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沈知書開門見山:「殿下講罷。」
「嗯?」
「此前不是同我說,叫我來你房間,你將一切告知於我麼?」沈知書挑眉問,「殿下不認帳?」
姜虞微微搖頭:「將軍記漏了半句話。我說的是待稍晚些,我告訴將軍。現在為時尚早。」
「這玩意兒還有時限還是怎麼?」沈知書笑道,「譬如若是說早了便會死?」
長公主一板一眼道:「將軍說笑,死是不會的。只是這並非小事,需得等我醞釀幾息。」
「那我等著。」沈知書點點頭,「可若是殿下醞釀著醞釀著,忽然耍賴說醞釀不出來,可怎麼辦呢?」
「定無此事。若有時,我將闔府送於你。」
「果真?」
「千真萬確。」
沈知書輕輕頷首,忽然沖姜虞攤開了爪子。
「嗯?」
「地契啊。」沈知書笑道,「怎麼的,殿下光說不做假把式?」
姜虞盤膝坐著,定定盯著她看,須臾,淡聲命令侍子:「去將地契拿來。」
「殿下……」侍子有些猶疑。
「我一向說到做到。」姜虞轉向沈知書,「這下將軍可信我?」
沈知書原本只是逗樂一聲,這回是真的吃驚了。她忙忙喊住了欲走的侍子:「開玩笑罷了。皇上贈殿下的,我怎敢收?」
姜虞瞥她一眼,將腿從蒲團上放下來。
她的表情未變,上半身仍舊挺得像雪松,但沈知書就是感覺她的興致驀地低了下去。
沈知書靜靜等著,半炷香後,姜虞輕聲說:「皇上贈的便好麼?可我並不喜歡住這兒。」
沈知書撐著膝蓋,低頭瞅著她,接話:「嗯,我知曉。」
姜虞的眼睫投下了半虛不實的影子:「將軍如何知道?」
「庭院裡只種著無需打理的青松,這間屋子陳設循規蹈矩,並非殿下的風格。我在夜市撞見殿下時,殿下說的是『來鬧市尋清淨』,方才大晚上又不在屋裡待著,跑外頭去下棋……」沈知書將身子微微往前一傾,「殿下,我不如你明察秋毫,見微知著,但這一切都太明顯了。」
牆角處的一根紅燭快要燃盡,將滅未滅,散著微末的光。
侍子最後替二人斟了茶,很有眼力見地退了出去。
姜虞輕聲道:「我……我說了不喜歡,可姜初她還是要送予我這座府邸。她總是如此,譬如我說我不喜歡參與朝政,但她常來我書房批奏摺,將奏疏里的內容念與我聽。」
「嗯。」
「沈知書,你知道我從前是什麼樣麼?」
「從前?」沈知書想了一想,「猜不出。」
姜虞道:「其實我也沒印象,這一切都是我從小的奶娘講與我聽的。她說,我從前愛笑愛鬧,是個活潑性子。」
沈知書笑道:「這還真看不出。」
姜虞吸了一口氣,接著道:「我亦覺著不可思議,我就問奶娘,是如此麼?奶娘說是如此。」
「後來我慢慢想,終於想起來了一些過往的零碎畫面。我曾經愛哭愛笑,可是每回一哭,姜初就問我,為什麼哭呢;每回一笑,姜初就問我,為什麼笑呢。」
「我一開始還會好好回答。我說,因為太傅斥責我,所以我哭;因為宮人跌倒很滑稽,所以我笑。」
「姜初她便說,太傅是用心良苦,我不應哭;宮人跌倒並非喜事,我不應笑。」
「我每回情緒外露的時候,都有長篇大論等著我,漸漸地,我便學會了喜怒不形於色。」
沈知書將腦袋搭在手掌上,靜靜聽著。她問:「然後呢?」
「然後?」姜虞說,「我便喜怒不形於色至如今了。」
聽一個並不算熟的人講起她的幼時是一件很玄妙的事情,就好像自己突然被允許參與對方的經年過往。
沈知書正想著要不要自己也講一講過往,起到一個禮尚往來的作用,卻聽姜虞再度發了問:
「我曾在某刻陡然拆穿將軍的謊言,將軍現如今還對此事耿耿於懷麼?」
「嗯?什麼時辰的事?」沈知書有些訝異。
「夜市的酒樓里那回。」
那回的姜虞讓自己說實話,而後淡然拆穿了「自己同謝瑾的交好是裝出來的」這一事。
「原是那回……」沈知書笑道,「耿耿於懷倒算不上,只是有些介意罷了。現如今也都過去了,殿下若不提我都不記得。」
姜虞搖搖頭:「我並未意識到我如此行事會給將軍帶來不痛快。因為姜初她就是一直這麼待人的。」
「如何?」
「她發現你扯謊也並不會當場拆穿,而是在後來的某刻不經意間一提,讓你知曉,哦,她早知我在扯謊。」
「嗯。」
姜虞道:「於是我也這麼待她。」
「怎麼待她?」
姜虞撈過茶盞,輕輕抿了一口茶,將臉側的碎發攏至而後,淡聲說:
「我早知她在我身上的姊妹之情走得有些偏——她表現得太明顯了,只是她自己未意識到——卻不說,而後在某次吃飯時開誠布公地同她講——」
「講什麼?」沈知書問。
蠟芯爆開,發出極輕的噼啪聲。
姜虞直視上沈知書的眼:
「我說。我心悅沈將軍。我與你沒可能。」
第34章 「將軍不好了,殿下昏倒在浴池裡了!」
姜虞的嗓音有些低,混在不甚明亮的燭光里,一字一句和呼吸糾纏在一起。
音量雖小,但也許是因著周遭實在太安靜了,於是那一聲兒便足以讓人聽得一清二楚,一些難以言述的氣氛就被突顯出來。
以至於沈知書的心驟然跳了一下。
然而須臾,她又反應過來,這並非姜虞的本心,而是她對姜初說的話。
沈知書一瞬不瞬地盯著姜虞瞧,片刻後低低笑出了聲。
「殿下就這麼抓我當擋箭牌?」她問,「也不同我商量一下,問問我樂不樂意?」
姜虞含混地說:「事急從權,沒來得及同將軍商議。我那夜……」
「好了,殿下不必解釋。」沈知書笑道,「我並沒有怪殿下的意思。眼下殿下既已將實情告知於我,便說明信得過我,我定然能幫就幫。」
姜虞似是有些驚詫,驀地抬起頭:「將軍便不怕……我這都是在誆你,實則是設下一出圈套,誘著你往裡鑽麼?」
沈知書即答:「我信你。」
「你我相識不過幾日——」
沈知書打斷了她:「我信你。」
信任真是一件很玄妙的東西。沈知書心道。
譬如自己看著姜虞淡漠卻澄澈的瞳眸,「我信你」三個字便脫口而出了。
她隨即又想,其實也算不得脫口而出,還是摻雜了一些思考過程——堂堂南安國長公主獻身於自己,如真是為了下套,這血本也忒猛了。
沈知書這麼說著,撐著膝蓋站起來,揉了揉有些發麻的大腿,接著問:「殿下還有其餘話同下官講麼?」
姜虞抬頭看她,靜了片刻,面無表情道:「應是還有的。」
「嗯?」
姜虞仍舊面無表情:「然我忽然想不起要說什麼了。」
沈知書:……
「我原以為只有我有健忘的毛病,卻不想殿下也染上了此等陋習。」沈知書點點頭,「無妨,等殿下想起來了再同我講不遲。只是眼下我作為殿下的擋箭牌,難免惹皇上不虞——」
姜虞很輕很快地打斷了她:「將軍不用擔心,姜初她是個好皇帝。」
「嗯?」
「她任人唯賢,不會因為自己的喜惡影響朝政。曾經范氏假借有大事奏秉,懇請當面交談,入殿後卻指著她的鼻子罵她昏君,她氣了個仰躺。她當時並未發作,事後慢慢詢查范氏過往,卻發現這人功績頗豐,只是因著說話太不好聽,一直是個七品芝麻官。」
「然後呢?」
「然後她說朝中很需要這樣的人,於是范氏被她塞入吏部做了員外郎,現如今已官居四品。」
沈知書眯起了眼,忽然背著手俯下身:「可我不是范氏。」
「我知將軍的顧慮。」姜虞抬起眼,「我同姜初談判過,必不會因著一己私慾影響大局。」
某個瞬間她們離得極近。
沈知書的馬尾近乎要掃過姜虞的肩。
她盯著姜虞眼底的小痣頓了一下,片刻後撤開了上半身:「其實你們很像。」
「嗯?」
「殿下也是如此,事事顧全大局。即便同皇上近乎已經決裂,卻仍能同她商議武堂一事,在校場時也仍說與皇上同心同德。」沈知書道,「這一點,下官敬服不已。」
姜虞沒再看她,也沒有接話,眸光落在沈知書那被燭光拉長的、半虛不實的影子上。
沈知書靜靜等了會兒,見姜虞似乎並無開口的打算,正準備行禮告辭,地上那人卻驀地仰起臉:「煩請將軍扶我一把。」
「嗯?」
「此前不是同我說,叫我來你房間,你將一切告知於我麼?」沈知書挑眉問,「殿下不認帳?」
姜虞微微搖頭:「將軍記漏了半句話。我說的是待稍晚些,我告訴將軍。現在為時尚早。」
「這玩意兒還有時限還是怎麼?」沈知書笑道,「譬如若是說早了便會死?」
長公主一板一眼道:「將軍說笑,死是不會的。只是這並非小事,需得等我醞釀幾息。」
「那我等著。」沈知書點點頭,「可若是殿下醞釀著醞釀著,忽然耍賴說醞釀不出來,可怎麼辦呢?」
「定無此事。若有時,我將闔府送於你。」
「果真?」
「千真萬確。」
沈知書輕輕頷首,忽然沖姜虞攤開了爪子。
「嗯?」
「地契啊。」沈知書笑道,「怎麼的,殿下光說不做假把式?」
姜虞盤膝坐著,定定盯著她看,須臾,淡聲命令侍子:「去將地契拿來。」
「殿下……」侍子有些猶疑。
「我一向說到做到。」姜虞轉向沈知書,「這下將軍可信我?」
沈知書原本只是逗樂一聲,這回是真的吃驚了。她忙忙喊住了欲走的侍子:「開玩笑罷了。皇上贈殿下的,我怎敢收?」
姜虞瞥她一眼,將腿從蒲團上放下來。
她的表情未變,上半身仍舊挺得像雪松,但沈知書就是感覺她的興致驀地低了下去。
沈知書靜靜等著,半炷香後,姜虞輕聲說:「皇上贈的便好麼?可我並不喜歡住這兒。」
沈知書撐著膝蓋,低頭瞅著她,接話:「嗯,我知曉。」
姜虞的眼睫投下了半虛不實的影子:「將軍如何知道?」
「庭院裡只種著無需打理的青松,這間屋子陳設循規蹈矩,並非殿下的風格。我在夜市撞見殿下時,殿下說的是『來鬧市尋清淨』,方才大晚上又不在屋裡待著,跑外頭去下棋……」沈知書將身子微微往前一傾,「殿下,我不如你明察秋毫,見微知著,但這一切都太明顯了。」
牆角處的一根紅燭快要燃盡,將滅未滅,散著微末的光。
侍子最後替二人斟了茶,很有眼力見地退了出去。
姜虞輕聲道:「我……我說了不喜歡,可姜初她還是要送予我這座府邸。她總是如此,譬如我說我不喜歡參與朝政,但她常來我書房批奏摺,將奏疏里的內容念與我聽。」
「嗯。」
「沈知書,你知道我從前是什麼樣麼?」
「從前?」沈知書想了一想,「猜不出。」
姜虞道:「其實我也沒印象,這一切都是我從小的奶娘講與我聽的。她說,我從前愛笑愛鬧,是個活潑性子。」
沈知書笑道:「這還真看不出。」
姜虞吸了一口氣,接著道:「我亦覺著不可思議,我就問奶娘,是如此麼?奶娘說是如此。」
「後來我慢慢想,終於想起來了一些過往的零碎畫面。我曾經愛哭愛笑,可是每回一哭,姜初就問我,為什麼哭呢;每回一笑,姜初就問我,為什麼笑呢。」
「我一開始還會好好回答。我說,因為太傅斥責我,所以我哭;因為宮人跌倒很滑稽,所以我笑。」
「姜初她便說,太傅是用心良苦,我不應哭;宮人跌倒並非喜事,我不應笑。」
「我每回情緒外露的時候,都有長篇大論等著我,漸漸地,我便學會了喜怒不形於色。」
沈知書將腦袋搭在手掌上,靜靜聽著。她問:「然後呢?」
「然後?」姜虞說,「我便喜怒不形於色至如今了。」
聽一個並不算熟的人講起她的幼時是一件很玄妙的事情,就好像自己突然被允許參與對方的經年過往。
沈知書正想著要不要自己也講一講過往,起到一個禮尚往來的作用,卻聽姜虞再度發了問:
「我曾在某刻陡然拆穿將軍的謊言,將軍現如今還對此事耿耿於懷麼?」
「嗯?什麼時辰的事?」沈知書有些訝異。
「夜市的酒樓里那回。」
那回的姜虞讓自己說實話,而後淡然拆穿了「自己同謝瑾的交好是裝出來的」這一事。
「原是那回……」沈知書笑道,「耿耿於懷倒算不上,只是有些介意罷了。現如今也都過去了,殿下若不提我都不記得。」
姜虞搖搖頭:「我並未意識到我如此行事會給將軍帶來不痛快。因為姜初她就是一直這麼待人的。」
「如何?」
「她發現你扯謊也並不會當場拆穿,而是在後來的某刻不經意間一提,讓你知曉,哦,她早知我在扯謊。」
「嗯。」
姜虞道:「於是我也這麼待她。」
「怎麼待她?」
姜虞撈過茶盞,輕輕抿了一口茶,將臉側的碎發攏至而後,淡聲說:
「我早知她在我身上的姊妹之情走得有些偏——她表現得太明顯了,只是她自己未意識到——卻不說,而後在某次吃飯時開誠布公地同她講——」
「講什麼?」沈知書問。
蠟芯爆開,發出極輕的噼啪聲。
姜虞直視上沈知書的眼:
「我說。我心悅沈將軍。我與你沒可能。」
第34章 「將軍不好了,殿下昏倒在浴池裡了!」
姜虞的嗓音有些低,混在不甚明亮的燭光里,一字一句和呼吸糾纏在一起。
音量雖小,但也許是因著周遭實在太安靜了,於是那一聲兒便足以讓人聽得一清二楚,一些難以言述的氣氛就被突顯出來。
以至於沈知書的心驟然跳了一下。
然而須臾,她又反應過來,這並非姜虞的本心,而是她對姜初說的話。
沈知書一瞬不瞬地盯著姜虞瞧,片刻後低低笑出了聲。
「殿下就這麼抓我當擋箭牌?」她問,「也不同我商量一下,問問我樂不樂意?」
姜虞含混地說:「事急從權,沒來得及同將軍商議。我那夜……」
「好了,殿下不必解釋。」沈知書笑道,「我並沒有怪殿下的意思。眼下殿下既已將實情告知於我,便說明信得過我,我定然能幫就幫。」
姜虞似是有些驚詫,驀地抬起頭:「將軍便不怕……我這都是在誆你,實則是設下一出圈套,誘著你往裡鑽麼?」
沈知書即答:「我信你。」
「你我相識不過幾日——」
沈知書打斷了她:「我信你。」
信任真是一件很玄妙的東西。沈知書心道。
譬如自己看著姜虞淡漠卻澄澈的瞳眸,「我信你」三個字便脫口而出了。
她隨即又想,其實也算不得脫口而出,還是摻雜了一些思考過程——堂堂南安國長公主獻身於自己,如真是為了下套,這血本也忒猛了。
沈知書這麼說著,撐著膝蓋站起來,揉了揉有些發麻的大腿,接著問:「殿下還有其餘話同下官講麼?」
姜虞抬頭看她,靜了片刻,面無表情道:「應是還有的。」
「嗯?」
姜虞仍舊面無表情:「然我忽然想不起要說什麼了。」
沈知書:……
「我原以為只有我有健忘的毛病,卻不想殿下也染上了此等陋習。」沈知書點點頭,「無妨,等殿下想起來了再同我講不遲。只是眼下我作為殿下的擋箭牌,難免惹皇上不虞——」
姜虞很輕很快地打斷了她:「將軍不用擔心,姜初她是個好皇帝。」
「嗯?」
「她任人唯賢,不會因為自己的喜惡影響朝政。曾經范氏假借有大事奏秉,懇請當面交談,入殿後卻指著她的鼻子罵她昏君,她氣了個仰躺。她當時並未發作,事後慢慢詢查范氏過往,卻發現這人功績頗豐,只是因著說話太不好聽,一直是個七品芝麻官。」
「然後呢?」
「然後她說朝中很需要這樣的人,於是范氏被她塞入吏部做了員外郎,現如今已官居四品。」
沈知書眯起了眼,忽然背著手俯下身:「可我不是范氏。」
「我知將軍的顧慮。」姜虞抬起眼,「我同姜初談判過,必不會因著一己私慾影響大局。」
某個瞬間她們離得極近。
沈知書的馬尾近乎要掃過姜虞的肩。
她盯著姜虞眼底的小痣頓了一下,片刻後撤開了上半身:「其實你們很像。」
「嗯?」
「殿下也是如此,事事顧全大局。即便同皇上近乎已經決裂,卻仍能同她商議武堂一事,在校場時也仍說與皇上同心同德。」沈知書道,「這一點,下官敬服不已。」
姜虞沒再看她,也沒有接話,眸光落在沈知書那被燭光拉長的、半虛不實的影子上。
沈知書靜靜等了會兒,見姜虞似乎並無開口的打算,正準備行禮告辭,地上那人卻驀地仰起臉:「煩請將軍扶我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