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頁
只有柳無咎,從他們見面的第一天開始,他就知道這是個太過成熟的孩子,所以他雖然把他當做孩子照顧,卻不能把他當做孩子對待,那樣柳無咎會生氣。他們以師徒的名義相處了快八年,可他們大多數相處的時候卻與真正的同輩無異。他教了柳無咎很多,柳無咎也改變了他很多,柳無咎的身體一天天成長,他的心也在一天天成長。
柳無咎把他徹徹底底變成了一個人,而不是眾人口中的神魔。而今他已全然有了常人該有的感情,也不再抗拒它們,不再不知所措,他已面對它們,也面對著柳無咎,他全心全意愛著的人,他一生一世只愛著這個人。
他愛他,保護他,他的愛人也同樣愛他、保護他。
二人渡河,河水卻似無盡頭,只黑漆漆的一片。
他們卻都想起來一首詩:「今夕何夕?」
賀青冥輕輕哼道:「今日何日兮?心悅君兮……君知否?」尾聲的三個字卻已很是微弱,好像生怕給人聽見了。
可惜他的郎君耳聰目明,比他這個病人強太多。
柳無咎忍不住一笑道:「君心知矣。」
二人對視,雖誰也瞧不見誰,卻已聽見彼此的呼吸。
他們的手放在彼此的心上。
心跳聲聲,漸漸合二為一。柳無咎俯身低頭,吻在賀青冥蒼白的唇上。
黑暗之中,忽地探來一絲火光!
火光照著他們,照見這一個生死場中近乎決絕又分外安詳的吻。
第240章
「柳兄!賀兄!」明黛放聲大笑。
卻見她同唐輕舟、杜西風三人擠在一副棺材裡, 她的身後還拖著一行棺材,棺材裡零零星星坐著季雲亭等人。
原來聖壇底下竟是聖陵,這裡是無定河, 河道蜿蜒通向外河白鹿。方才明黛他們掉下來的時候, 恰好離河岸不遠, 明黛看見岸上三十三副莫干棺,便與二人一同游過去,打算用棺材救人, 可惜事出突然,暗河翻湧之時漩渦眾多, 又到處都是暗礁, 更有胡亂掉下來的磚瓦雕梁,明黛他們廢了好大一陣功夫, 才終於從水中把眾人救走。
真是世事難料, 誰又能夠想到, 用來裝死人的棺材也可用來拯救活人?
三十三副木棺順流而下,一干人等抵達洞口, 終於重新踏上地面。
一些人已累的精疲力盡, 倒地而臥,一些人禁不住激動萬分,竟跪地去吻。他們還活著,還能夠站在堅實的大地上, 這是多麼幸運的一件事!
河面之上,卻遠遠傳來幾聲微弱的呼救,明黛攀上洞穴,一眼望去,竟見到另一頭仍有不少人掙扎在生死邊緣, 他們卻不是八大劍派的人,而是魔教教徒,不是她的朋友,而是她的敵人。
她的敵人之中,卻曾經有她的下屬,他們曾經在降龍峽一帶追擊,也曾在夜晚圍坐在篝火堆旁,他們曾經把自己的酒肉分給她,不是因為她是月使,而是因為她比他們年少,作為下屬,他們擁護她,作為叔伯兄長、姑姨姊妹,他們卻要照顧她。他們喜歡她,喜歡看她笑,聽她唱歌舞蹈。
他們之中,也曾有她一塊共事過的同僚,他們曾經一塊在月下觥籌交錯,馮虛子喝醉了,狂傲不羈地要使出來月斂鳶飛步去摘天上的月亮,卻一不小心摔了下來,他們紛紛跑過去接住他。梅伯不愛說話,卻很會照顧人,凌夭是他們之中嘴最碎的一個,又總愛旁敲側擊跟她打聽賀青冥和柳無咎的八卦,惹得梅伯很不高興。
她曾和他們同生共死,而今她活生生地站在干岸上,他們卻在汪洋里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他們是她的敵人,可也曾是她朝夕相處的人。他們都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她不能把他們都當做「敵人」這一個乾癟的標籤。她見過他們哭他們笑,體會過他們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昨日她見其生,今日不忍其死,何況他們之中很多人也並不都是壞人,都還不到十惡不赦的地步,他們雖聽從金烏的命令,但也並非濫殺嗜殺的魔頭,馮虛子從不輕易傷人,小莫那些年輕的人,更是未曾殺過人。既然如此,就該給他們一線生的希望。
她不能眼睜睜看他們死,他們就算要死,也該死於審判,而非死於她的見死不救。
明黛當即動身,推過幾副棺材,將首尾用髮帶連在一塊,又掏出火折,點燃火把。她剛要下水,唐輕舟卻率先察覺了她的動作,道:「黛黛,你要做什麼?」
明黛道:「救人。」
唐輕舟望見她的眼睛,她的眼睛如此決絕。這一去,卻只怕要徹底成為八大劍派乃至中原武林的公敵,那些頑固迂腐的人們不會記得她救過他們的性命,只會記得她救了魔教教徒,與那些魔頭為伍,他們會說她也是魔頭。
唐輕舟道:「你決定了?」
明黛斬釘截鐵道:「是!」她卻也看著他,她期待他。
唐輕舟笑道:「好,我跟你一起。」
明黛也笑了,跨入棺材裡,唐輕舟剛要牽她的手,卻聽得一道怒斥:「混帳!」
卻是唐門長老唐笠翁等人,他們隨唐嵐一同下山來到西域,一同作戰,今天他們已疲憊不堪,傷痕累累,本已無力管東管西,但叫他們憤怒的是,唐輕舟千里迢迢離開師門,卻是為了一個相思門的小丫頭,更叫他們憤怒的是,這個小丫頭要去救那些魔鬼,而身為唐門弟子的唐輕舟,竟要和她一同前往。
唐笠翁指著唐輕舟喝道:「混帳東西!唐門生你養你,你竟要去追隨一個相思門的妖女!」
唐輕舟卻道:「黛黛她不是妖女!她是世上最好的姑娘!」
明黛平白被人罵了一嘴,臉上已有些不悅,念在此人是唐輕舟長輩,姑且沒有發作,卻聽唐輕舟這麼反駁,心下一動,面上一時很是複雜。
「都叫上『黛黛』了?看來她果真把你迷的神魂顛倒,竟叫你胳膊肘往外拐!」唐笠翁大喝一聲,竟已五指成爪,朝明黛動手!
異變陡生,唐輕舟來不及回圜,也不能同長輩動手,只好擋在明黛身前,便要硬生生接下這一爪!
明黛臉色驚變,唐笠翁也臉色大變,連忙變爪成拳,收斂力道,卻並未打傷唐輕舟,只堪堪點住他的穴道。
這一下拳風虎虎,卻叫河水揚波,莫干棺便要就此飄走。明黛站在棺材裡,傾身探去,似乎是想要牽一牽唐輕舟的手,可是已經再夠不著了。
唐輕舟目光之中已滿是哀傷,卻已一動不能動,只嘆道:「黛黛,去吧。」
去吧,去做你一直想做的事。
這一次,他不能再伴在她的身邊,可他的心會一直追隨著她。
他一直都理解她。
明黛淚光閃動,等到唐輕舟的身影已模糊不清,她終於側過頭轉過身,舉起火把,高呼道:「小莫!馮大哥!你們在哪裡?!我來救你們,我來救兄弟姐妹們!」
「月使——是月使!」教徒們遠遠望見她,登時喜極而泣!
待她走近了,她這才看清,他們都泡在無定河裡,身強力壯的人還好,可是年少的人、武功不濟的人已經很難支撐,馮虛子一個人托舉著一大幫人,他的身子已然佝僂,臉色已然蒼白,可他瞧見她,仍然笑得開懷,笑得桀驁。
明黛便帶著他們渡過無定河,又來到地宮另一邊出口,她站在嶙峋的山石之上,一手執炬,一手拉過一個個傷兵,卻見洞口處天色熹微,她不禁喜笑顏開:「太陽要出來啦!」
她轉過頭,卻見他們都直愣愣地看著她,神情之中似驚異、迷惑、茫然,又似激動萬分,欣喜若狂,也不知是誰顫巍巍地高呼道:「日月同空!日月同空!」
此刻正當破曉時分,日月同空。
於黑暗的河流上升起來一輪太陽,會讓神天重新迸發光彩。
眾人紛紛五體投地,感激涕零,幾乎涕泗橫流,哭道:「神天之女!大漠的女神!」
他們錯了,一直以來,他們都錯了,不是他,是她!金烏不是那輪太陽,明黛才是!日月同空,日月同空,那不就是——明!他們一直以為金烏才是那個人,可是這一刻,明黛在地宮之中執炬而行,救眾生於水火,他們才明白,他們已大錯特錯。
明黛奇怪不已,問了馮虛子才明白,原來是一個傳說,一個預言。他們曾經以為金烏就是那輪太陽。
「可……」她說,「天上曾經有九輪太陽,誰又能知,他是最後一個好太陽,還是被射落的壞太陽呢?」
太陽真是亘古不變的嗎?
這世上又何曾有亘古不變的東西?
宇宙每一刻都在變化,星河每一秒都在轉動,更不要說太陽了。也許太陽也曾經幼小,也終會蒼老,終會死去。天下之道,總是玄之又玄。
明黛帶著剩下教眾走了出來,她站在白鹿河的這一邊,而她的朋友、愛人,卻站在另一邊。
她也已看見唐輕舟,唐輕舟忍不住走了幾步,卻被唐笠翁等人耳提面命道:「你難道忘了你師父!他受了傷,你身為弟子,難道不該照顧他?還有唐門的擔子,也等著你去擔!」
柳無咎把他徹徹底底變成了一個人,而不是眾人口中的神魔。而今他已全然有了常人該有的感情,也不再抗拒它們,不再不知所措,他已面對它們,也面對著柳無咎,他全心全意愛著的人,他一生一世只愛著這個人。
他愛他,保護他,他的愛人也同樣愛他、保護他。
二人渡河,河水卻似無盡頭,只黑漆漆的一片。
他們卻都想起來一首詩:「今夕何夕?」
賀青冥輕輕哼道:「今日何日兮?心悅君兮……君知否?」尾聲的三個字卻已很是微弱,好像生怕給人聽見了。
可惜他的郎君耳聰目明,比他這個病人強太多。
柳無咎忍不住一笑道:「君心知矣。」
二人對視,雖誰也瞧不見誰,卻已聽見彼此的呼吸。
他們的手放在彼此的心上。
心跳聲聲,漸漸合二為一。柳無咎俯身低頭,吻在賀青冥蒼白的唇上。
黑暗之中,忽地探來一絲火光!
火光照著他們,照見這一個生死場中近乎決絕又分外安詳的吻。
第240章
「柳兄!賀兄!」明黛放聲大笑。
卻見她同唐輕舟、杜西風三人擠在一副棺材裡, 她的身後還拖著一行棺材,棺材裡零零星星坐著季雲亭等人。
原來聖壇底下竟是聖陵,這裡是無定河, 河道蜿蜒通向外河白鹿。方才明黛他們掉下來的時候, 恰好離河岸不遠, 明黛看見岸上三十三副莫干棺,便與二人一同游過去,打算用棺材救人, 可惜事出突然,暗河翻湧之時漩渦眾多, 又到處都是暗礁, 更有胡亂掉下來的磚瓦雕梁,明黛他們廢了好大一陣功夫, 才終於從水中把眾人救走。
真是世事難料, 誰又能夠想到, 用來裝死人的棺材也可用來拯救活人?
三十三副木棺順流而下,一干人等抵達洞口, 終於重新踏上地面。
一些人已累的精疲力盡, 倒地而臥,一些人禁不住激動萬分,竟跪地去吻。他們還活著,還能夠站在堅實的大地上, 這是多麼幸運的一件事!
河面之上,卻遠遠傳來幾聲微弱的呼救,明黛攀上洞穴,一眼望去,竟見到另一頭仍有不少人掙扎在生死邊緣, 他們卻不是八大劍派的人,而是魔教教徒,不是她的朋友,而是她的敵人。
她的敵人之中,卻曾經有她的下屬,他們曾經在降龍峽一帶追擊,也曾在夜晚圍坐在篝火堆旁,他們曾經把自己的酒肉分給她,不是因為她是月使,而是因為她比他們年少,作為下屬,他們擁護她,作為叔伯兄長、姑姨姊妹,他們卻要照顧她。他們喜歡她,喜歡看她笑,聽她唱歌舞蹈。
他們之中,也曾有她一塊共事過的同僚,他們曾經一塊在月下觥籌交錯,馮虛子喝醉了,狂傲不羈地要使出來月斂鳶飛步去摘天上的月亮,卻一不小心摔了下來,他們紛紛跑過去接住他。梅伯不愛說話,卻很會照顧人,凌夭是他們之中嘴最碎的一個,又總愛旁敲側擊跟她打聽賀青冥和柳無咎的八卦,惹得梅伯很不高興。
她曾和他們同生共死,而今她活生生地站在干岸上,他們卻在汪洋里求生不能求死不得。
他們是她的敵人,可也曾是她朝夕相處的人。他們都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她不能把他們都當做「敵人」這一個乾癟的標籤。她見過他們哭他們笑,體會過他們的喜怒哀樂、悲歡離合。昨日她見其生,今日不忍其死,何況他們之中很多人也並不都是壞人,都還不到十惡不赦的地步,他們雖聽從金烏的命令,但也並非濫殺嗜殺的魔頭,馮虛子從不輕易傷人,小莫那些年輕的人,更是未曾殺過人。既然如此,就該給他們一線生的希望。
她不能眼睜睜看他們死,他們就算要死,也該死於審判,而非死於她的見死不救。
明黛當即動身,推過幾副棺材,將首尾用髮帶連在一塊,又掏出火折,點燃火把。她剛要下水,唐輕舟卻率先察覺了她的動作,道:「黛黛,你要做什麼?」
明黛道:「救人。」
唐輕舟望見她的眼睛,她的眼睛如此決絕。這一去,卻只怕要徹底成為八大劍派乃至中原武林的公敵,那些頑固迂腐的人們不會記得她救過他們的性命,只會記得她救了魔教教徒,與那些魔頭為伍,他們會說她也是魔頭。
唐輕舟道:「你決定了?」
明黛斬釘截鐵道:「是!」她卻也看著他,她期待他。
唐輕舟笑道:「好,我跟你一起。」
明黛也笑了,跨入棺材裡,唐輕舟剛要牽她的手,卻聽得一道怒斥:「混帳!」
卻是唐門長老唐笠翁等人,他們隨唐嵐一同下山來到西域,一同作戰,今天他們已疲憊不堪,傷痕累累,本已無力管東管西,但叫他們憤怒的是,唐輕舟千里迢迢離開師門,卻是為了一個相思門的小丫頭,更叫他們憤怒的是,這個小丫頭要去救那些魔鬼,而身為唐門弟子的唐輕舟,竟要和她一同前往。
唐笠翁指著唐輕舟喝道:「混帳東西!唐門生你養你,你竟要去追隨一個相思門的妖女!」
唐輕舟卻道:「黛黛她不是妖女!她是世上最好的姑娘!」
明黛平白被人罵了一嘴,臉上已有些不悅,念在此人是唐輕舟長輩,姑且沒有發作,卻聽唐輕舟這麼反駁,心下一動,面上一時很是複雜。
「都叫上『黛黛』了?看來她果真把你迷的神魂顛倒,竟叫你胳膊肘往外拐!」唐笠翁大喝一聲,竟已五指成爪,朝明黛動手!
異變陡生,唐輕舟來不及回圜,也不能同長輩動手,只好擋在明黛身前,便要硬生生接下這一爪!
明黛臉色驚變,唐笠翁也臉色大變,連忙變爪成拳,收斂力道,卻並未打傷唐輕舟,只堪堪點住他的穴道。
這一下拳風虎虎,卻叫河水揚波,莫干棺便要就此飄走。明黛站在棺材裡,傾身探去,似乎是想要牽一牽唐輕舟的手,可是已經再夠不著了。
唐輕舟目光之中已滿是哀傷,卻已一動不能動,只嘆道:「黛黛,去吧。」
去吧,去做你一直想做的事。
這一次,他不能再伴在她的身邊,可他的心會一直追隨著她。
他一直都理解她。
明黛淚光閃動,等到唐輕舟的身影已模糊不清,她終於側過頭轉過身,舉起火把,高呼道:「小莫!馮大哥!你們在哪裡?!我來救你們,我來救兄弟姐妹們!」
「月使——是月使!」教徒們遠遠望見她,登時喜極而泣!
待她走近了,她這才看清,他們都泡在無定河裡,身強力壯的人還好,可是年少的人、武功不濟的人已經很難支撐,馮虛子一個人托舉著一大幫人,他的身子已然佝僂,臉色已然蒼白,可他瞧見她,仍然笑得開懷,笑得桀驁。
明黛便帶著他們渡過無定河,又來到地宮另一邊出口,她站在嶙峋的山石之上,一手執炬,一手拉過一個個傷兵,卻見洞口處天色熹微,她不禁喜笑顏開:「太陽要出來啦!」
她轉過頭,卻見他們都直愣愣地看著她,神情之中似驚異、迷惑、茫然,又似激動萬分,欣喜若狂,也不知是誰顫巍巍地高呼道:「日月同空!日月同空!」
此刻正當破曉時分,日月同空。
於黑暗的河流上升起來一輪太陽,會讓神天重新迸發光彩。
眾人紛紛五體投地,感激涕零,幾乎涕泗橫流,哭道:「神天之女!大漠的女神!」
他們錯了,一直以來,他們都錯了,不是他,是她!金烏不是那輪太陽,明黛才是!日月同空,日月同空,那不就是——明!他們一直以為金烏才是那個人,可是這一刻,明黛在地宮之中執炬而行,救眾生於水火,他們才明白,他們已大錯特錯。
明黛奇怪不已,問了馮虛子才明白,原來是一個傳說,一個預言。他們曾經以為金烏就是那輪太陽。
「可……」她說,「天上曾經有九輪太陽,誰又能知,他是最後一個好太陽,還是被射落的壞太陽呢?」
太陽真是亘古不變的嗎?
這世上又何曾有亘古不變的東西?
宇宙每一刻都在變化,星河每一秒都在轉動,更不要說太陽了。也許太陽也曾經幼小,也終會蒼老,終會死去。天下之道,總是玄之又玄。
明黛帶著剩下教眾走了出來,她站在白鹿河的這一邊,而她的朋友、愛人,卻站在另一邊。
她也已看見唐輕舟,唐輕舟忍不住走了幾步,卻被唐笠翁等人耳提面命道:「你難道忘了你師父!他受了傷,你身為弟子,難道不該照顧他?還有唐門的擔子,也等著你去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