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頁
「你是不滿意我讓影九替我嗎?」言霽嘟囔著想推開這個緊緊纏著自己的人。
而對方卻啞著聲音問:「你沒有走?」
言霽:「去哪?」
他又道:「你沒有走。」
言霽沉默後,「嗯」了一聲。
顧弄潮壓著欣喜若狂,用更緊的力道緊緊將人抱在懷裡,再度重複:「你沒有走。」
言霽笑了起來,手臂環過顧弄潮勁瘦的腰身,用玩鬧的口吻道:「我從皇宮裡偷了幾筒煙花出來。」
「賞不了杏花,那就賞煙花吧。」
顧弄潮將頭深深埋進言霽的頸窩,許久許久後,低笑著道了聲:「好。」
暴動的情緒只需要輕飄飄的一個擁抱就能撫平。
只有懷中的人才是他的解咒之法。
——全文完——
第116章
灼熱的氣溫似乎能將空氣扭曲, 一隻玉白的小手輕輕攥著鎮國王垂下玄黑袖袍。
小皇子稚嫩柔軟的聲音喚道:「皇叔。」
佇立在池畔的顧弄潮將最後一撮魚食灑下,方才低頭看了眼十一皇子,小皇子站在自己透露的陰影下仰頭望著他, 清淺的水眸中透著拘謹, 下一刻,那隻攥著他袖袍的手立刻收了回去。
侍從躬身在旁邊道:「王爺, 殿下的車輪在顛簸中壞了,想在府上借宿一晚。」
顧弄潮卻沒理會侍從,遲疑片刻, 蹲下身平視面前只長到他腰間的小殿下,問道:「路途勞頓, 餓了沒?」
小言霽眼中閃過一抹驚奇, 傳聞中冷麵鐵腕的鎮國王,此時眼中映著陽光照射下的粼粼波光, 竟顯得寂寥又溫柔。
他不免更加拘束,父皇時常在他耳邊叮囑,不要與德昭皇后身邊的人過多來往。
但言霽也有他自己的打算, 光是父皇庇護, 不足以讓他在爾虞我詐的皇宮中活下來。
言霽知道, 面前這位王爺是個能在地牢中活下來,還爬上巔峰的人。
簡稱,金大腿。
小小的孩子羞澀地點了點頭, 聲音細弱蚊吶:「餓了, 還好渴。」
無需顧弄潮吩咐,底下的人忙不迭去安排晚膳, 臨走前顧弄潮叫住僕從, 說了幾個解暑爽口的菜名。
他走在前面, 手心中突然被塞進一雙小手,纖長羽睫垂下一睹,十一皇子正仰著頭沖他露出一個天真不知事的笑容。
剎那間,顧弄潮的心臟不受控地瑟縮了下,在另一個時空中,親眼目睹過自己母妃死亡的言霽,幼年時從沒露出過這樣純粹的笑容。
此時,小皇子眼中的算計明晃晃,嬌嗔可愛。
顧弄潮動了動手指,輕輕握住那雙仿佛稍用大些力就會弄疼的小手,可一面又在心中告誡自己,不要忘記來此的目的。
他要取走小皇子胸膛內跳動的心臟。
剛舒展的眉心攏緊,顧弄潮抽回了自己的手,加快腳步走在前面,獨留小言霽望著空蕩蕩的手心,呆愣地站在原地。
思來想去,也不明白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
此後言霽有很長一段時間沒再到鎮國王府去,那一日受到招待回宮後,言霽讓書童去自己的私庫里取了回禮送去,只收到顧弄潮一句道謝的話,久而久之,言霽快忘了初次見面那點不愉快。
記憶中的鎮國王只留下個不好相與的印象。
直到有一日,言霽課業不過關,典學抽他提問也回答不上來,典學惱怒下讓他留在學堂內將課業抄寫百遍。
當日正值散學,九皇子跟十皇子帶著伴讀從他座位旁路過,九皇子跟下的伴讀狀似無意地將言霽面前的案桌撞得一歪,一張宣紙被墨筆重重一划,這份徹底毀了。
耳邊響起看好戲的大笑聲,九皇子將伴讀拉到身後指責了一句:「怎麼這麼笨手笨腳。」轉頭又問言霽,「十一弟不會跟個下人一般見識吧?」
言霽抬眸無波無瀾地睹向九皇兄,和他身邊抱臂冷觀的十皇兄。
半晌後,扯動嘴角道:「無礙。」
他很早就知道,宮裡的皇子公主們沒人喜歡他,因為他是和親公主生下皇子,對他們來說是流著他國血脈的異類。
挑釁不得,九皇子氣惱地帶著人一擁而出,學堂內的貴子們也陸陸續續走完,學堂內只剩下言霽還坐在案桌後抄書,悶熱的氣溫不知不覺降低,絲絲涼風從窗縫裡灌入,捲起鋪張在桌上的宣紙。
宣紙飛了出去,言霽反應過來去撿,直起身後望向窗外,雨聲淅淅瀝瀝,不知何時竟下起了雨。
等抄完百遍後,收拾好筆具,言霽將一百張宣紙整整齊齊迭在一起,本打算放進桌膛,想起上回的經歷,轉而將東西全放進了書箱。
他背著書箱準備離開,推了一下學堂的大門,紋絲不動,意識到不對,言霽使力又重重一推,哐當的鎖鏈聲響起,兩扇門在他專心抄寫是被鎖上了。
言霽轉頭走到窗邊,將窗戶打開,所在的課堂在第二樓,從這裡跳下去是學院後面人跡罕至的花園,綠植密集郁綠。
跳下去可能會扭傷腿。
正要將探出去的身體收回時,樓下傳來一道聲音:「十一皇子!」
言霽望過去,綠樹下跑出一個被淋得渾身濕漉的身影,是常跟在他身邊的書童。
書童在大雨中勉強睜開眼,說道:「下面的門也被鎖住了,我上不來,殿下請稍等,我剛已經去叫人請監院過來了。」
言霽抿了下唇,道:「你先找個地方避雨吧。」
等監院急急忙忙找過來將課堂的門打開時,已經天黑如濃墨,雨下得越發急促,監院跑得上氣不接下氣,躬著身體不斷朝言霽請罪,冷汗連著從髮絲中流出的雨水一起往下掉。
將金尊玉貴的小皇子送上馬車,依然沒得到一句話,監院抖著身體差點跪下去了。
他無意牽扯進皇子間的爭鬥中,也不知道鑰匙怎麼被人拿走的,若是上面那位因此怪罪下來......
「放心,本宮不會告訴父皇,但不要再有下次。」
車簾落下,徹底遮住了小皇子的身影,監院大鬆口氣,目送馬車駛上山路,漸漸沒了影子。
雨夜中駕車無疑是件格外危險的事,言霽坐在車廂內揉著長久握筆而酸痛的手腕,天際一聲聲悶雷伴隨閃電擴散至整片天地,刺目的白光中,馬車兀地一抖,緊接著停了下來,書童撩起車簾,在閃電中露出一張慘白的小臉。
欲哭無淚地說道:「殿下,車輪陷進泥里出不來了。」
言霽下了車,車夫從後面去推車廂,依然挪不出來,稍一思索,就知道定又是九皇子動的手腳,上次車輪壞損亦是如此。
難不成要困在山間了?
書童張望四下,絕處逢生般道:「殿下,再走兩里是鎮國王的府邸,比起原路回太學院,鎮國王府更近些,要不我們再去借宿一晚吧?」
言霽這才又想起那位不近人情的少年王爺,沉默後,終於點頭同意。
徒步走了兩里路,走到京中腰酸腿疼,衣擺濺著泥垢,雨水太大,溝渠里的流水匯成了小河流,雨傘打了像是沒打,被偏風吹得,站在鎮國王府朱紅大門前時,衣袍連同披散在身側的墨發都濕漉漉的。
書童將傘遞給言霽撐著,幾步跑上石階去拉輔首叩門。
片刻後,兩扇大門於落雨聲中拉開,裡面的門役望見外面兩人,頃刻認出了十一皇子的面貌,忙將人請進正廳,遞了毛巾跟熱水,說了聲稍等,便忙跑去通知吳老。
吳老得知後,又讓人去請王爺,在王爺還沒來時,帶著驅寒的薑湯去了正廳。
正廳內,被當今皇帝捧在手心上的小皇子正淋得渾身濕透,估計是怕身上的泥弄髒軟墊,沒有坐凳子,光是站著用毛巾擦頭髮。
聽到腳步聲,小皇子轉過頭看來,露出一張容止清絕的小臉。
「十一殿下,先喝口薑湯去去寒。」吳老從下人手中的托盤上斷過薑湯遞給言霽,看著對方舉止有力地接過,先是說了聲謝,才繼而捧著湯碗小口喝著。
放下碗時,那張妍麗的小臉已被熱氣蒸出一層淺淡的緋色,嘴唇也泛著湯汁紅艷艷的,叫人看得挪不開眼。
吳老心中暗道,天家的孩子本就長得好看,但生得過於美貌,不知是好事還是壞事。
小皇子手指緊張地卷著袖角,仰頭望著吳老小聲問道:「皇叔睡下了嗎?」
自上次不知為何惹鎮國王不快後,言霽就有些怕對方,本想著若他睡下了便好,自己歇過一晚等雨停就離開,但沒成想吳老和藹地笑著道:「王爺在外處理公務,還未回府,老奴已派人去叫他了。」
其實不用叫也可以的......
下人燒好熱水,吳老讓言霽先去沐浴,過了會兒,因府上沒有小孩的新衣,便翻出顧弄潮小時候的衣服過來,讓言霽替換。
怕小皇子會不喜穿舊衣,還在屏風外解釋了句:「這件衣服王爺當時還沒來得及穿過。」就隨老王爺去邊塞禦敵了。
言霽對身邊人的情緒很敏感,聽出吳老話中的惆悵,一算時間便清楚了原因為何,越發不敢有更多要求。
而對方卻啞著聲音問:「你沒有走?」
言霽:「去哪?」
他又道:「你沒有走。」
言霽沉默後,「嗯」了一聲。
顧弄潮壓著欣喜若狂,用更緊的力道緊緊將人抱在懷裡,再度重複:「你沒有走。」
言霽笑了起來,手臂環過顧弄潮勁瘦的腰身,用玩鬧的口吻道:「我從皇宮裡偷了幾筒煙花出來。」
「賞不了杏花,那就賞煙花吧。」
顧弄潮將頭深深埋進言霽的頸窩,許久許久後,低笑著道了聲:「好。」
暴動的情緒只需要輕飄飄的一個擁抱就能撫平。
只有懷中的人才是他的解咒之法。
——全文完——
第116章
灼熱的氣溫似乎能將空氣扭曲, 一隻玉白的小手輕輕攥著鎮國王垂下玄黑袖袍。
小皇子稚嫩柔軟的聲音喚道:「皇叔。」
佇立在池畔的顧弄潮將最後一撮魚食灑下,方才低頭看了眼十一皇子,小皇子站在自己透露的陰影下仰頭望著他, 清淺的水眸中透著拘謹, 下一刻,那隻攥著他袖袍的手立刻收了回去。
侍從躬身在旁邊道:「王爺, 殿下的車輪在顛簸中壞了,想在府上借宿一晚。」
顧弄潮卻沒理會侍從,遲疑片刻, 蹲下身平視面前只長到他腰間的小殿下,問道:「路途勞頓, 餓了沒?」
小言霽眼中閃過一抹驚奇, 傳聞中冷麵鐵腕的鎮國王,此時眼中映著陽光照射下的粼粼波光, 竟顯得寂寥又溫柔。
他不免更加拘束,父皇時常在他耳邊叮囑,不要與德昭皇后身邊的人過多來往。
但言霽也有他自己的打算, 光是父皇庇護, 不足以讓他在爾虞我詐的皇宮中活下來。
言霽知道, 面前這位王爺是個能在地牢中活下來,還爬上巔峰的人。
簡稱,金大腿。
小小的孩子羞澀地點了點頭, 聲音細弱蚊吶:「餓了, 還好渴。」
無需顧弄潮吩咐,底下的人忙不迭去安排晚膳, 臨走前顧弄潮叫住僕從, 說了幾個解暑爽口的菜名。
他走在前面, 手心中突然被塞進一雙小手,纖長羽睫垂下一睹,十一皇子正仰著頭沖他露出一個天真不知事的笑容。
剎那間,顧弄潮的心臟不受控地瑟縮了下,在另一個時空中,親眼目睹過自己母妃死亡的言霽,幼年時從沒露出過這樣純粹的笑容。
此時,小皇子眼中的算計明晃晃,嬌嗔可愛。
顧弄潮動了動手指,輕輕握住那雙仿佛稍用大些力就會弄疼的小手,可一面又在心中告誡自己,不要忘記來此的目的。
他要取走小皇子胸膛內跳動的心臟。
剛舒展的眉心攏緊,顧弄潮抽回了自己的手,加快腳步走在前面,獨留小言霽望著空蕩蕩的手心,呆愣地站在原地。
思來想去,也不明白自己是不是做錯了什麼。
此後言霽有很長一段時間沒再到鎮國王府去,那一日受到招待回宮後,言霽讓書童去自己的私庫里取了回禮送去,只收到顧弄潮一句道謝的話,久而久之,言霽快忘了初次見面那點不愉快。
記憶中的鎮國王只留下個不好相與的印象。
直到有一日,言霽課業不過關,典學抽他提問也回答不上來,典學惱怒下讓他留在學堂內將課業抄寫百遍。
當日正值散學,九皇子跟十皇子帶著伴讀從他座位旁路過,九皇子跟下的伴讀狀似無意地將言霽面前的案桌撞得一歪,一張宣紙被墨筆重重一划,這份徹底毀了。
耳邊響起看好戲的大笑聲,九皇子將伴讀拉到身後指責了一句:「怎麼這麼笨手笨腳。」轉頭又問言霽,「十一弟不會跟個下人一般見識吧?」
言霽抬眸無波無瀾地睹向九皇兄,和他身邊抱臂冷觀的十皇兄。
半晌後,扯動嘴角道:「無礙。」
他很早就知道,宮裡的皇子公主們沒人喜歡他,因為他是和親公主生下皇子,對他們來說是流著他國血脈的異類。
挑釁不得,九皇子氣惱地帶著人一擁而出,學堂內的貴子們也陸陸續續走完,學堂內只剩下言霽還坐在案桌後抄書,悶熱的氣溫不知不覺降低,絲絲涼風從窗縫裡灌入,捲起鋪張在桌上的宣紙。
宣紙飛了出去,言霽反應過來去撿,直起身後望向窗外,雨聲淅淅瀝瀝,不知何時竟下起了雨。
等抄完百遍後,收拾好筆具,言霽將一百張宣紙整整齊齊迭在一起,本打算放進桌膛,想起上回的經歷,轉而將東西全放進了書箱。
他背著書箱準備離開,推了一下學堂的大門,紋絲不動,意識到不對,言霽使力又重重一推,哐當的鎖鏈聲響起,兩扇門在他專心抄寫是被鎖上了。
言霽轉頭走到窗邊,將窗戶打開,所在的課堂在第二樓,從這裡跳下去是學院後面人跡罕至的花園,綠植密集郁綠。
跳下去可能會扭傷腿。
正要將探出去的身體收回時,樓下傳來一道聲音:「十一皇子!」
言霽望過去,綠樹下跑出一個被淋得渾身濕漉的身影,是常跟在他身邊的書童。
書童在大雨中勉強睜開眼,說道:「下面的門也被鎖住了,我上不來,殿下請稍等,我剛已經去叫人請監院過來了。」
言霽抿了下唇,道:「你先找個地方避雨吧。」
等監院急急忙忙找過來將課堂的門打開時,已經天黑如濃墨,雨下得越發急促,監院跑得上氣不接下氣,躬著身體不斷朝言霽請罪,冷汗連著從髮絲中流出的雨水一起往下掉。
將金尊玉貴的小皇子送上馬車,依然沒得到一句話,監院抖著身體差點跪下去了。
他無意牽扯進皇子間的爭鬥中,也不知道鑰匙怎麼被人拿走的,若是上面那位因此怪罪下來......
「放心,本宮不會告訴父皇,但不要再有下次。」
車簾落下,徹底遮住了小皇子的身影,監院大鬆口氣,目送馬車駛上山路,漸漸沒了影子。
雨夜中駕車無疑是件格外危險的事,言霽坐在車廂內揉著長久握筆而酸痛的手腕,天際一聲聲悶雷伴隨閃電擴散至整片天地,刺目的白光中,馬車兀地一抖,緊接著停了下來,書童撩起車簾,在閃電中露出一張慘白的小臉。
欲哭無淚地說道:「殿下,車輪陷進泥里出不來了。」
言霽下了車,車夫從後面去推車廂,依然挪不出來,稍一思索,就知道定又是九皇子動的手腳,上次車輪壞損亦是如此。
難不成要困在山間了?
書童張望四下,絕處逢生般道:「殿下,再走兩里是鎮國王的府邸,比起原路回太學院,鎮國王府更近些,要不我們再去借宿一晚吧?」
言霽這才又想起那位不近人情的少年王爺,沉默後,終於點頭同意。
徒步走了兩里路,走到京中腰酸腿疼,衣擺濺著泥垢,雨水太大,溝渠里的流水匯成了小河流,雨傘打了像是沒打,被偏風吹得,站在鎮國王府朱紅大門前時,衣袍連同披散在身側的墨發都濕漉漉的。
書童將傘遞給言霽撐著,幾步跑上石階去拉輔首叩門。
片刻後,兩扇大門於落雨聲中拉開,裡面的門役望見外面兩人,頃刻認出了十一皇子的面貌,忙將人請進正廳,遞了毛巾跟熱水,說了聲稍等,便忙跑去通知吳老。
吳老得知後,又讓人去請王爺,在王爺還沒來時,帶著驅寒的薑湯去了正廳。
正廳內,被當今皇帝捧在手心上的小皇子正淋得渾身濕透,估計是怕身上的泥弄髒軟墊,沒有坐凳子,光是站著用毛巾擦頭髮。
聽到腳步聲,小皇子轉過頭看來,露出一張容止清絕的小臉。
「十一殿下,先喝口薑湯去去寒。」吳老從下人手中的托盤上斷過薑湯遞給言霽,看著對方舉止有力地接過,先是說了聲謝,才繼而捧著湯碗小口喝著。
放下碗時,那張妍麗的小臉已被熱氣蒸出一層淺淡的緋色,嘴唇也泛著湯汁紅艷艷的,叫人看得挪不開眼。
吳老心中暗道,天家的孩子本就長得好看,但生得過於美貌,不知是好事還是壞事。
小皇子手指緊張地卷著袖角,仰頭望著吳老小聲問道:「皇叔睡下了嗎?」
自上次不知為何惹鎮國王不快後,言霽就有些怕對方,本想著若他睡下了便好,自己歇過一晚等雨停就離開,但沒成想吳老和藹地笑著道:「王爺在外處理公務,還未回府,老奴已派人去叫他了。」
其實不用叫也可以的......
下人燒好熱水,吳老讓言霽先去沐浴,過了會兒,因府上沒有小孩的新衣,便翻出顧弄潮小時候的衣服過來,讓言霽替換。
怕小皇子會不喜穿舊衣,還在屏風外解釋了句:「這件衣服王爺當時還沒來得及穿過。」就隨老王爺去邊塞禦敵了。
言霽對身邊人的情緒很敏感,聽出吳老話中的惆悵,一算時間便清楚了原因為何,越發不敢有更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