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頁
這會比之前那種社會性案件棘手得多。
從審判者的選擇標準來看,這些人多少都經歷過一定傷害,且不一定得到了想要的公正對待,如果真的被催化成一個復仇體,不敢想這個社會還會多出多少命案。
那時的社會也會變得更加敏感。
面對陳琦,陸長風也沒有辦法跟她去講大道理,因為她很明確地說了她行動的原因就是為了自己和女兒,與他們有相同遭遇的群體只是她附帶。
嘴皮子磨破,也無法從陳琦口中得知任何有關審判者的內容。
周瑜對陳琦所有的電子設備都做了檢查,也沒有從中發現有相關的內容。
陸長風把擔憂說給了岳方霖聽。
岳方霖寬慰他:「既來之,則安之,我們沒有辦法虛空索敵,就只能養好精神,應對他們帶來的每一次危機,審判者的所作所為,廣大群眾看在眼裡,我們警察的所作所為,廣大群眾自然也能看在眼裡,做好我們的分內之事。」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有些事情攔不住。
第163章 陽光之下13
第13章
王長壽的子女還是從外地趕了回來。
兄妹倆人在不同的城市成家立業, 彼此聯繫也不多。
母親過世得早,家裡就剩下他們跟王長壽。
面對面的情況下,陸長風還是想了解為什麼兩個人會那麼恨王長壽。
也許是人都已經死了, 看到了父親的屍體,心境發生了變化,兩人的態度也不像之前那麼強硬。
王長壽的女兒王嵐告訴陸長風, 她很小的時候就知道王長壽是個變態。
子大避母, 女大避父。
可他們家不是這樣, 在她上初中以前,洗澡都是跟王長壽一起, 王長壽從來不避諱什麼。
年齡小意識不到這些, 年齡大了男女性別觀念逐漸成熟, 學校里也會教男女有別, 教隱私, 王嵐逐漸地也就意識到自己和父親一起洗澡是不對的, 她嚴詞拒絕過, 但王長壽說一起洗澡省水省煤。
王嵐今年已經四十多了,往前推三十多年,他們這裡電力短缺,電主要是照明用, 燒水做飯這些都是燒煤炭。
煤炭一個月是有指標的,那時的王嵐別無他法,根本拗不過王長壽。
後來王長壽不讓她讀初中,不給她交學費, 把她送進塑料廠讓她去當學徒。
小小年紀在塑料廠工資不高,大家都使喚她。
待不下去了她自己偷偷跑到南方,趕上南方發展, 她肯吃苦,吃別人吃不了的苦,才在南方紮根立足,有了自己的一點小生意。
她這一路十分不容易,在老家被父親覬覦,孤身在外漂泊,見她一個小姑娘無依無靠,也是四處被欺負,紙醉金迷的城市裡,浮華之下的黑暗更多。
因此她更加厭惡王長壽。
王長壽的兒子王暢雖沒有被父親覬覦,一路長大也是辛酸。
母親走得早,父親不管事,小小年紀他便要承擔起照顧妹妹的責任。
父親為了他能夠更加方便照顧妹妹,到了該上學的年紀把他留在家裡,非要他等著妹妹一起上學。
要不是村里人好說歹說,他肯定得在家耽擱兩三年等妹妹一起上學。
後來妹妹也上學了,他每天要帶著妹妹上學,等妹妹放學,要做兩個人的飯,上學比妹妹早兩年,歲數也比妹妹大三歲,眼看著要上中學了,父親又打算讓他留級等妹妹一起。
他不願意跟著同村在外打工的人一同離開,去給人打雜,慢慢混起來,才混出個人樣,弄了一家自己的裝修公司。
也正因此,他對妹妹也不是很喜歡,一直覺得是妹妹拖累了自己。
但凡能夠多讀一點書,就不會小小年紀跟著人出去打工,吃盡苦頭,到現在別人瀟瀟灑灑,自己三天兩頭地往醫院跑。
但他也知道,真正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是自己的父親,而不是自己的妹妹。
可小時候也實打實因為妹妹吃過幾年的苦,也許現在回看當年吃的苦,會覺得不是多大的事情,可對當年那個小男孩來說,是天大的事情。
兄妹二人認領屍體的時候,也是相顧無言。
王長壽死了,對於兄妹二人來說也是一種解脫。
也許這是他們兩人此生最後見的一面,離開陽城,他們將各自回歸家庭,天南地北,再不聯繫。
井玏有些唏噓。
想說點什麼,又不知道說什麼好,最後只是一聲嘆息。
案子破了,梁支隊長說什麼也要請重案組全體吃飯。
當初重案組來陽城時,他們沒有派人去接,重案組到了後也沒有安排接風宴,梁支隊長心裡一直惦記著這個事情。
現在案子查清了,事情脈絡搞得一清二楚,重案組不日就要返回燕城復命,梁支隊長盛情相邀,重案組著實不好拒絕。
井玏有些水土不服,原想著趁著這段時間消了炎症,回了燕城就能把牙齒拔了,但這邊氣候乾燥,炎症一直好不了,甚至有些影響他吃東西和睡覺。
梁支隊長請他們吃本地特色烤全羊,整了一個全羊宴。
井玏看著實在是想吃,但他張不開嘴,也就喝了點羊肉粉絲湯。
陸長風跟井玏說:「等你牙齒好了,工作不忙了,我們過來旅遊,到時候你想吃什麼就吃什麼。」
井玏:「那可說好了,別到時候你又不認帳。」
「我什麼時候不認帳過。」
「多了去了。」
梁支隊長人很實在,拉著重案組說了很多掏心窩子的話。
隔天重案組離開陽城,也是他到高鐵站送別。
井玏連續多日沒有休息好,現在就盼著回了燕城,牙齒能消停一些,讓他儘快拔了,別再多遭罪。
一路上大家都不怎麼說話。
在重案組工作,從一開始大家的情緒高亢,到現在情緒平淡,破了案沒有喜悅,心中鬱結著各種情緒,大家都挺壓抑的。
起初大家的目標是審判者,可真正地參與進案子的調查後才發現,審判者殺人,只是一個結果導向。
真正悲慘的,是他們在不斷地挖掘受害者做過的惡行這個過程中,查明的事情真相。
這個過程是痛苦的。
即便大家都很清楚,要把受害者做的惡,和審判者對受害者做的惡分開來看,卻也難以擺脫這種讓人痛苦的情緒。
二者之間存在因果關係,最可憐的往往都是那些被受害者傷害過的人。
候機時,陸長風跟岳方霖說:「我覺得我們需要申請一個心理醫生。」
岳方霖很贊同陸長風的想法:「特別是井玏,他還年輕,過早地沉溺在這種罪惡的調查中,兩股力量拉扯,的確很容易落下心理疾病。」
陸長風搖了搖頭:「我反而認為最需要治療的是你跟我,而不是井玏。」
「為什麼?」岳方霖不解。
陸長風說:「井玏他年輕,接觸信息的渠道比我們多得多,對新的事物接受程度也比我們好,他年輕,他有什麼情緒可以發泄出來,我們沒人會怪他。」
周瑜主要負責信息搜集綜合整理調查,一般不用他直面罪犯,受到的創傷相對較小。
陸長風和岳方霖頂在第一線,扛著最大的壓力,兩個人誰都不敢輕易吐露心聲,害怕動搖人心。
岳方霖問陸長風:「頂不住了?」
陸長風坦然承認:「是有點。」
從前在春城當刑警,專注個案,個案的嫌疑人跟個案的受害人之間,大多是有直接關聯牽扯的,且個案不具備很強的關聯性,個案中的兇手是個人行為,不具備任何代表性。
現在的調查方向和以往完全不同,介入案件後第一反應不是走訪調查死者得罪過什麼人,跟誰交惡,而是要查死者做過什麼壞事,明知道這是潘多拉魔盒,打開以后里面指不定會跑出什麼樣的妖魔鬼怪,卻不得不打開,打開後卻沒有能力關上。
每一個案件背後,都代表著社會上目前存在的每一種問題,雖然是一個案件,可這些案件背後的受害者,存在千千萬人。
就像猥褻兒童這個案件,也許在他們自己身邊都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可是這樣的黑暗,隱藏在陽光之下,和陽光並存,無法被發現,肉眼所見的每一個兒童都可能是潛在受害者。
——我知道社會存在這種令人憤恨的違法犯罪的事情,可我無法將他們找出來,甚至無法及時制止。
社會太大,而我的力量有限。
以前的受害者大多是不完美的,但現在要面臨的受害者是充滿罪惡的。
岳方霖見陸長風的狀況確實不太好,提議:「不如請一個月的假,你回春城待一段時間,抑或者去一個平和的地方,休息一段時間,讓你的心平靜下來。」
「我們組就四個人,我要是休息了,有案子你忙不過來。」陸長風拒絕了這個提議。
岳方霖說:「你也別小瞧了我,審判者也不會弄得過於花里胡哨,過往辦了那麼多的案子,流程咱早就熟悉了,有自己的一套章程,橫豎還是會回歸到傳統刑偵上面來,我的基本功有多紮實你是清楚的。」
從審判者的選擇標準來看,這些人多少都經歷過一定傷害,且不一定得到了想要的公正對待,如果真的被催化成一個復仇體,不敢想這個社會還會多出多少命案。
那時的社會也會變得更加敏感。
面對陳琦,陸長風也沒有辦法跟她去講大道理,因為她很明確地說了她行動的原因就是為了自己和女兒,與他們有相同遭遇的群體只是她附帶。
嘴皮子磨破,也無法從陳琦口中得知任何有關審判者的內容。
周瑜對陳琦所有的電子設備都做了檢查,也沒有從中發現有相關的內容。
陸長風把擔憂說給了岳方霖聽。
岳方霖寬慰他:「既來之,則安之,我們沒有辦法虛空索敵,就只能養好精神,應對他們帶來的每一次危機,審判者的所作所為,廣大群眾看在眼裡,我們警察的所作所為,廣大群眾自然也能看在眼裡,做好我們的分內之事。」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有些事情攔不住。
第163章 陽光之下13
第13章
王長壽的子女還是從外地趕了回來。
兄妹倆人在不同的城市成家立業, 彼此聯繫也不多。
母親過世得早,家裡就剩下他們跟王長壽。
面對面的情況下,陸長風還是想了解為什麼兩個人會那麼恨王長壽。
也許是人都已經死了, 看到了父親的屍體,心境發生了變化,兩人的態度也不像之前那麼強硬。
王長壽的女兒王嵐告訴陸長風, 她很小的時候就知道王長壽是個變態。
子大避母, 女大避父。
可他們家不是這樣, 在她上初中以前,洗澡都是跟王長壽一起, 王長壽從來不避諱什麼。
年齡小意識不到這些, 年齡大了男女性別觀念逐漸成熟, 學校里也會教男女有別, 教隱私, 王嵐逐漸地也就意識到自己和父親一起洗澡是不對的, 她嚴詞拒絕過, 但王長壽說一起洗澡省水省煤。
王嵐今年已經四十多了,往前推三十多年,他們這裡電力短缺,電主要是照明用, 燒水做飯這些都是燒煤炭。
煤炭一個月是有指標的,那時的王嵐別無他法,根本拗不過王長壽。
後來王長壽不讓她讀初中,不給她交學費, 把她送進塑料廠讓她去當學徒。
小小年紀在塑料廠工資不高,大家都使喚她。
待不下去了她自己偷偷跑到南方,趕上南方發展, 她肯吃苦,吃別人吃不了的苦,才在南方紮根立足,有了自己的一點小生意。
她這一路十分不容易,在老家被父親覬覦,孤身在外漂泊,見她一個小姑娘無依無靠,也是四處被欺負,紙醉金迷的城市裡,浮華之下的黑暗更多。
因此她更加厭惡王長壽。
王長壽的兒子王暢雖沒有被父親覬覦,一路長大也是辛酸。
母親走得早,父親不管事,小小年紀他便要承擔起照顧妹妹的責任。
父親為了他能夠更加方便照顧妹妹,到了該上學的年紀把他留在家裡,非要他等著妹妹一起上學。
要不是村里人好說歹說,他肯定得在家耽擱兩三年等妹妹一起上學。
後來妹妹也上學了,他每天要帶著妹妹上學,等妹妹放學,要做兩個人的飯,上學比妹妹早兩年,歲數也比妹妹大三歲,眼看著要上中學了,父親又打算讓他留級等妹妹一起。
他不願意跟著同村在外打工的人一同離開,去給人打雜,慢慢混起來,才混出個人樣,弄了一家自己的裝修公司。
也正因此,他對妹妹也不是很喜歡,一直覺得是妹妹拖累了自己。
但凡能夠多讀一點書,就不會小小年紀跟著人出去打工,吃盡苦頭,到現在別人瀟瀟灑灑,自己三天兩頭地往醫院跑。
但他也知道,真正造成這一切的罪魁禍首,是自己的父親,而不是自己的妹妹。
可小時候也實打實因為妹妹吃過幾年的苦,也許現在回看當年吃的苦,會覺得不是多大的事情,可對當年那個小男孩來說,是天大的事情。
兄妹二人認領屍體的時候,也是相顧無言。
王長壽死了,對於兄妹二人來說也是一種解脫。
也許這是他們兩人此生最後見的一面,離開陽城,他們將各自回歸家庭,天南地北,再不聯繫。
井玏有些唏噓。
想說點什麼,又不知道說什麼好,最後只是一聲嘆息。
案子破了,梁支隊長說什麼也要請重案組全體吃飯。
當初重案組來陽城時,他們沒有派人去接,重案組到了後也沒有安排接風宴,梁支隊長心裡一直惦記著這個事情。
現在案子查清了,事情脈絡搞得一清二楚,重案組不日就要返回燕城復命,梁支隊長盛情相邀,重案組著實不好拒絕。
井玏有些水土不服,原想著趁著這段時間消了炎症,回了燕城就能把牙齒拔了,但這邊氣候乾燥,炎症一直好不了,甚至有些影響他吃東西和睡覺。
梁支隊長請他們吃本地特色烤全羊,整了一個全羊宴。
井玏看著實在是想吃,但他張不開嘴,也就喝了點羊肉粉絲湯。
陸長風跟井玏說:「等你牙齒好了,工作不忙了,我們過來旅遊,到時候你想吃什麼就吃什麼。」
井玏:「那可說好了,別到時候你又不認帳。」
「我什麼時候不認帳過。」
「多了去了。」
梁支隊長人很實在,拉著重案組說了很多掏心窩子的話。
隔天重案組離開陽城,也是他到高鐵站送別。
井玏連續多日沒有休息好,現在就盼著回了燕城,牙齒能消停一些,讓他儘快拔了,別再多遭罪。
一路上大家都不怎麼說話。
在重案組工作,從一開始大家的情緒高亢,到現在情緒平淡,破了案沒有喜悅,心中鬱結著各種情緒,大家都挺壓抑的。
起初大家的目標是審判者,可真正地參與進案子的調查後才發現,審判者殺人,只是一個結果導向。
真正悲慘的,是他們在不斷地挖掘受害者做過的惡行這個過程中,查明的事情真相。
這個過程是痛苦的。
即便大家都很清楚,要把受害者做的惡,和審判者對受害者做的惡分開來看,卻也難以擺脫這種讓人痛苦的情緒。
二者之間存在因果關係,最可憐的往往都是那些被受害者傷害過的人。
候機時,陸長風跟岳方霖說:「我覺得我們需要申請一個心理醫生。」
岳方霖很贊同陸長風的想法:「特別是井玏,他還年輕,過早地沉溺在這種罪惡的調查中,兩股力量拉扯,的確很容易落下心理疾病。」
陸長風搖了搖頭:「我反而認為最需要治療的是你跟我,而不是井玏。」
「為什麼?」岳方霖不解。
陸長風說:「井玏他年輕,接觸信息的渠道比我們多得多,對新的事物接受程度也比我們好,他年輕,他有什麼情緒可以發泄出來,我們沒人會怪他。」
周瑜主要負責信息搜集綜合整理調查,一般不用他直面罪犯,受到的創傷相對較小。
陸長風和岳方霖頂在第一線,扛著最大的壓力,兩個人誰都不敢輕易吐露心聲,害怕動搖人心。
岳方霖問陸長風:「頂不住了?」
陸長風坦然承認:「是有點。」
從前在春城當刑警,專注個案,個案的嫌疑人跟個案的受害人之間,大多是有直接關聯牽扯的,且個案不具備很強的關聯性,個案中的兇手是個人行為,不具備任何代表性。
現在的調查方向和以往完全不同,介入案件後第一反應不是走訪調查死者得罪過什麼人,跟誰交惡,而是要查死者做過什麼壞事,明知道這是潘多拉魔盒,打開以后里面指不定會跑出什麼樣的妖魔鬼怪,卻不得不打開,打開後卻沒有能力關上。
每一個案件背後,都代表著社會上目前存在的每一種問題,雖然是一個案件,可這些案件背後的受害者,存在千千萬人。
就像猥褻兒童這個案件,也許在他們自己身邊都有這樣的事情發生,可是這樣的黑暗,隱藏在陽光之下,和陽光並存,無法被發現,肉眼所見的每一個兒童都可能是潛在受害者。
——我知道社會存在這種令人憤恨的違法犯罪的事情,可我無法將他們找出來,甚至無法及時制止。
社會太大,而我的力量有限。
以前的受害者大多是不完美的,但現在要面臨的受害者是充滿罪惡的。
岳方霖見陸長風的狀況確實不太好,提議:「不如請一個月的假,你回春城待一段時間,抑或者去一個平和的地方,休息一段時間,讓你的心平靜下來。」
「我們組就四個人,我要是休息了,有案子你忙不過來。」陸長風拒絕了這個提議。
岳方霖說:「你也別小瞧了我,審判者也不會弄得過於花里胡哨,過往辦了那麼多的案子,流程咱早就熟悉了,有自己的一套章程,橫豎還是會回歸到傳統刑偵上面來,我的基本功有多紮實你是清楚的。」