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頁
蘭苕哭喪著一張俏臉,轉過腦袋,試圖向她家主子尋求幫助,卻見姜虞扭頭看天。
蘭苕心存希望:「殿下?」
姜虞自言自語:「這月亮真圓吶。」
蘭苕:「……殿下,今兒三十,沒有月亮。」
姜虞繼續自言自語:「這燈籠真亮吶。」
蘭苕:「……殿下——」
姜虞:「這樹真高吶。」
蘭苕:……
蘭苕將糊了自己一臉口水的蓉菊從身上扯下來,深深嘆了一口氣:「那我先失陪一會兒,把她安置好後再回來。」
蘭苕於是拽著蓉菊走了,月桂與斑竹堅守崗位,攥著杯盞陪姜虞聊天。
月桂咂了口酒,笑道:「也是苦了殿下,大過年的只有我們幾個陪著,怪冷清的。」
姜虞的臉被酒熏出了淺淡的緋紅,然眸色清明,看不出喝了多少。她淡聲道:「有你們陪著足矣,是我不想入宮。」
「往常還有沈將軍陪著。」斑竹接話,「今兒沈將軍在沈府吃團圓飯,想必是不會過來了。」
「怎麼提起她來?」姜虞的視線從眼尾滑過去,落在菜色琳然的檯面上,頓了一下,接著說,「她自是要與家人團聚,這會兒大約也在吃飯罷。」
月桂點點頭,順著話音接道:「這會子家家戶戶都在吃飯,將軍自然也是。只是不知殿下送去的炮仗她放了沒,那炮仗的聲音最是好聽,殿下統共才得了兩抬,便送了將軍一半兒。」
斑竹笑道:「將軍幫了殿下良多,殿下禮尚往來也實屬應當。那另一半炮仗不是你放了的?你現又有什麼不滿足?」
「誒呀,不是不滿足……」月桂指手畫腳地說不上來,想了半日,終於憋出了一句形容,「我就是感慨一下殿下與將軍情誼深厚,宛如一對兒相扣的玉佩。」
斑竹的小腦袋點了點:「是了,將軍與殿下相熟得如此之快,想來亦是緣分使然。咱們殿下總算不是孤身一人了,遇著事兒了也能有商有量……不過殿下——」
她將頭往旁邊一轉,大約是酒壯慫人膽,深吸一口氣,小心翼翼地問了一句:「恕奴婢冒昧……奴婢真的好奇,您對將軍有那方面的想法麼?」
白梅從橫斜著的枝頭晃悠悠蕩下來,外頭的風像是陡然止住了,水面浮著薄冰,殿內呼吸聲不聞。
姜虞慢條斯理地摩挲著杯盞,安靜幾息,面無表情地反問:「你希望我有想法麼?」
「奴婢也不好說……」斑竹的聲音一點點弱下去,「就是希望殿下身邊能時刻有人陪著,不止我們幾個。」
姜虞垂頭瞅著紫檀木桌台,不甚分明的情緒隱在燭火里。
她沒有答言,轉而翻了一下手腕,將筷子輕巧執起來,夾了一筷子涼拌八寶絲。
斑竹自知失語,王八似的將腦袋縮回去,沒有接著追問。
她眼觀鼻鼻觀心地吃了一筷子鱸魚,蘭苕終於姍姍來遲。
斑竹如得救星,迫不及待地期冀蘭苕說幾句話,以打破水面上的浮冰。
蘭苕不負所望,一張口便惹得姜虞回過了神:「蓉菊方才睡下了,待子時我再將她喊醒,若醒不來便一盆冷水澆上去,必不能錯過新歲的。」
姜虞挑眉道:「太殘暴些。」
「殿下心軟,我心硬。」蘭苕叉著腰入了座,笑道,「就這麼說定了,殿下且看著罷,我們四人一定陪著殿下接新年。」
結果蘭苕她們三個喝多了酒,橫七豎八地趴了一桌子,姜虞叫一聲,三個人哼三下。
姜虞微不可聞地嘆了口氣,將她們輕手輕腳拖回房間,三兩下扔到榻上。
她給幾人擦了臉,掖好被子,自己則回到內室,坐上黃花梨木椅,隨手撈過一本書,半平不淡地看了起來。
今夜大約睡不成了。她想。
府內總得有個人守夜。
夜色如水,燈籠滿街,闔府蠟燭不滅,鞭炮愈演愈烈。
慶憐二十年便要這麼過去了。
外頭遙遙傳來更漏聲,和著被鞭炮驚起的犬吠,一同悠悠然飄至窗前。
子時了。姜虞心道。
現在是慶憐二十一年。
不知此時此刻沈知書在做甚……她有一搭沒一搭地念著。
同娘親與姨娘們玩笑麼?那些炮仗會不會有她的影子?畢竟長公主府與將軍府離得並不算遠。
許是府外的炮仗實在太多太密,硝石味竟微微滲了一些進屋裡。
姜虞默默對自己說了句「新春嘉福」,丟下書,正打算起身去關窗,卻聽另一聲「新春嘉福」在那頭響了起來。
姜虞一驚,猛地回過頭——
沈知書帶著山野間的風雪氣,風塵僕僕地蹲在窗沿,又撐著窗壁往下一躍。
她動作很輕,沒什麼聲響,又許是被完全淹在了漫天的爆竹里。
墨色的披風順著衝勁兒被風掀開。
搖曳著的燈火中,沈知書穩穩落地,面龐被燭光勾出一圈金邊。
對上自己的眼後,她笑了一下,抬手遞來一根濕潤的雪松枝。
第83章 「將軍,我現在真的真的很開心。」
屋裡疏忽間靜默一瞬,呼嘯的北風與連綿的爆竹被隔絕在了很遠的地方。
她們的眸光隔了一小段距離,在燈火里繾綣地交融著,片刻後又錯開。
搖曳著的燭光似乎明亮了一點,盈盈蜷在方寸之間。
沈知書眼裡浸著笑,忽然問:「殿下怎麼不關窗?」
姜虞沒即刻回答。
她悶聲不吭地看著,視線順著沈知書的胸膛移到了那根雪松枝上。
……某人實在太突如其來了,以至於自己錯愕過後,居然覺得有些理所應當。
抿了抿唇,姜虞想說「你怎麼來了」,又想說「為何不敲門,唬我一驚」,最後出口的卻是:「你來了。」
是個陳述句。語氣輕淺,又稀疏平常。
姜無涯在答非所問。沈知書想。
但說到底,「為什麼不關窗」這個問題也沒什麼可回答的,無非是「忘了」「透透氣」等語,總不能是「知你會翻窗而來,特給你留的」。
屋子不大,沈知書往前邁了一小步,幾乎要走到桌邊。
她搖了搖手中的樹枝,低低地說:「來了。本想再早些來——」
她說至此,頓了一下,並沒接著往下講。
話音就這麼在炮仗里戛然而止,留出一段不明所以的空白。
姜虞本以為她想到了什麼,或是看見了什麼,遂安安靜靜地等著她吐出下半截話。
她等了一盞茶,後頭的話音卻始終不來。
姜虞於是開了口:「那為什麼?」
沈知書像是這突如其來的問話激得驚了一下,驀然回過神,很輕地眨了眨眼,說:「什麼為什麼?」
「為什麼現在才來?」
「才」這個字用得很好。沈知書想。
就好像她本就屬於長公主府,或是本就該早早地在此候著。
沈知書伸手撥了一下雪松枝,慢條斯理道:「駕馬去了一趟北山。」
「去北山?」
「嗯。」沈知書將被雪濕潤的松枝遞出去,笑著說,「為了采它。聽聞一年的最後一日裡,天地靈氣格外充盈,吸收了靈氣的松枝可保來年順遂。」
「將軍什麼時候去的?」
「亥時。」
「一個人麼?」
「嗯。」
姜虞施施然抬手,將雪松枝接了,點著頭說:「多謝。」
沈知書挑眉問:「僅是多謝?便沒旁的話與我講麼?」
「嗯?」
「殿下似乎……」沈知書低低笑了一下,「對我的到來並不驚訝。難不成殿下神機妙算,早知如此?」
姜虞踱步至門邊,將雪松枝卡進門縫裡。她轉過身,聲調一如既往沒什麼起伏:「不知。」
「那……」
「大約是面無表情慣了吧。」姜虞說話很慢,咬字很輕,「左右我很開心,將軍瞧出來了麼?」
姜虞和往常有些不一樣。
往日裡的姜虞雖然淡漠清冷,但說話總是條理清晰,常能一口氣說一大篇話。
現如今的姜虞……思維似乎有些跳脫,一面說她自己驚訝,一面又問「為什麼才來」;一面只客氣地說「多謝」,一面又道「我很開心」。
……果真很開心麼?
沈知書垂頭看著她的發頂,繼而將眸光往下移,又落到她微微起伏著的胸口上。
姜虞的呼吸似乎較平日裡急了一些。
沈知書這麼想著,忽然起了逗樂的心思,解了外袍掛上衣架,一本正經地說:「暫時沒瞧出來。然殿下笑一下,我便瞧出來了。」
姜虞認真思忖一陣,祭出了她那傳統技能——皮笑肉不笑。
肌肉走向奇怪的面龐在燭火的映照下顯出了幾分詭譎。
沈知書:……
沈知書忙舉起手,笑道:「莫笑了莫笑了,我知曉殿下開心了。」
蘭苕心存希望:「殿下?」
姜虞自言自語:「這月亮真圓吶。」
蘭苕:「……殿下,今兒三十,沒有月亮。」
姜虞繼續自言自語:「這燈籠真亮吶。」
蘭苕:「……殿下——」
姜虞:「這樹真高吶。」
蘭苕:……
蘭苕將糊了自己一臉口水的蓉菊從身上扯下來,深深嘆了一口氣:「那我先失陪一會兒,把她安置好後再回來。」
蘭苕於是拽著蓉菊走了,月桂與斑竹堅守崗位,攥著杯盞陪姜虞聊天。
月桂咂了口酒,笑道:「也是苦了殿下,大過年的只有我們幾個陪著,怪冷清的。」
姜虞的臉被酒熏出了淺淡的緋紅,然眸色清明,看不出喝了多少。她淡聲道:「有你們陪著足矣,是我不想入宮。」
「往常還有沈將軍陪著。」斑竹接話,「今兒沈將軍在沈府吃團圓飯,想必是不會過來了。」
「怎麼提起她來?」姜虞的視線從眼尾滑過去,落在菜色琳然的檯面上,頓了一下,接著說,「她自是要與家人團聚,這會兒大約也在吃飯罷。」
月桂點點頭,順著話音接道:「這會子家家戶戶都在吃飯,將軍自然也是。只是不知殿下送去的炮仗她放了沒,那炮仗的聲音最是好聽,殿下統共才得了兩抬,便送了將軍一半兒。」
斑竹笑道:「將軍幫了殿下良多,殿下禮尚往來也實屬應當。那另一半炮仗不是你放了的?你現又有什麼不滿足?」
「誒呀,不是不滿足……」月桂指手畫腳地說不上來,想了半日,終於憋出了一句形容,「我就是感慨一下殿下與將軍情誼深厚,宛如一對兒相扣的玉佩。」
斑竹的小腦袋點了點:「是了,將軍與殿下相熟得如此之快,想來亦是緣分使然。咱們殿下總算不是孤身一人了,遇著事兒了也能有商有量……不過殿下——」
她將頭往旁邊一轉,大約是酒壯慫人膽,深吸一口氣,小心翼翼地問了一句:「恕奴婢冒昧……奴婢真的好奇,您對將軍有那方面的想法麼?」
白梅從橫斜著的枝頭晃悠悠蕩下來,外頭的風像是陡然止住了,水面浮著薄冰,殿內呼吸聲不聞。
姜虞慢條斯理地摩挲著杯盞,安靜幾息,面無表情地反問:「你希望我有想法麼?」
「奴婢也不好說……」斑竹的聲音一點點弱下去,「就是希望殿下身邊能時刻有人陪著,不止我們幾個。」
姜虞垂頭瞅著紫檀木桌台,不甚分明的情緒隱在燭火里。
她沒有答言,轉而翻了一下手腕,將筷子輕巧執起來,夾了一筷子涼拌八寶絲。
斑竹自知失語,王八似的將腦袋縮回去,沒有接著追問。
她眼觀鼻鼻觀心地吃了一筷子鱸魚,蘭苕終於姍姍來遲。
斑竹如得救星,迫不及待地期冀蘭苕說幾句話,以打破水面上的浮冰。
蘭苕不負所望,一張口便惹得姜虞回過了神:「蓉菊方才睡下了,待子時我再將她喊醒,若醒不來便一盆冷水澆上去,必不能錯過新歲的。」
姜虞挑眉道:「太殘暴些。」
「殿下心軟,我心硬。」蘭苕叉著腰入了座,笑道,「就這麼說定了,殿下且看著罷,我們四人一定陪著殿下接新年。」
結果蘭苕她們三個喝多了酒,橫七豎八地趴了一桌子,姜虞叫一聲,三個人哼三下。
姜虞微不可聞地嘆了口氣,將她們輕手輕腳拖回房間,三兩下扔到榻上。
她給幾人擦了臉,掖好被子,自己則回到內室,坐上黃花梨木椅,隨手撈過一本書,半平不淡地看了起來。
今夜大約睡不成了。她想。
府內總得有個人守夜。
夜色如水,燈籠滿街,闔府蠟燭不滅,鞭炮愈演愈烈。
慶憐二十年便要這麼過去了。
外頭遙遙傳來更漏聲,和著被鞭炮驚起的犬吠,一同悠悠然飄至窗前。
子時了。姜虞心道。
現在是慶憐二十一年。
不知此時此刻沈知書在做甚……她有一搭沒一搭地念著。
同娘親與姨娘們玩笑麼?那些炮仗會不會有她的影子?畢竟長公主府與將軍府離得並不算遠。
許是府外的炮仗實在太多太密,硝石味竟微微滲了一些進屋裡。
姜虞默默對自己說了句「新春嘉福」,丟下書,正打算起身去關窗,卻聽另一聲「新春嘉福」在那頭響了起來。
姜虞一驚,猛地回過頭——
沈知書帶著山野間的風雪氣,風塵僕僕地蹲在窗沿,又撐著窗壁往下一躍。
她動作很輕,沒什麼聲響,又許是被完全淹在了漫天的爆竹里。
墨色的披風順著衝勁兒被風掀開。
搖曳著的燈火中,沈知書穩穩落地,面龐被燭光勾出一圈金邊。
對上自己的眼後,她笑了一下,抬手遞來一根濕潤的雪松枝。
第83章 「將軍,我現在真的真的很開心。」
屋裡疏忽間靜默一瞬,呼嘯的北風與連綿的爆竹被隔絕在了很遠的地方。
她們的眸光隔了一小段距離,在燈火里繾綣地交融著,片刻後又錯開。
搖曳著的燭光似乎明亮了一點,盈盈蜷在方寸之間。
沈知書眼裡浸著笑,忽然問:「殿下怎麼不關窗?」
姜虞沒即刻回答。
她悶聲不吭地看著,視線順著沈知書的胸膛移到了那根雪松枝上。
……某人實在太突如其來了,以至於自己錯愕過後,居然覺得有些理所應當。
抿了抿唇,姜虞想說「你怎麼來了」,又想說「為何不敲門,唬我一驚」,最後出口的卻是:「你來了。」
是個陳述句。語氣輕淺,又稀疏平常。
姜無涯在答非所問。沈知書想。
但說到底,「為什麼不關窗」這個問題也沒什麼可回答的,無非是「忘了」「透透氣」等語,總不能是「知你會翻窗而來,特給你留的」。
屋子不大,沈知書往前邁了一小步,幾乎要走到桌邊。
她搖了搖手中的樹枝,低低地說:「來了。本想再早些來——」
她說至此,頓了一下,並沒接著往下講。
話音就這麼在炮仗里戛然而止,留出一段不明所以的空白。
姜虞本以為她想到了什麼,或是看見了什麼,遂安安靜靜地等著她吐出下半截話。
她等了一盞茶,後頭的話音卻始終不來。
姜虞於是開了口:「那為什麼?」
沈知書像是這突如其來的問話激得驚了一下,驀然回過神,很輕地眨了眨眼,說:「什麼為什麼?」
「為什麼現在才來?」
「才」這個字用得很好。沈知書想。
就好像她本就屬於長公主府,或是本就該早早地在此候著。
沈知書伸手撥了一下雪松枝,慢條斯理道:「駕馬去了一趟北山。」
「去北山?」
「嗯。」沈知書將被雪濕潤的松枝遞出去,笑著說,「為了采它。聽聞一年的最後一日裡,天地靈氣格外充盈,吸收了靈氣的松枝可保來年順遂。」
「將軍什麼時候去的?」
「亥時。」
「一個人麼?」
「嗯。」
姜虞施施然抬手,將雪松枝接了,點著頭說:「多謝。」
沈知書挑眉問:「僅是多謝?便沒旁的話與我講麼?」
「嗯?」
「殿下似乎……」沈知書低低笑了一下,「對我的到來並不驚訝。難不成殿下神機妙算,早知如此?」
姜虞踱步至門邊,將雪松枝卡進門縫裡。她轉過身,聲調一如既往沒什麼起伏:「不知。」
「那……」
「大約是面無表情慣了吧。」姜虞說話很慢,咬字很輕,「左右我很開心,將軍瞧出來了麼?」
姜虞和往常有些不一樣。
往日裡的姜虞雖然淡漠清冷,但說話總是條理清晰,常能一口氣說一大篇話。
現如今的姜虞……思維似乎有些跳脫,一面說她自己驚訝,一面又問「為什麼才來」;一面只客氣地說「多謝」,一面又道「我很開心」。
……果真很開心麼?
沈知書垂頭看著她的發頂,繼而將眸光往下移,又落到她微微起伏著的胸口上。
姜虞的呼吸似乎較平日裡急了一些。
沈知書這麼想著,忽然起了逗樂的心思,解了外袍掛上衣架,一本正經地說:「暫時沒瞧出來。然殿下笑一下,我便瞧出來了。」
姜虞認真思忖一陣,祭出了她那傳統技能——皮笑肉不笑。
肌肉走向奇怪的面龐在燭火的映照下顯出了幾分詭譎。
沈知書:……
沈知書忙舉起手,笑道:「莫笑了莫笑了,我知曉殿下開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