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中年的醫藥娘子帶著一個總角小童,緊急為之前在街上呼救的男子進行了診治。

  大太監洪梁則負責在一旁對呼救者進行詢問與記錄,具體發生了什麼,地點在哪裡,你知道誰被殺死了嗎?等等。對方已經被嚇壞了,神志都有點不清楚的那種,說話也沒什麼邏輯,但好歹還是交代了到底發生了什麼。

  沈里從始至終一直跟在聞時頌的身邊。

  準確的說,是被聞時頌強制保護在了自己的身邊,與他寸步不離,兩人的手掌始終緊緊相扣,仿佛誰也不能把他們分開。

  一般發生這種情況,很多人的選擇都是把喜歡的人安置在某個安全的地方,或者託付給可以信賴的人保護。別問為什麼,反正很多橋段都是這樣的。

  但很明顯聞時頌信不過任何人,也信不過任何地方,他只相信他自己。

  在這種不知道前方到底是危是險的情況下,聞時頌理所當然的覺得沈里只有在他身邊才是最安全的選擇。他不後悔今天帶沈里出門,只後悔出門的時候竟沒有讓沈裡帶上擁有絕對防禦的滾燈,下一次絕對不會再發生這樣的疏漏!他發誓!

  沈里也很願意在這個時候跟聞時頌待在一起。

  但大概是得益於岑夫子和顏仲卿諄諄教導,沈里忍不住腦洞大開的想著,萬一眼前呼救的人也是和幕後之人一夥兒的,這是一波假求救,真陷阱,對方此時此刻來個自爆,他們就一起玩完了耶。

  當然,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很小,這個呼救的人也是真的受到了驚嚇,他並沒有受到物理傷害,身上和手上的血是別人的。

  而聞時頌……

  他之所以敢做這個安排,自然是因為他有角色面板,能看到每個人的真實身份啊。雖然他已經無數次的吐槽過他覺醒的這個雞肋血脈了,但實際上口嫌體正直的太子殿下還是努力把他的血脈力量用到了各種可以用到的地方,不放過任何一絲一毫「壓榨」它的機會。

  好比用血脈先篩選了一圈他和沈里身邊的人啊,把東宮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摸排了好幾遍,確定了誰是可信的,誰是放著釣魚的。

  如今出現這樣的意外情況,聞時頌自然也是第一時間用自己的血脈力量先查驗了呼救者的身份。

  對方是吳府的下人,叫重三。

  吳家就是之前說過的位於平康復的兩位群相中的一個,另外一個撫養了三皇子的孟參知,但吳家比孟家還要更有權力,因為吳府的老爺子是中書省的中書令,再往前數大幾十年,他就是大啟的宰相。

  中書令有兩位,一如宰相有左相和右相,而這位正是左令。

  也就是一把手中的一把手。

  不對,一把手是老皇帝,那吳中書應該算二把手中的一把手?沈里漫天的亂想著。

  今日吳府三公子設宴,廣邀好友與知名文人來府內吟詩作對、曲水流觴,這本是一樁效仿蘭亭集序的雅事盛會,高朋滿座,暢敘幽情。

  宴會的前半段也是一直好好的,管弦絲竹,飲酒賦詩,每個人看起來都很開心。

  直至一直在喝悶酒的程家公子程見,不知道又與誰發生了一些口角之爭,說了沒兩句,就一口鮮血從口中噴了出來,讓人始料未及。

  但到了這一步的時候,大家只是驚訝程郎君氣性好大啊,竟然真的能被氣到吐血的嗎?叫大夫的叫大夫,安靜的安靜,還不至于震驚恐慌,甚至有人在努力打圓場,維持現場的氣氛不要尷尬。

  結果誰知道吳府的府醫緊趕慢趕還是沒能趕上,程見口吐的鮮血一口接著一口,一開始還是顏色鮮艷的活血,後面就已經開始帶著紅中透黑的不祥之色,以及不知名的血塊了。

  本是上前扶著程郎君的僕從和婢女都嚇壞了,但還在努力想要對其進行照顧。

  程見整個人卻已經再無法坐著,他表情扭曲的捂著肚子,看起來就痛苦不堪。

  直至抽搐著死去,一切的美好戛然而止。

  可這還不算完,因為緊接著就有另外一道尖叫聲響徹了整個吳家的上空,因為吳家的三公子也死了。他是在宴會中間突然離席的,說是要去更衣,還有人與他打趣他是不是想逃酒啊,之後吳三郎君就再也沒有回來,直至如今被人發現他早已經死在了外面的庭院。

  吳程兩家公子的死相都差不多,都是五官出血,渾身抽搐,在腹痛難忍中急衰而亡。

  全程不足半刻,根本來不及施救,也不知道他們到底是發生了何事。

  這齣來呼救的吳家下人之所以敢喊出平凡之眾,是因為數年前他還小,親身經歷過平凡之眾殺人。

  除了自殺性的群體襲擊以外,對血脈覺醒者下毒也是他們常見的一種刺殺手段。

  就這個叫吳重三的下人斷斷續續的說,兩位公子的症狀都很像他當年看見過的,村裡的老人說這種毒藥十分歹毒,無色無味,卻會致使服用之人因五臟六腑爆裂而亡。是極為痛苦的一種死亡方式。縱使你有再多的血脈手段,也是無計可施,無藥可醫。

  甚至他們死後這種毒素還會傳染。

  平凡之眾出手,就絕不可能只死一個兩個,他們更傾向於在血脈覺醒者聚集的時候,大面積展開傳染。

  吳重三說完的下一刻,聞時頌就捂住了沈里的口鼻,臉色變得十分難看。

  反倒是沈里更冷靜一點,在聞時頌的手掌下努力想要發聲,吳重三肯定沒有被傳染啊,雖然他渾身都是血,但醫藥娘子已經給她診斷過了,他沒有受傷。對方這個樣子,用現代的話來講,就是當年的創傷後遺症又發作了。

  沈里發現聞時頌也有忙中出亂的時候,這麼簡單的道理,放在平時他肯定一早就想到了。

  聞時頌也終於漸漸說服了自己,他確實沒有在吳重三的在面板上看到「中毒」字樣,這個他遇到過的,如果有人中毒了,他血脈同樣能夠在面板上看到。

  事情了解的差不多了,武侯鋪的金吾衛也到了,在被洪太監告知了發生了什麼之後,他們也是臉色一變。領隊的金吾衛思路十分清晰,當下就把十幾人原地分成了三隊,一隊回武侯鋪報告,找附近坊市增派人手,臨時緊急關閉平康坊;一隊留下,對吳重三和現場的群眾進行二次調查;以及最後一隊,由隊長親自帶領,即刻前往吳家。

  吳中書算是平康坊內最大的官員了,今日設宴不知道請了多少達官顯貴,出了這麼大的事,他們再不努力將功贖罪,大概九族都要不保。

  當然,眼下最棘手的事情還有一個,眼前的太子和太子妃該怎麼辦。

  聞時頌當然是當下就要帶著沈里回東宮,不管此事是真是假,平康坊都是有很大安全隱患的,聞時頌絕不可能讓沈里置身於此。

  但沈里卻反而要跟著金吾衛的隊長一起去吳家。

  聞時頌:「你去那裡幹什麼?」萬一毒藥能夠傳染,那就是往虎嘴裡送。

  可沈里卻沒有說,因為他只是從吳重三之前的描述里,聽到了一些模稜兩可的信息,他需要親自去驗證真假,生怕有什麼人跑了。

  雖然沈里沒有說的很直白,但聞時頌還是聽明白了他的言下之意,沉吟片刻,當機立斷:「那就先把吳府圍了,畢竟有傳染的風險,在沒有排查清楚情況的時候,誰也不許出入,聽明白了嗎?不管是誰都不行,哪怕是吳老頭。」

  聞時頌直接對自己的侍衛下了死命令。

  在出事的時候,除了去叫武侯鋪的人以外,他也是安排了取他人直接出坊去東宮增派人手的,很快就會有更多的東宮侍衛趕來,他們不用擔心缺少人手。

  「這樣可以嗎?你待在望仙樓,我們先排除險情。」

  沈里欲言又止,他還是想去。

  但聞時頌卻「威脅」他:「你要是不答應,就我現在去幫你排查,不管你想查誰,我親自去,你總放心了吧?」

  那沈里肯定不能答應啊,最終結果就是吳府被圍,兩人一同留在瞭望仙樓。

  而很快,東宮的侍衛頭領就傳來了消息,吳府里的熟人還不少,就是不知道太子妃殿下想要的是誰。

  沈里還沒說話,聞時頌已經一腦袋問號了。

  因為滯留人口中,還包括謝蘭芝,他還讓侍衛頭領帶回了求救:「表哥,救命,天,他們竟然懷疑是老杜下的手,因為老杜和程見有舊怨,可老杜連只雞都不敢殺啊。」

  聞時頌:怎麼哪兒哪兒都有你倆?

  作者有話要說:

  瞎扯淡小劇場:

  謝蘭芝:QAQ我也不知道我為什麼這麼倒霉。

  第72章 入主東宮第七十二天:

  謝蘭芝被搭救出來時,也是一臉的驚喜。不顧他太子表哥想要殺人的眼神,感動萬分的就朝著沈里撲了過來:「表嫂,你怎麼知道我在這裡?不說了,做兄弟,在心間!」

  沈里:「……」我說我其實也不知道,你信嗎?

  沈里想在吳家找到的自然不可能是謝蘭芝啊,謝蘭芝還用找嗎?不是,他是說,找謝蘭芝並不用如此遮遮掩掩。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