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頁
忙碌的時間總是過得飛快。
兩天後,消化科醫護們帶回來的各種食材,被大廚們做成巴掌大的圓餅,運到城南悲田坊和城中的歐陽書院。
孕婦也好,產婦也好,每人每天早晚各一塊,當場吃完不能轉送給其他人。
生病的孩子們除了還在喝奶和胃腸有問題的,每天都可以領一塊,孩子媽也可以領一塊,同樣是當場吃完不能轉送。
這個消息瞬間轟動滑州城,飛來醫館的醫護們不僅醫術精湛,還關愛孕產婦與孩童,實在是菩薩心腸。
只大半天時間,這種特製的餅,就被滑州百姓稱為「飛來餅」,嘗過的都說好吃,有些沒吃過的就動了某些心思。
事實是,仁心總要鐵腕相伴。
當天中午,巡邏的捧日軍在悲田坊附近抓五名硬闖搶餅的男子,天武軍在歐陽書院抓了七名小偷,小葛警官和魏璋在大食堂附近抓了六名打食材主意的賊。
李知州聽到消息後,氣得鬍子都歪了,把這群人裝車遊街示眾。
……
四月十一
天剛蒙蒙亮,滑州城門大開時,婦產科醫護率先出城,坐車離開。而國都城的穩婆們正式接管城南悲田坊。
守城門的軍士們看到後,急忙去稟報李知州。
等李知州趕到城門外時,車輛早就不見蹤影,又調轉馬頭去滑州驛找邵院長,醫仙們離開怎麼不吱一聲?
邵院長微笑搖頭:「百姓生活不易,德縣如此,滑州城也如此,不需要勞師動眾。」
四月十六
呼吸科和兒科醫護們也一大早啟程離開。
滑州府衙後面的大校場,風寒病患痊癒,臨時病區拆除。
四月二十
城西傷寒病區的病人們,經過消化科醫生的認真檢查,可以停用抗生素,注意日常飲食,讓倍受損傷的腸道慢慢恢復就行。
而調養身體是中醫最擅長的事情之一。
傷寒病區由滑州城內的醫師接手。
查房結束後的消化科醫護們、帶上邵院長,直奔城西門外,早就等候的志願者車隊接人離開。
大廚和長信宮的廚師們,打包好午飯,直奔城門外,坐上志願者的車子離開。
整天忙得腳打後腦勺的李知州,聽到城西城東的守城軍士來報,整個人都懵了,這……不可能!
李知州騎馬趕到滑州驛一看,店小二正在打掃廂房。
廂房內床榻鋪蓋擺放整齊,收拾得乾淨清爽,像沒住過人一樣。
這分明就是有計劃地撤離!
等李知州垂頭喪氣地回到府衙時,有人來報,天武軍送來了十一箱「飛來餅」,並留有書信,請按時按量分發給悲田坊的產婦們。
是的,天武軍也不見蹤影。
李知州又騎馬逛奔到城東門樓上,眺望遠方,曾經停在城門外的大鐵馬一輛不剩;而城內各處,連飛來醫館的物品都沒留下一件。
飛來醫館的醫仙們浩浩蕩蕩而來,解救滑州城百姓;事了拂衣去,悄無聲息。
李知州看了又看,也沒從遠處看到半點大鐵馬的影子,無奈又悵惆,而轉身看向城內,已經由傷寒最初時的冷清死寂,重新變得熱鬧,又有了許多炊煙。
滑州城傷寒病患保住了,自己的官帽也保住了。
可是自始至終,連好好與邵館長說話的時間都沒有,連聲「後會有期」都沒機會說。
不,李知州整了整官帽和袍帶,滑州城的感謝必須好好表達。
……
此時此刻,「飛來醫館大群」里熱鬧非凡,不斷彈出新消息:
「順利離開滑州城,不拿百姓一蛋一雞。」
「兵貴神速!」
「歸心似箭!」
「方沙城,我們回來啦!」
「歡迎,歡迎,熱烈歡迎!」
大群里各種「我特別牛」的表情包,和各種「歡迎」的表情包,爭奇鬥豔。
還有囑咐「開車小心,注意安全」等等溫暖關心。
邵院長斜靠在車窗上,拿著手機窺屏,嘴角忍不住上揚,平安真好。
……
四月二十二清晨
方沙城通往滑州城的官道兩旁,再次搭起棚帳,張燈結彩,器樂舞樂與歌聲此起彼伏,百戲表演精彩紛呈。
而這次等在方沙城西門外的,不是鄭國公,也不是魏國公,而是景佑帝儀仗與文武百官。
金老第一次操縱著電動輪椅離開醫院,和輪休的醫護們一起等著大家回來。
上午九點二十
天武軍馬隊率先出現,緊隨其後的就是鐵馬隊……
車上的醫護們也好,司機和志願者們也好,都被這驚人的「禮樂相迎」「景佑帝率文武百官出迎」的最高規格給驚呆了。
What?至於嘛?
雖然震驚,但很開心有沒有?
九點半
車隊停住,所有奔赴滑州的人員下車,在邵院長的帶領下,與大鄲官員相對行禮,說是行禮,其實就是點頭示意而已。
客套完畢,金老駕著電動輪椅就到了魏璋身旁,上下打量。
魏璋嘿嘿一笑:「爸,我好著呢,什麼事都沒有!」
在邵院長的示意下,其他人都開車從城西進入方沙城,沿大斜坡把車開進醫院西門,空空蕩蕩的停車場再次停得滿噹噹。
下車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屏住呼吸:
急診大樓和門診大樓掛著巨大橫幅「歡迎回家!」
正在這時,護士長周潔站在急診大廳門邊招呼:「還楞著幹什麼?去WC啊!」
呼啦啦一大群人沖向急診門診的各個盥洗室,聞熟悉的氣味,看牆上泛黃的瓷磚,聽嘩嘩的沖水聲,回來的感覺可太好了!
大家都愛抽水馬桶有沒有? !
第146章
方沙城西門外, 景佑帝和文武百官再次送來大批禮物,琳琅滿目的小金飾和玉雕玉飾(人人有份),還有一大批大鄲端午節的節禮。
雙方互道感謝,文武百官回國都城,景佑帝、參知政事、六部尚書和閣老們跟著邵院長進方沙城。
一路的「禮樂相迎」跟著景佑帝的儀仗進入方沙城,在禮部的安排下分散在四方城門內,每隔半個時辰輪換休息,禮樂不停。
保科長又帶著志願者們一趟又一趟地搬禮物,痛並快樂著。
……
醫院多媒體會議室
到過飛來醫館和沒到的過,只進過急診或門診、但沒進過會議室的,大鄲眾臣從醫院西門走進來這一路,都在反覆震驚和讚嘆,一直到落座。
大投幕緩緩放下, 魏璋手機投屏, 播放馳援滑州、德縣傷寒病區、悲田坊、歐陽書院、百姓及各行當等等的實際情況。
將近三小時的視頻和照片,不論是形容憔悴狼狽的知州李念谷、縣丞蔡輝、鄭院使和太醫們,還是滑州城和國都城的穩婆們,抑或是連醫護們都不知道名字的滑州城醫師們……
還有更多無名的百姓們,在傷寒病初期,聽從調派;或是水患近在眼前,操起工具趕到河堤旁的男女;甚至是熟水鋪里,往灶里添柴的半大孩童……
全城每一個人的努力與配合,才能將傷寒與大雨對全城的傷害降到最低,才有滑州城及下轄各縣的穩定。
可是,百姓如此純良努力卻仍然貧窮,這才是大鄲國君與百官該努力改善的事。
他們的貧窮與飛來醫館的尋常百姓形成了天差地別的對比。
播放結束,景佑帝向邵院長道謝,一句話都沒說,又和眾臣離開飛來醫館,回國都城去了。
魏璋代替金老和邵院長送到方沙城西門,望著眾臣上馬車前微妙的臉色就知道,這三小時的視頻,只「賞罰分明」這一項就夠他們忙活大半年了。
邵院長特許出診的醫護們放三天假,在值班房補眠。
陽光真好,回去睡覺。
但是這人吧,上班時候想休息,休息時間一長又想上班,不為其他,只為了早日完成系統任務回現代。
穿越前,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
穿越後,自己的狗窩比金窩銀窩好得多。
邵院長這趟馳援回來,忽然覺得開會寫報告一點都不苦了。
真的,如果現在能回去,有多少會都開,有多少報告都寫,什麼?報告要改?改!改多少次都行!
邵院長走進門診大廳,這次出診治癒的病人可太多了,抬頭看向巨幅電子屏,哎?這是怎麼回事?
巨幅電子屏上紅色字體顯示:「飛來醫館第七項任務完成進度,137/10000,完成率1.37%。」
字體那麼紅那麼清晰,但是,這破系統怎麼一點都不漲?
難道說,在醫院外救治的病人不算數?
不對啊,替鄭院長寫報告的時候,院內院外、國都城的治癒病人都算數。
金老駕著電動輪椅過來,指著電子屏:「一直沒對你說,找了志願者汪工程師來看過,說電子屏沒壞,投屏什麼也都可以,說可能是……系統壞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兩天後,消化科醫護們帶回來的各種食材,被大廚們做成巴掌大的圓餅,運到城南悲田坊和城中的歐陽書院。
孕婦也好,產婦也好,每人每天早晚各一塊,當場吃完不能轉送給其他人。
生病的孩子們除了還在喝奶和胃腸有問題的,每天都可以領一塊,孩子媽也可以領一塊,同樣是當場吃完不能轉送。
這個消息瞬間轟動滑州城,飛來醫館的醫護們不僅醫術精湛,還關愛孕產婦與孩童,實在是菩薩心腸。
只大半天時間,這種特製的餅,就被滑州百姓稱為「飛來餅」,嘗過的都說好吃,有些沒吃過的就動了某些心思。
事實是,仁心總要鐵腕相伴。
當天中午,巡邏的捧日軍在悲田坊附近抓五名硬闖搶餅的男子,天武軍在歐陽書院抓了七名小偷,小葛警官和魏璋在大食堂附近抓了六名打食材主意的賊。
李知州聽到消息後,氣得鬍子都歪了,把這群人裝車遊街示眾。
……
四月十一
天剛蒙蒙亮,滑州城門大開時,婦產科醫護率先出城,坐車離開。而國都城的穩婆們正式接管城南悲田坊。
守城門的軍士們看到後,急忙去稟報李知州。
等李知州趕到城門外時,車輛早就不見蹤影,又調轉馬頭去滑州驛找邵院長,醫仙們離開怎麼不吱一聲?
邵院長微笑搖頭:「百姓生活不易,德縣如此,滑州城也如此,不需要勞師動眾。」
四月十六
呼吸科和兒科醫護們也一大早啟程離開。
滑州府衙後面的大校場,風寒病患痊癒,臨時病區拆除。
四月二十
城西傷寒病區的病人們,經過消化科醫生的認真檢查,可以停用抗生素,注意日常飲食,讓倍受損傷的腸道慢慢恢復就行。
而調養身體是中醫最擅長的事情之一。
傷寒病區由滑州城內的醫師接手。
查房結束後的消化科醫護們、帶上邵院長,直奔城西門外,早就等候的志願者車隊接人離開。
大廚和長信宮的廚師們,打包好午飯,直奔城門外,坐上志願者的車子離開。
整天忙得腳打後腦勺的李知州,聽到城西城東的守城軍士來報,整個人都懵了,這……不可能!
李知州騎馬趕到滑州驛一看,店小二正在打掃廂房。
廂房內床榻鋪蓋擺放整齊,收拾得乾淨清爽,像沒住過人一樣。
這分明就是有計劃地撤離!
等李知州垂頭喪氣地回到府衙時,有人來報,天武軍送來了十一箱「飛來餅」,並留有書信,請按時按量分發給悲田坊的產婦們。
是的,天武軍也不見蹤影。
李知州又騎馬逛奔到城東門樓上,眺望遠方,曾經停在城門外的大鐵馬一輛不剩;而城內各處,連飛來醫館的物品都沒留下一件。
飛來醫館的醫仙們浩浩蕩蕩而來,解救滑州城百姓;事了拂衣去,悄無聲息。
李知州看了又看,也沒從遠處看到半點大鐵馬的影子,無奈又悵惆,而轉身看向城內,已經由傷寒最初時的冷清死寂,重新變得熱鬧,又有了許多炊煙。
滑州城傷寒病患保住了,自己的官帽也保住了。
可是自始至終,連好好與邵館長說話的時間都沒有,連聲「後會有期」都沒機會說。
不,李知州整了整官帽和袍帶,滑州城的感謝必須好好表達。
……
此時此刻,「飛來醫館大群」里熱鬧非凡,不斷彈出新消息:
「順利離開滑州城,不拿百姓一蛋一雞。」
「兵貴神速!」
「歸心似箭!」
「方沙城,我們回來啦!」
「歡迎,歡迎,熱烈歡迎!」
大群里各種「我特別牛」的表情包,和各種「歡迎」的表情包,爭奇鬥豔。
還有囑咐「開車小心,注意安全」等等溫暖關心。
邵院長斜靠在車窗上,拿著手機窺屏,嘴角忍不住上揚,平安真好。
……
四月二十二清晨
方沙城通往滑州城的官道兩旁,再次搭起棚帳,張燈結彩,器樂舞樂與歌聲此起彼伏,百戲表演精彩紛呈。
而這次等在方沙城西門外的,不是鄭國公,也不是魏國公,而是景佑帝儀仗與文武百官。
金老第一次操縱著電動輪椅離開醫院,和輪休的醫護們一起等著大家回來。
上午九點二十
天武軍馬隊率先出現,緊隨其後的就是鐵馬隊……
車上的醫護們也好,司機和志願者們也好,都被這驚人的「禮樂相迎」「景佑帝率文武百官出迎」的最高規格給驚呆了。
What?至於嘛?
雖然震驚,但很開心有沒有?
九點半
車隊停住,所有奔赴滑州的人員下車,在邵院長的帶領下,與大鄲官員相對行禮,說是行禮,其實就是點頭示意而已。
客套完畢,金老駕著電動輪椅就到了魏璋身旁,上下打量。
魏璋嘿嘿一笑:「爸,我好著呢,什麼事都沒有!」
在邵院長的示意下,其他人都開車從城西進入方沙城,沿大斜坡把車開進醫院西門,空空蕩蕩的停車場再次停得滿噹噹。
下車的那一刻,所有人都屏住呼吸:
急診大樓和門診大樓掛著巨大橫幅「歡迎回家!」
正在這時,護士長周潔站在急診大廳門邊招呼:「還楞著幹什麼?去WC啊!」
呼啦啦一大群人沖向急診門診的各個盥洗室,聞熟悉的氣味,看牆上泛黃的瓷磚,聽嘩嘩的沖水聲,回來的感覺可太好了!
大家都愛抽水馬桶有沒有? !
第146章
方沙城西門外, 景佑帝和文武百官再次送來大批禮物,琳琅滿目的小金飾和玉雕玉飾(人人有份),還有一大批大鄲端午節的節禮。
雙方互道感謝,文武百官回國都城,景佑帝、參知政事、六部尚書和閣老們跟著邵院長進方沙城。
一路的「禮樂相迎」跟著景佑帝的儀仗進入方沙城,在禮部的安排下分散在四方城門內,每隔半個時辰輪換休息,禮樂不停。
保科長又帶著志願者們一趟又一趟地搬禮物,痛並快樂著。
……
醫院多媒體會議室
到過飛來醫館和沒到的過,只進過急診或門診、但沒進過會議室的,大鄲眾臣從醫院西門走進來這一路,都在反覆震驚和讚嘆,一直到落座。
大投幕緩緩放下, 魏璋手機投屏, 播放馳援滑州、德縣傷寒病區、悲田坊、歐陽書院、百姓及各行當等等的實際情況。
將近三小時的視頻和照片,不論是形容憔悴狼狽的知州李念谷、縣丞蔡輝、鄭院使和太醫們,還是滑州城和國都城的穩婆們,抑或是連醫護們都不知道名字的滑州城醫師們……
還有更多無名的百姓們,在傷寒病初期,聽從調派;或是水患近在眼前,操起工具趕到河堤旁的男女;甚至是熟水鋪里,往灶里添柴的半大孩童……
全城每一個人的努力與配合,才能將傷寒與大雨對全城的傷害降到最低,才有滑州城及下轄各縣的穩定。
可是,百姓如此純良努力卻仍然貧窮,這才是大鄲國君與百官該努力改善的事。
他們的貧窮與飛來醫館的尋常百姓形成了天差地別的對比。
播放結束,景佑帝向邵院長道謝,一句話都沒說,又和眾臣離開飛來醫館,回國都城去了。
魏璋代替金老和邵院長送到方沙城西門,望著眾臣上馬車前微妙的臉色就知道,這三小時的視頻,只「賞罰分明」這一項就夠他們忙活大半年了。
邵院長特許出診的醫護們放三天假,在值班房補眠。
陽光真好,回去睡覺。
但是這人吧,上班時候想休息,休息時間一長又想上班,不為其他,只為了早日完成系統任務回現代。
穿越前,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
穿越後,自己的狗窩比金窩銀窩好得多。
邵院長這趟馳援回來,忽然覺得開會寫報告一點都不苦了。
真的,如果現在能回去,有多少會都開,有多少報告都寫,什麼?報告要改?改!改多少次都行!
邵院長走進門診大廳,這次出診治癒的病人可太多了,抬頭看向巨幅電子屏,哎?這是怎麼回事?
巨幅電子屏上紅色字體顯示:「飛來醫館第七項任務完成進度,137/10000,完成率1.37%。」
字體那麼紅那麼清晰,但是,這破系統怎麼一點都不漲?
難道說,在醫院外救治的病人不算數?
不對啊,替鄭院長寫報告的時候,院內院外、國都城的治癒病人都算數。
金老駕著電動輪椅過來,指著電子屏:「一直沒對你說,找了志願者汪工程師來看過,說電子屏沒壞,投屏什麼也都可以,說可能是……系統壞了。」<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