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頁
趙興邦聽葉嘉宜說茶的「錢景」,對於做茶葉生意十分感興趣。
原先他想著,他資金不多,也沒有太多時間和精力折騰。開家茶葉店挺好的,雖然掙不了大錢,卻也能細水長流。
可聽葉嘉宜這話說的,似乎囤茶葉還能賺很多的樣子,他就盤算著是不是多囤一點。
章敏也有此想法。
來之前葉嘉宜就跟她說:「媽,你別把錢存著。你看我舅舅,非得買房子需要錢了才想著賺錢,平時就靠省吃儉用攢錢。其實錢不是省出來的,是賺出來的。」
「你手頭有多少錢,我建議你都帶去,把它換成茶葉存著。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人們越來越講究健康。喝茶會成為一種時尚。」
「反正普洱不怕放,存得越久,價格越高。你買來放著,需要錢了再賣出去,絕對比你把錢存在銀行里得那點利息賺得多得多。」
女兒就從葉東盛給她用來買電腦的兩萬塊錢起步,不到一年就成了百萬富翁,而且三個公司跟印鈔機一般,每天源源不斷地替女兒賺錢。
別看剛才章敏在眾人面前對葉東盛滿是溢美之詞,實則在她的眼裡,女兒才是最聰明的那一個。
聽人勸,吃飽飯,她果斷帶了全部身家來,打算也囤點茶葉坐等升值。
因此,她也聽得十分認真。
唯有陳家兄妹倆,處在狀況外。
陳昭月就不必說了,處在失戀的沮喪情緒中。
陳達鳴則對於買茶葉有點不以為然。
他是看著關鐸把茶葉店開起來的,此前他就跟關鐸一起來過雲省。
而關鐸的茶葉生意,真就是細水長流的狀態,賺不了大錢,只是能維持個運轉,可其中付出的時間精力一樣不少:要租門店,要聘人員,要進貨;茶葉儲存還需要時時注意溫度濕度,麻煩得不行。
在陳達鳴看來,關鐸做這生意,就真是為了獻愛心,回報當初曾經幫助他父母的人。
這次他之所以跟著一起來,只是為了融入集體,拉近關係,拓展人脈,也放鬆放鬆心情。
另外,他還有一點隱秘的念頭,那就是:萬一在旅遊過程中,葉嘉宜對他生出了一點好感呢?或者,妹妹跟關鐸之間能感情升溫呢?
這兩人那麼優秀,身家那麼豐厚,他們兄妹倆能俘獲其中一人的心,那就成為人生贏家了。
他有自知之明,因此這種想法也只是存在內心深處的一點僥倖而已。
看到葉嘉宜一行人迅速把茶廠的庫存清乾淨,勐海茶廠銷售科科長高興不已。
將消息遞到領導那裡,茶廠主管銷售的副廠長特意過來了一趟,感謝S市來的客人。
葉嘉宜趁機提出加工茶葉的事。
開始副廠長還不大願意,畢竟他們是國營廠,有自己的生產任務,夏茶收上來,他們得做成茶餅。
但生意嘛,靠的是談。
「你們的今年的銷售任務完成了嗎?如果你們願意替我加工茶葉,我可以多買些今年的新茶。另外咱們還可以簽訂長期合同,每年我都可以從你們廠購買一定量的茶。」
葉嘉宜指著趙興邦道:「這是我的律師,如果價錢合適,你們又願意替我加工茶葉,我可以當場簽下合同。」
她這話,一擊必中。
副廠長是管銷售的,銷售科長的工作任務也是銷售。葉嘉宜讓茶廠加工茶葉,對他們而言,只有麻煩,沒有好處。
可這個加工任務伴隨的是銷售額度的提升,還是長期合作,那他們就很樂意促成這個事了。
關鐸開口加碼:「如果你們願意加工茶葉,且茶的價格合適,我也每年購買一定量的茶葉。」
副廠長和科長大喜。
科長連忙問:「那你們這次買多少?每年買多少?」
「這次我要一千餅。」葉嘉宜道,「每年不少於一千餅。」
今年的頭采古樹春茶製成的老班章茶餅,每餅才八元錢,你敢信?其他寨子的茶也貴不到哪裡去。平均下來,每餅十元不到。
按十元算,一千餅,也才一萬塊錢。二十年後,這一萬塊錢就可以變成一千萬。
投資小,收益高,沒有風險,無需勞神。
有什麼能比這個生意更好做的?
當然,茶葉價格一年年漲,明年後年勐海茶廠的茶就不是這個價了。
但她賺錢的速度不慢,每年購入茶葉的錢她還是能拿出來的。
最主要的就是能拿到正宗的勐海茶廠的頭采古樹春茶。
頭采古樹春茶,後世是有價無市。市面上到處充斥著台地茶、拼配茶。
一點點原料,跟其他茶拼配在一起,就敢號稱正宗古樹茶,賣幾百塊錢一餅。就這,還是良心茶了。
她加了一句:「不過必須是頭采古樹春茶,別的茶我不要。這一點,必須寫進合同里。另外,我每年需要加工茶葉,加工費按市價算,你們得接我的加工任務,這一點也得寫進合同去。」
對於「必須是古樹茶」這個條件,副廠長和科長根本不在意。
他們茶廠的原料都是各大寨子裡的古樹茶,只是「頭采春茶」,這個有一定的限制,但對他們而言也沒什麼難度。
反正每年茶葉都有一茬「春季頭采」,他們茶廠都會收。這一茬茶葉,賣給誰不是賣?
「價格呢?」副廠長問道。
「隨行就市。」葉嘉宜道。
她帶著後世的記憶而來,明知道古樹普洱的價格會瘋漲,她跟勐海茶廠簽個二十年合同,並把茶廠此後二十年所有的茶包圓,對這幾個寨子的茶實行壟斷,對她而言才是最有利的。
她能靠這個賺得盆滿缽滿。
可葉嘉宜有良知,她實在做不出這種事。
此後茶葉價格飛漲,茶農們憑著山頭的茶,人均年收入百萬。他們過上了富裕生活。而勐海縣的經濟也因此而騰飛。
這是上天對這片土地的饋贈。
她穿越而來,重活於世,已是天大的福氣。她又不缺錢,怎麼會吃這樣的人血饅頭呢?
隨行就市,就可以了。
反正茶廠和茶農的茶賣給誰都是賣,她先簽個合同,獲得購買優先權,就是領了穿越福利了。
副廠長提醒:「頭采春茶價格會比一般茶葉高。」
「高也有一定限度吧?你們每年的茶葉定價是多少,是有規定的吧?」
「那是那是,我們茶葉的價格,都有物價局監督的,可不敢亂叫價。」副廠長道。
「那就行了。就按你們物價局核對過的價格來。」
關鐸笑道:「茶廠是公家的。私自提高茶葉價錢,後果卻是要自己承擔的。領導們怎麼可能做糊塗事呢?」
「對對對,你們放心,我們都是按物價局核對過的價格出售的,可不敢以權謀私。」
副廠長說著,指了指李俊:「你們是小李帶來的,我們哪裡敢在他們眼皮子底下弄鬼?」
扶貧辦是隸屬於中央的,不歸地方管。雖然他們也沒有插方地方事務的權利,但遇上不平事,往上捅一捅,也夠地方有關部門喝一壺的了。
關鐸點頭,報了自己的採購數量:「我跟葉小姐一樣,也是現在購入一千餅,每年一千餅。規格一樣。」
章敏連忙問葉嘉宜:「我買多少?」
「你買五百餅吧,每年訂五百餅。等我開了茶葉店,你就放在我的店裡賣。」
「行。」章敏轉頭把數字報給了副廠長。
趙興邦見章敏都買,他也連忙跟上:「我買五百餅茶。每年訂五百餅。」
副廠長原以為只有葉嘉宜那一單,沒想到後面還有這麼多訂單,頓時高興得合不攏吲:「那你們稍坐會兒,我去跟廠長說說,叫人看看有多少存貨。」
三千餅茶不算多,但每年三千餅,那就值得廠長出面接待這批貴客了。
第117章 沒一會兒,廠長來了。 加工的事自然答應了。 接下來趙興
沒一會兒,廠長來了。
加工的事自然答應了。
接下來趙興邦草擬合同,茶廠列印出來,雙方在上面簽了字。
茶廠九三年的老班章不多,其他寨子的老茶數量也不多。存下來的都是當年沒賣出去壓庫存的。
她也不吃獨食,每樣茶大家各分了一點,再把今年的新茶分一分,湊夠各自要的數。
陳達鳴看這情況,感覺自己不買就虧了。
可讓他買幾人挑剩下的,他又覺得更虧得慌。
最後想了又想,他就只買了十餅,算是不枉來這裡一遭。做茶葉生意就算了,他還是覺得這茶葉不值錢。
一行人算是滿載而歸。
第二天,大家吃了早餐,就去了老班章村。
今天陳昭月換了一身運動裝,穿了運動鞋,但在山路上走了二十多分鐘她就頂不住了。
本來她還打算在吃苦耐勞方面打敗葉嘉宜,畢竟她小時候是過過苦日子的,在吃苦方面肯定比嬌生慣養的葉嘉宜強。<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原先他想著,他資金不多,也沒有太多時間和精力折騰。開家茶葉店挺好的,雖然掙不了大錢,卻也能細水長流。
可聽葉嘉宜這話說的,似乎囤茶葉還能賺很多的樣子,他就盤算著是不是多囤一點。
章敏也有此想法。
來之前葉嘉宜就跟她說:「媽,你別把錢存著。你看我舅舅,非得買房子需要錢了才想著賺錢,平時就靠省吃儉用攢錢。其實錢不是省出來的,是賺出來的。」
「你手頭有多少錢,我建議你都帶去,把它換成茶葉存著。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人們越來越講究健康。喝茶會成為一種時尚。」
「反正普洱不怕放,存得越久,價格越高。你買來放著,需要錢了再賣出去,絕對比你把錢存在銀行里得那點利息賺得多得多。」
女兒就從葉東盛給她用來買電腦的兩萬塊錢起步,不到一年就成了百萬富翁,而且三個公司跟印鈔機一般,每天源源不斷地替女兒賺錢。
別看剛才章敏在眾人面前對葉東盛滿是溢美之詞,實則在她的眼裡,女兒才是最聰明的那一個。
聽人勸,吃飽飯,她果斷帶了全部身家來,打算也囤點茶葉坐等升值。
因此,她也聽得十分認真。
唯有陳家兄妹倆,處在狀況外。
陳昭月就不必說了,處在失戀的沮喪情緒中。
陳達鳴則對於買茶葉有點不以為然。
他是看著關鐸把茶葉店開起來的,此前他就跟關鐸一起來過雲省。
而關鐸的茶葉生意,真就是細水長流的狀態,賺不了大錢,只是能維持個運轉,可其中付出的時間精力一樣不少:要租門店,要聘人員,要進貨;茶葉儲存還需要時時注意溫度濕度,麻煩得不行。
在陳達鳴看來,關鐸做這生意,就真是為了獻愛心,回報當初曾經幫助他父母的人。
這次他之所以跟著一起來,只是為了融入集體,拉近關係,拓展人脈,也放鬆放鬆心情。
另外,他還有一點隱秘的念頭,那就是:萬一在旅遊過程中,葉嘉宜對他生出了一點好感呢?或者,妹妹跟關鐸之間能感情升溫呢?
這兩人那麼優秀,身家那麼豐厚,他們兄妹倆能俘獲其中一人的心,那就成為人生贏家了。
他有自知之明,因此這種想法也只是存在內心深處的一點僥倖而已。
看到葉嘉宜一行人迅速把茶廠的庫存清乾淨,勐海茶廠銷售科科長高興不已。
將消息遞到領導那裡,茶廠主管銷售的副廠長特意過來了一趟,感謝S市來的客人。
葉嘉宜趁機提出加工茶葉的事。
開始副廠長還不大願意,畢竟他們是國營廠,有自己的生產任務,夏茶收上來,他們得做成茶餅。
但生意嘛,靠的是談。
「你們的今年的銷售任務完成了嗎?如果你們願意替我加工茶葉,我可以多買些今年的新茶。另外咱們還可以簽訂長期合同,每年我都可以從你們廠購買一定量的茶。」
葉嘉宜指著趙興邦道:「這是我的律師,如果價錢合適,你們又願意替我加工茶葉,我可以當場簽下合同。」
她這話,一擊必中。
副廠長是管銷售的,銷售科長的工作任務也是銷售。葉嘉宜讓茶廠加工茶葉,對他們而言,只有麻煩,沒有好處。
可這個加工任務伴隨的是銷售額度的提升,還是長期合作,那他們就很樂意促成這個事了。
關鐸開口加碼:「如果你們願意加工茶葉,且茶的價格合適,我也每年購買一定量的茶葉。」
副廠長和科長大喜。
科長連忙問:「那你們這次買多少?每年買多少?」
「這次我要一千餅。」葉嘉宜道,「每年不少於一千餅。」
今年的頭采古樹春茶製成的老班章茶餅,每餅才八元錢,你敢信?其他寨子的茶也貴不到哪裡去。平均下來,每餅十元不到。
按十元算,一千餅,也才一萬塊錢。二十年後,這一萬塊錢就可以變成一千萬。
投資小,收益高,沒有風險,無需勞神。
有什麼能比這個生意更好做的?
當然,茶葉價格一年年漲,明年後年勐海茶廠的茶就不是這個價了。
但她賺錢的速度不慢,每年購入茶葉的錢她還是能拿出來的。
最主要的就是能拿到正宗的勐海茶廠的頭采古樹春茶。
頭采古樹春茶,後世是有價無市。市面上到處充斥著台地茶、拼配茶。
一點點原料,跟其他茶拼配在一起,就敢號稱正宗古樹茶,賣幾百塊錢一餅。就這,還是良心茶了。
她加了一句:「不過必須是頭采古樹春茶,別的茶我不要。這一點,必須寫進合同里。另外,我每年需要加工茶葉,加工費按市價算,你們得接我的加工任務,這一點也得寫進合同去。」
對於「必須是古樹茶」這個條件,副廠長和科長根本不在意。
他們茶廠的原料都是各大寨子裡的古樹茶,只是「頭采春茶」,這個有一定的限制,但對他們而言也沒什麼難度。
反正每年茶葉都有一茬「春季頭采」,他們茶廠都會收。這一茬茶葉,賣給誰不是賣?
「價格呢?」副廠長問道。
「隨行就市。」葉嘉宜道。
她帶著後世的記憶而來,明知道古樹普洱的價格會瘋漲,她跟勐海茶廠簽個二十年合同,並把茶廠此後二十年所有的茶包圓,對這幾個寨子的茶實行壟斷,對她而言才是最有利的。
她能靠這個賺得盆滿缽滿。
可葉嘉宜有良知,她實在做不出這種事。
此後茶葉價格飛漲,茶農們憑著山頭的茶,人均年收入百萬。他們過上了富裕生活。而勐海縣的經濟也因此而騰飛。
這是上天對這片土地的饋贈。
她穿越而來,重活於世,已是天大的福氣。她又不缺錢,怎麼會吃這樣的人血饅頭呢?
隨行就市,就可以了。
反正茶廠和茶農的茶賣給誰都是賣,她先簽個合同,獲得購買優先權,就是領了穿越福利了。
副廠長提醒:「頭采春茶價格會比一般茶葉高。」
「高也有一定限度吧?你們每年的茶葉定價是多少,是有規定的吧?」
「那是那是,我們茶葉的價格,都有物價局監督的,可不敢亂叫價。」副廠長道。
「那就行了。就按你們物價局核對過的價格來。」
關鐸笑道:「茶廠是公家的。私自提高茶葉價錢,後果卻是要自己承擔的。領導們怎麼可能做糊塗事呢?」
「對對對,你們放心,我們都是按物價局核對過的價格出售的,可不敢以權謀私。」
副廠長說著,指了指李俊:「你們是小李帶來的,我們哪裡敢在他們眼皮子底下弄鬼?」
扶貧辦是隸屬於中央的,不歸地方管。雖然他們也沒有插方地方事務的權利,但遇上不平事,往上捅一捅,也夠地方有關部門喝一壺的了。
關鐸點頭,報了自己的採購數量:「我跟葉小姐一樣,也是現在購入一千餅,每年一千餅。規格一樣。」
章敏連忙問葉嘉宜:「我買多少?」
「你買五百餅吧,每年訂五百餅。等我開了茶葉店,你就放在我的店裡賣。」
「行。」章敏轉頭把數字報給了副廠長。
趙興邦見章敏都買,他也連忙跟上:「我買五百餅茶。每年訂五百餅。」
副廠長原以為只有葉嘉宜那一單,沒想到後面還有這麼多訂單,頓時高興得合不攏吲:「那你們稍坐會兒,我去跟廠長說說,叫人看看有多少存貨。」
三千餅茶不算多,但每年三千餅,那就值得廠長出面接待這批貴客了。
第117章 沒一會兒,廠長來了。 加工的事自然答應了。 接下來趙興
沒一會兒,廠長來了。
加工的事自然答應了。
接下來趙興邦草擬合同,茶廠列印出來,雙方在上面簽了字。
茶廠九三年的老班章不多,其他寨子的老茶數量也不多。存下來的都是當年沒賣出去壓庫存的。
她也不吃獨食,每樣茶大家各分了一點,再把今年的新茶分一分,湊夠各自要的數。
陳達鳴看這情況,感覺自己不買就虧了。
可讓他買幾人挑剩下的,他又覺得更虧得慌。
最後想了又想,他就只買了十餅,算是不枉來這裡一遭。做茶葉生意就算了,他還是覺得這茶葉不值錢。
一行人算是滿載而歸。
第二天,大家吃了早餐,就去了老班章村。
今天陳昭月換了一身運動裝,穿了運動鞋,但在山路上走了二十多分鐘她就頂不住了。
本來她還打算在吃苦耐勞方面打敗葉嘉宜,畢竟她小時候是過過苦日子的,在吃苦方面肯定比嬌生慣養的葉嘉宜強。<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