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頁
可她兩腿發顫,渾身是汗了,可看葉嘉宜還精神奕奕的,跟王海、崔吉平聊著老班章村的情況,腳下走得飛快,根本看不出疲憊的樣子。
陳昭月再去看章敏,就見章敏額上雖然有點汗,但步伐還是穩的。最重要的是關鐸和趙興邦走在她身邊,遇到不好走的路就拉一把、扶一把,把陳昭月看得氣悶的不行。
她堵氣一般往旁邊的石頭一坐:「我走不動了,歇會兒。」
王海別看是在場所有人里年紀最大的,但他扶貧工作經常要下鄉,這種山路是走慣的,二十多分鐘的山路,對他來說才剛剛開始。
擔心有人掉隊,李俊走在最後面。
見陳昭月要求休息,李俊連忙跑到前面,跟王海說了一句。
王海無奈,只得道:「陳小姐走不慣山路,那咱們就休息一會兒。」
一行人聞言停了腳步,各自找了個地方休息。
因為葉嘉宜有意出資修建希望小學,王海三人此次攻略的對象就是她。
王海笑問:「葉小姐平時有健身啊?看你體力很好的樣子。」
葉嘉宜點頭:「每天都有跑步。」
上輩子每天坐在電腦前碼字,疏於鍛鍊,結果年近三十就掛了。
這輩子她特別注重鍛鍊,生活有張有馳。再加上年輕,走這點山路她還真沒啥感覺。
「我媽每天也有鍛鍊。」她又加了一句。
章敏笑了起來:「這孩子每天恨不得拿小鞭子催我鍛鍊,我不鍛鍊都不行。」
王海看向陳昭月,嚴肅道:「陳小姐,老班章村離得遠,咱們就是不休息,也得走七八個小時。中途吃個午飯歇一會兒,走到村里天都黑了。」
「如果你體力不行,趁著還沒走遠,我讓李俊陪你回縣裡去,你在縣裡等我們。別走到一半或大半,你才說不去了,那真是回不了頭了。」
這個問題,在出發前他就跟大家說過,大家都說沒問題。
結果才走二十分鐘就要求休息,問題就很嚴峻了。
陳達鳴問陳昭月:「昭月,你怎麼說?如果你堅持要去,一會兒再走不動,你也得咬牙堅持。否則你趁早現在就回去。」
陳昭月咬著下唇,猶豫著沒有作聲。
她也擔心自己走不動路,落到難堪的地步。但她又不甘心。
她心裡忽然浮上一股狠勁,想要證明自己,她不是什麼都不如人的廢物。
「我能堅持。」她沉聲道。
說著她站起來,往前面走去。
大家互相看看,都望向了陳達鳴。
「陳先生,這才是開始,後面的路更難走。咱們要翻越幾座山。你確定令妹能堅持嗎?到時候別所有人都被困在山裡。山里晚上不安全,可不是鬧著玩的。」王海道。
陳達鳴是希望妹妹能吃一番苦,鍛鍊鍛鍊自己,改掉那不討喜的性子。
但如果體力不支,真不是說堅持就能堅持下去的。
如果他自己體力好,實在不行還能背著妹妹前進。可他自己都疏於鍛鍊,能顧著自己就是好的了。
他道:「我去勸勸她。」
他跑到前面去,跟陳昭月談了一會兒,對王海道:「王科長,她說能咬牙堅持。讓她去吧。」
王海無奈,只得同意。
接下來一路,陳昭月一聲不吭,衣服被汗水打濕了一遍又一遍,兩條腿走得感覺都不像自己的了,她愣是堅持不叫苦。
這讓大家對她刮目相看。
好在王海擔心大家體力不行,所在在早上六點就讓大家出發了。時間上留有休息的餘地,也不是一味地讓大家趕路。走上一小時就讓大家休息一會兒。
就這麼走走停停,終於在傍晚六點多鐘的時候,他們到了目的地。
「和森,和森。」王海顯然對這裡很熟悉,進了村領著大家直奔一戶人家,進了敞開的大門就叫道。
「誰啊?」一個中年男子走了出來,看到王海很驚喜,「王科長,你怎麼來了?快,快進屋坐。」
來的路上王海就介紹過,老班章村都是哈尼族人,只有一百多戶人家,以前以狩獵為生。
這裡的土壤不宜種水稻,交通不便,茶葉又賣不上價,所以這裡特別貧困。
可看到村里現狀時,大家還是被震撼到了。
「竟然還有這麼窮的地方啊?」陳昭月低聲對哥哥道。
這一刻,陳達鳴很慶幸妹妹來了這裡。
看到過不幸,妹妹應該更珍惜現在的生活,而不是總想得隴望蜀,自己又不想努力,於是就想走捷徑。
對於如何緩解長時間走山路的疲勞,王海是有經驗的。
他跟和森嘀咕了一陣,吃過晚飯後,和森家的女人就給一行人熬了濃濃的草藥,讓他們用來泡澡。
泡澡自然不可能有新木盆,都是用過的木盆。用的年頭久了,原木做的木盆都變成了黑褐色。
條件如此,如果今天不泡個澡,明天全身就酸痛得不行。
陳昭月見大家都不作聲,本來想默默忍下來,拿著衣服去泡澡的。
葉嘉宜走過來,給她遞了一小瓶東西:「這是游泳池消毒劑,你倒一瓶蓋進水裡,把澡盆清洗一下再用。」
陳昭月愣了愣。
因為她最開始犯蠢,葉嘉宜母女倆都不怎麼搭理她,她也不理對方。昨晚即便住在一間房裡,也是必要時才說上一兩句話。
她沒想到葉嘉宜會主動幫她。
她咬了咬唇:「謝謝。」
「用完了拿回來放好,別亂放,要是讓家裡的小孩兒以為是喝的東西就不好了。」葉嘉宜叮囑。
「好。」
葉嘉宜微一點頭,轉身進了房間。
她剛才已經泡過澡了。
因為人多,村長家住不下,就只留下三個女人,其他人都分住到另外兩個家庭里去。
扶貧辦的三個工作人員,一家一個,好方便處理問題。
和森家就三間房,一陣騰挪後,和森女兒的床讓給了葉嘉宜、章敏、陳昭月三人睡。
大概是葉嘉宜給那瓶消毒劑釋放的善意讓陳昭月有了勇氣,她躺在床上,朝葉嘉宜開口道:「嘉宜,我能問你一個問題嗎?」
「什麼問題?」
「明明可以讓他們把茶葉背到鎮上去,你為什麼要親自走這一趟,吃這份苦?」
「沒什麼原因,我就想看看這片土地。」葉嘉宜道。
「為什麼要看這片土地?」陳昭月似乎很執著,非得要葉嘉宜說個緣由不可。
葉嘉宜沉默了一會兒,不答反問:「昨天你也喝了老班章了。你覺得那茶如何?」
陳昭月是完全不懂茶。
雖然在葉嘉宜的解說下,她也嘗到了老班章先苦後甜的滋味,但對其中的妙處,她還是領略不來。
但相處兩日,她也懂得眉高眼低,好好說話了。
知道葉嘉宜推崇老班章,她就把話往好里說:「這茶雖然入口的時候很苦,但後面很甜,而且很長一段時間後,嘴巴里都還留有那股味道。」
「你看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他們過得苦嗎?很苦。可他們抱怨了嗎?並沒有。一日三餐,只要能不餓肚子,他們就很滿足。他們能從苦裡品嘗出甜的滋味來。」
葉嘉宜翻了個身,看向陳昭月:「我生在城市裡,長在父母的疼愛下,物質條件優渥,我生活不苦,自然也不能硬找苦吃。」
「但我需要去看看人世間的苦難,才能有一顆感恩的心。我過得不苦,是命運對我的眷顧。但我不能就這麼心安理得地享受生活。我希望能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回饋這份眷顧。」
陳昭月似乎有所觸動。
她輕聲問:「這就是你想要做慈善的原因嗎?」
葉嘉宜搖頭:「這不是做慈善,只是一點小小的幫助而已。他們的生活會變好的。」
葉嘉宜這番話雖然發自肺腑,但大部分是為了給陳昭月灌雞湯。
說完之後她就安然入睡,全然不知陳昭月瞪著眼睛,想了很久很久。
而隔壁,和森聽說葉嘉宜等人要每年訂購茶葉,還給他們建小學,激動不已。
「房子我們這裡有。村口有個五保戶去世,房子空出來了,那房子修一修就能用。就是吧,我們寨子沒有老師。」
第118章 如何建希望小學,關鐸有經驗,葉嘉宜取了經後,心裡就有了成算……
如何建希望小學,關鐸有經驗,葉嘉宜取了經後,心裡就有了成算。
在來老班章村的路上,她就將方案跟王海說了。
在村里建房子,就地取材,又有村民出人工,花不了多少錢。最重要的就是老師問題。
因為這些需要建希望小學的村子,位置都太偏僻,當地年輕人讀了點書都想往外跑,寧願去外面打工,也不願意留在村里。
外地人就更不願意來了,來了也留不住。
關鐸的做法就是資助當地孩子讀書,條件是讀完書後回到當地教三年書。<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陳昭月再去看章敏,就見章敏額上雖然有點汗,但步伐還是穩的。最重要的是關鐸和趙興邦走在她身邊,遇到不好走的路就拉一把、扶一把,把陳昭月看得氣悶的不行。
她堵氣一般往旁邊的石頭一坐:「我走不動了,歇會兒。」
王海別看是在場所有人里年紀最大的,但他扶貧工作經常要下鄉,這種山路是走慣的,二十多分鐘的山路,對他來說才剛剛開始。
擔心有人掉隊,李俊走在最後面。
見陳昭月要求休息,李俊連忙跑到前面,跟王海說了一句。
王海無奈,只得道:「陳小姐走不慣山路,那咱們就休息一會兒。」
一行人聞言停了腳步,各自找了個地方休息。
因為葉嘉宜有意出資修建希望小學,王海三人此次攻略的對象就是她。
王海笑問:「葉小姐平時有健身啊?看你體力很好的樣子。」
葉嘉宜點頭:「每天都有跑步。」
上輩子每天坐在電腦前碼字,疏於鍛鍊,結果年近三十就掛了。
這輩子她特別注重鍛鍊,生活有張有馳。再加上年輕,走這點山路她還真沒啥感覺。
「我媽每天也有鍛鍊。」她又加了一句。
章敏笑了起來:「這孩子每天恨不得拿小鞭子催我鍛鍊,我不鍛鍊都不行。」
王海看向陳昭月,嚴肅道:「陳小姐,老班章村離得遠,咱們就是不休息,也得走七八個小時。中途吃個午飯歇一會兒,走到村里天都黑了。」
「如果你體力不行,趁著還沒走遠,我讓李俊陪你回縣裡去,你在縣裡等我們。別走到一半或大半,你才說不去了,那真是回不了頭了。」
這個問題,在出發前他就跟大家說過,大家都說沒問題。
結果才走二十分鐘就要求休息,問題就很嚴峻了。
陳達鳴問陳昭月:「昭月,你怎麼說?如果你堅持要去,一會兒再走不動,你也得咬牙堅持。否則你趁早現在就回去。」
陳昭月咬著下唇,猶豫著沒有作聲。
她也擔心自己走不動路,落到難堪的地步。但她又不甘心。
她心裡忽然浮上一股狠勁,想要證明自己,她不是什麼都不如人的廢物。
「我能堅持。」她沉聲道。
說著她站起來,往前面走去。
大家互相看看,都望向了陳達鳴。
「陳先生,這才是開始,後面的路更難走。咱們要翻越幾座山。你確定令妹能堅持嗎?到時候別所有人都被困在山裡。山里晚上不安全,可不是鬧著玩的。」王海道。
陳達鳴是希望妹妹能吃一番苦,鍛鍊鍛鍊自己,改掉那不討喜的性子。
但如果體力不支,真不是說堅持就能堅持下去的。
如果他自己體力好,實在不行還能背著妹妹前進。可他自己都疏於鍛鍊,能顧著自己就是好的了。
他道:「我去勸勸她。」
他跑到前面去,跟陳昭月談了一會兒,對王海道:「王科長,她說能咬牙堅持。讓她去吧。」
王海無奈,只得同意。
接下來一路,陳昭月一聲不吭,衣服被汗水打濕了一遍又一遍,兩條腿走得感覺都不像自己的了,她愣是堅持不叫苦。
這讓大家對她刮目相看。
好在王海擔心大家體力不行,所在在早上六點就讓大家出發了。時間上留有休息的餘地,也不是一味地讓大家趕路。走上一小時就讓大家休息一會兒。
就這麼走走停停,終於在傍晚六點多鐘的時候,他們到了目的地。
「和森,和森。」王海顯然對這裡很熟悉,進了村領著大家直奔一戶人家,進了敞開的大門就叫道。
「誰啊?」一個中年男子走了出來,看到王海很驚喜,「王科長,你怎麼來了?快,快進屋坐。」
來的路上王海就介紹過,老班章村都是哈尼族人,只有一百多戶人家,以前以狩獵為生。
這裡的土壤不宜種水稻,交通不便,茶葉又賣不上價,所以這裡特別貧困。
可看到村里現狀時,大家還是被震撼到了。
「竟然還有這麼窮的地方啊?」陳昭月低聲對哥哥道。
這一刻,陳達鳴很慶幸妹妹來了這裡。
看到過不幸,妹妹應該更珍惜現在的生活,而不是總想得隴望蜀,自己又不想努力,於是就想走捷徑。
對於如何緩解長時間走山路的疲勞,王海是有經驗的。
他跟和森嘀咕了一陣,吃過晚飯後,和森家的女人就給一行人熬了濃濃的草藥,讓他們用來泡澡。
泡澡自然不可能有新木盆,都是用過的木盆。用的年頭久了,原木做的木盆都變成了黑褐色。
條件如此,如果今天不泡個澡,明天全身就酸痛得不行。
陳昭月見大家都不作聲,本來想默默忍下來,拿著衣服去泡澡的。
葉嘉宜走過來,給她遞了一小瓶東西:「這是游泳池消毒劑,你倒一瓶蓋進水裡,把澡盆清洗一下再用。」
陳昭月愣了愣。
因為她最開始犯蠢,葉嘉宜母女倆都不怎麼搭理她,她也不理對方。昨晚即便住在一間房裡,也是必要時才說上一兩句話。
她沒想到葉嘉宜會主動幫她。
她咬了咬唇:「謝謝。」
「用完了拿回來放好,別亂放,要是讓家裡的小孩兒以為是喝的東西就不好了。」葉嘉宜叮囑。
「好。」
葉嘉宜微一點頭,轉身進了房間。
她剛才已經泡過澡了。
因為人多,村長家住不下,就只留下三個女人,其他人都分住到另外兩個家庭里去。
扶貧辦的三個工作人員,一家一個,好方便處理問題。
和森家就三間房,一陣騰挪後,和森女兒的床讓給了葉嘉宜、章敏、陳昭月三人睡。
大概是葉嘉宜給那瓶消毒劑釋放的善意讓陳昭月有了勇氣,她躺在床上,朝葉嘉宜開口道:「嘉宜,我能問你一個問題嗎?」
「什麼問題?」
「明明可以讓他們把茶葉背到鎮上去,你為什麼要親自走這一趟,吃這份苦?」
「沒什麼原因,我就想看看這片土地。」葉嘉宜道。
「為什麼要看這片土地?」陳昭月似乎很執著,非得要葉嘉宜說個緣由不可。
葉嘉宜沉默了一會兒,不答反問:「昨天你也喝了老班章了。你覺得那茶如何?」
陳昭月是完全不懂茶。
雖然在葉嘉宜的解說下,她也嘗到了老班章先苦後甜的滋味,但對其中的妙處,她還是領略不來。
但相處兩日,她也懂得眉高眼低,好好說話了。
知道葉嘉宜推崇老班章,她就把話往好里說:「這茶雖然入口的時候很苦,但後面很甜,而且很長一段時間後,嘴巴里都還留有那股味道。」
「你看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他們過得苦嗎?很苦。可他們抱怨了嗎?並沒有。一日三餐,只要能不餓肚子,他們就很滿足。他們能從苦裡品嘗出甜的滋味來。」
葉嘉宜翻了個身,看向陳昭月:「我生在城市裡,長在父母的疼愛下,物質條件優渥,我生活不苦,自然也不能硬找苦吃。」
「但我需要去看看人世間的苦難,才能有一顆感恩的心。我過得不苦,是命運對我的眷顧。但我不能就這麼心安理得地享受生活。我希望能用一顆感恩的心去回饋這份眷顧。」
陳昭月似乎有所觸動。
她輕聲問:「這就是你想要做慈善的原因嗎?」
葉嘉宜搖頭:「這不是做慈善,只是一點小小的幫助而已。他們的生活會變好的。」
葉嘉宜這番話雖然發自肺腑,但大部分是為了給陳昭月灌雞湯。
說完之後她就安然入睡,全然不知陳昭月瞪著眼睛,想了很久很久。
而隔壁,和森聽說葉嘉宜等人要每年訂購茶葉,還給他們建小學,激動不已。
「房子我們這裡有。村口有個五保戶去世,房子空出來了,那房子修一修就能用。就是吧,我們寨子沒有老師。」
第118章 如何建希望小學,關鐸有經驗,葉嘉宜取了經後,心裡就有了成算……
如何建希望小學,關鐸有經驗,葉嘉宜取了經後,心裡就有了成算。
在來老班章村的路上,她就將方案跟王海說了。
在村里建房子,就地取材,又有村民出人工,花不了多少錢。最重要的就是老師問題。
因為這些需要建希望小學的村子,位置都太偏僻,當地年輕人讀了點書都想往外跑,寧願去外面打工,也不願意留在村里。
外地人就更不願意來了,來了也留不住。
關鐸的做法就是資助當地孩子讀書,條件是讀完書後回到當地教三年書。<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