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頁
妣辛反覆描繪那個符號,越描繪越覺得心驚: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五為中間——簡單的排布中卻蘊含了術數的奧秘,甚至可以使用這個圖案進行計算。這毫無疑問是一個符文,甚至可能,就是神名。
但庚生自己也不明白這個神名是從哪裡得來。
他是平民,家中傳承些許陶藝,但也就會做些盆缽之類,不曾學過一點文字,唯一的愛好是玩石子,這個符文便是他用石子擺出來的。
妣辛決定用一次祭祀來爭取神的啟示。
祭台在原本的基礎上又搭高了一層,四面點燃的篝火比任何一次都要多,足以把整座祭台照得亮如白晝。祭台中央有一塊巨大的泥模——部落要為新神塑像,但現在還不知道神的形象,那只是底座的泥模。
儀式開始後,他們要在鼓點中澆鑄這隻底座,如果神有所啟示,那麼便會在這過程中回應。
澆鑄的過程由匠人來完成,庚生要做的,是在冷卻後,打碎泥模外范,露出成型的銅底座。
祭祀選在臨近黎明的時候。子夜的混沌氣息雖然更濃厚,但是卻不穩定,經過大半夜的沉澱,黎明前才是溝通神靈的最佳時間。
在四面合圍的山脈的壓迫下,人牲被用繩子捆住手腕,拴成一串,排隊走上祭台。當密集的鼓點響起,祭台外圍的人開始載歌載舞。
妣辛刪掉了頌詞中關於神的具體描述,只留下反覆吟唱的、意為「光榮偉大」之類的通用祝禱——從玄鳥、巴虺到樹神,更換祭祀神靈這件事,早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在鼓聲和唱頌詞的歌聲中,匠人們挑著裝有銅液的鐵模上了祭台,開始澆鑄。完成澆鑄後,匠人便離開,而儀式還在繼續。
「咚咚」的鼓點越來越密集,在節奏達到極限時,就會處死人牲,把儀式推向最高潮。
這時候一件意料之外的事發生了。
庚生手持鑿子,在所有人猝不及防的時候,手起鑿落,把泥模鑿了一塊下來。
人牲還沒有處死,連銅液都還未完全冷卻——這個時候打碎泥模,澆鑄就失敗了,也意味著祭祀失敗了。
沒有人能夠理解庚生瘋狂的舉動,連那些被綁成一串的祭品都不能理解。因為太過不可思議,所有人都呆愣了幾秒,以至於看著他又鑿了好幾下,才反應過來。
敲鼓的人張大了嘴,鼓聲後知後覺地停下來。
主持祭祀的巫們撲上去撥開庚生,妣辛清楚地看到,碎裂的泥模中,尚未凝固的銅液在流出。她不顧燙傷,試圖把泥模拼回去,但顯然於事無補。
再下一個庚日,庚生被處以火刑。他沒有為自己的罪行辯解。
第233章 痴愚(六)
2030年初,九號祭祀坑上面的恆溫恆濕方艙中,在探照燈陣列下,羅盤讀數緩緩降低到2號位以下,可以開始起出青銅像了。
李筱趴在隔板上,連人帶隔板吊在方艙半空中,用特製軟毛刷掃去銅像上的浮土。清理到亞空間中的部分時,她稍微慢了一點。在2號位以下,物質實體還不至於發生明顯的扭曲,但對人的方位感會有微妙的擾亂,就像「折射」一樣,導致操作困難。
好在李筱對此很有經驗了,受到的影響不大。助手已經迅速把現實部分的銅像套進了橡膠保護套,然後「咦」了一聲。
李筱也愣住了:銘刻有四十九符文的底座仿佛剛剛被澆鑄出來,竟然有熔化的跡象,而凸起的符文就像融進了銅水裡,一個一個地消失了。
她雖然大驚失色,但還保持著冷靜:在亞空間中,什麼都有可能發生。她試圖向助手確認是否看到了一樣的情形,卻發現自己不認識旁邊的人。
她不是帶學生來的嗎?
這時候方艙中傳來秦桓教授的聲音:「出了什麼問題嗎?」
李筱直覺有哪裡出了問題,但記憶告訴她一切正常。頭頂是正午的陽光,她正在試圖起出一尊缺失上面銅像的青銅底座。
她下意識回答:「秦教授,這底座看起來是澆鑄失敗的半成品。」
1907年的鴨子河南側空地上,簡行舟踩在一個炸出來的坑裡,裡面有一些碎裂的陶器。如果他再往裡深挖一點,這尊青銅底座就會提前面世,但彼時他完全處在劫後餘生的慶幸中,沒有在意這些看起來並不值錢的古物。
「歷史檔案頻道:京城時間2030年1月24日,三星堆九號祭祀坑發掘告一段落,本台記者採訪到地質大學考古系教授秦桓、李筱,有請兩位老師為觀眾朋友們揭秘九號祭祀坑發掘成果。」
「(秦桓)九號祭祀坑其實只發掘了一小部分。這裡的岩石層非常特殊,存在斷裂、扭曲的痕跡,非常容易出現坍塌,又曾經被炸開過——應該是上世紀蜀鋼護廠運動中,炸藥被工人搬到空地上後,意外引爆造成。」
「這種情況下,經過研究,我們決定暫時封存,等到以後技術有了進步,再重新發掘,以免反而造成破壞。因此,可能要讓大家失望了——我們的收穫並不算多。至少大家想要的文字是沒找到的(笑)。」
「(李筱)不過在出土器物中,有一件奇怪的半成品,是一尊青銅像的底座,從底座的體積和質量來看,原本要鑄造的銅像應該是很高大的,說不定可以跟青銅樹和立人像媲美——但底座卻澆鑄失敗了,結果成為半成品。」
「從青銅底座側面的變形,可以推測,在鑄造過程中,模具因為不明原因裂開,造成變形和短時間大面積氧化。考慮到那時使用的多是泥模,可能是濕度不適宜,或者撞擊之類外力造成。這件半成品之所以尤其讓人遺憾,是因為底座上有一些模糊的紋路,經研究,我們懷疑泥模上刻有文字。」
「(秦桓)大家問能否還原?很困難。這些紋路在模具上應該原本就比較淺,再加上澆鑄失敗後被廢棄,沒有進行拋光等操作,底座表面非常粗糙,經過漫長的時間又鏽蝕嚴重,我們甚至只能說『疑似文字』……」
程玖把筆記本屏幕上的照片放大,端詳那些「疑似文字」的紋路。她研究得太入神,都沒有發現旁邊何時坐了個人,直到一份雞排燒肉雙拼飯端上來,旁邊人拿出筷子準備吃了,程玖才發現這人怎麼好像不認識?
黎鳴霄也尷尬了一下,一時也想不起來,自己是怎麼自然而然就坐下的——他是把這姑娘錯認成誰了嗎?
事已至此,他只能補問:「呃,能拼個桌嗎?」
程玖往四下一看,明明有很多空桌……但人家都吃上了,也不能現在說不行,只好點點頭。
為了彌補拼桌的尷尬,黎鳴霄試圖尬聊:「你是當地人嗎?」
程玖:「不是。」
然後天就被聊死了。
過了一分多鐘,程玖才反應過來,黎鳴霄問的其實是,白牙島剛剛經歷了嚴重的海嘯,程玖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
程玖補救道:「我是乘『求索號』來的。」
黎鳴霄懂了:「科考組?厲害啊。」
程玖:「……跟著導師來的。」
又過了一分鐘,程玖才想起自己應該問黎鳴霄:「那你呢?」
黎鳴霄:「任務。我部隊在這裡。」
只是救災已經基本完成了,今天輪到休息,穿了便服。
程玖試圖露出「肅然起敬」的表情,但表達不太到位,看起來依然是一副沒睡醒的樣子……
好在黎鳴霄已經意識到自己需要承擔提問的職責:「你們有什麼結論嗎?關於這次海嘯。」
這輪始於尼莫點的全球性海嘯,先後波及南亞美利加、奧斯特里亞、亞細亞三塊大陸,影響範圍之廣,可以說史無前例。
程玖:「科考組暫時還沒有什麼結論……」
黎鳴霄聽出了她的言外之意:「但你個人有一點猜測?」
「我的想法太離譜了,」程玖擺手,「不能代表任何科學結論——甚至一點也不科學。」
黎鳴霄笑了:「難道是玄學結論?」
這時一個戴眼鏡、穿深紅色衛衣的女生舉著「冰糖葫蘆權杖」湊了過來,向他們推銷:「這麼大個的山楂,南方可不多見!來串?」
程玖莫名覺得這個女生加入之後,氣氛就變得自然了許多:「這是夾的豆沙嗎?」
「豆沙,橘子,草莓,都有!」洛書在她的「糖葫蘆權杖」上點了點:「都是五塊一串。」
在程玖付錢的時候,她追問:「我剛剛聽你們說,這海嘯還有什麼玄學的說法?」
洛書把「糖葫蘆杖」往桌上原本插傘的地方一插,就不務正業地坐了下來:「我也想聽!」
於是在南沙冬天的一個溫暖的下午,洛書最後一次聽完了程玖對「群星歸位」的猜測。相比她們曾經徹夜長談的結論,這還是一個非常不完整的版本,但程玖至少已經抓住了一個線頭,順著這條線索,未必就沒有抽絲剝繭、還原真相的可能。
告別的時候,洛書鼓勵她:「不如就寫一本小說吧,名字我都想好了,叫《平行宇宙歷史檔案》。」<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但庚生自己也不明白這個神名是從哪裡得來。
他是平民,家中傳承些許陶藝,但也就會做些盆缽之類,不曾學過一點文字,唯一的愛好是玩石子,這個符文便是他用石子擺出來的。
妣辛決定用一次祭祀來爭取神的啟示。
祭台在原本的基礎上又搭高了一層,四面點燃的篝火比任何一次都要多,足以把整座祭台照得亮如白晝。祭台中央有一塊巨大的泥模——部落要為新神塑像,但現在還不知道神的形象,那只是底座的泥模。
儀式開始後,他們要在鼓點中澆鑄這隻底座,如果神有所啟示,那麼便會在這過程中回應。
澆鑄的過程由匠人來完成,庚生要做的,是在冷卻後,打碎泥模外范,露出成型的銅底座。
祭祀選在臨近黎明的時候。子夜的混沌氣息雖然更濃厚,但是卻不穩定,經過大半夜的沉澱,黎明前才是溝通神靈的最佳時間。
在四面合圍的山脈的壓迫下,人牲被用繩子捆住手腕,拴成一串,排隊走上祭台。當密集的鼓點響起,祭台外圍的人開始載歌載舞。
妣辛刪掉了頌詞中關於神的具體描述,只留下反覆吟唱的、意為「光榮偉大」之類的通用祝禱——從玄鳥、巴虺到樹神,更換祭祀神靈這件事,早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在鼓聲和唱頌詞的歌聲中,匠人們挑著裝有銅液的鐵模上了祭台,開始澆鑄。完成澆鑄後,匠人便離開,而儀式還在繼續。
「咚咚」的鼓點越來越密集,在節奏達到極限時,就會處死人牲,把儀式推向最高潮。
這時候一件意料之外的事發生了。
庚生手持鑿子,在所有人猝不及防的時候,手起鑿落,把泥模鑿了一塊下來。
人牲還沒有處死,連銅液都還未完全冷卻——這個時候打碎泥模,澆鑄就失敗了,也意味著祭祀失敗了。
沒有人能夠理解庚生瘋狂的舉動,連那些被綁成一串的祭品都不能理解。因為太過不可思議,所有人都呆愣了幾秒,以至於看著他又鑿了好幾下,才反應過來。
敲鼓的人張大了嘴,鼓聲後知後覺地停下來。
主持祭祀的巫們撲上去撥開庚生,妣辛清楚地看到,碎裂的泥模中,尚未凝固的銅液在流出。她不顧燙傷,試圖把泥模拼回去,但顯然於事無補。
再下一個庚日,庚生被處以火刑。他沒有為自己的罪行辯解。
第233章 痴愚(六)
2030年初,九號祭祀坑上面的恆溫恆濕方艙中,在探照燈陣列下,羅盤讀數緩緩降低到2號位以下,可以開始起出青銅像了。
李筱趴在隔板上,連人帶隔板吊在方艙半空中,用特製軟毛刷掃去銅像上的浮土。清理到亞空間中的部分時,她稍微慢了一點。在2號位以下,物質實體還不至於發生明顯的扭曲,但對人的方位感會有微妙的擾亂,就像「折射」一樣,導致操作困難。
好在李筱對此很有經驗了,受到的影響不大。助手已經迅速把現實部分的銅像套進了橡膠保護套,然後「咦」了一聲。
李筱也愣住了:銘刻有四十九符文的底座仿佛剛剛被澆鑄出來,竟然有熔化的跡象,而凸起的符文就像融進了銅水裡,一個一個地消失了。
她雖然大驚失色,但還保持著冷靜:在亞空間中,什麼都有可能發生。她試圖向助手確認是否看到了一樣的情形,卻發現自己不認識旁邊的人。
她不是帶學生來的嗎?
這時候方艙中傳來秦桓教授的聲音:「出了什麼問題嗎?」
李筱直覺有哪裡出了問題,但記憶告訴她一切正常。頭頂是正午的陽光,她正在試圖起出一尊缺失上面銅像的青銅底座。
她下意識回答:「秦教授,這底座看起來是澆鑄失敗的半成品。」
1907年的鴨子河南側空地上,簡行舟踩在一個炸出來的坑裡,裡面有一些碎裂的陶器。如果他再往裡深挖一點,這尊青銅底座就會提前面世,但彼時他完全處在劫後餘生的慶幸中,沒有在意這些看起來並不值錢的古物。
「歷史檔案頻道:京城時間2030年1月24日,三星堆九號祭祀坑發掘告一段落,本台記者採訪到地質大學考古系教授秦桓、李筱,有請兩位老師為觀眾朋友們揭秘九號祭祀坑發掘成果。」
「(秦桓)九號祭祀坑其實只發掘了一小部分。這裡的岩石層非常特殊,存在斷裂、扭曲的痕跡,非常容易出現坍塌,又曾經被炸開過——應該是上世紀蜀鋼護廠運動中,炸藥被工人搬到空地上後,意外引爆造成。」
「這種情況下,經過研究,我們決定暫時封存,等到以後技術有了進步,再重新發掘,以免反而造成破壞。因此,可能要讓大家失望了——我們的收穫並不算多。至少大家想要的文字是沒找到的(笑)。」
「(李筱)不過在出土器物中,有一件奇怪的半成品,是一尊青銅像的底座,從底座的體積和質量來看,原本要鑄造的銅像應該是很高大的,說不定可以跟青銅樹和立人像媲美——但底座卻澆鑄失敗了,結果成為半成品。」
「從青銅底座側面的變形,可以推測,在鑄造過程中,模具因為不明原因裂開,造成變形和短時間大面積氧化。考慮到那時使用的多是泥模,可能是濕度不適宜,或者撞擊之類外力造成。這件半成品之所以尤其讓人遺憾,是因為底座上有一些模糊的紋路,經研究,我們懷疑泥模上刻有文字。」
「(秦桓)大家問能否還原?很困難。這些紋路在模具上應該原本就比較淺,再加上澆鑄失敗後被廢棄,沒有進行拋光等操作,底座表面非常粗糙,經過漫長的時間又鏽蝕嚴重,我們甚至只能說『疑似文字』……」
程玖把筆記本屏幕上的照片放大,端詳那些「疑似文字」的紋路。她研究得太入神,都沒有發現旁邊何時坐了個人,直到一份雞排燒肉雙拼飯端上來,旁邊人拿出筷子準備吃了,程玖才發現這人怎麼好像不認識?
黎鳴霄也尷尬了一下,一時也想不起來,自己是怎麼自然而然就坐下的——他是把這姑娘錯認成誰了嗎?
事已至此,他只能補問:「呃,能拼個桌嗎?」
程玖往四下一看,明明有很多空桌……但人家都吃上了,也不能現在說不行,只好點點頭。
為了彌補拼桌的尷尬,黎鳴霄試圖尬聊:「你是當地人嗎?」
程玖:「不是。」
然後天就被聊死了。
過了一分多鐘,程玖才反應過來,黎鳴霄問的其實是,白牙島剛剛經歷了嚴重的海嘯,程玖為什麼會出現在這裡?
程玖補救道:「我是乘『求索號』來的。」
黎鳴霄懂了:「科考組?厲害啊。」
程玖:「……跟著導師來的。」
又過了一分鐘,程玖才想起自己應該問黎鳴霄:「那你呢?」
黎鳴霄:「任務。我部隊在這裡。」
只是救災已經基本完成了,今天輪到休息,穿了便服。
程玖試圖露出「肅然起敬」的表情,但表達不太到位,看起來依然是一副沒睡醒的樣子……
好在黎鳴霄已經意識到自己需要承擔提問的職責:「你們有什麼結論嗎?關於這次海嘯。」
這輪始於尼莫點的全球性海嘯,先後波及南亞美利加、奧斯特里亞、亞細亞三塊大陸,影響範圍之廣,可以說史無前例。
程玖:「科考組暫時還沒有什麼結論……」
黎鳴霄聽出了她的言外之意:「但你個人有一點猜測?」
「我的想法太離譜了,」程玖擺手,「不能代表任何科學結論——甚至一點也不科學。」
黎鳴霄笑了:「難道是玄學結論?」
這時一個戴眼鏡、穿深紅色衛衣的女生舉著「冰糖葫蘆權杖」湊了過來,向他們推銷:「這麼大個的山楂,南方可不多見!來串?」
程玖莫名覺得這個女生加入之後,氣氛就變得自然了許多:「這是夾的豆沙嗎?」
「豆沙,橘子,草莓,都有!」洛書在她的「糖葫蘆權杖」上點了點:「都是五塊一串。」
在程玖付錢的時候,她追問:「我剛剛聽你們說,這海嘯還有什麼玄學的說法?」
洛書把「糖葫蘆杖」往桌上原本插傘的地方一插,就不務正業地坐了下來:「我也想聽!」
於是在南沙冬天的一個溫暖的下午,洛書最後一次聽完了程玖對「群星歸位」的猜測。相比她們曾經徹夜長談的結論,這還是一個非常不完整的版本,但程玖至少已經抓住了一個線頭,順著這條線索,未必就沒有抽絲剝繭、還原真相的可能。
告別的時候,洛書鼓勵她:「不如就寫一本小說吧,名字我都想好了,叫《平行宇宙歷史檔案》。」<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