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頁
「回將軍,末將查到傳信的斥候腰帶天子佩劍,徑直進了大燕軍營, 一路疾馳無人敢攔, 大燕內部一定是出問題了。」卓璇回道。
「梁老賊接到消息後就開始整兵調將, 很可能有大動作。」
「好好好。」
本來察覺到大燕軍隊氣氛不同尋常, 便立刻著人前往調查,沒想到還有了意外之喜。
「恭喜將軍,此乃天賜良機。」軍師不斷在心裡盤算著,眼底興奮, 「梁群峰這麼大的動作, 一定是要帶領大軍回上京救駕, 到時主將空懸, 邊關豈不是將軍的囊中之物。」
「不錯。」梅汝城哈哈大笑,「卓璇, 八百里加急往王都去信,吞併大燕的時機到了。」
「是, 將軍。」
軍師略一思索,拱手建議道:「將軍,大夏想必也對這個消息很感興趣,不若咱們助他一臂之力?」
大燕這塊肥肉, 大齊獨吞稍顯困難, 若是加上大夏,那就有了十成十的把握。
「軍師此言有理。」
二人相視一笑, 邊關風雲驟起。
唐陽府。
秦寧看完沈新送來的最新信件,壓下心中的喜意,往各大府城送信, 邀請各知府帶府內人才來平洲一聚。
大堂上,秦寧率先開口,他言簡意賅道:「燕景已死,上京已平,但太子攜大臣北逃,相公那邊需要人才巧匠百人以上。」
「還望諸君暢所欲言,有意願或是有推薦之人都可以,最後本君會親自擬定名單。」
雖大勝的消息早已傳遍各府,但親耳聽到還是令人激動,坐著的人眼觀鼻鼻觀心,餘光瞄向左右之人。
終於,郭東白沉不住氣,他起身拱手道:「主君,下臣願前往上京以盡綿薄之力。」
這裡雖好,但遠遠沒有前線熱血精彩,沒見到主公親自帶人攻打上京城,真是人生一大憾事。
林斐濟第二個站起身,他拱手道:「下臣有三個人選推薦,第一位是無涯書院趙雲瀾…」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新的改革意味著需要更多的有志之士,他選的這三個都是心性堅毅之輩,只要他們守得住底線,將來在朝中定有一席之地。
茶水添換了三四次,秦寧收到了接近一指厚的舉薦信,日暮時分這場會議才結束。
故人許久未見,秦寧留下林斐濟單獨說話,「斐濟,你不想去上京城嗎?」
「江陵、嘉陵、南江、嶺天等府都是近期占領的府城,人心不穩,上京城離得遠,若有波折,難免顧及不到,我留在唐陽也能幫忙照看一二。」林斐濟喝了口奶茶,笑了笑。
「等時局平穩了,廣安府各縣城治理妥當後,即使你們不詔我,我也要上摺子去上京,感受上京城的繁華。」
「那就辛苦你了。」秦寧把糕點盤子推過去,「到時軍中調配權給你,我再多給你留幾個可用之人。」
別的不說,林斐濟也算的上是這些老人中的智力天花板了,也只有林斐濟留下他才能真正放心。
「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林斐濟捏起奶糕含糊不清道。
「你覺得謝白硯這個人怎麼樣?」秦寧杵著下巴看他,隨口問。
「世家大族的子弟,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皆有章法,堪稱賞心悅目。」林斐濟瞧著若有所思的秦寧問,「未曾與他共事,別的倒是沒看出來,主君是覺得此人有問題?」
秦寧點點頭,緩緩說道:「此人攜謝賀兩族百萬兩白銀投奔,但得到可以調任上京的消息卻不動如山,只推薦了幾個家中學子,著實奇怪。」
「確實。」林斐濟低頭思索片刻回道,「他還未見過沈大哥,此刻去上京正是刷臉的好機會,他為何不去?除非留在這裡對他更為有利。」
須臾之間便能拿出百萬兩銀子,又傳承多年的家族,會甘心屈就於他人之下嗎?
若真是如此,他毫無察覺的這些天,謝白硯有沒有可能已經著手布置拉攏了許多人,秦寧順著這個思路往下想,驚起了一身冷汗。
「主君,防患於未然,確實要好好查查。」林斐濟放下糕點,神色稍顯凝重。
「那咱們就先暗查以免打草驚蛇,然後關門打狗。」秦寧勾唇一笑,往前傾了傾身小聲說,「此事還要你配合一番…」
金燦燦的日光灑在兩人身上,映出交疊的兩道影子。
*
一群人如喪家之犬不眠晝夜終於趕到了津興府。
剛恢復平靜幾日,燕熙川正在處理政務,二三十位文武大臣就跪在了他身前,要他冊立中宮皇后。
「陛下,陛下初登大寶,依老臣所言,中宮皇后還是要一位出身名門、賢良淑德的女子方能擔任,秦郎君雖長在相府,但畢竟不是相府血脈,實難堪當皇后之責…」
這些人眼瞧著叛軍沒有追上來,又開始抖落起來,竟想插手他後宮之事。
「夠了。朕帶你們千里奔波,是讓你們想辦法壯大大燕實力,養精蓄銳,奪回上京,不是讓你們在這說這些無用的廢話。」
燕熙川冷聲斥責道:「安安與朕少年夫妻,育有一子,中宮皇后非他莫屬,此事莫要再提。」
「臣知罪。」
「衛尚書,募兵一事進展如何了?程尚書,炸藥研製出來了嗎?」燕熙川皺緊的眉頭帶起兩道深深的褶皺,他冷肅的目光一寸寸掃過跪地的所有人。
自從北上開始,關於安安的流言在隊伍中不斷擴散。
一則是說因為秦安安占了秦寧的位置,沈新也不會衝冠一怒為紅顏反了大燕,造成這麼大的麻煩。
他找了幾次也沒找到源頭,身為皇帝卻對一則謠言都沒有掌控感,實在是窩囊。
「陛下,皇后娘娘有要事請您去臨安苑一趟。」這時,門口傳來侍衛的通報聲。
第240章
「安安, 發生了什麼事這麼急讓朕過來?」燕熙川坐在木椅上徑直問。
「陛下,臣妾剛剛小憩之時,陷入似睡非睡的一種玄妙狀態, 模模糊糊間好像懂了炸彈的製作方法, 也不知是否可行…」秦安安傾身靠近燕熙川, 小聲說話, 目光格外真誠。
「好啊,好,老天是站在朕這邊的。」燕熙川露出一個真心實意的笑意,他使勁握了握秦安安的手, 「安安, 若炸彈真能做出來, 你就是整個大燕的大功臣。」
「能為陛下分憂是安安之幸。」秦安安彎起唇角, 露出一個溫婉的笑容,「臣妾還想尋幾個善於煉丹的道士。」
只要實驗次數夠多, 他一定能把炸彈做出來。
上京城。
燕熙川的逃離似乎早有準備,整個皇宮留下的金銀財寶只剩下邊角料, 糧倉糧食也十不存一。
還有不到三個月就是冬天了,將士們的冬衣也要準備,一味靠平洲等地輸送只會勞民傷財。
上京城,還是要有自己的工廠, 打定主意後, 沈新著人大肆搜查逃亡官員的府邸,雷厲風行的行動讓躲在暗處蠢蠢欲動的人又縮了回去。
制定好接下來治理的大方向, 沒來得及等來秦寧的回信,沈新帶了五千精兵踏上南征的路途。
主君帶的人至少還要一個月的時間才能到,主公留下的一萬精兵九成以上都是大字不識一個的粗人, 衙門告示欄張貼的招收人才的榜文也稱得上無人問津。
「大人,接下來去哪?」呂小毛踮著腳戀戀不捨地看著遠行的軍隊,詢問道。
莊開濟深呼一口氣,壓下眼底的焦灼,「去道明書院。」
或爭或搶,無論如何,他今日都得招到二十個小吏,清查土地一事絕不能再拖了。
大燕三十六府,南邊府城的個數獨占二十五,而江南江北兩府地理位置極佳,讀書之風最盛,堪稱獨占鰲頭,只要拿下這兩座府城,南方其餘府城便翻不出太大風浪。
之前燕景帝派往南邊傳信的斥候被沈家軍攔下大半,卻也有一兩條漏網之魚把信送到了宗親手裡。
沈新沿途清理作亂之人,將大燕傾覆一事廣而告之,一路勢如破竹,無人能出其左右。
謝賀兩族連夜聚在一起商量對策,沒想到沈新進攻速度如此之快,攻城如入無人之境,打的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謝兄,區區一萬軍士真的能打得過叛軍嗎?」賀連山神色憂憂,左手不斷捋著黑白的鬍子。
賀連山和謝定遠商議每家出五千軍士伏擊沈新。
「依我看,沈新打仗看似厲害,實則外強中乾,各府城常備巡檢兵不過兩千之數,就連攻打上京城人數也是持平的,不過占了武器的便宜。」謝定遠認真分析道。
「黃稽山底又險又窄,只要咱們部署得當,讓他沒有機會釋放炸彈,此仗一定能勝。」
「好,那一切就仰賴謝兄了。」賀連山拱了拱手,意有所指道,「府城裡的老鼠就留給我清理吧。」
「有勞賀兄。」謝定遠同樣拱手回禮。
江北府往北三十里便是黃稽山。
天色臨近黃昏,大軍行至河邊休整,偵察兵照例往前探路偵查地形。
「梁老賊接到消息後就開始整兵調將, 很可能有大動作。」
「好好好。」
本來察覺到大燕軍隊氣氛不同尋常, 便立刻著人前往調查,沒想到還有了意外之喜。
「恭喜將軍,此乃天賜良機。」軍師不斷在心裡盤算著,眼底興奮, 「梁群峰這麼大的動作, 一定是要帶領大軍回上京救駕, 到時主將空懸, 邊關豈不是將軍的囊中之物。」
「不錯。」梅汝城哈哈大笑,「卓璇, 八百里加急往王都去信,吞併大燕的時機到了。」
「是, 將軍。」
軍師略一思索,拱手建議道:「將軍,大夏想必也對這個消息很感興趣,不若咱們助他一臂之力?」
大燕這塊肥肉, 大齊獨吞稍顯困難, 若是加上大夏,那就有了十成十的把握。
「軍師此言有理。」
二人相視一笑, 邊關風雲驟起。
唐陽府。
秦寧看完沈新送來的最新信件,壓下心中的喜意,往各大府城送信, 邀請各知府帶府內人才來平洲一聚。
大堂上,秦寧率先開口,他言簡意賅道:「燕景已死,上京已平,但太子攜大臣北逃,相公那邊需要人才巧匠百人以上。」
「還望諸君暢所欲言,有意願或是有推薦之人都可以,最後本君會親自擬定名單。」
雖大勝的消息早已傳遍各府,但親耳聽到還是令人激動,坐著的人眼觀鼻鼻觀心,餘光瞄向左右之人。
終於,郭東白沉不住氣,他起身拱手道:「主君,下臣願前往上京以盡綿薄之力。」
這裡雖好,但遠遠沒有前線熱血精彩,沒見到主公親自帶人攻打上京城,真是人生一大憾事。
林斐濟第二個站起身,他拱手道:「下臣有三個人選推薦,第一位是無涯書院趙雲瀾…」
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新的改革意味著需要更多的有志之士,他選的這三個都是心性堅毅之輩,只要他們守得住底線,將來在朝中定有一席之地。
茶水添換了三四次,秦寧收到了接近一指厚的舉薦信,日暮時分這場會議才結束。
故人許久未見,秦寧留下林斐濟單獨說話,「斐濟,你不想去上京城嗎?」
「江陵、嘉陵、南江、嶺天等府都是近期占領的府城,人心不穩,上京城離得遠,若有波折,難免顧及不到,我留在唐陽也能幫忙照看一二。」林斐濟喝了口奶茶,笑了笑。
「等時局平穩了,廣安府各縣城治理妥當後,即使你們不詔我,我也要上摺子去上京,感受上京城的繁華。」
「那就辛苦你了。」秦寧把糕點盤子推過去,「到時軍中調配權給你,我再多給你留幾個可用之人。」
別的不說,林斐濟也算的上是這些老人中的智力天花板了,也只有林斐濟留下他才能真正放心。
「那我就恭敬不如從命了。」林斐濟捏起奶糕含糊不清道。
「你覺得謝白硯這個人怎麼樣?」秦寧杵著下巴看他,隨口問。
「世家大族的子弟,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皆有章法,堪稱賞心悅目。」林斐濟瞧著若有所思的秦寧問,「未曾與他共事,別的倒是沒看出來,主君是覺得此人有問題?」
秦寧點點頭,緩緩說道:「此人攜謝賀兩族百萬兩白銀投奔,但得到可以調任上京的消息卻不動如山,只推薦了幾個家中學子,著實奇怪。」
「確實。」林斐濟低頭思索片刻回道,「他還未見過沈大哥,此刻去上京正是刷臉的好機會,他為何不去?除非留在這裡對他更為有利。」
須臾之間便能拿出百萬兩銀子,又傳承多年的家族,會甘心屈就於他人之下嗎?
若真是如此,他毫無察覺的這些天,謝白硯有沒有可能已經著手布置拉攏了許多人,秦寧順著這個思路往下想,驚起了一身冷汗。
「主君,防患於未然,確實要好好查查。」林斐濟放下糕點,神色稍顯凝重。
「那咱們就先暗查以免打草驚蛇,然後關門打狗。」秦寧勾唇一笑,往前傾了傾身小聲說,「此事還要你配合一番…」
金燦燦的日光灑在兩人身上,映出交疊的兩道影子。
*
一群人如喪家之犬不眠晝夜終於趕到了津興府。
剛恢復平靜幾日,燕熙川正在處理政務,二三十位文武大臣就跪在了他身前,要他冊立中宮皇后。
「陛下,陛下初登大寶,依老臣所言,中宮皇后還是要一位出身名門、賢良淑德的女子方能擔任,秦郎君雖長在相府,但畢竟不是相府血脈,實難堪當皇后之責…」
這些人眼瞧著叛軍沒有追上來,又開始抖落起來,竟想插手他後宮之事。
「夠了。朕帶你們千里奔波,是讓你們想辦法壯大大燕實力,養精蓄銳,奪回上京,不是讓你們在這說這些無用的廢話。」
燕熙川冷聲斥責道:「安安與朕少年夫妻,育有一子,中宮皇后非他莫屬,此事莫要再提。」
「臣知罪。」
「衛尚書,募兵一事進展如何了?程尚書,炸藥研製出來了嗎?」燕熙川皺緊的眉頭帶起兩道深深的褶皺,他冷肅的目光一寸寸掃過跪地的所有人。
自從北上開始,關於安安的流言在隊伍中不斷擴散。
一則是說因為秦安安占了秦寧的位置,沈新也不會衝冠一怒為紅顏反了大燕,造成這麼大的麻煩。
他找了幾次也沒找到源頭,身為皇帝卻對一則謠言都沒有掌控感,實在是窩囊。
「陛下,皇后娘娘有要事請您去臨安苑一趟。」這時,門口傳來侍衛的通報聲。
第240章
「安安, 發生了什麼事這麼急讓朕過來?」燕熙川坐在木椅上徑直問。
「陛下,臣妾剛剛小憩之時,陷入似睡非睡的一種玄妙狀態, 模模糊糊間好像懂了炸彈的製作方法, 也不知是否可行…」秦安安傾身靠近燕熙川, 小聲說話, 目光格外真誠。
「好啊,好,老天是站在朕這邊的。」燕熙川露出一個真心實意的笑意,他使勁握了握秦安安的手, 「安安, 若炸彈真能做出來, 你就是整個大燕的大功臣。」
「能為陛下分憂是安安之幸。」秦安安彎起唇角, 露出一個溫婉的笑容,「臣妾還想尋幾個善於煉丹的道士。」
只要實驗次數夠多, 他一定能把炸彈做出來。
上京城。
燕熙川的逃離似乎早有準備,整個皇宮留下的金銀財寶只剩下邊角料, 糧倉糧食也十不存一。
還有不到三個月就是冬天了,將士們的冬衣也要準備,一味靠平洲等地輸送只會勞民傷財。
上京城,還是要有自己的工廠, 打定主意後, 沈新著人大肆搜查逃亡官員的府邸,雷厲風行的行動讓躲在暗處蠢蠢欲動的人又縮了回去。
制定好接下來治理的大方向, 沒來得及等來秦寧的回信,沈新帶了五千精兵踏上南征的路途。
主君帶的人至少還要一個月的時間才能到,主公留下的一萬精兵九成以上都是大字不識一個的粗人, 衙門告示欄張貼的招收人才的榜文也稱得上無人問津。
「大人,接下來去哪?」呂小毛踮著腳戀戀不捨地看著遠行的軍隊,詢問道。
莊開濟深呼一口氣,壓下眼底的焦灼,「去道明書院。」
或爭或搶,無論如何,他今日都得招到二十個小吏,清查土地一事絕不能再拖了。
大燕三十六府,南邊府城的個數獨占二十五,而江南江北兩府地理位置極佳,讀書之風最盛,堪稱獨占鰲頭,只要拿下這兩座府城,南方其餘府城便翻不出太大風浪。
之前燕景帝派往南邊傳信的斥候被沈家軍攔下大半,卻也有一兩條漏網之魚把信送到了宗親手裡。
沈新沿途清理作亂之人,將大燕傾覆一事廣而告之,一路勢如破竹,無人能出其左右。
謝賀兩族連夜聚在一起商量對策,沒想到沈新進攻速度如此之快,攻城如入無人之境,打的他們一個措手不及。
「謝兄,區區一萬軍士真的能打得過叛軍嗎?」賀連山神色憂憂,左手不斷捋著黑白的鬍子。
賀連山和謝定遠商議每家出五千軍士伏擊沈新。
「依我看,沈新打仗看似厲害,實則外強中乾,各府城常備巡檢兵不過兩千之數,就連攻打上京城人數也是持平的,不過占了武器的便宜。」謝定遠認真分析道。
「黃稽山底又險又窄,只要咱們部署得當,讓他沒有機會釋放炸彈,此仗一定能勝。」
「好,那一切就仰賴謝兄了。」賀連山拱了拱手,意有所指道,「府城裡的老鼠就留給我清理吧。」
「有勞賀兄。」謝定遠同樣拱手回禮。
江北府往北三十里便是黃稽山。
天色臨近黃昏,大軍行至河邊休整,偵察兵照例往前探路偵查地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