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頁
那是葉禧第一次見到那麼漂亮的房子,也是第一次遇見付迦宜——穿一身白色公主裙,腦後別一枚同色系的蝴蝶結,安安靜靜坐在鞦韆上看書。
她侷促地站在不遠處,羨慕同齡人光鮮亮麗的穿著,以及過分完美的人生。
付迦宜也在同一時間看到了葉禧,沒嫌棄她簡陋的穿著,朝她友好地笑了笑。
夏日午後,蟬鳴不止,簡單場景的開展,是兩個再稚嫩不過的小女孩一段友情的初始。
接下來很長一段日子,葉禧懵懂發現,不同人有不同的苦惱,原來像付迦宜這樣的人生並不是完全一帆風順,也會時常遇到坎坷。
付迦宜家教森嚴,幾乎沒有屬於自己的私人時間,不是在上課就是在上課的路上,連早起和睡覺的時間都被嚴格控制。
那時候她是付迦宜唯一的玩伴,也是唯一的朋友。
兩人一同住在文化公館的別院,一起吃飯,一起上私教課,背著所有人一起嘗試去體驗各種新鮮事物。
這樣的日子斷斷續續過了小半年。
葉禧第一次見到付迦宜的大哥付迎昌,是她生日前夕。
彼時付迎昌在英國留學,正讀大四,一年才回來一次,這次回來是為了過年。
葉禧很早之前無意間問過付迦宜,她大哥是個什麼樣的人。
付迦宜沉默了很長時間,最後只說:……應該是個好人吧。
她這才了解到,他們兄妹的關係似乎不太好。
直到見到付迎昌本人,葉禧後知後覺意識到,好人的定義實在太廣泛,他看起來……雖然很好看,但真的不像什麼好人,寡言寡語,冷得像福利院後院的冰窖,前腳踏進去,隨時有被凍碎的可能。
除夕跟著付迦宜去主院燒香拜佛,葉禧只離遠瞧了付迎昌一眼,沒敢再靠近。
奇怪的是,她莫名很怕他。
對於家裡突然多出這麼一個小女孩,付迎昌全然不在意,甚至沒放在心上。
偌大一個公館,平時人來人往,他記不住臉,也沒打算把記憶力專門用在這方面。
年後不久,葉禧生日到了,阿伊莎特意給她做了個風箏。
那天風和日麗,葉禧扯著風箏的線,偷偷喊付迦宜一起去院子裡玩。
突然起一陣風,線被吹斷,葉禧一個人爬到主院那棵百年的白樺樹上撿風箏。
她一腳踩著樹杈,好巧不巧,付迎昌在這時走出來,面無表情地掃來一眼。
幾乎是一瞬間,葉禧腳滑,身體向後仰,直直摔到了草坪上。
冬天的草坪全部是人造的,厚厚一層,外加穿得多,摔在上面實際沒多疼。
但葉禧窘迫得不行,她仰頭定定看著他,一時拘謹,甚至放飛了好不容易撿回來的風箏。
付迎昌目光在她身上停留短暫幾秒,緩緩移開了。
路過她身邊時,寡淡丟出一句話:「這地方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進的。」
自那以後,葉禧更怕他了,即便她後來知道他當時是好意提醒——白樺樹底下埋的是鄒安黛當年親手釀的桂花酒,付晟華十分珍重,禁止旁人私自靠近。
生活在付家,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著,一個年頭又一個年頭,比想像中過得快,不算太難捱。
從小學到初中,有幸得以照拂,葉禧和付迦宜一直在同一所私立學校,且學費全部由付家出。
付晟華雖然獨斷,但保留了付迦宜一部分的情緒輸出,而葉禧恰好就是最合適的伴讀人選。
葉禧深知這點,一直帶著感恩的心思對待付迦宜,有求必應。
付迦宜雖然出身優渥,卻沒什麼大小姐脾氣,從不會在她身上找優越感,也不會輕易把她當成輸出負面情緒的垃圾桶。
兩人的友情經得過時間考驗,情比金堅。
在付家住的這幾年,葉禧遇見付迎昌的次數滿打滿算不超過十根手指頭。
博士畢業以後,付迎昌從英國回來,很快參加了工作,整個人越來越忙,隔十天半月回文化公館陪付晟華吃頓飯,在這小住一晚,隔天便走了。
葉禧偶爾在大門口碰到他,離遠瞧見他的車停在那,腳步一轉,不經大腦思考,直接繞路走。
真正和付迎昌有進一步交流,是她上初中後。
付晟華做主,給付迎昌定下一門婚事,他在三十而立的前一年娶了周依寧,婚姻事業雙雙擁有。
那時候葉禧對他以及他的婚事沒太大感觸,在婚禮正式舉辦前,她見過周依寧,腦子裡唯一的想法是,他們郎才女貌著實登對,很像她和付迦宜看過的那些言情小說里的男女主。
既然是男女主,合該走向最好的結局,攜手度過餘生。
婚禮當天,酒席按國宴標準,請來的廚師是國內的御用主廚。
葉禧剛放學,這會正好餓了,美食當前吃得相當滿足,沒控制住食量,胃撐得有點難受,她跟付迦宜打了聲招呼,一個人下樓,沿酒店周圍隨便走走,權當消食了。
酒店附近就是塞納河畔,離遠看紙醉金迷,燈影交絨。
沒走出百米遠,她在背光的一塊空地上意外碰見了付迎昌。
他獨自坐在河邊的長椅上抽菸,身上還穿著婚服,襯衫頭兩顆紐扣被解開,目光偏沉,叫人難以捉摸,既波瀾壯闊又深不可測,看起來有些頹唐。
這是葉禧第一次看到這樣的付迎昌。
以往他在外人面前呈現出的,無一不是無懈可擊的完美狀態,衣服上沒有一絲褶皺,連腕口的金屬袖扣都是精挑細選。
在這之前,她一直以為他是沒有血肉的冷冰冰的機械人。
見到他的一瞬間,葉禧腦中警鈴大作,正想繞路避開,被喊住。
付迎昌沒說第二句話,幾分漠然地投來一眼,示意她過來。
葉禧平生第一次痛恨自己太有眼力見,不過一個眼神,她居然秒懂。
她硬著頭皮悻悻走過去,主動道出一句付先生好。
付迎昌不咸不淡地說:「就這麼怕我?」
葉禧將頭搖成撥浪鼓,說沒有。他又不是暴君,怎麼會希望有人怕自己。
付迎昌說:「既然不怕我,老是躲我做什麼。」
葉禧只好順勢往下編:「沒有躲您,只是覺得……您現在這個狀態,大概不太希望被外人瞧見。」
付迎昌向來惜字如金,今晚喝了酒的緣故,外加心情欠佳,沒計算時間的投入產出成本,話比平常多了些。
他掀了掀眼皮,看著眼前穿校服綁馬尾的女孩子,沒戳穿她的謊話,平聲問她來這邊做什麼。
葉禧總不好說自己吃撐了出來閒逛,縮縮肩膀,聲音越來越小:「沒做什麼……」
見她不想回答,付迎昌自是不會多問,輕撣菸灰,沒有再跟她交流的打算。
視線所及剛好是一眼望不到邊際的塞納河。
只有到了晚上,葉禧才覺得巴黎是座很浪漫的城市。
但眼下她沒功夫賞景。
她杵在原地,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又過了會,付迎昌抽完一支煙,按動打火機,又要點燃一支。
火苗簇起後一秒,葉禧沒想太多,鼓足勇氣說:「今天您結婚,真心希望您能開心點。」
說完這話,她立馬就後悔了,暗戳戳用指甲摳著掌心,恨不得當場消失。
那支煙終究沒點燃。
付迎昌收了打火機,淡淡道:「你又怎麼知道我不開心。」
他講話時語調總是很淺,平聲靜氣的,中氣不是很足,卻予人一種完完全全的壓迫感。
葉禧對他本就畏懼,生怕自己說多錯多,在心裡反覆咀嚼措辭,找不出合適的藉口,到最後只得訥訥地實話實說:「……猜的。」
她活的年頭雖然不多,起碼知道新郎不該是他這種狀態。
她對除了付迦宜以外的付家人一知半解,自然不清楚付迎昌的私事,卻沒由來地覺得,他應當是不太滿意這樁婚事,同時也無能為力。
強大如付迎昌,也會有無能為力的時候。
那天究竟是怎麼度過的,葉禧至今還記得。
和付迎昌簡短地聊了些什麼,他講話的內容乃至語氣,亦或是無數個小細節,她終生難忘。
至於難忘的原因,大概源於一種又驚又恐的好奇心理。
-
這段插曲一過,付迎昌在她心裡的形象稍微鮮活了些,但依舊沒改觀。
午夜夢回,睡不著的時候,葉禧曾仔細分析過自己為什麼這麼怕他,最終得出一個答案——他生人勿近的冷淡氣場是一方面,最主要的原因是有一年除夕的垂耳兔事件。<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她侷促地站在不遠處,羨慕同齡人光鮮亮麗的穿著,以及過分完美的人生。
付迦宜也在同一時間看到了葉禧,沒嫌棄她簡陋的穿著,朝她友好地笑了笑。
夏日午後,蟬鳴不止,簡單場景的開展,是兩個再稚嫩不過的小女孩一段友情的初始。
接下來很長一段日子,葉禧懵懂發現,不同人有不同的苦惱,原來像付迦宜這樣的人生並不是完全一帆風順,也會時常遇到坎坷。
付迦宜家教森嚴,幾乎沒有屬於自己的私人時間,不是在上課就是在上課的路上,連早起和睡覺的時間都被嚴格控制。
那時候她是付迦宜唯一的玩伴,也是唯一的朋友。
兩人一同住在文化公館的別院,一起吃飯,一起上私教課,背著所有人一起嘗試去體驗各種新鮮事物。
這樣的日子斷斷續續過了小半年。
葉禧第一次見到付迦宜的大哥付迎昌,是她生日前夕。
彼時付迎昌在英國留學,正讀大四,一年才回來一次,這次回來是為了過年。
葉禧很早之前無意間問過付迦宜,她大哥是個什麼樣的人。
付迦宜沉默了很長時間,最後只說:……應該是個好人吧。
她這才了解到,他們兄妹的關係似乎不太好。
直到見到付迎昌本人,葉禧後知後覺意識到,好人的定義實在太廣泛,他看起來……雖然很好看,但真的不像什麼好人,寡言寡語,冷得像福利院後院的冰窖,前腳踏進去,隨時有被凍碎的可能。
除夕跟著付迦宜去主院燒香拜佛,葉禧只離遠瞧了付迎昌一眼,沒敢再靠近。
奇怪的是,她莫名很怕他。
對於家裡突然多出這麼一個小女孩,付迎昌全然不在意,甚至沒放在心上。
偌大一個公館,平時人來人往,他記不住臉,也沒打算把記憶力專門用在這方面。
年後不久,葉禧生日到了,阿伊莎特意給她做了個風箏。
那天風和日麗,葉禧扯著風箏的線,偷偷喊付迦宜一起去院子裡玩。
突然起一陣風,線被吹斷,葉禧一個人爬到主院那棵百年的白樺樹上撿風箏。
她一腳踩著樹杈,好巧不巧,付迎昌在這時走出來,面無表情地掃來一眼。
幾乎是一瞬間,葉禧腳滑,身體向後仰,直直摔到了草坪上。
冬天的草坪全部是人造的,厚厚一層,外加穿得多,摔在上面實際沒多疼。
但葉禧窘迫得不行,她仰頭定定看著他,一時拘謹,甚至放飛了好不容易撿回來的風箏。
付迎昌目光在她身上停留短暫幾秒,緩緩移開了。
路過她身邊時,寡淡丟出一句話:「這地方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進的。」
自那以後,葉禧更怕他了,即便她後來知道他當時是好意提醒——白樺樹底下埋的是鄒安黛當年親手釀的桂花酒,付晟華十分珍重,禁止旁人私自靠近。
生活在付家,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著,一個年頭又一個年頭,比想像中過得快,不算太難捱。
從小學到初中,有幸得以照拂,葉禧和付迦宜一直在同一所私立學校,且學費全部由付家出。
付晟華雖然獨斷,但保留了付迦宜一部分的情緒輸出,而葉禧恰好就是最合適的伴讀人選。
葉禧深知這點,一直帶著感恩的心思對待付迦宜,有求必應。
付迦宜雖然出身優渥,卻沒什麼大小姐脾氣,從不會在她身上找優越感,也不會輕易把她當成輸出負面情緒的垃圾桶。
兩人的友情經得過時間考驗,情比金堅。
在付家住的這幾年,葉禧遇見付迎昌的次數滿打滿算不超過十根手指頭。
博士畢業以後,付迎昌從英國回來,很快參加了工作,整個人越來越忙,隔十天半月回文化公館陪付晟華吃頓飯,在這小住一晚,隔天便走了。
葉禧偶爾在大門口碰到他,離遠瞧見他的車停在那,腳步一轉,不經大腦思考,直接繞路走。
真正和付迎昌有進一步交流,是她上初中後。
付晟華做主,給付迎昌定下一門婚事,他在三十而立的前一年娶了周依寧,婚姻事業雙雙擁有。
那時候葉禧對他以及他的婚事沒太大感觸,在婚禮正式舉辦前,她見過周依寧,腦子裡唯一的想法是,他們郎才女貌著實登對,很像她和付迦宜看過的那些言情小說里的男女主。
既然是男女主,合該走向最好的結局,攜手度過餘生。
婚禮當天,酒席按國宴標準,請來的廚師是國內的御用主廚。
葉禧剛放學,這會正好餓了,美食當前吃得相當滿足,沒控制住食量,胃撐得有點難受,她跟付迦宜打了聲招呼,一個人下樓,沿酒店周圍隨便走走,權當消食了。
酒店附近就是塞納河畔,離遠看紙醉金迷,燈影交絨。
沒走出百米遠,她在背光的一塊空地上意外碰見了付迎昌。
他獨自坐在河邊的長椅上抽菸,身上還穿著婚服,襯衫頭兩顆紐扣被解開,目光偏沉,叫人難以捉摸,既波瀾壯闊又深不可測,看起來有些頹唐。
這是葉禧第一次看到這樣的付迎昌。
以往他在外人面前呈現出的,無一不是無懈可擊的完美狀態,衣服上沒有一絲褶皺,連腕口的金屬袖扣都是精挑細選。
在這之前,她一直以為他是沒有血肉的冷冰冰的機械人。
見到他的一瞬間,葉禧腦中警鈴大作,正想繞路避開,被喊住。
付迎昌沒說第二句話,幾分漠然地投來一眼,示意她過來。
葉禧平生第一次痛恨自己太有眼力見,不過一個眼神,她居然秒懂。
她硬著頭皮悻悻走過去,主動道出一句付先生好。
付迎昌不咸不淡地說:「就這麼怕我?」
葉禧將頭搖成撥浪鼓,說沒有。他又不是暴君,怎麼會希望有人怕自己。
付迎昌說:「既然不怕我,老是躲我做什麼。」
葉禧只好順勢往下編:「沒有躲您,只是覺得……您現在這個狀態,大概不太希望被外人瞧見。」
付迎昌向來惜字如金,今晚喝了酒的緣故,外加心情欠佳,沒計算時間的投入產出成本,話比平常多了些。
他掀了掀眼皮,看著眼前穿校服綁馬尾的女孩子,沒戳穿她的謊話,平聲問她來這邊做什麼。
葉禧總不好說自己吃撐了出來閒逛,縮縮肩膀,聲音越來越小:「沒做什麼……」
見她不想回答,付迎昌自是不會多問,輕撣菸灰,沒有再跟她交流的打算。
視線所及剛好是一眼望不到邊際的塞納河。
只有到了晚上,葉禧才覺得巴黎是座很浪漫的城市。
但眼下她沒功夫賞景。
她杵在原地,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又過了會,付迎昌抽完一支煙,按動打火機,又要點燃一支。
火苗簇起後一秒,葉禧沒想太多,鼓足勇氣說:「今天您結婚,真心希望您能開心點。」
說完這話,她立馬就後悔了,暗戳戳用指甲摳著掌心,恨不得當場消失。
那支煙終究沒點燃。
付迎昌收了打火機,淡淡道:「你又怎麼知道我不開心。」
他講話時語調總是很淺,平聲靜氣的,中氣不是很足,卻予人一種完完全全的壓迫感。
葉禧對他本就畏懼,生怕自己說多錯多,在心裡反覆咀嚼措辭,找不出合適的藉口,到最後只得訥訥地實話實說:「……猜的。」
她活的年頭雖然不多,起碼知道新郎不該是他這種狀態。
她對除了付迦宜以外的付家人一知半解,自然不清楚付迎昌的私事,卻沒由來地覺得,他應當是不太滿意這樁婚事,同時也無能為力。
強大如付迎昌,也會有無能為力的時候。
那天究竟是怎麼度過的,葉禧至今還記得。
和付迎昌簡短地聊了些什麼,他講話的內容乃至語氣,亦或是無數個小細節,她終生難忘。
至於難忘的原因,大概源於一種又驚又恐的好奇心理。
-
這段插曲一過,付迎昌在她心裡的形象稍微鮮活了些,但依舊沒改觀。
午夜夢回,睡不著的時候,葉禧曾仔細分析過自己為什麼這麼怕他,最終得出一個答案——他生人勿近的冷淡氣場是一方面,最主要的原因是有一年除夕的垂耳兔事件。<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