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怎麼會呢?」終於有人忍不住說:「余老師,我們都知道,觀眾也都知道,您的片子保質、保量。只要質量上沒問題,票房肯定沒問題。」

  「保質保量的前提是製作方不參與創作,不打亂節奏。這一點雲翔一直做得很好,」余尋光又對杜製片說:「雖然是第一次合作,但貴公司的表現很讓我期待第二次的合作。」

  被他放在眼裡的杜製片是真的想拎起毛巾擦一下腦門上的汗。

  余老師這是在說實話,還是在說反話?

  第二次合作是什麼意思?雲翔再插手創作,下次不會合作的意思?

  余尋光不去管杜製片腦海中的翻湧,他望向剛才開口的那位投資商告訴他:「以前的片子好,當然也是題材好,每部劇都有各自的賣點——當然我不是說《少年之死》沒賣點。大家剛才也看過了電影,對內容和表演形式應該也有部分了解。我們這個項目,就是在用小眾的表演方法講一個理想化的故事。諸位都是專業投資人,有自己的審美和胃口,肯定也清楚如今的市場與觀眾。咱們項目到底如何,各位應該在心裡有自己的一桿稱。」

  有以為投資人給予肯定,「從剛才的成片來看,潘導和武編不愧是專業學院出來的高材生,水平很高。」

  導演和編劇知道自己今天只是陪襯,笑笑不說話。

  余尋光到底更有底氣,直接開口:「您要是欣賞,以後還可以合作嘛。」

  投資商便笑笑,「會有機會的。」

  看在余尋光的面子,話也不能說太死。

  余尋光握了握手裡的酒杯,終於說:「潘導呢,對諸位投資商一直都很尊重,他今天在來之前還特意托我問問大家,不知道就按照現在的進度把片子拍完,可不可以。」

  有人忍不住,直接問:「真不能做大場面嗎?」

  余尋光便也認真回答:「文戲,話劇表演形式,特效大場面,我個人覺得這種搭配是和看到老外做西紅柿味的臭豆腐一個道理。」

  這個比喻太生動了,直接把那位投資人難受得齜牙咧嘴。

  這時候,坐在余尋光身邊的那個投資商終於動了。他舉起酒杯和余尋光主動碰杯,「余老師,您是實在人。」

  余尋光向他致意,然後把這一小杯酒一口乾了。

  「我知道,大家今天能抽時間過來,都是給我面子,我也一直很感激大家的支持。」

  又有另外的人起身,舉杯,「我聽說像余老師這樣的藝術家都是有藝術追求的。這回,算我們不懂事。」他抬了抬手,「我喝慣了,我幹了,您隨意。」

  余尋光感念他,還是倒了一淺杯回敬。

  第三個人站了起來,「《盛陽之下》要是明年能開第二部,或者還有什麼別的大項目,您千萬記得咱們。」

  余尋光不說話,用同樣的方式去回。

  酒喝了一輪,事情便也這麼解決了。接下來大家吃吃喝喝,像沒事兒人一樣圍成一團吃飯,再也不提《少年之死》的二期投資。

  宴席到9點左右酒散了。

  余尋光這回沒送人,而是被投資商們好好地第一個送上車。

  潘澤永、武晨遠、陳泰英當然是一起離開。

  來接他們的是劇組裡的人。余尋光一上車後就咳了一聲,陳泰英的記憶雷達亮起,立馬給他遞了瓶水。

  潘澤永扒著后座問:「小余,你還好?」

  余尋光抬頭沖他笑:「鄙人酒量上佳,尚能堅持。」

  潘澤永眨著眼睛望著,只有感動。

  余尋光不願意他惆悵,安慰說:「師兄,今天的事你別心上,那群投資人本來就是沖我來的,我去解決也是理所應當。」

  按照余尋光的想法,他估計潘澤永是被雲翔坑了。雲翔就是欺負潘澤永沒名聲,所以逮著他忽悠。

  這事兒他打電話去跟葉興瑜確認過。雲翔為什麼那麼熱衷於拉二期投資,其實就像之前潘澤永考慮過的那樣,不外乎是劇組貪污。錢越多,可以做手腳的地方也就越多。

  一期投資蓋房子的支出就算了,要是真有兩個億的二期投資追加,陳泰英一個人怎麼看得過來?有些錢怕是跟著水龍頭一起流掉了都沒人知道。

  當然,這事兒不能怪潘澤永。小潘哥一直是走正路的,邪門歪道他暫時還不能了解。

  但余尋光仍是打算把這件事告訴李恕坤,讓坤叔去跟他說。

  武晨遠心眼多一些,他也回過頭問:「師兄,你剛才在餐桌上沒答應他們什麼吧?」

  余尋光抿了抿嘴,笑:「《盛陽之下》是我主演,但又不是我公司的項目,我說了不算,他們知道的。」

  「那他們後來是……」

  「催我拍戲呢。」

  投資哪個項目不重要,重要的是余尋光現在手裡沒一個大製作。

  人在盛名之下,難免會被盛名所累。

  余尋光明白這個道理,他並不焦躁,也不會內耗。

  他每一次都只會顧及「眼前」。

  過了這天之後,劇組照例開工。雲翔製作公司換了另一位製片人過來與大家溝通、協商。

  聰明人都知道是怎麼回事,沒有特意去計較。

  武晨遠這時候提出了一個建議:「要不還是把東方玄幻的背景改掉吧。」

  這玩意兒表現上是為了方便電影發行,後來成了製作公司斂財的手段。現在「斂財」計劃失敗,這種背景也沒必要橫貫在電影設定里。

  他想得很清楚:「要改很容易,甚至不用動台詞。」

  服裝方面當初他和潘澤永擔心做得太誇張,盯得很緊,所以沒弄出什麼出格的造型出來。

  把完全不重要的東方玄幻丟掉,就用一個近現代架空,到時候電影上映,更方便觀眾理解。

  余尋光首先認可了這個觀點。

  於是《少年之死》最後存在的一點問題也沒有了。

  其實,在拍攝這部電影時,余尋光感慨良多。

  一個個不成人形的少年,如何能幫助這塊滿身瘡痍的土地?

  少年們在這個世界跌跌撞撞,只是為了尋找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什麼叫做自己的路?

  你走的路,就是自己的路。

  不論發生了什麼,走下去,一直走下去。

  劇組忙得熱火朝天。最終,在1月份的一個大雪天,《少年之死》劇組殺青。

  「恭喜宿主與角色達到[靈魂好友]狀態,屬性點獲得相應提升。」

  姓名:余尋光

  年齡:32(恭喜正式入行10周年)

  智力:8.9(聰明人會說聰明話)

  情感:8.8(世間百態皆能入你眼)

  外貌:9.6(宿主面部開始第二次生長,請查收)

  演技:9.0(已入登峰造極境)

  台詞:9.0(已入登峰造極境)

  氣質:8.8(優雅隨行)

  參演作品:22(再次解鎖新的劇種)

  可體驗角色:21/22

  這天是個雪天,余尋光去見蘭玉修時,他那邊也是個雪天。

  放眼望去,萬籟俱寂,天地無瑕。

  余尋光是那樣的了解蘭玉修,那樣的明白他心中所想,蘭玉修當然也明白他是如何懂他。

  所以,沒有什麼話好說的,他們早就在見面之前就已經交心。

  「你的夢想實現了嗎?」

  「我覺得我又離它近了一些。」

  「這種觸手可及的感覺真好。」

  「我相信,你也會有這一天的。」

  「是的,我期待著。」

  他們相攜著,深一腳淺一腳地在雪地里前行。

  不會因為這一片潔白太過美好而不敢踏足。

  余尋光回到京市,一時間有很多工作需要處理。

  央視丟來了幾個綜藝、電視劇的企劃,邀他參加;《盛陽之下2》的建組通知出來了,確定是今年10月中旬開機。

  聶梵這回想去拍雪景,所以把時間定在足夠北方差不多下雪的地方。

  余尋光想起當初拍《辰起時》受的折騰就忍不住抖了一下,下意識地裹緊了身上的襖子。

  他的記憶里開始發冷,腦子卻活躍得很。

  10月開機的話,豈不是他有自己建組的時間?

  余尋光心裡激動著,趕忙去聯繫人。這是他拍攝的第一部作品,他謹慎地找到凌爽當參謀。

  關於余尋光的電影計劃,凌爽這邊早就被通過氣。聽他說完打算,見他眼睛亮晶晶的,面含期待,首先肯定了他的想法。

  「但是你還得把劇本和鏡頭給我,我才好幫你把關。」

  他不願意余尋光受到打擊,自認為給他出了一道難題。

  結果沒想到正月一過,余尋光就把應該有的東西都拿給他看了。

  凌爽看著那些齊備的準備,意識到了余尋光的認真。

  他最後問他:「想拍?」

  余尋光無比肯定:「想。」

  凌爽大手一揮,拍板,「那就試試。」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