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頁
「而且——」
姜頌拉起沈美娘的手,他細密的眼睫垂下,投下一片陰影:「我知道你會是個好皇帝。」
「你永遠不用擔心我會忌憚你。」
沈美娘感覺自己的手被姜頌緊緊握住。
他道:「我愛的,就是有野心的,上進的,像草木般昂揚,又如山茶牡丹般艷美的你。」
「我就是愛這樣的你,很愛,很愛。」
姜頌抬眼,與沈美娘四目相對。
沈美娘在他的瞳孔里,看清了自己。
她從未如此清晰地看清自己的面孔,就連在銅鏡里都沒有過。
第83章
謝閣老還在太后所居的壽康宮,紫宸殿這邊的情況,他還不清楚。
不到半個時辰,謝閣老的人就來找寧王。
寧王已經換了身衣裳,看不出身上的傷。
來傳話的是兵部尚書元軒,他看到紫宸殿一片祥和,姜頌和沈美娘都還沒死,眼裡閃過一絲異樣。
謝閣老不是說寧王一定會動手嗎?
他想了想,覺得可能是寧王懦弱膽小、不敢動手,又壓下了心底的疑惑。
元尚書厲喝:「來人,將此叛賊拿下!」
寧王沒想到謝黨人會如此待他,連忙質問元尚書這是要做什麼。
元尚書置之不理,跪在寢殿前請罪:「陛下,微臣救駕來遲!」
沈美娘陪姜頌從殿中出來,瞥了眼元尚書,和他帶來的士兵。
元尚書又道:「寧王聯合逆臣鄭愔、盧述二人謀反,寧王已被臣拿下,鄭盧叛軍定也能不日被拿下。」
原來謝閣老從一開始就是在利用寧王,至於鄭盧二人——沈美娘也說不準謝閣老是早有捨棄之心,還是見二人半個月了都還沒攻下兩座城,才心生拋棄之意。
但不論是這兩者哪個原因,沈美娘
都還越來越佩服這個謝閣老。
賣隊友賣得如此熟稔,還真不是一般的心狠。
也不怕以後沒人願意和他一起做事了。
姜頌隨口誇讚了元尚書幾句。
他和沈美娘一樣,都想看這個謝閣老究竟要做什麼。
元尚書又道:「陛下病危,膝下無子,欲冊立幼弟為皇太弟。謝閣老承陛下旨意,已召朝中重臣進宮,還請陛下移駕宣政殿。」
姜頌反問:「幼弟?」
元尚書臉不紅心不跳繼續道:「謝太后當年所生幼子,並非早逝,而是與陛下命格相衝,被送往宮外祈福……如今陛下方想接回幼弟,托之重任。」
沈美娘聽到這話,悄悄捏了捏姜頌的手。
看她多厲害,猜的可以說是八九不離十。
姜頌任沈美娘捏他的手,面上看著元尚書,輕聲反問:「是嗎?」
他的語氣很淡,再加上他身子一日比一日差,本是該沒什麼威脅的一句話。
但元尚書也不知為何,總覺姜頌的眼神像是已經將他看透。
這種不怒自威的神態,讓他不得不回憶起從前先帝在時的歲月。
但箭在弦上,如今已經做了,那他也必須做絕了。
元尚書硬著頭皮道:「陛下,您昨日派親信宦官去謝閣老府上送的密詔,難道您忘記呢?」
他揚了揚手,他帶來的兵都露出了刀刃。
「謝閣老已經去請謝太后了,太后年老乏力,正在往宣政殿去。再說——」元尚書看向姜頌身邊的沈美娘,「盧鄭聯軍和寧王打出『誅妖妃,清君側』的旗號,但謝閣老已經為娘娘安排好了去處。」
姜頌對這件事似乎更在意:「什麼去處?」
「新帝當繼續尊立謝太后為太后,至於貴妃娘娘不論是留在宮內,還是移居行宮,謝閣老和謝太后都會多加照顧。」鄭尚書道。
謝閣老也算是退一步了。
姜頌聽到這話有些嘲諷地笑了笑:「你們倒是思慮周全。」
「那就如你們所願,去宣政殿罷。」姜頌道。
沈美娘聽到姜頌這話,悄聲問:「你還能撐住嗎?」
她雖對謝閣老的計劃好奇,但也很擔心姜頌的身體。
今日先是寧王來鬧了一通,等會兒姜頌還要去前朝聽謝閣老那個老不死的說話。
姜頌搖頭:「沒事的,我沒美娘你想的那般脆弱。」
沈美娘不信姜頌的話,在他耳邊小聲道:「你等會兒,要是不舒服,就捏捏我的手。」
姜頌應了一聲。
沈美娘一路上還是有些憂心忡忡。
等今日的事情解決,姜頌也最多就一兩個月時間了。
沈美娘從前都是得過且過,珍惜眼前,可因為姜頌的病,她卻不得不擔心兩月以後的事。
她的眼底難得有悵然、憂傷,和……幾不可見的恐懼。
等到宣政殿,沈美娘作為女子,本不該踏進這裡,可是姜頌還是堅決地拉著她的手。
這是沈美娘第一次踏足這座用來接見朝臣、商議國家大事的宮殿。
殿中站滿手執笏板的大臣,幾乎全都是紫衣、緋衣的大臣,中間自然有沈美娘認識的,但更多的都是沈美娘並不認識的人。
沈美娘在陌生的大殿有片刻失神,旋即回神過來——
謝閣老將這般多的重臣召進宮,既是逼姜頌立皇太弟,何嘗不也是逼這些大臣站隊。
在謝閣老如今眼裡,整個皇宮都被他控制,這些重臣也被他誆騙進宮。
等會兒探討冊立皇太弟之事,就算有大臣不同意,他也直接可以下殺手,直到無人敢反對為止。
大不了宮城門一關,把中書省和門下省再屠一遍……
被史書罵一萬年,也比功虧一簣,全家遭殃好。
沈美娘默默看了眼幾位「得意」的謝黨人。
不過這些文人想來是不會那麼狠的。
可惜政鬥這種事,不夠狠,那就沒什麼好下場了。
沈美娘掃視一圈,卻發現謝閣老遲遲未來。
她雖沒有直接和謝太后說過關於這次政變的事,但是借蘇雲卿和她的手下,沈美娘已經讓人暗示過謝太后此事了。
沈美娘也叫人傳達了她的意思——
她要謝太后今日直接到殿上來,揭穿謝閣老混淆皇室血脈、政變逼宮等一系列真相。
可如今謝太后和謝閣老都沒來,沈美娘心裡不免有些擔心。
她知道姜翩翩是謝太后的女兒,但她沒有拿這件事威脅謝太后。
沈美娘不喜歡用孩子威脅人,之前對謝明安母女也是利誘,而非威逼——那還是在她認為謝明安母女,也虧欠陳盈一家的情況下。
沈美娘策反謝太后的理由很簡單。
如果謝太后願意站出來做這個揭穿謝閣老的人,並由她太后的名義,大義滅親賜死謝閣老,沈美娘承諾她不會誅謝家九族。
對於謝家而言,這已經是最可以保全謝家,保全謝太后自己命的方法了。
沈美娘也早就吩咐伺候謝太后的宮人,讓她在謝閣老進宮後,知道這一局都是姜頌做的戲。
謝太后肯定會知道該怎麼選的
姜頌做這場戲是為了讓沈美娘的路順遂,沈美娘的目標也很簡單——
殺舅舅和輔政大臣這種事不太光彩,所以沈美娘得找個人來殺謝閣老。
她不允許任何一點污水潑到她身上,更不准潑到姜頌身上。
沈美娘摩挲著小指的舊疤,心裡不免焦急。
但顯然有人比沈美娘更急。
一位大臣站出來,道:「陛下,既然您已有傳位於皇弟之意,不如早些命人擬詔,也好叫天下人安心。」
沈美娘不認識這位大臣,但她看這人一身紫,就知道他定然不會是什麼低職。
「崔緘!什麼皇弟,一個流落在外十一年的乞丐,一朝認回,如何能證明便是天子血脈?陛下,臣以為立此人為皇弟,動搖國本,萬萬不可啊!」另一位大臣立刻反駁。
沈美娘認得他,這是上次負責看管告發她殺過人的沈家人的官——好像是刑部侍郎,姓言來著。
當然沈美娘也不覺得這個言侍郎有多忠心。
就算之前半個月,京城氣氛微妙,如今到了大殿上的人也都該明白,這是謝黨和葉黨的你死我活時刻了。
尤其是對葉黨來說。
一旦皇太弟冊立,謝黨占了擁立之功,那葉黨可就慘了。
葉黨人不管是為了所謂忠心,還是為了自己的腦袋和仕途,此刻都得和謝黨人針尖對麥芒。
崔緘被人反駁,正欲讓禁軍將言侍郎拿下,就聽到一聲尖利的聲音——
「太后娘娘到。」
眾臣和沈美娘對姍姍來遲的謝太后行禮。
可來人只有一個謝太后,不見謝閣老。
沈美娘在謝太后免了眾人的禮後,抬眼向這個女人看過去。
她從未見過這樣的謝太后。
不是從前清冷出塵、不問世事的仙子模樣,此刻的謝太后眼神無比堅毅。
從眼角餘光眾人的神情來看,沈美娘能確定,這些做了很多年官、比她認識謝太后更久的人,可能也沒見過這樣的謝太后。<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姜頌拉起沈美娘的手,他細密的眼睫垂下,投下一片陰影:「我知道你會是個好皇帝。」
「你永遠不用擔心我會忌憚你。」
沈美娘感覺自己的手被姜頌緊緊握住。
他道:「我愛的,就是有野心的,上進的,像草木般昂揚,又如山茶牡丹般艷美的你。」
「我就是愛這樣的你,很愛,很愛。」
姜頌抬眼,與沈美娘四目相對。
沈美娘在他的瞳孔里,看清了自己。
她從未如此清晰地看清自己的面孔,就連在銅鏡里都沒有過。
第83章
謝閣老還在太后所居的壽康宮,紫宸殿這邊的情況,他還不清楚。
不到半個時辰,謝閣老的人就來找寧王。
寧王已經換了身衣裳,看不出身上的傷。
來傳話的是兵部尚書元軒,他看到紫宸殿一片祥和,姜頌和沈美娘都還沒死,眼裡閃過一絲異樣。
謝閣老不是說寧王一定會動手嗎?
他想了想,覺得可能是寧王懦弱膽小、不敢動手,又壓下了心底的疑惑。
元尚書厲喝:「來人,將此叛賊拿下!」
寧王沒想到謝黨人會如此待他,連忙質問元尚書這是要做什麼。
元尚書置之不理,跪在寢殿前請罪:「陛下,微臣救駕來遲!」
沈美娘陪姜頌從殿中出來,瞥了眼元尚書,和他帶來的士兵。
元尚書又道:「寧王聯合逆臣鄭愔、盧述二人謀反,寧王已被臣拿下,鄭盧叛軍定也能不日被拿下。」
原來謝閣老從一開始就是在利用寧王,至於鄭盧二人——沈美娘也說不準謝閣老是早有捨棄之心,還是見二人半個月了都還沒攻下兩座城,才心生拋棄之意。
但不論是這兩者哪個原因,沈美娘
都還越來越佩服這個謝閣老。
賣隊友賣得如此熟稔,還真不是一般的心狠。
也不怕以後沒人願意和他一起做事了。
姜頌隨口誇讚了元尚書幾句。
他和沈美娘一樣,都想看這個謝閣老究竟要做什麼。
元尚書又道:「陛下病危,膝下無子,欲冊立幼弟為皇太弟。謝閣老承陛下旨意,已召朝中重臣進宮,還請陛下移駕宣政殿。」
姜頌反問:「幼弟?」
元尚書臉不紅心不跳繼續道:「謝太后當年所生幼子,並非早逝,而是與陛下命格相衝,被送往宮外祈福……如今陛下方想接回幼弟,托之重任。」
沈美娘聽到這話,悄悄捏了捏姜頌的手。
看她多厲害,猜的可以說是八九不離十。
姜頌任沈美娘捏他的手,面上看著元尚書,輕聲反問:「是嗎?」
他的語氣很淡,再加上他身子一日比一日差,本是該沒什麼威脅的一句話。
但元尚書也不知為何,總覺姜頌的眼神像是已經將他看透。
這種不怒自威的神態,讓他不得不回憶起從前先帝在時的歲月。
但箭在弦上,如今已經做了,那他也必須做絕了。
元尚書硬著頭皮道:「陛下,您昨日派親信宦官去謝閣老府上送的密詔,難道您忘記呢?」
他揚了揚手,他帶來的兵都露出了刀刃。
「謝閣老已經去請謝太后了,太后年老乏力,正在往宣政殿去。再說——」元尚書看向姜頌身邊的沈美娘,「盧鄭聯軍和寧王打出『誅妖妃,清君側』的旗號,但謝閣老已經為娘娘安排好了去處。」
姜頌對這件事似乎更在意:「什麼去處?」
「新帝當繼續尊立謝太后為太后,至於貴妃娘娘不論是留在宮內,還是移居行宮,謝閣老和謝太后都會多加照顧。」鄭尚書道。
謝閣老也算是退一步了。
姜頌聽到這話有些嘲諷地笑了笑:「你們倒是思慮周全。」
「那就如你們所願,去宣政殿罷。」姜頌道。
沈美娘聽到姜頌這話,悄聲問:「你還能撐住嗎?」
她雖對謝閣老的計劃好奇,但也很擔心姜頌的身體。
今日先是寧王來鬧了一通,等會兒姜頌還要去前朝聽謝閣老那個老不死的說話。
姜頌搖頭:「沒事的,我沒美娘你想的那般脆弱。」
沈美娘不信姜頌的話,在他耳邊小聲道:「你等會兒,要是不舒服,就捏捏我的手。」
姜頌應了一聲。
沈美娘一路上還是有些憂心忡忡。
等今日的事情解決,姜頌也最多就一兩個月時間了。
沈美娘從前都是得過且過,珍惜眼前,可因為姜頌的病,她卻不得不擔心兩月以後的事。
她的眼底難得有悵然、憂傷,和……幾不可見的恐懼。
等到宣政殿,沈美娘作為女子,本不該踏進這裡,可是姜頌還是堅決地拉著她的手。
這是沈美娘第一次踏足這座用來接見朝臣、商議國家大事的宮殿。
殿中站滿手執笏板的大臣,幾乎全都是紫衣、緋衣的大臣,中間自然有沈美娘認識的,但更多的都是沈美娘並不認識的人。
沈美娘在陌生的大殿有片刻失神,旋即回神過來——
謝閣老將這般多的重臣召進宮,既是逼姜頌立皇太弟,何嘗不也是逼這些大臣站隊。
在謝閣老如今眼裡,整個皇宮都被他控制,這些重臣也被他誆騙進宮。
等會兒探討冊立皇太弟之事,就算有大臣不同意,他也直接可以下殺手,直到無人敢反對為止。
大不了宮城門一關,把中書省和門下省再屠一遍……
被史書罵一萬年,也比功虧一簣,全家遭殃好。
沈美娘默默看了眼幾位「得意」的謝黨人。
不過這些文人想來是不會那麼狠的。
可惜政鬥這種事,不夠狠,那就沒什麼好下場了。
沈美娘掃視一圈,卻發現謝閣老遲遲未來。
她雖沒有直接和謝太后說過關於這次政變的事,但是借蘇雲卿和她的手下,沈美娘已經讓人暗示過謝太后此事了。
沈美娘也叫人傳達了她的意思——
她要謝太后今日直接到殿上來,揭穿謝閣老混淆皇室血脈、政變逼宮等一系列真相。
可如今謝太后和謝閣老都沒來,沈美娘心裡不免有些擔心。
她知道姜翩翩是謝太后的女兒,但她沒有拿這件事威脅謝太后。
沈美娘不喜歡用孩子威脅人,之前對謝明安母女也是利誘,而非威逼——那還是在她認為謝明安母女,也虧欠陳盈一家的情況下。
沈美娘策反謝太后的理由很簡單。
如果謝太后願意站出來做這個揭穿謝閣老的人,並由她太后的名義,大義滅親賜死謝閣老,沈美娘承諾她不會誅謝家九族。
對於謝家而言,這已經是最可以保全謝家,保全謝太后自己命的方法了。
沈美娘也早就吩咐伺候謝太后的宮人,讓她在謝閣老進宮後,知道這一局都是姜頌做的戲。
謝太后肯定會知道該怎麼選的
姜頌做這場戲是為了讓沈美娘的路順遂,沈美娘的目標也很簡單——
殺舅舅和輔政大臣這種事不太光彩,所以沈美娘得找個人來殺謝閣老。
她不允許任何一點污水潑到她身上,更不准潑到姜頌身上。
沈美娘摩挲著小指的舊疤,心裡不免焦急。
但顯然有人比沈美娘更急。
一位大臣站出來,道:「陛下,既然您已有傳位於皇弟之意,不如早些命人擬詔,也好叫天下人安心。」
沈美娘不認識這位大臣,但她看這人一身紫,就知道他定然不會是什麼低職。
「崔緘!什麼皇弟,一個流落在外十一年的乞丐,一朝認回,如何能證明便是天子血脈?陛下,臣以為立此人為皇弟,動搖國本,萬萬不可啊!」另一位大臣立刻反駁。
沈美娘認得他,這是上次負責看管告發她殺過人的沈家人的官——好像是刑部侍郎,姓言來著。
當然沈美娘也不覺得這個言侍郎有多忠心。
就算之前半個月,京城氣氛微妙,如今到了大殿上的人也都該明白,這是謝黨和葉黨的你死我活時刻了。
尤其是對葉黨來說。
一旦皇太弟冊立,謝黨占了擁立之功,那葉黨可就慘了。
葉黨人不管是為了所謂忠心,還是為了自己的腦袋和仕途,此刻都得和謝黨人針尖對麥芒。
崔緘被人反駁,正欲讓禁軍將言侍郎拿下,就聽到一聲尖利的聲音——
「太后娘娘到。」
眾臣和沈美娘對姍姍來遲的謝太后行禮。
可來人只有一個謝太后,不見謝閣老。
沈美娘在謝太后免了眾人的禮後,抬眼向這個女人看過去。
她從未見過這樣的謝太后。
不是從前清冷出塵、不問世事的仙子模樣,此刻的謝太后眼神無比堅毅。
從眼角餘光眾人的神情來看,沈美娘能確定,這些做了很多年官、比她認識謝太后更久的人,可能也沒見過這樣的謝太后。<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