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在心裡嘀咕道:只是也沒聞見屬於姜虞的氣息。

  雖與房間隔了幾尺,但屬於姜虞的味道實在太獨特,自己又太過熟悉。照理說,自己一進院子就應當有所察覺……

  紅梨見沈知書吐了兩個字便沒了下文,不由得追問:「只是什麼?」

  沈知書轉過腦袋,蹙眉道:「方才那帶路的宮人穿著什麼格制的宮裝,你可有留意?」

  「是御前宮女的樣式。」紅梨信誓旦旦道。

  「這也沒問題……」沈知書嘟囔說,「罷了,我先去茅廁。」

  結果甫一邁入茅廁,那門忽然自動關上了,無論如何也打不開。

  沈知書眯起眼,屏氣凝神,聽見外頭毫無動靜。於是她並辯不清這究竟是意外,還是某人精心策劃的陷阱。

  她輕輕喊了一聲「紅梨」,紅梨即刻應了一聲:「在呢將軍,何事?」

  ……似乎沒問題。

  沈知書遂不急著蠻力破門,而是先解了內急,接著研究起了那鎖扣。

  她試圖用荷包里隨身帶著的青銅絲撬鎖,卻徒勞無功,那門鎖跟一整塊石頭似的,連個鎖眼都找不著。

  ……這也奇了。她心想。

  這鎖也不精密,自己苦練的撬鎖手藝怎麼會排不上用場?

  「將軍是不是被鎖裡頭啦?」外頭傳來紅梨焦急的聲音,「我這便去叫人。」

  沈知書說「不必」,往後退了兩步,提起褲擺,猛地抬腳往前一踹——

  塵土紛紛揚揚落下,響聲恍若地動山搖,但那門……竟紋絲不動!

  ……不是,這門鐵做的?

  沈知書一面腹誹著,一面又狠命踹了一下。

  這回用了九成的力道,那門卻仍舊沒有破裂的跡象。

  紅梨喊了聲「我去找人」,被沈知書一疊聲喊住。

  不對勁。

  這門怎麼看都是普通木門,撞擊時發出的是清脆的空響,說明它甚至並非實心,怎會破不開?

  所以……自己八成是中計了。而倘或紅梨貿貿然跑去喊人,吸引到幕後之人的注意,小姑娘小命保不保得住是個問題。

  所以幕後之人會是誰?首先必然是了解自己習性的——知曉自己說「內急」只是為了躲清閒;其次也清楚自己與姜虞的關係,能拿姜虞當幌子而令自己不起疑;最後,必然對宮內較為熟悉,且能使喚得動御前內侍——那宮人給自己領路前是混跡在宮人堆里的,與旁的宮人說說笑笑,應無被調包的可能。

  再加上這離奇的、不合常理的木門……

  要說世間誰最離奇,能使出不合常理的招數,那必然是國師。

  但不可能啊,國師好端端的害自己做甚?

  又或者……國師並非衝著自己來呢?

  幕後之人只是將自己困在這兒,自己並未感受到什麼殺機,說明極有可能是想拖延時間,不令自己出現在現場。

  思及此,沈知書的第一反應是姜虞會不會出什麼事,而後又想到姜虞前世也與國師共事過,國師應當沒有害她的動機。

  但不管幕後之人是誰,有何目的,當務之急是從這兒出去!

  電光火石間,沈知書耳畔倏然閃過一個耳熟的、淡漠無波的聲音:「將軍入陣了,所以出不去。門邊的小凸起處是陣眼,砸那處可解。」

  沈知書無暇思及其他,機械性地照做,三五下找著了凸起處,而後狠命用胳膊肘一撞——

  木門應聲而開。

  紅梨在外頭急得快昏了,此刻的眼神如見天神下凡。卻見自家主子出來後第一時間環顧四周,而後抓著自己問:「姜虞呢?」

  「淮安殿下?」紅梨有些困惑,「淮安殿下不在此處啊,將軍問這做甚?」

  「她方才沒來?」

  紅梨斬釘截鐵地搖搖頭。

  那麼奇了,既然姜虞不在此處,方才自己聽到的聲音從何而來?

  難不成是幻聽?

  沈知書有些茫然,正要將其歸結於自己近期壓力太大而神思恍惚,忽聽那毫無起伏的聲音又在自己耳畔輕飄飄響了起來:

  「將軍。」姜虞「說」,「我在御書房,請你速來。」

  第94章 國師慷慨赴死,走嚮往生

  太陽逐漸西沉,御書房人聲寂寂。

  皇上剛經歷了一輪刺殺,此刻驚魂未定。

  她彼時高喊「護駕」,卻沒人前來,御前侍衛已不知所蹤。

  貼身內侍拼死相互,姜初卻將她推開了,囑咐她自己找地兒去躲,刺客們的目標不是內侍,她雙拳難敵一干人,在這兒只會影響自己發揮。

  罷了。她想。

  能將御前侍衛支開的不過那幾人:帝姬,抑或是……姜虞。

  是姜虞麼?倘或是,自己就死也心甘情願,畢竟自己這輩子欠她良多。

  這會兒,文官武將都在御花園,外頭的宮人又全都被調走了,自己大約也是無力回天了。

  嗐,終究是造化弄人。

  姜初眉眼沉沉地抓著劍,看著刺客層層圍攏過來,正準備放手一搏,忽聽外頭有人揚聲道:

  「臣救駕來遲!」

  隨之而來的,是一陣飛揚的腳步聲。

  姜初顫巍巍鬆開劍柄,自覺背上已然汗濕。她驚喜地問:「沈卿如何知朕有難?」

  沈知書氣場全開,劍鳴光凜,三下五除二將歹人擊倒在地。她抽空回答了姜初的問題:「第六感。大約是與陛下心有靈犀。」

  她蹲下身,利索地將歹人全部捆了,交由跟著自己而來的心腹:「關去偏殿,好生看著,別讓人跑了。」

  姜初長舒一口氣,抿了一下唇,頗有些感慨:「朕倒真想不著最後會是你來救朕。竟不是阿虞遣人來取朕性命?」

  沈知書詫異道:「陛下怎會如此想?淮安殿下她如此敬愛陛下,必不會有此念頭!不過說起來,淮安殿下竟不在此處麼?臣聞得殿下一早入了宮,卻一直未曾見。」

  姜初正要道「幸好她不在此處」,忽又聽外頭一陣不緊不慢的腳步響,緊接著,屬於某人的聲音施施然傳進殿內。

  「我怎麼不在?」姜虞道。

  姜初眼見的有些著急:「你來做甚?那刺客未必只有一波,在這兒豈非徒增危險?」

  「不會了。」姜虞道。

  「什麼不會了?」姜初沒聽明白。

  「刺客不會再來了。」

  姜虞說著,忽然喊了一聲「國師」。

  兩個字喊得半輕不重,卻餘音繞樑。然而國師並未現身。

  姜虞在原地轉了半圈,顯而易見地嘆了一口氣。她頓了一下,淡聲說:「出來罷風璃,別躲了。」

  ……風璃確實是國師的名字沒錯。沈知書在心裡道。

  可姜虞不應與國師相熟,這一聲「風璃」倒像是她們已然認識許久。

  沈知書眼下很茫然。

  先時那兩聲不知所起的「幻聽」已經超出了她的理解範圍,現如今姜虞的這一聲「風璃」更是很沒道理。

  所以,思來想去,將所有原因排除掉後,剩下的那個不可能也變為了可能——

  姜虞已然憶起了前世。

  沈知書瞳孔驟縮,唇角微微顫著,卻沒有其餘的反應。

  她看上去很平靜,將這個突如其來的事實消化得很好。

  外頭風起雲湧,枯木忽然結出新芽。

  國師驀地遙遙出現在了樹下。

  她距離殿內很遠,聲音卻清晰地傳了進來:「你如何發現的?」

  「我麼?」姜虞道,「很早。」

  「所以你很早便知曉過往了?」

  「嗯。」姜虞說,又補充道,「也不算太早。恰巧是佑之回京那晚。」

  她說話的聲音很平靜,就像是在講自己中午吃了水米糕。

  國師「嗤」了一聲,說:「無涯,你還真是深藏不露。」

  姜虞道:「彼此彼此。」

  「所以你與阿書聯手騙了我?」

  「不算吧。」姜虞朝沈知書的方向瞥了一眼,「她應當不知曉。」

  「好一個不知曉……」國師笑了一下,繼續道,「可是我與你才是一類人,不是麼?小初她傷你那麼深,你為何還要幫她?」

  「這輩子且論這輩子的事。」姜虞淡聲道,「她雖欠我,然我也欠她。」

  「況且阿璃。」她頓了一下,繼續說,「你打錯了主意。姜初與你那小仙毫無相似之處,是故她的心頭血沒用。」

  國師蹙眉道:「你怎知?」

  「大帝姬昨兒實在過意不去,將你的計劃向我全盤吐出了。」

  「不是問這個。」國師說,「我是問,你怎知小初的心頭血沒用?」

  國師顯然急了,話音話擲地有聲,姜虞聞之挑了挑眉。

  「我是誰,你忘了麼?」她道,「我為往生門中人,能看見魂魄。你那小仙我曾見過一回,魂魄是純藍的,而姜初的魂魄為純紅。」

  國師垂下眉眼,忽然一閃身,來至姜虞跟前站定。

  她猛地抓住了姜虞的胳膊,用近乎哀求的語氣說:「人不論輪迴幾世,魂魄都是相同的,是不是?你記住了阿楚的魂魄,是不是?你能幫我找到阿楚,是不是?」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