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穆呈卿聞言笑了起來。

  是啊。

  明知是敵人,又怎會掏心掏肺?

  那不叫言行合一,而是天真愚蠢。

  笑過了,穆呈卿又忍不住感慨:「最後能如此順利,倒也讓人鬆口氣。」

  當日,自是有其他安排。

  沈臨毓進宮,穆呈卿留在鎮撫司。

  緹騎掌握了幾位殿下的所在,若他們有誰要進宮,弄點麻煩、尋個由頭,總歸要把人攔下來。

  至於年紀小、這會兒還跟著先生們上早課念書的,威脅不大,但也有人一併瞧著。

  若期間真出了大差池,下下策便是緹騎衝進宮。

  萬幸,最後都沒有用上。

  即便私下有揣度之人,但明面上,太子復起名正言順、體面極了。

  沈臨毓又去見了李巍,將定奪交給他。

  「都照著你的意思,兒女除族,扶你母親的靈柩回餘杭,嫂子說,孩子還小,她割捨不下,也跟著一道去,讓你放心。」

  李巍平靜地看完對自己的處置,又把「罪己詔」討過去,來來回回看了好幾遍。

  看完後,他嘀嘀咕咕起來。

  「新君便是新君,總要彰顯仁德寬厚。」

  「還不是新君?差不多的,遲早的事。」

  「臨毓,我說你啊,在他最好說話的時候,你該退就退,千萬別弄得深陷泥沼。」

  沈臨毓挑眉看他,神色淡漠。

  李巍打了個哈欠,道:「你當我是提醒也好,挑撥也罷,愛怎麼聽就怎麼聽,我反正死了一了百了,你們兄弟是肝膽相照還是鳥盡弓藏,跟我也沒關係了。」

  沈臨毓點頭:「確實和你沒有關係。」

  說完,他轉身就走。

  靠牆而立的穆呈卿沖他攤了攤手:「他見識短淺。」

  人生在世,便是以己度人。

  李巍自己待兄弟如何,自然也就如何揣度李嶸。

  沈臨毓不由笑出了聲。

  穆呈卿也笑了,問:「七殿下何時回京?」

  「送了文書去了,」沈臨毓答道,「但他抵京,想來要年後了。」

  七皇子李嵐,流放邊關也已經十年了。

  沈臨毓能掌事後,這幾年陸續與李嵐那兒有些往來,但書信上都是寫不痛不癢的事,能夠了解雙方近況,卻不能說得更多,以防差池。

  「他本就畏寒,又有家眷,一人行道途迢迢的回來,路上少說也要兩三個月,天寒地凍時越發難行,」沈臨毓解釋著,「信上與他說了不著急,等開春後再啟程也行,但以他的性子,大抵是等不住,恨不能立刻飛回來。」

  穆呈卿點了點頭。

  兩人走到院子裡,風一陣,卷得銀杏葉飛旋。

  穆呈卿遲疑著又問:「那你呢?你想好之後如何了嗎?」

  黃葉飄落下來,沈臨毓拿手指夾了一片,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定西侯府門外那棵高大的銀杏樹。

  「想了一些,但也不確定,」沈臨毓慢悠悠答道,「這事哪是我一個人能說了算的,總得多商量、多詢問。」

  穆呈卿聞言一愣,復又揶揄著笑了起來:「是是是,孤家寡人什麼都好,雙宿雙飛就不一樣了。你說了本就不算,得看人家怎麼說。」

  沈臨毓白了他一眼,不置可否。

  傍晚,沈臨毓去了廣客來。

  近來天涼,食客們喜好各種鍋子,陸念也是如此,今日點名要吃撥霞供。

  阿薇麻溜收拾了,當然,還是迴避了小囡。

  沈臨毓到的時候,後院屋子裡,鍋子熱氣騰騰冒著煙。

  陸念見了這掐著飯點來的人,想到他近來辦事得力、不算吃白食,便讓聞嬤嬤另備了一小鍋子,她自己去了樓上雅間。

  「今兒不收你銀錢,」陸念還道,「明日尋兩隻羊來,讓我換個口味。」

  沈臨毓忙應下來。

  阿薇笑著搖了搖頭,自顧自坐下:「忙完了?還是有事要說?」

  「有事要說,」沈臨毓在一旁落座,看著阿薇道,「想與你說婚事。」

  阿薇拿著筷子的手一頓。

  第240章 他確實懂個屁!(兩更合一求月票)

  鍋子咕嚕咕嚕冒著泡。

  哪怕還未吃上一口,但只聽這動靜,就能夠驅散深秋的寒。

  阿薇放下筷子,倒也沒有迴避這個話題,隔著氤氳熱氣看向沈臨毓。

  話是沈臨毓挑起來的,可他看起來反倒比阿薇更緊張些。

  語氣與姿態更是十分懇切。

  「你先耐心聽我說。」

  「相看、賜婚、定期之類的,是母親用來說給聖上聽的由頭。」

  「事情既辦成了,便不會用由頭來借題發揮。」

  「你不用為此為難,不想應就不應,原本就說過了、就是『隨你』的事兒。」

  「沒有人會用那由頭來逼你。」

  「母親不會。」

  「我更不會。」

  阿薇眨了眨眼睛。

  她自問知道郡王爺性情,這番話也依舊算是在她的意料之外。

  不是以退為進,王爺如何想、就是如何說,這一點上,阿薇還是十分信任他的。

  仔細看沈臨毓狀況,語速平穩安定,不急不躁,但與平日比起來,也透出了些許拘謹與緊繃。

  這讓阿薇不由失笑出聲。

  「王爺讓我『耐心』,怕我情急之中曲解了你的意思,但是,」阿薇頓了頓,指了指沈臨毓,「王爺反倒如此緊張,你現在這樣,算得上正襟危坐。

  以我先前東一句西一句聽來的,王爺在御書房面聖時,恐怕都比此刻閒適。」

  沈臨毓聞言一愣,感受了下自己正兒八經的姿態,嘆道:「你說得對,確實緊張了,但我說的話、都是真心話。」

  阿薇問:「當真這般豁達?」

  「也不算豁達,」沈臨毓思忖著道,「強扭的瓜不甜。

  本就該你情我願,一輩子的事,總是慎重些好。

  況且,阿薇姑娘就算暫時拒絕了,只要不是與我斷了往來,我都還有機會。

  你若是有什麼想問想說的,也只管開口。

  男未婚、女未嫁,時日久了,或許你就改想法了。」

  阿薇又問:「我若遲遲沒個想法呢?」

  「辛苦下廚的是你,我這個飯搭子或是出錢、或是偶爾出些食材,說來說去也是我占便宜,」沈臨毓道,「如此不礙著其他人,也無不可。

  等真礙著了,我也算用不惹你嫌的方式盡了力,將來想起來,有遺憾、卻不會後悔。」

  鍋子裡的水已經完全開了。

  沈臨毓說了不催,便是什麼答案都不催。

  不催婚事、不催回應,他自己把態度向阿薇姑娘表明了,餘下的便是等待「宣判」。

  拿起筷子,夾了一片兔肉入鍋。

  輕輕涮了涮,肉變了色,應了「撥霞供」的名頭。

  沈臨毓沾了醬,入口細細品了品:「好吃。」

  他是一個極好的飯搭子。

  禮數好,卻不會給人一板一眼的感覺,反倒是看起來吃什麼都香,讓同席的人也開了胃口。

  會說飯菜好吃,多問兩句能說出子丑寅卯,卻不會誇誇其談,吃個菜就引古論今,沒完沒了。

  阿薇看著他動筷,不由想起陸念說過的話來。

  一道生活的人,不管是母女、兄弟、還是夫妻,首先得能吃到一塊去。

  陸念身體最差的時候,幾乎吃不進去東西,後來能一點點調養過來,除了阿薇的手藝之外,也是阿薇和聞嬤嬤吃飯看著就香。

  陸念對陸駿再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嫌棄,也不能否認的一點是,陸駿「吃相」好。

  陸駿不能把飯菜夸出花來,但他吃得香、很捧場。

  小時候陸念看他那悶頭吃飯的樣子就來氣,罵他「沒心眼」、「沒心腸」、「一個包子能騙走」、「活該被人賣了」。

  現如今再看,就成了「偶爾拿他下飯也將就」。

  想到這些,阿薇眉宇間神色舒展。

  她也夾了一塊肉,看著它在水中變色,這才道:「先讓我認真想一想吧。」

  這一年裡,阿薇和沈臨毓的往來、交集,全部離不開巫蠱案。

  她對沈臨毓的信任、認同、感激都來自於此,夾雜在一塊,其中有多少是心動,又有多深,現在或許就是個把它們都梳理順的好時機了。

  沈臨毓抬眸看她,依舊坦蕩,應了聲「好」。

  這話題點到為止。

  待吃完了,沈臨毓才又詢問起正事。

  「再過幾日就是巫蠱案中蒙難之人的十年忌日了,當年大部分埋在了小河村後山上。」

  「前幾年有幾家沾親帶故的來遷墳,多回了舊籍,也算歸故里、入土為安。」

  「但也有金家那樣不曾遷,只重新立碑的。」

  「大哥的意思是,所有不曾遷走的,他主持修繕。」

  「金家、太師的碑,是你來立,還是他以學生的身份立?」<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