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好後悔!

  若是再來一次,他一定不會留下阿嶸!

  還有臨毓,一早就該收拾掉!

  永慶帝被自己的後悔淹沒了,也就聽不到身邊動靜,也不曉得過了多久,才漸漸有了聽覺。

  「怪我,父皇是因為見了我、才會情緒激動……」

  「阿嶸莫要這麼說,是他想著這麼多年錯怪了你、虧欠了你,父子相見,沒有穩住心境。」

  「太醫,父皇何時能醒過來?哎?父皇、父皇!您能聽見我說話嗎?」

  永慶帝聽見了,聽得想啐李嶸一口,可他做不到,極力睜大的眼睛除了流淚之外,再無多餘反應。

  太醫下了「偏枯」的結論。

  不過兩刻鐘,蕭太傅、紀太師,以及岑文淵倒台後接任了太保之位的許太保被召進了御書房。

  磅礴大雨寒意逼人。

  更冷的是御書房裡的狀況。

  毫無選擇、只有閉著眼選擇的海公公向他們講著狀況。

  「長公主引阿薇姑娘面聖,說起近來事情,聖上很是感慨,亦有許多話想對太子殿下說。」

  「待見了太子,聖上說要給太子一個公道,情急之下就……」

  「太醫已經看過了,說是很難完全康復,但和聖上說話,他都能明白、也會給回應。」

  長公主坐在榻子邊的椅子上,接了話過去。

  「就是這麼個狀況,皇兄倒下了,但國不可一日無君,我就說請幾位老大人過來,當面請示皇兄。」

  蕭太傅年事已高,毛公公尋了把凳子讓他在榻子旁坐下。

  他湊到永慶帝跟前,喚了聲「聖上?」

  永慶帝努力發出「啊啊」的聲音。

  「您屬意誰來監國?」眼下這局面,誰在御前就是誰,蕭太傅對此心裡也有數,「由太子監國?」

  永慶帝豈會同意?

  他激動地「啊啊」個不停。

  長公主佯裝糊塗,問海公公:「你最懂皇兄,這麼一長串,皇兄是個什麼意思?」

  海公公眼觀鼻、鼻觀心,心一橫、脖一梗:「聖上說,自當由太子監國,但首先要理清冤案,還太子清白,才能名正言順。」

  永慶帝聽他胡說八道,「啊啊」叫得更凶了。

  海公公繼續往下編:「當年因巫蠱案一併蒙冤之人,該平反的平反,該追封的追封。

  而設計巫蠱冤案的,皆要重懲,才能告慰在天之靈。

  聖上說他聽信讒言、一意孤行,造成如此後果,萬分痛心悲切。

  他、他……」

  海公公徹底編不下去了。

  永慶帝也叫不動了,他本就是拼勁全力發出聲音,但他的意思全部被故意曲解。

  沒有人知道他的真心,沒有人明白他此刻滔天的恨意。

  只有外頭電閃雷鳴、傾盆大雨,才是他心情的寫照。

  這期間,阿薇一直站在角落裡,不聲不響,靜靜看著永慶帝的掙扎。

  待看到三公商量著擬旨意定章程,她才轉身、輕手輕腳地走到門邊,抬頭看著濃濃的雨幕。

  三公當真沒有一絲懷疑嗎?

  阿薇想,不盡然。

  只是,事已至此,於公於私,都得想個最平穩的方式。

  昨日早朝上,沈臨毓明晃晃翻巫蠱案,證據一條一條列出來,直指李效、李崇和李巍。

  今日,朝見時百官又吵了一通。

  真真假假,老臣心中都有判斷。

  這個當口下,永慶帝倒下了,李崇他們都還被關在詔獄裡,臣子們是指望手裡沒兵、力量也不足的六皇子、九皇子等人,還是順勢而為、讓就在御前的廢太子成為太子……

  不難選。

  人性,總是好猜的。

  那日,陸念怎麼說的來著?

  「仗義執言?」

  「他們這些老臣,但凡是個會不顧自身、仗義執言到底的,早在十年前就跟著一道上路了,怎麼還能活到今日?」

  「當年不敢和聖上硬碰硬,現在,一樣不敢和太子硬碰硬!」

  低頭看了眼手心,阿薇想,陸念說得一點都不假。

  陸念給她的,也是好東西,是經得起查的東西。

  一年前,家中突生變故的馮游在父親的書房裡翻找了一夜。

  他接受不了自己成了殺人犯的兒子,更接受不了衙門追查下去可能產生的後果。

  可他又根本不清楚,父親到底如何殺的金夫人,母親亦是一問三不知。

  他只能寄希望於在書房裡有所收穫。

  後半夜,馮游找到了一張紙。

  那紙藏在書案的夾層中,書案是父親極其寶貝的家具,用了十幾年,搬家時也不曾丟棄。

  紙張看起來有些年頭了,用的是金體。

  馮游看的一直是父親的台閣,也是父親死了才看到他寫的金體。

  紙上的字跡,與父親死前抄寫的經文、留下的遺書,在馮游看來一模一樣。

  上頭寫了一份藥方,備註了「研磨成粉,致無言、偏枯」。

  或許,父親就是用這樣的方式害死了金夫人吧?

  馮游這般揣測著。

  天未亮,他去了兩三家藥房採買,最後把需要的東西混在一起,加入了甜湯,提著食盒送到了馮家老太太手上……

  馮家老太太倒下了。

  藥方是聞嬤嬤放的,在馮家人急急尋去寺里的時候。

  原也不指望著一定會用上,後來,在餛飩攤上聽說那老虔婆偏枯了,阿薇就知道自己借到刀了。

  順天府請過大夫,鎮撫司接手後也請過太醫,天衣無縫。

  直到那日阿薇向沈臨毓提起能讓人「偏枯無言」,沈臨毓才得到了答案。

  倏然一陣雷聲。

  風裹著雨氣落在阿薇身上,她握緊了自己的拳頭。

  這一次,是親自下手了。

  這麼冷的天,又是一年十月末了。

  第239章 是真的想要氣死他!(五千大章求月票)

  永慶帝病倒了。

  消息傳出去後,李嵩和李嶄急急進宮探望。

  宮門外,恰巧遇到了長公主的車駕。

  隔著車簾,兩人看到了長公主疲憊萬分的容顏。

  「雖說未傷及性命,但親眼看著皇兄倒下去,我這心裡……唉!」

  「阿嶸和臨毓都還在跟前伺候,我留著也只會讓他們分心看顧我,便先回了。」

  「一會兒後宮嬪妃、你們幾個幼弟、能面聖的重臣,不管能見著、不能見著,總歸都要去露臉,但皇兄不一定有精力都見。」

  「你們快些去寢宮吧,趕在其他人前頭。」

  兩人應下來。

  如長公主所言,寢宮外已經有不少著急的人了。

  毛公公正攔著人。

  「聖上指了太子監國,才與三公安排了一番,正等著與六部尚書協商。」

  「等商議之後,若精神好,再……」

  「池大人,快快快,裡頭正等您呢。」

  見池尚書一臉嚴肅地進寢殿去,其餘人或是在偏殿、或是在院子裡,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也不知道是誰嘀咕了聲,說「聖上都動彈不得了,還能商什麼商!」

  毛公公聽見了,卻也當做沒聽見。

  李嵩走過去,低聲詢問:「父皇到底如何?只見尚書們?我和九弟實在很牽掛……」

  毛公公恭謹行禮,道:「聖上的意思,您幾位若到了、只管往裡頭進,也跟著一道聽聽。」

  有這句話在,兩人自不耽擱,大步進寢殿。

  見狀,生養了年幼皇子的嬪妃紛紛出言,想把自己兒子也往前頭推,卻都被毛公公攔了。

  「都是聖上的兒子,憑什麼……」

  毛公公面無表情地道:「太子多年不在朝中行走,突然接手監國,身邊需要能幫他的人手。聖上的意思,也就到十一殿下為止,往下的都過於年輕了,幫不上忙。」

  他左一個「聖上的意思」,右一個「聖上的意思」,語速不快,但十分堅持。

  這個當口上,這廂眾人便是各有心思,也不願意自家做那出頭鳥。

  況且,六殿下他們不是進去了嗎?

  若廢太子與郡王當真使了手段,他們難道會看不出來?

  到時候跳得最凶的,定然是能進寢殿面聖的。

  這麼一想,一眾人倒也老實下來,各管各的,時不時瞥那寢殿一眼。

  李嵩和李嶄喚著「父皇」進到了裡頭。

  龍床上,永慶帝一臉病態。

  父子們一見面,他全力睜大了眼睛,瞳孔發著顫,看起來極其激動。

  在永慶帝看來,這兩個平日不起眼的兒子幾乎算是他最後的機會了。

  三公聽信海宏的胡言亂語,六部尚書也被誆得團團轉,紛紛在他跟前表忠心、一定會輔佐好太子,讓他安心休養。

  養個屁!

  誰要他們對李嶸這個逆子忠心!

  永慶帝的情緒從激烈到麻木,眼下得了兩根救命稻草,他恨不能用一雙眼睛就把自己的一腔悲忿委屈都傳達給這兩個兒子。<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