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頁
再聽不懂,就不是腦子有問題,而是耳朵有問題了。
言霽本以為顧弄潮給他開小灶不過是一時興起,卻沒想到之後每每散學回來,顧弄潮都會給他檢查一遍課業,再將不對的地方講兩三遍。
一次月考後,太學院的典學博士們都驚然發現,愚笨的十一殿下,竟擺脫吊車尾之名,成績一躍千丈。
此等好事自然是要報上去給陛下知道,太學院也好藉此討些賞。
放月假的時候,許久不曾回宮的言霽,終於迎來了崇玄宗身邊的總管公公傳喚,說陛下要他回去一趟。
言霽不情不願地回了宮,而這次回宮,卻是自記事以來,第一次跟父皇產生爭執。
父皇讓他不要總是讓鎮國王府跑。
言霽自認自己是沒有叛逆期的,但在這一事上,他意外地堅持自己的立場。最開始面對崇玄宗的詢問,他還會找藉口說鎮國王府離太學院比較近,之後連藉口都不願找了,單單只說因為覺得鎮國王很親切。
但凡旁人哪個來聽到這一句「親切」,恐怕都會產生種抽離現實的迷幻感。
除了言霽,沒有人會覺得親切這兩個字,跟凜然果決的鎮國王顧弄潮搭邊。
崇玄宗坐在龍椅上,看著下方讓自己整日操心的兒子,難掩怒容道:「就你這般,被人賣了還在幫人數錢!」
崇玄宗一面希望顧弄潮真能按照約定解決掉言霽身上的白華咒,一面又希望自己的皇兒不要跟顧弄潮走得太近,以免被利用。
可這兩個要求本身就是矛盾的,白華咒的轉移條件之一便是,雙方都要有能為對方而死的決心。
「皇叔不會賣兒臣,父皇此番完全多慮了。」言霽鼓了下腮幫子,早在不知覺間,他跟崇玄宗的關係就已經疏遠了很多,哪怕崇玄宗對他一如既往寵愛,什麼好的都是僅著他這邊,但言霽心中總有根無形的刺扎著。
連他自己都分不清楚,這根刺從何而來。
最終兩人各退一步,放月假的那幾天言霽必須回宮中,其餘時間崇玄宗不干涉言霽會去哪。
過了幾日,大約是怕言霽的心智在鎮國王府受到怠慢,崇玄宗又下了一道聖旨,讓鎮國王顧弄潮代為照看十一皇子。
從那之後言霽去鎮國王府變得正大光明,也更加頻繁,甚至連太學院中的學舍都很少去了。
而關於言霽頂撞崇玄宗一事,也從宮牆裡傳了出去,前些時日九皇子才因惹怒崇玄宗而被禁足,但言霽犯了差不多的事,不僅沒被禁足,反而獲封了一封聖旨,原本就對他頗有成見的九皇子越發不忿,可是卻沒有像往些時日一般,將這股怒氣發泄在言霽身上。
似乎在顧忌著些什麼。
錯身而過時,九皇子跟在太子身後,看著言霽帶著書童遠去的背影,憤憤道:「就算再得父皇寵愛又如何,流著異國的血,就註定跟那個位置無緣!」
人人皆知,崇玄宗是一個警惕心極強的人,對於他生下的兒子都防了又防,十分厭惡皇子們私下與大臣聯絡,而言霽卻是個意外。
這其中不乏有莊貴妃的原因,但更重要的還是因為言霽並沒有競爭皇位的資格,而且還很愚鈍。
想到這,九皇子終於感覺到一絲暢快,不由笑了起來。
唯獨太子停下,看著言霽離開的方向陷入沉思。
清靜安閒的日子過了大半年,言霽越發將鎮國王府當做自己的家,也跟顧弄潮越來越親近,甚至到了同吃同睡的地步。
顧弄潮剛開始還頗不習慣,但言霽越來越不怕他了,被斥退了一次,第二次又會腆著臉湊上來,抱著自己的枕頭要跟他一起睡。
從怕打雷,到怕黑,再到怕一個人睡。
睡著睡著,小腦袋就會從自己的枕頭挪到顧弄潮的枕頭上,在睡夢中跟他額頭相抵,顧弄潮驚醒後,往後躲了下,那顆腦袋便又順勢埋進他脖頸間蹭蹭。
往往翌日醒來,顧弄潮就會發現自己的衣物被扒拉亂,像是被人輕薄過的模樣。
坐在床頭攏上敞開的衣襟時,顧弄潮氣笑了。
言霽並不知道最初那幾個晚上顧弄潮差點把他殺了的事,家族覆滅,在邊塞逃亡的那些時日,讓顧弄潮養成了淺眠的習慣,一旦有人靠近,就算還沒清醒,也會條件反射拔劍攻擊靠近他的人。
可言霽讓顧弄潮習慣了他身上淡淡的藥香味,就算之後言霽再怎麼折騰,顧弄潮頂多被驚醒,按在匕首上的手卻遲遲沒有動作。
習慣的養成是件很可怕的事。
顧弄潮時常想,若是這個小言霽長大了,也像以前一樣,在他睡著後刺殺他,那麼他一定會毫無知覺地死在睡夢中。
但若是真如此,讓他殺了自己,也不妨是一件解脫。
小時候的言霽身體遠沒有之後那麼健康,崇玄宗甚至給言霽配了位隨行的太醫,正是之前負責過莊貴妃的步太醫。
每日都需要喝藥調理。
不過再他小時候,只需要一旬喝一次藥,等年紀漸漲,喝藥的頻率也越來越頻繁。
身上的藥香從最開始淡淡的一縷,到後來時常縈繞在周身。
搬到鎮國王府第二年的春初,言霽因車馬在化雪的泥路打滑,而受驚大病了一場。高燒來得格外突然,比起年幼墜冰湖那次不遑多讓。
那一個月,連太學院都沒去。
躺在床上養病時,言霽還在擔心等回去上課時,會不會跟不上典學的進度,他將這話說給書童聽,書童便說替他去太學院記下課業筆記。
等翌日,書童回來,一臉驚惶地跟他說起了在太學院聽聞的事。
九皇子在上巳節那天去參加祓禊時,被河草纏足,溺水死了。
皇室中的人並不需要像尋常百姓一樣在上巳節去祓禊春浴,九皇子隱藏身份藏在人群中去春社,目的為何彰然若揭。
此事被嚴格封鎖消息,加上崇玄宗對這些個皇子都是可有可無的態度,一個皇子夭殤,竟然悄無聲息,除了太學院這個高門大戶的學子們從長輩那裡聽說了一句外,其他人無從知曉。
書童將門窗關得嚴實,依然將聲音壓得很低:「但他們都說,這事玄乎,像是被人害死的。」
言霽病懨懨地靠著軟墊,捧著書童遞上來的茶喝了口,才說道:「九皇兄從來不著調,這幾年得罪過的人不少,是誰出了手還真不好說。」
「但敢對皇子下手......」書童剩下的話掩在喉嚨下,擔憂的目光落在言霽身上,如果皇子間的紛爭真拉開了帷幕,十一殿下又豈能獨善其身。
「別怕。」言霽放下茶杯,輕輕握住他的手,「兵來將擋。」
發燒是件時輕時重,很有可能會要人命的事,更何況言霽本就體質底下,伴隨著發燒那段時間,他除了頭暈目眩想嘔吐外,還伴隨著一陣陣的心悸。
他將這事跟來給他診脈的步太醫說了,步太醫的臉色很沉重,匆匆提上藥箱離開,好似他得了什麼不治之症,趕著要去宮中報給崇玄宗。
言霽躺會被子裡,被窩內的熱氣烤得他忍不住偷偷將湯婆子拿了一個出來。
剛乾完這事,顧弄潮就帶著吳老進來了,言霽像是幹了壞事一樣立刻將手縮回被褥內裝睡,聽著腳步聲走到床前,顧弄潮清冽的聲音說道:「剛不是還醒著?」
言霽悠悠睜開眼,看到顧弄潮重新將那個湯婆子塞回他的被窩中。
言霽:「......」
吳老笑道:「太醫說殿下需要熱出一身汗,才好得快些。」
言霽只覺得熱得越發頭痛欲裂,探出一截手指抓住顧弄潮欲要收回去的袖擺,皺巴巴著一張熱得緋紅生艷的小臉說道:「難受。」
顧弄潮頓了下,坐在床旁邊:「哪裡難受?」
「頭痛、心口慌、手腳乏力,想吐,反正哪哪都難受。」言霽為了讓自己顯得更可憐些,眼中瞬息間便盈出一抹淚光,顫巍巍地晃動,像一池被驚擾的湖泊。
顧弄潮見他的手重新放進被子裡,轉頭朝吳老道:「把本王那支玉笛取來。」
吳老應了聲,轉頭去了旁邊,過了會兒,帶著一個長條漆匣回來,從漆匣里拿出一支白玉剔透的笛子。
像是新做的。
顧弄潮會吹笛,這是言霽剛知道的事。
顧弄潮很會吹笛,這是言霽下一刻才知道的事。
笛聲輕渺,裊繞過垂落的紗幔,傳到屋廊外,升到天際,空靈悠遠的樂聲,讓人心境跟著平緩,好似能撫平身上的病痛。
那是能治癒人心的笛音。
言霽在這樣的笛聲下,淺淺睡了過去,因為病痛一直皺著的眉心,終於平展了。
而顧弄潮卻並沒有停止笛音,坐在床邊吹了很久,直到言霽徹底熟睡過去。顧弄潮伸手,在言霽不知道的時候,輕輕揉了揉他的頭,將鬢髮下熱出的汗水仔細拭去。
而在那次高燒後,他發現自己的身體越來越健康,步太醫也沒再讓他喝那些奇奇怪怪的藥,與之改變的,是他生病的次數越來越少。
言霽本以為顧弄潮給他開小灶不過是一時興起,卻沒想到之後每每散學回來,顧弄潮都會給他檢查一遍課業,再將不對的地方講兩三遍。
一次月考後,太學院的典學博士們都驚然發現,愚笨的十一殿下,竟擺脫吊車尾之名,成績一躍千丈。
此等好事自然是要報上去給陛下知道,太學院也好藉此討些賞。
放月假的時候,許久不曾回宮的言霽,終於迎來了崇玄宗身邊的總管公公傳喚,說陛下要他回去一趟。
言霽不情不願地回了宮,而這次回宮,卻是自記事以來,第一次跟父皇產生爭執。
父皇讓他不要總是讓鎮國王府跑。
言霽自認自己是沒有叛逆期的,但在這一事上,他意外地堅持自己的立場。最開始面對崇玄宗的詢問,他還會找藉口說鎮國王府離太學院比較近,之後連藉口都不願找了,單單只說因為覺得鎮國王很親切。
但凡旁人哪個來聽到這一句「親切」,恐怕都會產生種抽離現實的迷幻感。
除了言霽,沒有人會覺得親切這兩個字,跟凜然果決的鎮國王顧弄潮搭邊。
崇玄宗坐在龍椅上,看著下方讓自己整日操心的兒子,難掩怒容道:「就你這般,被人賣了還在幫人數錢!」
崇玄宗一面希望顧弄潮真能按照約定解決掉言霽身上的白華咒,一面又希望自己的皇兒不要跟顧弄潮走得太近,以免被利用。
可這兩個要求本身就是矛盾的,白華咒的轉移條件之一便是,雙方都要有能為對方而死的決心。
「皇叔不會賣兒臣,父皇此番完全多慮了。」言霽鼓了下腮幫子,早在不知覺間,他跟崇玄宗的關係就已經疏遠了很多,哪怕崇玄宗對他一如既往寵愛,什麼好的都是僅著他這邊,但言霽心中總有根無形的刺扎著。
連他自己都分不清楚,這根刺從何而來。
最終兩人各退一步,放月假的那幾天言霽必須回宮中,其餘時間崇玄宗不干涉言霽會去哪。
過了幾日,大約是怕言霽的心智在鎮國王府受到怠慢,崇玄宗又下了一道聖旨,讓鎮國王顧弄潮代為照看十一皇子。
從那之後言霽去鎮國王府變得正大光明,也更加頻繁,甚至連太學院中的學舍都很少去了。
而關於言霽頂撞崇玄宗一事,也從宮牆裡傳了出去,前些時日九皇子才因惹怒崇玄宗而被禁足,但言霽犯了差不多的事,不僅沒被禁足,反而獲封了一封聖旨,原本就對他頗有成見的九皇子越發不忿,可是卻沒有像往些時日一般,將這股怒氣發泄在言霽身上。
似乎在顧忌著些什麼。
錯身而過時,九皇子跟在太子身後,看著言霽帶著書童遠去的背影,憤憤道:「就算再得父皇寵愛又如何,流著異國的血,就註定跟那個位置無緣!」
人人皆知,崇玄宗是一個警惕心極強的人,對於他生下的兒子都防了又防,十分厭惡皇子們私下與大臣聯絡,而言霽卻是個意外。
這其中不乏有莊貴妃的原因,但更重要的還是因為言霽並沒有競爭皇位的資格,而且還很愚鈍。
想到這,九皇子終於感覺到一絲暢快,不由笑了起來。
唯獨太子停下,看著言霽離開的方向陷入沉思。
清靜安閒的日子過了大半年,言霽越發將鎮國王府當做自己的家,也跟顧弄潮越來越親近,甚至到了同吃同睡的地步。
顧弄潮剛開始還頗不習慣,但言霽越來越不怕他了,被斥退了一次,第二次又會腆著臉湊上來,抱著自己的枕頭要跟他一起睡。
從怕打雷,到怕黑,再到怕一個人睡。
睡著睡著,小腦袋就會從自己的枕頭挪到顧弄潮的枕頭上,在睡夢中跟他額頭相抵,顧弄潮驚醒後,往後躲了下,那顆腦袋便又順勢埋進他脖頸間蹭蹭。
往往翌日醒來,顧弄潮就會發現自己的衣物被扒拉亂,像是被人輕薄過的模樣。
坐在床頭攏上敞開的衣襟時,顧弄潮氣笑了。
言霽並不知道最初那幾個晚上顧弄潮差點把他殺了的事,家族覆滅,在邊塞逃亡的那些時日,讓顧弄潮養成了淺眠的習慣,一旦有人靠近,就算還沒清醒,也會條件反射拔劍攻擊靠近他的人。
可言霽讓顧弄潮習慣了他身上淡淡的藥香味,就算之後言霽再怎麼折騰,顧弄潮頂多被驚醒,按在匕首上的手卻遲遲沒有動作。
習慣的養成是件很可怕的事。
顧弄潮時常想,若是這個小言霽長大了,也像以前一樣,在他睡著後刺殺他,那麼他一定會毫無知覺地死在睡夢中。
但若是真如此,讓他殺了自己,也不妨是一件解脫。
小時候的言霽身體遠沒有之後那麼健康,崇玄宗甚至給言霽配了位隨行的太醫,正是之前負責過莊貴妃的步太醫。
每日都需要喝藥調理。
不過再他小時候,只需要一旬喝一次藥,等年紀漸漲,喝藥的頻率也越來越頻繁。
身上的藥香從最開始淡淡的一縷,到後來時常縈繞在周身。
搬到鎮國王府第二年的春初,言霽因車馬在化雪的泥路打滑,而受驚大病了一場。高燒來得格外突然,比起年幼墜冰湖那次不遑多讓。
那一個月,連太學院都沒去。
躺在床上養病時,言霽還在擔心等回去上課時,會不會跟不上典學的進度,他將這話說給書童聽,書童便說替他去太學院記下課業筆記。
等翌日,書童回來,一臉驚惶地跟他說起了在太學院聽聞的事。
九皇子在上巳節那天去參加祓禊時,被河草纏足,溺水死了。
皇室中的人並不需要像尋常百姓一樣在上巳節去祓禊春浴,九皇子隱藏身份藏在人群中去春社,目的為何彰然若揭。
此事被嚴格封鎖消息,加上崇玄宗對這些個皇子都是可有可無的態度,一個皇子夭殤,竟然悄無聲息,除了太學院這個高門大戶的學子們從長輩那裡聽說了一句外,其他人無從知曉。
書童將門窗關得嚴實,依然將聲音壓得很低:「但他們都說,這事玄乎,像是被人害死的。」
言霽病懨懨地靠著軟墊,捧著書童遞上來的茶喝了口,才說道:「九皇兄從來不著調,這幾年得罪過的人不少,是誰出了手還真不好說。」
「但敢對皇子下手......」書童剩下的話掩在喉嚨下,擔憂的目光落在言霽身上,如果皇子間的紛爭真拉開了帷幕,十一殿下又豈能獨善其身。
「別怕。」言霽放下茶杯,輕輕握住他的手,「兵來將擋。」
發燒是件時輕時重,很有可能會要人命的事,更何況言霽本就體質底下,伴隨著發燒那段時間,他除了頭暈目眩想嘔吐外,還伴隨著一陣陣的心悸。
他將這事跟來給他診脈的步太醫說了,步太醫的臉色很沉重,匆匆提上藥箱離開,好似他得了什麼不治之症,趕著要去宮中報給崇玄宗。
言霽躺會被子裡,被窩內的熱氣烤得他忍不住偷偷將湯婆子拿了一個出來。
剛乾完這事,顧弄潮就帶著吳老進來了,言霽像是幹了壞事一樣立刻將手縮回被褥內裝睡,聽著腳步聲走到床前,顧弄潮清冽的聲音說道:「剛不是還醒著?」
言霽悠悠睜開眼,看到顧弄潮重新將那個湯婆子塞回他的被窩中。
言霽:「......」
吳老笑道:「太醫說殿下需要熱出一身汗,才好得快些。」
言霽只覺得熱得越發頭痛欲裂,探出一截手指抓住顧弄潮欲要收回去的袖擺,皺巴巴著一張熱得緋紅生艷的小臉說道:「難受。」
顧弄潮頓了下,坐在床旁邊:「哪裡難受?」
「頭痛、心口慌、手腳乏力,想吐,反正哪哪都難受。」言霽為了讓自己顯得更可憐些,眼中瞬息間便盈出一抹淚光,顫巍巍地晃動,像一池被驚擾的湖泊。
顧弄潮見他的手重新放進被子裡,轉頭朝吳老道:「把本王那支玉笛取來。」
吳老應了聲,轉頭去了旁邊,過了會兒,帶著一個長條漆匣回來,從漆匣里拿出一支白玉剔透的笛子。
像是新做的。
顧弄潮會吹笛,這是言霽剛知道的事。
顧弄潮很會吹笛,這是言霽下一刻才知道的事。
笛聲輕渺,裊繞過垂落的紗幔,傳到屋廊外,升到天際,空靈悠遠的樂聲,讓人心境跟著平緩,好似能撫平身上的病痛。
那是能治癒人心的笛音。
言霽在這樣的笛聲下,淺淺睡了過去,因為病痛一直皺著的眉心,終於平展了。
而顧弄潮卻並沒有停止笛音,坐在床邊吹了很久,直到言霽徹底熟睡過去。顧弄潮伸手,在言霽不知道的時候,輕輕揉了揉他的頭,將鬢髮下熱出的汗水仔細拭去。
而在那次高燒後,他發現自己的身體越來越健康,步太醫也沒再讓他喝那些奇奇怪怪的藥,與之改變的,是他生病的次數越來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