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頁
這也是余尋光的一種「托舉」行為。
「但是觀眾對你很信任,」就孔思益知道的,現在都有一些網友叫余尋光「內娛良心演員」,她不由得好奇,「你是怎麼維持的?」
余尋光想得明白,「我的作品一直不錯,所以維持住了觀眾的信任;如果我有哪一部作品糟糕了,他們也會不信任的。他們的信任不是無緣無故,也不是永久的。而且觀眾不是單獨對我信任,是對所有認真工作,有優秀業務能力的影視工作從業者信任,他們都是一群很好很寬容的人。」
孔思益這個時候終於伸手喝了口水,她仍舊在沉思。
按道理,這時候應該已經輪到《天才算法》了。
孔思益接到導播的信號,開始就這部電視劇發問:「《天才算法》是李恕坤導演的退圈之作。你是因為想要回報導演的恩情,才接下這個項目的嗎?」
余尋光反問:「《天才算法》難道不是一部很棒的片子嗎?」
孔思益直言,「我不太喜歡少年追夢的題材,這對我來說有點幼稚。」
孔思益應該是一個很現實的人。
余尋光點頭,表示尊重,但是他還是有關於沈競先的話想聊。
不能厚此薄彼啊!
孔思益當然也沒有任性的權力,她耐心地聽著。她有一個憋了很久的問題想問了,等把電視節目都問得差不多,結束了這個環節,她開始放大招。
「去年,葉興瑜為你成立了工作室這是人盡皆知的事,但實際上我還發現你和凌爽、翁想想的「靈鹿工作室」也來往甚密,你們之間有什麼合作嗎?」
就她猜測的,余尋光跟葉興瑜簽了8年的合約,現在應該早就到期了。尋光工作室的出現代表著余尋光出來單幹,他既然都單幹了,就不可能給靈鹿工作室簽打工合約。
余尋光也不避諱,他覺得這或許是一個可以讓觀眾知道這個消息的機會,同時也是為了會在今年4月上映的《漫長的孤獨》預熱。
「《漫長的孤獨》有尋光工作室參與投資。」
孔思益便明白了,她相信觀眾應該也能明白。
不明白,她就把話說得更直白,「你們一起創業是有什麼追求嗎?理想,還是金錢?」
余尋光先是開了一個玩笑,「是凌爽導演想做大做強。」
等孔思益真笑了後,他才道:「想讓更專業的導演、編劇製作團隊被觀眾們看到吧。」
還是那句話,現在娛樂圈的影視作品被觀眾們說爛,是因為很多作品都不是有豐富經驗的人拍出來的。
孔思益問:「你會不會感受到壓力?」
「什麼壓力?」
「你好像不再是一個單純的演員了,這會不會影響到你的職業態度?你剛才也說,觀眾可能會因為你表現不好而收回那種信任。」
余尋光問清楚了才回答:「不會,我會很享受。什麼情況下會產生壓力?當大家對你有期待值的時候。對演員來說,觀眾對你的期待會是壓力嗎?那只能是動力。而且……什麼叫單純的演員?就像我以前只想演戲,一直演戲。但是現代社會沒那麼單純的環境給你,所有這個時候怎麼辦?你只能去創造一個可以創作的環境。」
「你在犧牲你自己。」
「「犧牲」這個詞用的太重了,我付出一些東西也是為了得到,也是為了我自己。」
演戲不是閉門造車,需要走出去。
演戲不是一個人的事,也需要更多好演員的配合。
只有環境好了,才能夠讓「好」演員一直是「好」演員。
余尋光不會忘記他現在能夠一直演戲,是有葉興瑜放棄了自己的演藝事業在前面頂著。
他也想頂起一片天,他甚至都不用放棄自己的演藝事業,他已經很幸運了。
孔思益再問:「對於網上說的,他們覺得你單純好騙,你怎麼看?」
「是他們對我的關心和愛護吧。」說到這裡,余尋光露出笑意。
他又想到了這麼多年遇到的那些可愛的觀眾。
余尋光覺得不會有人真的覺得他傻吧?
幾個問題下來,孔思益漸漸地失去表情,「你很少參加綜藝,有人說你是不缺錢。」
「同樣都是賺錢,我是演員,如果有好的劇本,我當然傾向於先去拍戲而不是綜藝。」
「如果沒有合適的劇本,你就會去多參加綜藝嗎?」
「我不能去休息,去學習嗎?」
「當然,那是你的選擇。」
余尋光笑了,他望著進入狀態的孔思益說:「你剛才真的好像個三流記者。」
孔思益眨了眨眼,她挺了挺後背,重新往前面坐了坐。
她好像反應過來一些,「為什麼這麼說?」
余尋光不跟她客氣,「斷章取義,誘導發言。我不做這個,就一定要去做那個嗎?這世上什麼事情都不是非黑即白的。現在很多記者在採訪時喜歡學西方玩「不是就是」那一套,甚至網絡上也有那種風氣。生命在於運動,運動代表著變化,一成不變的東西是很短命的,所以人當然也是在變的,但是網絡卻將這種變化消於無形。你今天喜歡吃蘋果,哪一天突然不喜歡了,別人不會覺得是你的喜好產生了變化,他只會覺得你以前在說假話,你就是不喜歡蘋果。我當然沒有在說你的意思……」
孔思益聽到這裡先笑了。
於是余尋光也不往下說了。
他也笑著:「你不喜歡這段你可以刪掉。」
「為什麼要刪?這是多好的素材。」
能夠被余尋光懟一下,她居然還覺得挺榮幸,因為余尋光好像沒在鏡頭前表達過自己對什麼東西的厭惡。
聽到要播出去,余尋光也無所謂,他敢說就不怕別人聽。
「我反正是覺得人可以成為各種各樣的人,只要你的內心堅定,不去藐視,哪怕是有時的高傲也是不錯的體驗。」
孔思益十分敏銳,「高傲是貶義詞,藐視也是貶義詞,為什麼前者可以,後者卻最好不要?」
余尋光說:「藐視會讓你變得醜惡與齷齪,會讓你的心靈變得狹窄,會讓你忘記自己的階級和出身——當然這只是我的一家之談。作為一名演員,我個人認為藐視他人是很危險的事。為了我的演藝壽命,我有時候會特意去迴避一些不好的事。」
「克制自己。」
「對,人活著是要承擔一些責任的,我也得對一直信任且支持我的觀眾負責。」
「這也是你說的想成為更好的人。」
「是的。」
孔思益突然焉兒壞地笑了笑:「你父母關係好不好?」
余尋光不知道她為什麼突然問這個,歪著腦袋抓了抓頭皮,「什麼?」
孔思益主要是想探究,「你覺得你成長為現在這個樣子,原生家庭給你帶來的影響大嗎?」
余尋光毫不猶豫地說:「家庭教育是塑成現在的我的基礎。」
孔思益問:「我知道你爸爸媽媽都是很普通的人。」
余尋光點頭:「對,所以,對於我進娛樂圈什麼的,他們也幫不上,為人處事方面他們能教的地方也很少。但是他們給了我個性,培養了我的一些能力,還儘可能地支持著我。他們做到了父母能夠做的一切,我非常感謝他們,也愛著他們。」
孔思益大膽猜測,「那麼你更多的成長來自於你身邊的人?」
余尋光補充:「除此之外還有我飾演的那些角色。那麼多人,他們像是我的朋友,也像我的老師,或許他們還像是我的父母。」
孔思益下意識地覺得難以接受,「角色怎麼能是父母呢?」
余尋光卻說:「角色來自於文學,好的文學能夠引發人思考的文學,為什麼不能算是父母呢?他們給予我精神的滋養,讓我成為靈魂上的巨人,我並不覺得認可他們是有多羞恥的事。我們是相互依存的。我飾演了他們,他們也重新塑造了我。我們都是世界裡的一塊泥巴,如果沒有他們,我想像不到自己現在會是什麼樣子。」
孔思益沉下心來做了個類比,「所以意思其實是,你的角色在你心裡很重要。」
「對,我愛他們,」余尋光帶著既堅定又篤定的語氣:「不管過去多少年,我都會一次又一次地主動愛上他們,他們讓我擁有愛人的能力,他們才是讓我學會愛上世界,愛上自己的誘因。我剛才說的想變得更好,也是因為他們,一直是他們。」
孔思益瞳孔微瞪,有些說不出話來了。
今天的這場訪談,余尋光和孔思益大概聊了一個多小時。後來經過剪輯刪去了一些,也有時長非常可觀的56分鐘。
要看這種高強度輸出的訪談,需要很多的耐心,也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觀眾中從來不缺擁有這兩樣品質的人。所以很快就有人在論壇開帖:
《孔思益對余尋光的回訪你們看了嗎》
主樓:我花老大力氣把兩場連在一起看完了,我的個娘,主持人和嘉賓都有好大的變化,而且余尋光好直白好坦率,好有擔當一男的。我完全理解了什麼叫演員有血肉,角色才有血肉。他真誠地像個玻璃人,什麼話都說,跟6年一比,還是那個質樸的娃。孔思益第一場像刑訊,在第二場顯然也做了更多的功課,後面還被段位上來的余尋光懟了,好評哈哈哈。
「但是觀眾對你很信任,」就孔思益知道的,現在都有一些網友叫余尋光「內娛良心演員」,她不由得好奇,「你是怎麼維持的?」
余尋光想得明白,「我的作品一直不錯,所以維持住了觀眾的信任;如果我有哪一部作品糟糕了,他們也會不信任的。他們的信任不是無緣無故,也不是永久的。而且觀眾不是單獨對我信任,是對所有認真工作,有優秀業務能力的影視工作從業者信任,他們都是一群很好很寬容的人。」
孔思益這個時候終於伸手喝了口水,她仍舊在沉思。
按道理,這時候應該已經輪到《天才算法》了。
孔思益接到導播的信號,開始就這部電視劇發問:「《天才算法》是李恕坤導演的退圈之作。你是因為想要回報導演的恩情,才接下這個項目的嗎?」
余尋光反問:「《天才算法》難道不是一部很棒的片子嗎?」
孔思益直言,「我不太喜歡少年追夢的題材,這對我來說有點幼稚。」
孔思益應該是一個很現實的人。
余尋光點頭,表示尊重,但是他還是有關於沈競先的話想聊。
不能厚此薄彼啊!
孔思益當然也沒有任性的權力,她耐心地聽著。她有一個憋了很久的問題想問了,等把電視節目都問得差不多,結束了這個環節,她開始放大招。
「去年,葉興瑜為你成立了工作室這是人盡皆知的事,但實際上我還發現你和凌爽、翁想想的「靈鹿工作室」也來往甚密,你們之間有什麼合作嗎?」
就她猜測的,余尋光跟葉興瑜簽了8年的合約,現在應該早就到期了。尋光工作室的出現代表著余尋光出來單幹,他既然都單幹了,就不可能給靈鹿工作室簽打工合約。
余尋光也不避諱,他覺得這或許是一個可以讓觀眾知道這個消息的機會,同時也是為了會在今年4月上映的《漫長的孤獨》預熱。
「《漫長的孤獨》有尋光工作室參與投資。」
孔思益便明白了,她相信觀眾應該也能明白。
不明白,她就把話說得更直白,「你們一起創業是有什麼追求嗎?理想,還是金錢?」
余尋光先是開了一個玩笑,「是凌爽導演想做大做強。」
等孔思益真笑了後,他才道:「想讓更專業的導演、編劇製作團隊被觀眾們看到吧。」
還是那句話,現在娛樂圈的影視作品被觀眾們說爛,是因為很多作品都不是有豐富經驗的人拍出來的。
孔思益問:「你會不會感受到壓力?」
「什麼壓力?」
「你好像不再是一個單純的演員了,這會不會影響到你的職業態度?你剛才也說,觀眾可能會因為你表現不好而收回那種信任。」
余尋光問清楚了才回答:「不會,我會很享受。什麼情況下會產生壓力?當大家對你有期待值的時候。對演員來說,觀眾對你的期待會是壓力嗎?那只能是動力。而且……什麼叫單純的演員?就像我以前只想演戲,一直演戲。但是現代社會沒那麼單純的環境給你,所有這個時候怎麼辦?你只能去創造一個可以創作的環境。」
「你在犧牲你自己。」
「「犧牲」這個詞用的太重了,我付出一些東西也是為了得到,也是為了我自己。」
演戲不是閉門造車,需要走出去。
演戲不是一個人的事,也需要更多好演員的配合。
只有環境好了,才能夠讓「好」演員一直是「好」演員。
余尋光不會忘記他現在能夠一直演戲,是有葉興瑜放棄了自己的演藝事業在前面頂著。
他也想頂起一片天,他甚至都不用放棄自己的演藝事業,他已經很幸運了。
孔思益再問:「對於網上說的,他們覺得你單純好騙,你怎麼看?」
「是他們對我的關心和愛護吧。」說到這裡,余尋光露出笑意。
他又想到了這麼多年遇到的那些可愛的觀眾。
余尋光覺得不會有人真的覺得他傻吧?
幾個問題下來,孔思益漸漸地失去表情,「你很少參加綜藝,有人說你是不缺錢。」
「同樣都是賺錢,我是演員,如果有好的劇本,我當然傾向於先去拍戲而不是綜藝。」
「如果沒有合適的劇本,你就會去多參加綜藝嗎?」
「我不能去休息,去學習嗎?」
「當然,那是你的選擇。」
余尋光笑了,他望著進入狀態的孔思益說:「你剛才真的好像個三流記者。」
孔思益眨了眨眼,她挺了挺後背,重新往前面坐了坐。
她好像反應過來一些,「為什麼這麼說?」
余尋光不跟她客氣,「斷章取義,誘導發言。我不做這個,就一定要去做那個嗎?這世上什麼事情都不是非黑即白的。現在很多記者在採訪時喜歡學西方玩「不是就是」那一套,甚至網絡上也有那種風氣。生命在於運動,運動代表著變化,一成不變的東西是很短命的,所以人當然也是在變的,但是網絡卻將這種變化消於無形。你今天喜歡吃蘋果,哪一天突然不喜歡了,別人不會覺得是你的喜好產生了變化,他只會覺得你以前在說假話,你就是不喜歡蘋果。我當然沒有在說你的意思……」
孔思益聽到這裡先笑了。
於是余尋光也不往下說了。
他也笑著:「你不喜歡這段你可以刪掉。」
「為什麼要刪?這是多好的素材。」
能夠被余尋光懟一下,她居然還覺得挺榮幸,因為余尋光好像沒在鏡頭前表達過自己對什麼東西的厭惡。
聽到要播出去,余尋光也無所謂,他敢說就不怕別人聽。
「我反正是覺得人可以成為各種各樣的人,只要你的內心堅定,不去藐視,哪怕是有時的高傲也是不錯的體驗。」
孔思益十分敏銳,「高傲是貶義詞,藐視也是貶義詞,為什麼前者可以,後者卻最好不要?」
余尋光說:「藐視會讓你變得醜惡與齷齪,會讓你的心靈變得狹窄,會讓你忘記自己的階級和出身——當然這只是我的一家之談。作為一名演員,我個人認為藐視他人是很危險的事。為了我的演藝壽命,我有時候會特意去迴避一些不好的事。」
「克制自己。」
「對,人活著是要承擔一些責任的,我也得對一直信任且支持我的觀眾負責。」
「這也是你說的想成為更好的人。」
「是的。」
孔思益突然焉兒壞地笑了笑:「你父母關係好不好?」
余尋光不知道她為什麼突然問這個,歪著腦袋抓了抓頭皮,「什麼?」
孔思益主要是想探究,「你覺得你成長為現在這個樣子,原生家庭給你帶來的影響大嗎?」
余尋光毫不猶豫地說:「家庭教育是塑成現在的我的基礎。」
孔思益問:「我知道你爸爸媽媽都是很普通的人。」
余尋光點頭:「對,所以,對於我進娛樂圈什麼的,他們也幫不上,為人處事方面他們能教的地方也很少。但是他們給了我個性,培養了我的一些能力,還儘可能地支持著我。他們做到了父母能夠做的一切,我非常感謝他們,也愛著他們。」
孔思益大膽猜測,「那麼你更多的成長來自於你身邊的人?」
余尋光補充:「除此之外還有我飾演的那些角色。那麼多人,他們像是我的朋友,也像我的老師,或許他們還像是我的父母。」
孔思益下意識地覺得難以接受,「角色怎麼能是父母呢?」
余尋光卻說:「角色來自於文學,好的文學能夠引發人思考的文學,為什麼不能算是父母呢?他們給予我精神的滋養,讓我成為靈魂上的巨人,我並不覺得認可他們是有多羞恥的事。我們是相互依存的。我飾演了他們,他們也重新塑造了我。我們都是世界裡的一塊泥巴,如果沒有他們,我想像不到自己現在會是什麼樣子。」
孔思益沉下心來做了個類比,「所以意思其實是,你的角色在你心裡很重要。」
「對,我愛他們,」余尋光帶著既堅定又篤定的語氣:「不管過去多少年,我都會一次又一次地主動愛上他們,他們讓我擁有愛人的能力,他們才是讓我學會愛上世界,愛上自己的誘因。我剛才說的想變得更好,也是因為他們,一直是他們。」
孔思益瞳孔微瞪,有些說不出話來了。
今天的這場訪談,余尋光和孔思益大概聊了一個多小時。後來經過剪輯刪去了一些,也有時長非常可觀的56分鐘。
要看這種高強度輸出的訪談,需要很多的耐心,也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觀眾中從來不缺擁有這兩樣品質的人。所以很快就有人在論壇開帖:
《孔思益對余尋光的回訪你們看了嗎》
主樓:我花老大力氣把兩場連在一起看完了,我的個娘,主持人和嘉賓都有好大的變化,而且余尋光好直白好坦率,好有擔當一男的。我完全理解了什麼叫演員有血肉,角色才有血肉。他真誠地像個玻璃人,什麼話都說,跟6年一比,還是那個質樸的娃。孔思益第一場像刑訊,在第二場顯然也做了更多的功課,後面還被段位上來的余尋光懟了,好評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