的為他好:「照你這麼說,我爹只是七品小官,缺的是顧夫人那樣的妻子?」
這話簡直誅心。
吳夫人就是因為夫妻關係不睦才跑了出來,偶爾想起吳大人身邊那些美人她還要哭一場,外人笑話她,都會讓她很難受。如今連兒子都來扎她的心。
「明知!」
吳明知揉了揉眉心:「娘,對不住,我出去走。」
他飛快逃了。
吳夫人難受歸難受,卻不會怨恨兒子,這是她此生驕傲。她絕對不允許兒子自暴自棄。於是,她拿著手頭僅剩不多的積蓄去了城裡那些官家女眷經常轉悠的茶樓酒樓和鋪子。
*
莊子上的日子很是悠哉。
賀夫子的客人比沈家的客人要多,沈大海怕賀夫子不自在,給他們換了一個院子。
院子不大,一道門通莊子裡,一道門通往莊子的院牆。
若有人來拜訪,可以不用入沈家莊子,直接就能進賀夫子的院落。
讀書人很是懂禮,若是入賀家莊子,不管想拜訪誰,按規矩都得見過莊子的主人才不算失禮。
沈大海是個商人,雖說大多數讀書人謙虛有禮,卻也有小部分自視甚高地看不起商人,他們言語之間客氣,但神情和語氣會下意識流露出不屑和輕視之意。
世道如此,沈大海不會怪他們無理,商戶人家本來就該被人看不起嘛!只不過他也沒有興致讓一堆客人到家裡來嫌棄自己。
這日,謝承志到了。
何萍兒跟著他一起來,謝承志去賀夫子的院落,何萍兒則是找到莊子裡來探望沈寶惜。<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